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母親教育-3歲前把握教育的關鍵
· 很多母親并不知曉,孩子出生后的大腦并不含有信息量,此時我們可以將孩子的大腦比作純凈的蒸餾水,不含有任何氣味和顏色,甚至連波瀾都沒有。兒童大腦的新生是通過外界環(huán)境的聲音和觸摸等各種刺激下才具有接收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才會慢慢完成大腦的自我更新,會笑,會認人,能識別不同人的氣息,而這一過程的第一階段就是在三歲之前完成。 孩子性格秉性的第一次明顯呈現(xiàn)是在三歲時,可以說三歲是每個孩子成長的第一個里程碑。在出生到三歲這三年中,嬰兒的大腦就像巨大的吸氣機一樣,無時無刻不在吸收周圍所感受的信息。由于孩子出生后母親責任的特殊性,孩子接收信息的主要來源便是母親。此時母親的爽朗的笑聲、溫柔的語調、輕柔的擁抱撫摸,便是在傳遞精神和肢體的愛,這是一種原始的交流,是戀母情結產生的原始心理支持。三歲前孩子大腦在高速發(fā)育,也就表示孩子智力也在發(fā)育的最佳期,但比智商培養(yǎng)更重要的還是母親的行為培養(yǎng),通過行為培養(yǎng),智力也會相應得到提高。作為母親,千萬不要將智力發(fā)展凌駕于孩子行為引導之上,智力可以通過后續(xù)發(fā)育和行為教育得到彌補,但行為的神經感受卻是比智力重要得多的初次體驗。最捉摸不定的學問就是教育孩子,尤其是在孩子生命最初的三年。孩子的生命中最本質最重要的東西都是由母親給予的,母親的影響決定著孩子的一生,所以我始終相信,沒有哪一種教育比母教的影響更為深遠和永久。 · 作為母親,你可以不是行業(yè)精英,可以不是發(fā)明天才,但你可以成為培養(yǎng)下一代的精英和天才!培養(yǎng)孩子的工作是一份最能體現(xiàn)母親價值的終身事業(yè)。母親角色不同于父親角色,母親在育兒上有天生的養(yǎng)育本領及能力,最先與孩子說話的是母親,最懂孩子想法的是母親,母親是孩子幼時的守護者。而父親的作用在孩子長大后才日漸明顯,父親是社會性的,他教會孩子在社會中的生存技巧,而母親是心靈性的,母親帶給孩子最深層精神上的支撐。 發(fā)展的硬道理是教育,教育的本源是基礎教育,是兒童教育,更是母親教育!每個家長必須意識并領會對教育的內涵,社會中教育是用不能縮減的能量之源,母親是教育能源中的中堅力量!· 回歸家庭,回歸母性,每一個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付出辛勤勞動的母親,都會在今后的歲月里獲得社會和孩子給予豐厚的愛的回報。孩子不屬于某個人的,孩子是社會的未來,是民族進步的后續(xù)力量,孩子是全社會的財富,因此我們都應該認真思考如何能培育好自己的孩子,把握孩子成長的關鍵時期!【母親教育-3歲前把握教育的關鍵】相關文章:
把握辦好高職教育的幾個關鍵04-29
少兒藝術教育-把握“關鍵期”才藝更出眾04-27
善于把握教育契機04-28
把握關鍵點、線、面04-27
怎樣把握文中的關鍵語句04-30
高智商的關鍵:關愛+教育04-27
把握寶寶最佳教育良機04-29
少先隊隊前教育04-30
兒童“關鍵期”的優(yōu)質教育04-29
文科有無用,關鍵在教育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