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辭職叫蓄謀已久,有一種跳槽叫水到渠成
文/朵娘
最近一直在糾結(jié)要不要辭職及如何辭職的問題。
好朋友的建議是,先找到下家,然后再辭職。大環(huán)境不好,朋友給出的這個建議可以說是真心為我著想,也是最保障自己切身利益的一條路。但執(zhí)行起來卻困難重重,首先本職工作非常忙,其次要用無數(shù)的謊言請假去面試,面對的心理壓力也是非常大的。
但我又是個,若不全力以赴解決問題,就容易迷茫容易困惑容易心神不寧,更沒有辦法往前走的人。每次到這種選擇性的十字路口,我就很想有架時光機,讓時光機帶我到未來看看。一切可行不可行?哪種選擇最優(yōu)?可這世上哪有什么時光機!
人生充滿了偶然和未知,世事經(jīng)不起假設,世上更沒有早知道這回事。我們能做的,就像王小波在《青銅時代》說的:“永不妥協(xié)就是拒絕命運的安排,直到它回心轉(zhuǎn)意,拿出我能接受的東西來”。
所以,還是靜下心來剖析剖析的好!以下幾個維度:
1
一次辭職 ≠ 一定終身
我發(fā)現(xiàn)我每次在選擇本身這件事上耗時太多,優(yōu)柔寡斷當斷不斷。原因是我不敢承擔選擇所帶來的后果,生怕一次選擇不當毀終身。而實際上,那就是歲月長河里大大小小的選擇中最普通的一次而已。并不是什么一定終身的事。當然這不是說,辭職不辭職就可以隨隨便便的,而是在理性分析的基礎(chǔ)上,可以適當?shù)母行远鵀椤7覆恢ツミ筮蠡嫉没际В薏坏糜梅Q去衡量工作的每個緯度。費這時間,還不如多讀幾本好書。
現(xiàn)在回想起人生中最難糾結(jié)最久的一次辭職,覺得十分可笑。當時在那個公司有兩年是屬于職場上升期的,無論是工作技能還是資源積累或是溝通技巧都是直線上升的。但是兩年后,由于公司董事層瞎折騰,公司發(fā)展?jié)u趨停滯,甚至倒退。那個時候我就糾結(jié)要不要辭職,要不要,一直糾結(jié)長達一年之久。實在是荒唐與可笑。
后來到了新的工作崗位,方才知覺自己浪費了珍貴的時間,白蹉跎了一年。而這,主要是我有選擇恐懼癥,思索太多反而禁錮了自己前進的腳步,以致于當工作出現(xiàn)斷層,甚至是明顯的裂痕時,我仍固執(zhí)地堅持等等,再等等,再看看,抱著或許會有轉(zhuǎn)機的想法,用想象去彌補現(xiàn)實的缺憾。
我想,如果我當初果斷一些,不是前怕狼后怕虎,也許我能更早地正視并面對許多職場現(xiàn)實問題,更早地找到自己喜歡的工作領(lǐng)域。而不是等到負能量滿腔的時候,既沒自信又沒勇氣地時候,去瞎找一份工作做跳板而離開泥濘地,要知道那有一種,剛離開虎窩又入狼穴的感覺,那耽誤的豈止是女人短暫職業(yè)生涯里的一年時間?
2
人品 ≠ 職品
雖然說試錯法是最愚蠢的辦法,但是愛迪生就是一個典型的靠試錯法成功的例子。
現(xiàn)在很多向互聯(lián)網(wǎng)轉(zhuǎn)型的企業(yè),往往也會選擇用小步快跑的試錯法。那么,如果,如果一個人在職場試錯那就更加無可厚非。比如,剛從學校畢業(yè)出來的學生,作為一張白紙,很多時候,我們并不知道,我們適合做什么工作,我們會喜歡什么樣的工作。所以,才會有如跳蚤般跳槽的小伙伴們。
如某名言所說,人生并非一試定終身,而是個試誤的過程。
那么,試錯職場,反復跳槽,就不能說是職場品德不好吧。畢竟,無論是職場還是人生,我們都是在不斷的試錯中成長啊。做自己不喜歡的工作,身在朝中心在漢,仿佛是麥田里的游蕩者,公司發(fā)展公司的,我追求我想追求的,始終守護著自己的頻率,沒法真正入公司這場大戲。如此對比,我覺得通過果斷試錯,找到自己愛干的活,盡全力做好每一件事,總比畏手畏腳止耽誤公司事兒來得好。
3
成功職業(yè)路≠成不辭職
關(guān)于職場生涯。我很多次想,若是當年我不辭職一直在第一家公司做,會取得怎樣的成績。
朋友熟人中,很多人一份工作做了七八年之久,早已是經(jīng)理總監(jiān)職位,年收入也非?捎^。而我這種換工作頻率相對高的人,收入當然沒法和她們比。但有的事情卻遠遠不是想象的那樣。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就遇到了與我一起入職那家公司的同事。她仍在那家公司,已經(jīng)整整五年半了,可收入?yún)s并沒有得到多少改觀。她依然沉湎于那份工作,不善溝通交際,人生際遇生活圈子也沒有得到多少改觀,而老板似乎也牢牢地吃定她了。
職場從一而終固然最好,但是不可違心苦熬,更不應該因為怕面對未知,而禁錮自己的試錯機會。人活一世,大部分人都會有自己追求的事業(yè),不應將自己活成別人希望的樣板。違背心意做樣板,應付得一時應付不了一世。
職場發(fā)展不順,換工作比較頻繁的人,也沒有必要灰心喪氣,覺得自己職場失敗。有的時候,得學會接受不完美,只要是理性思考之后做的決定,便是對自己的職場生涯負責。
4
找好下家≠不道德
以前,我一直認為利用工作時間,或者是找各種理由請假找好下家后再辭職,是“變心”的不道德行為。
但現(xiàn)在看來,對企業(yè)來說,如果一個心生離開之意且又在猶猶豫豫的員工, 如果企業(yè)看重他的才華,對他尚有挽留之意的話,有時候裝聾作啞地讓員工抽時間去“外面”的世界看看,其實是對企業(yè)都有益的選擇。至少我會選擇這樣去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因為員工通過對比,可能會把心理上某些嚴重失衡的天平扳正一點,要留就果斷止損。如果其還堅持離開,則再多挽留也沒有什么意義,如果不能給彼此滿意,則限制了彼此的成長與發(fā)展。
避免裸辭對個人的好處就更加不用多說了。不過凡事有個度,要走之際,回憶下公司對你成長的幫助,對你的關(guān)懷,再三確認,自己是不是真的非走不可,而不是因為工作中與同事之間的磕磕碰碰而意氣出走。更不可,因為找好下家,而出言不遜,對同事對上司發(fā)泄以往的不滿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