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一帶的婚嫁,大體上分為這樣幾個步驟:議婚、訂婚、送日子、鋪房、迎娶、拜堂合巹。 在這幾個步驟中,迎娶最為熱鬧,也最為有特色;槎Y日早晨,吹鼓手最先來到主家大門口鼓吹一通,然后進洞房再吹。稍事休息后,迎親的花轎就要起程。一般迎親的花轎有兩乘,新郎坐的叫“官轎",給新娘準(zhǔn)備的叫“花轎”。
去迎親的時候花轎不能空著,一般要找一個父母雙全的小男孩坐在里面,執(zhí)事的大扇上也要寫上“小登科”字樣。一切就緒,三聲炮響“三吹三打”后,新郎才能進入女家門內(nèi)。新郎先要拜女方的祖先和家長。新娘梳妝打扮完畢,吹鼓手高奏喜樂。新娘由其兄弟用椅抬出閨房,送入轎中,意為腳不沾娘家的土。博山一帶,新娘是“抱”上轎的。
結(jié)婚那天,新娘的兄弟背著新娘跑,伴娘在后護衛(wèi),新郎則帶人追趕,經(jīng)過一陣象征性爭奪后,才把新娘請上轎子。新娘上轎后,許多地方都有潑水的風(fēng)俗,謂之“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待新郎、新娘在轎中坐穩(wěn)后,轎頭便喊號起轎,兩頂轎子同時抬起,姑娘便隨著娶親的隊伍出嫁了。
古代的人口增殖,與賦役政策、婚姻政策關(guān)系極大,尤其和前者。比如人頭稅、徭役稅的征收輕重,人丁、次丁、老、黃小年歲的規(guī)則,孕婦及其丈夫免役與否的臨時規(guī)定,都影響著人口的出生率和成長率。本文不接觸這么多問題,專談人口與婚姻法定年齡的關(guān)系。
歷朝政府關(guān)于婚齡的法規(guī),有兩種類型。一是常規(guī)的,確定法定婚齡,即規(guī)定男女到多少歲才可以結(jié)婚;一是臨時性的,視當(dāng)時社會情況而制定,這種法規(guī)就一個朝代講是偶見的,把許多朝代的串在一起,也可以發(fā)現(xiàn)它們的共同性:是為解決一個突出的社會問題而制定的。
政府強迫人民到一定年歲必須結(jié)婚,否則給以制裁。我們所見記載,此說提得最早的是墨子所說的圣王時代,也即古人所說的三代以上吧。墨子講:“昔者圣王為法曰:丈夫年二十,毋敢不處家,女子年十五,毋敢不事人,此圣王之法也!(《墨子·節(jié)用上》)墨子認(rèn)為上古男子20歲、女子15歲必須結(jié)婚,這是法令規(guī)定,不敢不遵行。墨子說的是那一個時期的事實,有沒有這一事實,很難確證。我們確知政府實行這一政策最早的是春秋時代的越國。越王勾踐被吳國戰(zhàn)敗回到會稽,臥薪嘗膽,準(zhǔn)備力量進行復(fù)仇,實行“十年生聚,十年教訓(xùn)”的方針。“生聚”的內(nèi)容之一就是為增殖人口,因而宣布:
“女子十七歲不嫁,其父母有罪;丈夫二十不娶,其父母有罪!(《國語·越語上》)這是把男20歲、女17歲定為最遲結(jié)婚年齡,即必須結(jié)婚的年歲,而不是可以婚配的歲數(shù)。
西漢惠帝六年(公元前189年)詔令:“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五算!(《漢書·惠帝紀(jì)》)漢代人口稅中有一種算賦,是15歲至56歲的男女成年人交納的,每人一算,120錢,但是商人和奴婢要交二算;莸圻@個法令使15歲至30歲的未婚女子多交算賦,且達常人的5倍,商人交二算是為實行重本抑末政策。這一婚齡規(guī)定對未婚女子的處罰比商人重得多,簡直是把她們當(dāng)作罪人對待了。
正式建立西晉的晉武帝在泰始九年(273)下令:
“女年十七,父母不嫁者,使長吏配之。”(《晉書·武帝紀(jì)》)女兒到了17歲父母還不把她嫁出去,政府就要強行把她匹配了,要那樣,還不如父母趕在17歲以前讓她結(jié)了婚。
北周武帝建德三年(574)詔令:“自今以后,男年十五,女年十三以上,爰及鰥寡,所在軍民,以時嫁娶,務(wù)從節(jié)儉,勿為財幣稽留!(《周書·武帝紀(jì)》)女子13歲就要成親,是我們所知的法令中年歲最小的。
唐太宗貞觀元年(627)詔書講:“其庶人男女無室家者,并仰州縣官人以禮聘娶,皆任其同類相求,不得抑取!痹鯓右远Y婚嫁呢,詔令解釋道:“男年二十,女年十五以上及妻喪達制之后,孀居服紀(jì)已除,并須申以婚媾,令其好合,若守志貞潔,并任其情,無勞抑以嫁娶!(《通典·禮·男女婚嫁年紀(jì)議》)中央要求州縣官督促15歲女子、20歲男子的婚配,必須進行完畢,但在執(zhí)行中要注意政策,不給民人硬性分配配偶。
我們把歷次強制結(jié)婚年齡的法令,列成下表,讀者可能了解得更清楚:
朝代年號、公元男年女年春秋越王勾踐,前5世紀(jì)2017西漢惠帝六年,前189年15~30西晉泰始九年,273年17北周建德三年,574年1513唐貞觀元年,627年2015這些法令告訴我們,男女到一定年齡必須結(jié)婚,否則由政府加以處罰和強行婚配,而規(guī)定的年歲又很小,甚至小到女子還處于少年階段,這是政府實行強迫早婚政策。
此類法則都是在特定情況下制定的。
通常的婚齡,同男子的冠禮、女子的笄禮年齡相一致,因為原則上說冠、笄禮之后,男女可以成親了。冠、笄禮的年齡各個時期的說法也不一致,大體上說是男子20歲,女子15歲。這只是一種說法,冠、笄禮本身就沒有怎么實行。政府聽民眾自行婚姻的年齡,自唐玄宗開元二十二年(734)的詔令起,有了明確的說法,即是“男年十五、女年十三以上,聽婚嫁”(《唐會要·婚嫁》)。北宋初年實行開元法。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下令,民間婚娶,依《朱子家禮》進行,即男16歲、女14歲,聽其婚配
http://www.szmdbi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