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朗讀者觀后感
這個世界上有許許多多的人,有人很平凡,有人生活在萬眾矚目之下,有人經歷眾多坎坷,但他們,從沒有輕言放棄,都在努力地向著美好奔跑,下面是CN人才網為大家整理的朗讀者觀后感,歡迎參考~
篇一:朗讀者第十期觀后感
看完了央視綜藝《朗讀者》的第四期,每一期都會收獲不同的感動。
看第一期“遇見”,孤陋寡聞的我才知道“無國界醫(yī)生”這一概念,我知道有人為了信仰,為了拯救他人的生命,而選擇到武裝沖突頻發(fā)地區(qū)。看到風趣幽默、始終保持純樸之心的許淵沖老先生,看他談到林徽因而動情、哽咽時,我的心也停了一下,我是那么羨慕這位老先生啊,他一直保持著年輕和熱血。而這個社會上的許多人,包括我,在年華尚好時就高聲叫嚷著“我心已死”,說這個世界太無聊,仔細想想,才不是世界無聊,是我們失去了熱血和青春之心。還看到周小林和殷潔的愛情,聽他們讀朱生豪先生的情書,那真真是一種享受啊!誰說愛情都是假的,我看這世上也有很多最美好的愛情啊!
第二期中蔣雯麗幫助艾滋病病人十余年,她讀林清玄先生的《百合花開》時,我看到的蔣雯麗不是演員蔣雯麗,而是愛心大使蔣雯麗;楊乃斌讀《不為什么》時,我從頭哭到尾,我覺得自己是個懦夫,生活中不如意的事情一多我就會抱怨就忍不住地想放棄,可是看一看楊乃斌,他多么堅強啊!是,對,他讀的不好,他讀的差,他吐字不清,可是,他能大膽地讀出來,他能說出來,那就是最大的勝利啊!
第三期中,看到秦玥飛哥哥時,我是真的感到羞愧。他們來自名校,他們本可以接受我這樣的普通人看來是高福利、享清福的工作,可他們選擇的是將青春奉獻給土地,奉獻給貧窮落后的農村,他們才是真正的成功人士。
第四期中,當主持人董卿和倪萍擁抱時,當董卿說出自己對倪萍前輩的記憶時,當倪萍給董卿一束花時,我情不自禁地鼓掌,我覺得這才是高手之間的對待方式啊――謙遜有禮,各自散發(fā)最美的光芒,不用壞心眼阻擋對方。
而不是一上來就各種搶鏡頭,當著媒體觀眾說“我們關系很好,我很尊重/喜歡她”,然而背后卻是互相掐架,買熱搜,搏出位,各種三歲小孩的把戲。胡瑋煒也是節(jié)目給我的一個驚喜,作為共享單車使用者的我,看到胡瑋煒時由衷的佩服,長相美麗、年輕有為又富有創(chuàng)新思維,她真的將自己的夢想變成了現(xiàn)實。
這一期最后的趙家和教授是賺我眼淚最多的嘉賓了。尤其是看到那些上場朗讀的.孩子中,有考上中國人民大學的,有考上北京大學的,我十分欽佩趙家和教授,感恩趙家和教授――即使我沒有受到過趙家和教授的幫助,我也依舊感恩他,感恩他改變了那么多孩子的命運,感恩他讓這個社會多了些希望。
“他燃盡了自己,了無遺憾,但他的精神燭照世界,永不熄滅!
我想,這是《朗讀者》目前為止帶給我最大的感動――這個世界上有許許多多的人,有人很平凡,有人生活在萬眾矚目之下,有人經歷眾多坎坷,但他們,從沒有輕言放棄,都在努力地向著美好奔跑,都在努力地燃燒自己去溫暖這個世界。也以此,激勵我更加努力。
但是,不得不提出來的是,這個節(jié)目在我眼中還是有些不足,比如兩個演播室,董卿得走來走去;比如剪輯有時候剪的太突兀,我作為普通觀眾都能看出來答非所問,這就有些尷尬了……等等
“瑕不掩瑜”在這樣一個娛樂至上、眾人心浮的時代,有這樣一個文化節(jié)目,安安靜靜的,也是一件值得很多人開心的事情。
篇二:朗讀者第十期觀后感
前段時間,朋友圈總被《中國詩詞大會》節(jié)目刷屏,人們不約而同的夸贊董卿美貌與才華兼具,在主持節(jié)目時散發(fā)由內而外的氣質,的確,這位董美女活成了女人最美麗的樣子。隨之,董卿又首做制作人,推出來《朗讀者》現(xiàn)象級的節(jié)目,又一次刷屏了朋友圈。
懷舊依然是刷屏朋友圈的主要推動因素,很慶幸地是仍有許多的懷舊者。在如此浮躁、快速的年代,人們依賴新聞客戶端、朋友圈、微博、訂閱號獲取知識,鮮有人靜下心來拿起書本閱讀,不管這股文化風能刮多久,懷舊古詩詞,倡導閱讀這種現(xiàn)象是值得推崇的,也讓人對美貌與才華兼具的董卿肅然起敬,至少,需要有一群號召力的人來掀起這股文化風。
誠然,我認真地看了第一期《朗讀者》,令我熱淚盈眶的便是翻譯家許淵沖先生。曾將《詩經》、《楚辭》、《唐詩》、《宋詞》、《西廂記》、《牡丹亭》等中國文學名篇翻譯成英語和法語,榮獲國際翻譯界最高獎項之一“北極光文學翻譯獎”。
中英互譯、中法互譯,這種難度可想而知,需要深厚的語言功底,對國與國之間文化底蘊的理解,與語法、韻律的運用自如。像詩歌這種翻譯難度,對我而言,理解詩歌都是極不簡單的過程,可以想象把詩歌翻譯成英語、法語,不能著眼于簡單的字譯,要理解詩歌,要保持詩歌的韻律美,還要保持符合英法詩歌的韻律美,這是一項多么令人欽佩的工作啊,文化差異、錙銖必較,而許老先生,搭建起了一條東西方文化的橋梁。
先不管許淵沖先生曾獲得的殊榮,鮐背之年的他活的像個二十多歲的青年人,回憶起20世紀三十年代的翻譯生涯,白發(fā)蒼蒼、步履蹣跚的他眼神中依舊閃爍著囧囧有神的目光。96的他講起話來依舊鏗鏘有力,回憶起翻譯的第一首詩林微因的《別丟掉》,這是一首林徽因寫給徐志摩的詩,用來緬懷因飛機出了意外事故的徐志摩,林徽因走到徐志摩的故鄉(xiāng),觸景生情,一樣是隔山燈火,只有人不見,夢似地掛起。一講到此,許老先生頓時眼淚盈眶,情緒傷感不能自已。當時他翻譯這首詩是為了獻給他喜歡的一位女同學,只不過,當他把信寄出去的時候,這位女同學已經有喜歡的人了,50年后,他才收到回信。
他自己評價到:“所以有時候生活,失敗有失敗的美,生活的每一天都能欣賞。你想這個事情,我并沒有成功,回憶起來,仍是很美麗,而我認為,人生最大的樂趣,是創(chuàng)造美、發(fā)現(xiàn)美。所以我為什么說我翻譯的同樣一句話,我譯的比人家好,甚至比自己的更好,這就是樂趣,這個樂趣很大,別人是奪不走的。
誰能想到96歲的他依舊不能停止翻譯工作,每天要翻譯到凌晨3、4點鐘才入睡,他從英國一位詩人的詩中得到靈感:“一切辦法中的最好的辦法,延長我們的'白天,延長白天最好的辦法是什么呢,從夜晚偷幾點鐘。”雖然從現(xiàn)代的角度來看,熬夜的方式不受推崇,但這種生活態(tài)度,年輕人尚不能及其的萬分之一。
董卿對他是這樣評價的:“我今天在這樣,跟他面對面交流之后,我很喜愛他,我就覺得,他怎么還能有,這么充沛的情感,不僅僅是精力,是情感,在說到某個動情處的時候,立刻就熱淚盈眶,你知道熱淚盈眶是年輕人,或者說心還年輕的一種標志,這就說明他的心,還是那么年輕,而且一說到翻譯,他真的是樂在其中,你跟他說什么,他都給你繞回去,饒到他想說的那件事上。
他在2004年的時候被診斷出有直腸癌,醫(yī)生說他只有7年的生命,2017年的他96歲,突破了醫(yī)生的預言,并且身體狀態(tài)良好。且在2014年,醫(yī)生預言的大限之年獲得了他翻譯的最高成就獎。用他自己的話來說:“所以說人的生命是可以自己掌控的,因而需要保持一顆積極的心態(tài)。我活著的一天,就翻譯一天,翻譯一件作品,便是一件。他目前仍在翻譯莎士比亞的作品,仍有30多本需要翻譯,他說:“如果我能活到100歲,我計劃把莎士比亞翻譯完。這種心態(tài),是不懼怕死亡的,這樣的活著,才算是活著。
生命不是你活了多少日子,而是你記住了多少日子,你要使你過的每一天,都值得記憶。
【朗讀者觀后感】相關文章:
朗讀者觀后感06-10
觀看《朗讀者》觀后感10-23
CCTV《朗讀者》觀后感05-16
朗讀者董卿觀后感09-10
CCTV《朗讀者》觀后感范文09-14
關于誠信的故事讀者10-12
綜藝節(jié)目朗讀者觀后感07-22
《朗讀者》觀后感范文三篇07-31
朗讀者第12期青春觀后感10-30
央視朗讀者第6期觀后感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