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你給孩子喂飯嗎?
在生活中,家長大都有給小孩喂飯的經(jīng)歷,為了讓孩子好好吃一頓飯,常?吹郊议L端著碗滿屋子追著趕著,其中酸甜苦辣相信大多數(shù)家長深有體會。那么,什么時候要讓小孩自主進食,喂飯要到何時停止?這個問題關系到孩子的身心健康,家長尤其需要關注。
嬰兒一出生就會用啼哭來表示饑餓,稍大一點,就會用小嘴吮吸媽媽的乳房或奶瓶。隨著小兒的生長發(fā)育,到了一歲以上,飲食量不斷增加,咀嚼功能逐步建立,對食物的色香味有了自己的辨別力,這時小兒就開始有自主進食的渴望。
當小孩逐步建立起主動進食的意識后,家長的作用應從主導轉變成輔導作用,通過鼓勵和協(xié)助小孩進食,讓小孩感到進食的快樂,和大人一起享受食物的美味。如果這時家長仍然給小孩喂飯,勢必給小孩帶來這樣或那樣的傷害。
其一,對咀嚼功能的傷害:由于家長喂飯,往往容易導致小孩進食時狼吞虎咽,不能充分咀嚼食物,使牙齒的正常發(fā)育、臉部的肌肉鍛煉受到影響,對牙齒的堅固、預防齲齒等起到不好的作用,甚至對小孩將來的面容都有一定程度的影響。
其二,對消化吸收功能的影響:若家長在喂飯過程中,掌握不好孩子咀嚼食物是否充分就開始喂下一口,這樣容易導致咀嚼不充分,囫圇咽下肚后不易消化。
其三,心理負擔或角色不明:在喂飯的過程中,家長的各種行為和形形色色的表現(xiàn),給小孩帶來不同程度地心理壓力和傷害。如有的家長由于趕時間,一邊喂飯一邊催促小孩快吃,久而久之會使小孩感到吃飯是一種負擔,覺得進食毫無樂趣。許多孩子對吃飯所持的抵制,厭食、挑食的習慣,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產(chǎn)生的。還有的家長,在給孩子喂飯時,往往一邊喂飯一邊與其游戲,一頓飯經(jīng)常要喂一個小時以上。這樣作為孩子心情固然不錯,但是孩子并不明白這是在吃飯還是在做游戲,角色不明。如形成不良習慣,一旦沒有游戲伴隨,飯就吃不下去,這種行為如繼續(xù)下去,將導致小孩的注意力不集中,直接影響孩子進食。
其四,影響小孩動作平衡的建立:東方兒童的聰慧與生活中長期使用筷子作為進食的工具也有一定的關系。孩子自主進食,完成一個進食動作需要手、嘴、眼的相互協(xié)調(diào)配合,如用筷子,動作就更加精細,協(xié)調(diào)與平衡能力就更強。如果到了五六歲仍需家長喂飯,這對小孩的動作平衡與協(xié)調(diào),甚至對智力都有可能帶來不良的影響。
喂飯作為家長對自己的孩子的關愛本無可厚非,但如果過分關愛往往事與愿違,將會給孩子帶來不必要的傷害。這是每一個家長所不愿意看到的。家長應該鼓勵孩子自己吃飯,剛開始單獨進食時灑落食物、弄臟衣服不予責怪,對孩子在吃飯過程出現(xiàn)的不良行為不遷就,逐步養(yǎng)成孩子良好的飲食習慣。
【你給孩子喂飯嗎?】相關文章:
你的孩子幸福嗎?04-27
是你嗎作文02-03
春是你嗎作文08-22
你的愛對嗎作文01-09
你記得嗎作文07-15
你快樂嗎教案03-21
你知道嗎?04-27
你知道嗎04-26
你會做 presentation 嗎?05-04
你知道你的長處是什么嗎?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