- 相關推薦
閱讀教學切入點例談
閱讀教學切入點例談——簡評王雅玲《母雞》切入點藝術
《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睆氖裁吹胤介_始對話,怎樣使“初對話”有效,這就是教學切入點,它反映了教師的睿智。
拿人教版小語第七冊第四單元的一篇略讀課文《母雞》來說,它描寫了作者對母雞的看法的變化,表達了對母愛的贊頌之情。課文以情感變化為線索,前后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前半部分寫母雞的無病呻吟、欺軟怕硬和拼命炫耀,再現(xiàn)了一只淺薄媚俗的母雞;后半部分則描寫了母雞的負責、慈愛、勇敢和辛苦,塑造了一位“偉大的雞母親”的形象。美國著名教學設計專家賴格盧特認為:“研究教學設計,必須站在如何幫助學生進行卓有成效的學習起點上,給學生提出達到預期目的的有效途徑。”愚以為教師可以從以下切入點組織教學。
一、教師在板書課題后提問,“這是一只怎樣的母雞?”由此引出“你從哪
里體會到的?作者是怎樣描寫的?你能體會到作者此時對母雞是怎樣的態(tài)度?你覺得應該怎樣讀出作者的情感?讀出這時的母雞的特點?” 等引導學生在找劃重點語句,理解重點詞,表達自己的體會(感悟)等環(huán)節(jié)中理解這是一只負責、慈愛、勇敢、辛苦的母雞,理解作者的感情變化,體會作者對母雞特點描寫如此生動形象的方法,并讓學生在個別讀、小組讀、角色讀等各種形式地朗讀中,去感悟母愛的偉大——這是質(zhì)疑解疑策略。
二、教者抓住作者情感變化這條線以“作者為什么‘一向討厭母雞’,后來
卻‘不敢再討厭母雞了’?”這一關鍵問題,讓學生圍繞作者前后對母雞特點描寫的語句,進行比較品讀,體會作者是如何用生動形象的詞句來描寫這只母雞的特點,來表達自己的情感的?結合朗讀、感悟,讓學生去體會作者筆下“偉大的母愛”——這是對比品讀策略。
三、教者抓住“它負責、慈愛、勇敢、辛苦,因為它有了一群雞雛。它偉大,
因為它是雞母親。一個母親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這個中心句,讓學生通過自讀(個性化閱讀)、互讀(同伴研究)、集體研讀(探究性閱讀)來感受母愛的無私與奉獻——這是直奔主題策略。
四、教者還可以從母雞的叫聲入手組織教學。在“課內(nèi)比教學”活動中,馬
良小學副校長王雅玲另辟蹊徑,其《母雞》教學切入點讓人耳目一新。
師:在我們的詞語王國有一群特殊的、非常有趣的朋友,他們是誰呢?大家請看。
1、出示詞語:
咩咩 哞哞 汪汪 呱呱 喵喵 唧唧
嗷嗚 吱吱 喔喔 咯嗒 咯咯嗒 嘰嘰
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這些都是描寫動物叫聲的詞,叫象聲詞,也叫擬聲詞)
2、老師想考考同學們,我學一種動物的叫聲,你們猜猜這是誰來了?(老師學母雞叫,學生答,師接著問:這種叫聲你在什么時候聽到過嗎?生:母雞生蛋時,你能猜它當時想通過叫聲告訴人們什么嗎?)
3、出示母雞圖片:今天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隨著母雞的叫聲走進作者老舍爺爺寫的文章——《母雞》,去了解母雞,去了解老舍爺爺?shù)膬?nèi)心世界。
4、板書課題,指導寫“母” 字。
過渡:請同學們大聲地朗讀課文,注意將生字多讀幾遍,把句子讀通順,自己讀完后在小伙伴面前展示一下,將生字和你覺得印象深的句子讀給小伙伴聽聽。
5、學生自由讀文,相互檢測
6、出示詞語:嘎嘎 警告 啼叫 頂尖銳 頂凄慘
沒完沒了 顫顫巍巍 如怨如訴
7、指名讀:你又發(fā)現(xiàn)了什么?(這些都是文中形容母雞的叫聲的詞語)
8、齊讀
過渡:那么文中有哪些句子寫到了母雞的叫聲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找出來并畫上記號。(板書:叫)——這是品讀感悟策略。
五、教者也可以從第四自然段(過渡段)入手,讓學生以此為分界線,把文章分成兩個部分,通過閱讀——欣賞——評價來感受母愛的偉大——這是結構分析策略。
凡此種種,只要我們不斷研究閱讀教學切入點,就能“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
馬良教育工作室 劉宏倫
【閱讀教學切入點例談】相關文章:
閱讀教學創(chuàng)新例談05-01
例談閱讀教學的生成04-30
例談閱讀教學情境中的隨文練筆04-29
如何找到閱讀教學的切入點04-28
知識“盲點”例談04-30
知識“盲點”例談04-30
例談多元解讀04-27
“語段”分析例談04-30
病句辨析技巧例談04-30
數(shù)學建模教學例談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