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元好問:臨江仙·自洛陽往孟津道中作
《臨江仙·自洛陽往孟津道中作》
作者:元好問
原文:
今古北邙山下路,黃塵老盡英雄。
人生長恨水長東。
幽懷誰共語,遠目送歸鴻。
蓋世功名將底用,從前錯怨天公。
浩歌一曲酒千鐘。
男兒行處是,未要論窮通。
賞析:
由詞題可知,此詞作于由洛陽赴孟津的途中。元好問自公元1218年(金宣宗興定二年)移家河南登封,此后一段時間行跡多在河南。作者觸景傷感,吊古傷今,來抒發(fā)自己的懷抱。
北邙山,在河南洛陽縣北。古代王侯公卿多葬此山,唐新樂府有《北邙行》,所以有“黃塵老盡英雄”的感慨。這里的“老盡”蘊含著作者對英雄不遇,空老京華的無限感傷,不由不發(fā)生人生長恨水長東“的慨嘆”人生“句用李煜”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句,但更為悲壯。作者的一腔幽怨無人共語,有英雄獨立的悲涼,“遠目送歸鴻”源自嵇康的“目送歸鴻,手揮五弦”《贈秀才入軍》和賀鑄的“恨登山臨水。和寄七弦桐,目送歸鴻”(《六州歌頭·少年俠氣》)句意,即有哀怨,又有不平之意。
上片言情,下片說理,英雄無奈,只好作自我寬慰語:“蓋世功名將底用,從前錯怨天公”。功名也只不過是過眼煙云,唯有洗歌美酒,天倫至愛,才是人間樂事呀。所以詞最后,作者發(fā)出:“男兒行處是,未要論窮通”的感慨。這也正是他在收復(fù)失地,重返家園的理想行當(dāng)國孝無恢復(fù)之謀的現(xiàn)實的矛盾之中,希望與失望情緒交織而構(gòu)筑成情緒。
【元好問:臨江仙·自洛陽往孟津道中作】相關(guān)文章:
洛陽無車日10-31
洛陽無車日06-21
人往高處走09-13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教學(xué)設(shè)計(2)07-09
駕考科目一中的道儀表燈光題08-05
詩詞:臨江仙.中秋10-13
洛陽市供暖時間10-10
職來職往面試技巧07-25
洛陽限行最新通知09-23
洛陽實習(xí)報告(精選11篇)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