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鵝》
朝代:唐代
作者:駱賓王
原文:
鵝鵝鵝,曲項(xiàng)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譯文:
鵝呀,彎曲著脖子對天高歌。一身雪白的羽毛浮于綠水之上,紅色的腳掌撥動著清澈的水波。
作者:
駱賓王(約619—約687年)字觀光,漢族,婺州義烏人(今浙江義烏)。唐初詩人,與王勃、楊炯、盧照鄰合稱“初唐四杰”。又與富嘉謨并稱“富駱”。高宗永徽中為道王李元慶府屬,歷武功、長安主簿,儀鳳三年,入為侍御史,因事下獄,次年遇赦,調(diào)露二年除臨海丞,不得志,辭官。有集。駱賓王于武則天光宅元年,為起兵揚(yáng)州反武則天的徐敬業(yè)作《代李敬業(yè)傳檄天下文》,敬業(yè)敗,亡命不知所之,或云被殺,或云為僧。
鑒賞:
《詠鵝》相傳是駱賓王在七歲時寫的一首詩,這是一首詠物詩。這首千古流傳的詩歌,沒有什么深刻的思想內(nèi)涵和哲理,而是以清新歡快的語言,抓住事物(鵝)的突出特征來進(jìn)行描寫。寫得自然、真切、傳神。
首句連用三個“鵝”字,表達(dá)了詩人對鵝十分喜愛之情。這三個“鵝”字,可以理解為孩子聽到鵝叫了三聲,也可以理解為孩子看到鵝在水中嬉戲,十分欣喜,高興地連呼三聲“鵝、鵝、鵝”。
次句“曲項(xiàng)向天歌”,描寫鵝鳴叫的神態(tài)!扒(xiàng)”二字形容鵝向天高歌之態(tài),十分確切。鵝的高歌與雞鳴不同,雞是引頸長鳴,鵝是曲項(xiàng)高歌。
三、四句寫鵝游水嬉戲的情景:“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薄案 薄皳堋眱蓚動詞生動地表現(xiàn)了鵝游水嬉戲的姿態(tài)!鞍酌薄凹t掌”“綠水”等幾個色彩鮮艷的詞組給人以鮮明的視覺形象。鵝白毛紅掌,浮在清水綠波之上,兩下互相映襯,構(gòu)成一幅美麗的“白鵝嬉水圖”,表現(xiàn)出兒童時代的駱賓王善于觀察事物的能力。
[唐詩《詠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