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幼兒園應避免集體活動時間的隱性浪費
一、幼兒園集體活動時間隱性浪費的具體表現(xiàn)
(一)準備不充分導致活動中時間的隱性浪費
1.物質材料的準備不充分
任何教育活動都離不開物質材料的準備。物質材料的準備包括教具和學具準備兩個方面。如果教師不合理安排這個準備,必將造成時間的隱性浪費。如有的教師將要使用的教具隨意放置,不考慮拿取這一細節(jié)的有序性、合理性,教師在出示教具時就會忙亂無序從而造成幼兒等待現(xiàn)象。學具的準備應是活動前要求做好的,也是教師知曉的,但教師因為害怕幼兒拿著玩耍,分散學習注意力,因而會在活動中再發(fā)給幼兒,而這樣將其一個一個地發(fā)給幼兒必定占用幼兒活動的時間,不僅造成時間的隱性浪費,而且不利于幼兒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
2.知識經驗的準備不充分、有些教師由于在選材時對本班孩子的年齡特點、已有的知識水平考慮不周或把握不準,就會造成活動中啟而不發(fā)、冷場等現(xiàn)象的發(fā)生,這自然達不到師生互動的效果,也會造成時間的隱性浪費。
(二)活動過程中存在的時間隱性浪費現(xiàn)象
1.活動導人環(huán)節(jié)過于冗長
近年來在主題活動展示中,普遍存在這樣的教學模式:導入過程讓幼兒說展板、說知識來源,這種重復的教育造成了時間的隱性浪費,大大降低了幼兒學習的有效性。
2.活動過程中的等待現(xiàn)象在活動過程中,教師過于注重預設過程,不關注幼兒的活動表現(xiàn),缺乏教育機智。常見的是分組表演活動。教師為了讓每個幼兒參與活動,將表演活動設計為三五人一組進行,當每組幼兒表演時,另外大部分幼兒等待,而在這一過程中又有許多幼兒舉手要求參與表演,但教師這時考慮的是自己的活動流程,沒有關注幼兒積極的反應,一如既往地按原計劃實施,使幼兒在一次次沒有被老師選中而沮喪,興趣減弱,甚至不關注此活動,也造成了時間的隱性浪費。
(三)教學活動中存在“吃不飽”的現(xiàn)象
幼兒在發(fā)展水平、能力傾向、學習方式和原有經驗上都存在差異,教師若只注重大多數(shù)幼兒,就會在活動中出現(xiàn)有幼兒“吃不飽”的現(xiàn)象。這一部分幼兒在完成教師的目標后就會無所事事,給他們造成了一種隱性的時間浪費。
二、減少時間隱性浪費的有效策略
(一)觀念要先行教師要有“避免時間隱性浪費”的意識,從根本上認識到它對幼兒發(fā)展的危害性,從而從思想上重視幼兒的活動過程。只有這樣,才能在預設活動中多方面思考問題,巧妙設計過渡環(huán)節(jié),創(chuàng)設豐富多樣、多層次、具有選擇的教育環(huán)境,提供給幼兒充分展示的舞臺,讓幼兒的身心得到和諧及富有個性的發(fā)展。
(二)心中有目標教師要有目標意識,凡是共性、幼兒整體要達到的目標,就應提供給幼兒公平同等的體驗機會,同時應盡可能地減少等待。如在“認識蔬菜活動”中,可將教育目標定位為:讓幼兒通過觸摸感知黃瓜、苦瓜、茄子等不同蔬菜的外形特征,為了增加神秘感,教師可采取“奇妙口袋”的游戲形式來實現(xiàn)教育目標。如教師可為每位幼兒準備這種“奇妙的口袋”,讓他們摸一摸,說一說自己的感受,這就避免了輪流摸一摸或你說我聽的時間的隱性浪費,并且保證了每個幼兒都得到觸摸覺的訓練和發(fā)展。對于目標的層次性,教師在準備中應多思考:我要創(chuàng)造什么條件、采取怎樣的方式來完成?如生活活動“疊衣服”的教育目標是遇到困難會尋求幫助。要完成這一目標,教師在衣服的準備中應有簡單的背心、一般的套頭衫以及有一定難度的開衫。這就可保證每個孩子學習的有效性。
(三)語言要精煉任何活動都有導人部分,教師在活動的導入中要迅速,提出問題時應緊扣主題,減少不必要的過渡環(huán)節(jié),以保證有充足的時間讓幼兒去探索、發(fā)現(xiàn)。當教師在提問時,要多提“你有什么不一樣的想法”“你有什么不同的意見”等開放性的問題,盡可能少提“是不是”“好不好”“行不行”等不需要幼兒思考就可以直接開口回答的問題。教師在組織語言時也要力求簡潔,減少不必要的時間隱性浪費。
當然,具有良好的學習習慣是避免時間隱性浪費的重要保證。因此,教師在平時的養(yǎng)成教育中應注意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學習習慣。
【幼兒園應避免集體活動時間的隱性浪費】相關文章:
應避免使用的非SI的單位舉例05-02
班主任工作應避免的失誤05-01
設計調查問卷應避免的問題04-29
設計調查問卷應避免的問題04-30
考研數(shù)學復習應避免那些問題04-27
騾鴨飼養(yǎng)應避免的幾個問題05-03
中考家長支持考生應避免五誤區(qū)04-27
中考考場作文應避免的幾種毛病04-30
節(jié)約糧食避免浪費倡議書范文09-03
商務談判者應避免走極端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