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玫瑰茄
玫瑰茄
玫瑰茄(玫瑰茄)
玫瑰茄(學名:Hibiscus sabdariffa Linn.)又名洛神花、洛神葵等,屬錦葵目,錦葵科一年生直立草本植物,高2米,葉柄長2-8厘米,疏被長柔毛;花萼杯狀,淡紫色,直徑約1厘米,花黃色,蒴果卵球形,直徑約1.5厘米,密被粗毛,果爿5;花期夏秋間。主要分布于中國、東半球熱帶地。
目錄 形態(tài)特征 生長習性 地理分布 繁殖方法 收縮展開 形態(tài)特征一年生直立草本,高達2m,莖淡紫色,無毛。葉異型,下部的葉卵形,不分裂,上部的葉掌狀3深裂,裂片披針形,長2-8cm,寬5-15mm,具鋸齒,先端鈍或漸尖,基部圓形至寬楔形,兩面均無毛,主脈3-5條,背面中肋具腺;葉柄長2-8cm,疏被長柔毛;托葉線形,長約1cm,疏被長柔毛。花單,生于葉腋,近無梗;小苞片8-12,紅色,肉質,披針形,長5-10mm,寬2-3毫米,疏被長硬毛,近頂端具刺狀附屬物,基部與萼合生;花萼杯狀,淡紫色,直徑約1cm,疏被刺和粗毛,基部1/3處合生,裂片5,三角狀漸尖形,長1-2cm;花黃色,內面基部深紅色,直徑6-7cm。蒴果卵球形,直徑約1.5cm,密被粗毛,果爿5;種子腎形,無毛;ㄆ谙那镩g。
生長習性玫瑰茄屬熱帶、亞熱帶短日照作物,喜光,喜溫,忌早霜,在25℃~30℃條件下生長最佳。一般玫瑰茄在3-5月播種,9-11月采收,全生育期160-200天,有效積溫500-550℃左右,對溫度、濕度、光照、土壤條件等有一定的`要求。
土壤
玫瑰茄屬直根系,側根發(fā)達,扎根深,耐旱不耐澇,適應性廣。在中等或中下肥力的砂質壤土和pH6-8范圍的土壤中生長良好;肥地種植分枝多,萼片肥厚,產量高,但易徒長倒伏而影響產量;過于瘦薄、粘重的土壤生長不良,易產生白化苗等生理性病害。生長期中排水不良易染根腐病,爛根死亡。收獲時如遇陰雨,花萼易霉變,直接影響產量和品質。 玫瑰茄土壤適應性廣,平原、丘陵、山地栽培都可,紅黃壤、青紫泥、礫石沙土、粘涂種植均可成功,以半熟化黃泥土為好。玫瑰茄可與矮稈作物如花生、豆類等作物或未投產的果樹園等進行行間套種。同一塊土地一般連作二年為好,繼續(xù)連種易感病。
溫度
隨溫度升高,種子發(fā)芽時間縮短,發(fā)芽率增高。種子發(fā)芽最適溫度為20-25℃,日平均溫16℃開始發(fā)芽,營養(yǎng)生長要求22℃以上,10℃生長趨于停止。株高、莖粗營養(yǎng)生長高峰在7-8月,此時高溫高濕達到玫瑰茄生長適宜條件。
濕度
在生長期積水,高肥土壤,易感青枯病、白絹病,發(fā)病率高達40%以上,干旱山地,甚至新開荒山種植,極少發(fā)病。
光照
玫瑰茄是強光性植物,種在密林樹蔭下,種植密度1×0.5m密植條件下,植株高而桿細,分枝少,產量低,日照時數對現蕾開花期有明顯影響。
地理分布分布于中國臺灣、福建、廣東、廣西、云南等省區(qū),熱帶和亞熱帶地區(qū)。
繁殖方法種子繁殖 于4月下旬至5月上中旬播種。選雨后晴天進行播種,按株行距1m×1m開穴,穴寬10~15cm、深10cm左右,每穴點播4~6粒,播種深度3cm,覆土0.5~1.0cm,每667m2播種量約0.6kg。播后約1周出苗,苗高15cm左右進行間苗。
【玫瑰茄】相關文章:
玫瑰茄的副作用03-01
拌茄泥05-02
做茄夾作文04-28
鮮茄肝排05-02
美味的茄汁面作文08-10
廣西茄科外來植物研究05-02
寶寶營養(yǎng)主食:鮮肉茄餅05-01
觀果新寵乳茄盆栽技術04-28
冬春茄果類蔬菜育苗技術04-28
寶寶營養(yǎng)食譜:肉炒茄絲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