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六一”關注兒童乘車安全
在一個有車的家庭中,孩子是車上的“常客”,也是最需要受到特別保護的弱小乘客?晒P者在采訪時卻發(fā)現(xiàn),那些平時習慣于以車代步的家長中,很少有人留意過兒童乘車保護問題,甚至一些家長的做法已經(jīng)危及孩子的安全,他們自己還渾然不知。 下午4:50,筆者在濼文路省實驗小學門口看到,來此接孩子的私家車早已停滿了道路兩側。五點鐘,隨著放學鈴聲響起,小學生們紛紛涌出校門,跑向自家的汽車。與此同時,省實驗小學對面的幼兒園也放學了,一群從3歲到5歲不等的小孩在父母或領或抱下,陸續(xù)坐進了車里。在孩子們上車和離開的過程中,筆者發(fā)現(xiàn)了許多家長們習以為常,卻暗藏安全隱患的乘車現(xiàn)象,下面一一列出,希望能給“父母車族”們提個醒。 盲區(qū)一: 讓孩子直接坐副座 筆者注意到,多數(shù)開車前來接孩子的家長,都讓孩子坐在副駕駛位置上,而且根本沒有提醒孩子系好安全帶。 提醒:讓小孩坐在副駕駛位置是最危險的。因為小孩的自我保護意識較弱,一旦出現(xiàn)急剎車或者發(fā)生碰撞時,副駕駛座上的小孩就會前沖,撞向中控臺或者前風擋。即便是給孩子系上安全帶,由于兒童的頸椎等身體器官比較脆弱,其保護作用也非常有限。而且,如果發(fā)生嚴重碰撞,安全氣囊會自動打開,對成人來說會起到保護作用,但對身材較矮小的孩子來說,氣囊崩開的位置往往是在孩子的頭頂,非但保護不了孩子,反而會對孩子造成傷害。所以,12歲以下兒童乘車必須坐在后排。 盲區(qū)二: 家長抱著幼童坐車 據(jù)筆者觀察,從幼兒園出來的小孩,大多都是由家長抱在懷里乘車的。一些母親抱著年幼的孩子很自然地坐在副駕駛座上,絲毫沒意識到可能存在的危險。 提醒:在采訪時,很多家長認為,自己懷抱著孩子最安全,但事實恰恰相反。研究數(shù)據(jù)表明,當汽車以每小時40公里速度行駛時突然緊急剎車,在慣性的作用下,5.5公斤重的嬰兒會變成110公斤。這種情況下,家長根本無力抱住懷中的孩子。同時,因為孩子坐得比較低,頭部剛好在家長的胸部時,發(fā)生猛烈碰撞時,家長的胸部會猛烈壓下孩子的頭頸,當速度達到40公里時,大人給孩子的壓力會超過1噸,對孩子的傷害可想而知。所以,建議年齡尚小的孩子家長最好裝配兒童安全座椅。 盲區(qū)三: 給孩子系成人安全帶 一些家長為了保證孩子的安全,特意為他們扎上了安全帶。但筆者看到由于身材矮小,大多數(shù)孩子只用了扎在腰部的那段,胸部的安全帶根本用不著。 提醒:目前絕大多數(shù)車型的安全帶都是為成人設計的,不適合兒童體型。孩子使用成人的安全帶,綁得太緊,在發(fā)生交通意外時就可能造成孩子的腰部擠傷或脖子臉頰壓傷;綁得太松,兒童又會從安全帶的保護中飛出來。所以,建議小于6歲孩子,最好不要用成人安全帶。 盲區(qū)四: 讓孩子把頭探出車窗 有的父母為了讓已經(jīng)上車的孩子跟同學打招呼,打開車窗玻璃,讓孩子能把頭或胳膊探出車窗。 提醒:如果車窗沒有防夾手功能,小孩子的肢體探出車窗,就極易發(fā)生擠夾。盡管這類的事故發(fā)生較少,但也須保持警惕。 盲區(qū)五: 在車里堆滿玩具 一些家長為了讓孩子能在車里玩的開心,特意在車內堆滿了各種兒童玩具。 提醒:這樣做是方便小孩子玩耍,但留下了安全隱患。一旦出現(xiàn)緊急制動或碰撞等情況,這些玩具就可能變成傷害孩子的兇器。所以,為了孩子的乘車安全,家長最好不要在車內放置玩具,即便要放也不能放有尖銳角或者堅硬的東西。【“六一”關注兒童乘車安全】相關文章:
關注插座關注安全04-29
安全乘車的教案01-06
《安全乘車》教案03-21
關注留守兒童論文04-30
關注留守兒童作文08-06
關注兒童肥胖作文04-30
大班安全乘車安全教案03-27
《安全乘車教育》教案09-10
小班乘車安全教案02-09
乘車席位與禮貌安全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