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驚蟄的飲食習俗
驚蟄,古稱“啟蟄”,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第3個節(jié)氣,更是干支歷卯月的起始;時間點在農(nóng)歷每年二月初一前后(公歷3月5-6日之間),太陽到達黃經(jīng)345°時!对铝钇呤蚣狻罚骸岸鹿(jié)……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
這時天氣轉(zhuǎn)暖,漸有春雷,動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飲不食,稱為“蟄”,而“驚蟄”即上天以打雷驚醒蟄居動物的日子。這時中國大部分地區(qū)進入春耕季節(jié)。
驚蟄吃什么,驚蟄飲食習俗的不同
驚蟄天氣明顯變暖,飲食應清溫平淡,多食用一些新鮮蔬菜及蛋白質(zhì)豐富的食物,如春筍、菠菜、芹菜、雞、蛋、牛奶等,增強體質(zhì)抵御病菌的侵襲。驚蟄時節(jié),乍暖還寒,氣候比較干燥,很容易使人口干舌燥、外感咳嗽。生梨性寒味甘,有潤肺止咳、滋陰清熱的功效,民間素有驚蟄吃梨的習俗。梨的吃法很多,比如生食、蒸、榨汁、烤或者煮水,特別是冰糖蒸梨對咳嗽具有很好的療效,而且制作簡單方便,平時不妨把其當作甜點食用。另外,咳嗽患者還可食用蓮子、枇杷、羅漢果等食物緩解病痛,飲食宜清淡,油膩的食物最好不吃,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蔥蒜、胡椒也應少吃。
在山東的一些地區(qū),農(nóng)民在驚蟄日要在庭院之中生火爐烙煎餅,意為煙熏火燎整死了害蟲。在陜西,一些地區(qū)過驚蟄要吃炒豆。人們將黃豆用鹽水浸泡后放在鍋中爆炒,發(fā)出噼啪之聲,象征蟲子在鍋中受熱煎熬時的蹦跳之聲。在山西的雁北地區(qū),農(nóng)民在驚蟄日要吃梨,意為與害蟲別離。
在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廣西金秀縣的瑤族在驚蟄日家家戶戶要吃“炒蟲”,“蟲”炒熟后,放在廳堂中,全家人圍坐一起大吃,還要邊吃邊喊:“吃炒蟲了,吃炒蟲了!”盡興處還要比賽,誰吃得越快,嚼得越響,大家就來祝賀他為消滅害蟲立了功。其實“蟲”就是玉米,是取其象征意義。
http://www.szmdbiao.com/【驚蟄的飲食習俗】相關文章:
圣誕飲食習俗09-07
立春的飲食習俗02-04
冬至各地飲食習俗10-19
驚蟄時節(jié)有哪些民間習俗10-04
探究潮汕飲食習俗形成08-14
廣州的飲食文化習俗10-08
端午節(jié)飲食習俗作文09-07
元旦有哪些飲食習俗08-13
關于臘八節(jié)手抄報資料:飲食習俗07-31
驚蟄的含義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