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潮音洞
潮音洞
潮音洞(潮音洞)
潮音洞位于普陀山島東南紫竹林庵前,龍灣之麓,不肯去觀音院下人海處。洞半浸海中,縱深30米左右,崖至洞底深約10余米,洞內怪石交錯,犬齒森然,不可容足。此處海岸曲折往復,巉巖峭壁,怪石層層疊疊。洞底通海,頂有兩處縫隙,稱為天窗。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御書“潮音洞”刻于洞壁。
目錄 簡介 傳說 地理位置 簡介洞半浸海中,縱深30米左右,崖至洞底深約10余米,洞內怪石交錯,犬齒森然,不可容足。此處海岸曲折往復,巉巖峭壁,怪石層層疊疊。洞底通海,頂有兩處縫隙,稱為天窗。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御書“潮音洞”刻于洞壁。 潮音洞口朝大海,呈張口狀。日夜為海浪所擊拍,潮水奔騰入洞口,勢如飛龍,聲若雷鳴,故名潮音洞。漲潮時倚巖俯視,仿若蛟騰足下,險怪百出。若遇大風天氣,浪花飛濺,浪沫直沖“天窗”之上。如是晴天,洞內七彩虹霓幻現(xiàn),嘆為奇觀。 石崖上刻有"現(xiàn)身處"三大字。據(jù)載,宋元時期來普陀朝山香客,多在潮音洞前扣求菩薩現(xiàn)身賜福。明以后則多去梵音洞叩求觀音大士顯靈。香客中常有縱身躍下山崖,舍身離世,藉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清時,如此“舍身”現(xiàn)象愈演愈烈,于是定海縣令纓燧在岸上建亭,并親書《舍身戒》立碑以禁舍身。現(xiàn)在亭已毀壞,碑猶在。 潮音洞左側上方的巖壑中有一天然小型石泉,石壁上刻有“光明池”三字,此處舊名“甘露潭”,山民稱“慧泉”,佛家信眾常在此祈求圣水以療眼疾!(jù)說明正德年間,皇太后遣使取此池水治療眼疾,得以康復,遂改名為“光明池”。潮音洞旁還有一小洞,名善財龍女洞,相傳是觀音身邊的'善財、龍女所居之處。
傳說紫竹林東海隅百步沙以南,有一古洞名“潮音洞”。傳說唐大中元年,有一印度僧人在洞口焚燒十指,禮拜觀音,洞內忽放異彩,觀音大士現(xiàn)身,并授以七色寶石。自此,潮音古洞就被蒙上了一層神秘色彩,并不斷有信徒前來仿效,自殘禮佛,F(xiàn)在,洞上還依然留存著明萬歷年間都督李分、參將陳九思樹立的“禁止舍身燃指碑”,可見歷代信徒們的篤信和虔誠。 潮音古洞東臨滄海,洞口崖壁間的“潮音洞”三字,是1699年清康熙帝所書。洞頂巉巖間的裂隙如窗,傳說觀音菩薩曾在此屢現(xiàn)靈相。而自從唐代日本僧人惠鍔和新羅商人一起留觀音像于洞側后,這里一直被視為海天佛國的發(fā)祥地,每年都有來自日本、韓國和成千上萬的海內外游客前來朝拜。
地理位置位于普陀山島東南紫竹林庵前,龍灣之麓,不肯去觀音院的下人下海處. 旅游交通:1號線到紫竹林下。
【潮音洞】相關文章:
游古潮音洞作文07-21
洞山良價與曹洞宗源05-01
洞仙歌,洞仙歌楊無咎,洞仙歌的意思,洞仙歌賞析 -詩詞大全03-13
寫洞的作文12-01
蟲蟲洞作文10-02
太極洞作文10-23
關于洞作文11-02
皇帝洞游記03-20
挖鼠洞05-01
探險燕子洞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