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農(nóng)歷六月二十四日都要舉辦一次傳統(tǒng)的耍海盛會。在耍海的日子里,人們只起嗩吶,唱著《大本曲》,對著調子,舞著霸王鞭,跳起仙鶴舞,盡情歡樂。同時,舉行一年一度的“賽龍舟”活動,龍舟一般用洱海里大型的木船改裝而成,在長約十米,寬約三米的風帆上,披紅掛綠、張燈結彩。桅桿上扎有五顏六色的“連升三級”的大斗,并拴上銅鑼,尾舵上豎有松枝,船舷上畫著叱咤風云的“黃龍”和“黑龍”,中間鑲嵌一面圓“寶鏡”。隨著一聲號令,各村寨的龍舟競發(fā),人們唱著賽舟調,祝愿風調雨順,五谷豐登。
耍海會是什么時候
耍海時間從農(nóng)歷六月二十四日開始,會期,家家戶戶都要接姑娘請客,節(jié)日隆重程度 如同過春節(jié)。
耍海會的由來
相傳,南詔時期,點蒼山的馬耳峰下出了一條大蟒。它或潛伏山澗,張口吸氣,把人畜吸入血盆大口中,或潛入洱海,興風作浪掀翻船只,弄得蒼山洱海的百姓不得安寧。南詔王召集文武百官商議除蟒辦法,文官武將皆策手無束,最后只好張榜招募勇士殺蟒。
段赤誠是點蒼山下的石匠,他心地善良,力大無比,武藝高強。他聽說惡蟒危害百姓,人人自危,便決心為民除害。于是,他前去應詔,揭下了榜文。他深知只身與惡蟒搏斗,勢必有去無回。但為民除害,亦死得其所。于是,他想出了與惡蟒同歸于盡的妙計:他手提寶劍,背上捆扎24把鋼刀,刀口都涂上了毒藥。
這天傍晚,正當惡蟒又在洱海興風作浪時,段赤誠駕船迎著狂風駭浪沖了上去,揮劍與惡蟒搏斗。當他精疲力竭時,惡蟒張開血盆大口把他吞進肚里了。這時,他拼了全身最后的力氣,在惡蟒肚里翻滾著,用手中的寶劍左戳右刺,背上的鋼刀更把惡蟒的五臟六腑割得稀巴爛。惡蟒終于被除掉了。岸邊的老百姓為了安葬段赤誠,大家紛紛駕船出海,把飄浮湖面的惡蟒尸體拖回岸邊,剖開蟒腹,揀出段赤誠的遺骨,安葬在點蒼山的馬耳峰下。民間傳說殺蟒英雄段赤誠救民殉身之后,成為靈帝,和白族的其他兩位傳說里的民族本主神“建國皇帝”和“保安皇帝”,合稱白族“三靈”,永享白族民間煙火祀奉。
為了紀念這位可歌可泣的英雄,人們將蛇骨燒成磚頭,在段赤誠墓地上建起一座大塔。同時,每逢段赤誠下洱海殺蟒這天,遠近百姓便仿效當年駕船搶救段赤誠尸骨,紛紛駕船出海,遂成流傳到今天的耍海會。
http://www.szmdbi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