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醉翁亭記》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感受音韻美,積累文言字詞;
2.感悟文意美,體會思想內涵。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組織學生借助工具書疏通、理解文言字、詞、句。
難點:引導學生深入品悟歐陽修“與民同樂”的政治思想。
【三】設計思路:
《醉翁亭記》是慶歷六年歐陽修因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被貶為滁州太守時所作。全文僅有四百多字,卻意蘊豐厚——景美、人美、情美、文美——創(chuàng)造出一種詩一般的意境美!所以學習本文打算從兩方面入手:
其一,抓住21個“也”字,25個“而”字,反復誦讀,體會音韻美。
其二,抓住10個“樂”字,拎出相關語句,深入品析,體會思想美。
【四】設計理念:
1.誦讀,花樣繁多的朗讀貫穿整堂課,使課堂“活”起來。
2.品析,在理解句意的基礎上,挖掘思想內涵,使課堂“深”起來。
3.活動,適當介入多種形式的活動,使課堂“動”起來。
4.拓展,適時補入相關材料、信息,使課堂“寬”起來。
【五】教學過程
一、圖片導入
多媒體顯示:歐陽修圖片
知道他是誰嗎?(歐陽修)誰為大家介紹一下歐陽修?
多媒體顯示: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又號六一居士,北宋文學家,史學家,24歲考取進士,官至樞密副使,參知政事。是北宋古文運動的領袖,“唐宋八大家”之首。
多媒體顯示:醉翁亭圖片
知道這個亭子的名子嗎?(醉翁亭)醉翁亭與歐陽修之間有什么關系嗎?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歐陽修的《醉翁亭記》去探尋答案!
二、范讀感知
多媒體顯示:活動一:我是小導游
1.聽讀課文,要求:邊聽邊提煉出醉翁亭的地理和人文信息。
活動:你來做導游,把醉翁亭介紹給游客。
注:此環(huán)節(jié)在于引導學生通過聽讀全文,提煉醉翁亭的“位置”、“造型”、“建造者”、“命名者”、“命名的原因”、“周圍的環(huán)境”、“當年的歷史”等有效信息,既鍛煉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又使學生對課文有了大致的了解。
聽了這幾位同學的講解,相信大家一定對醉翁亭有了初步的印象,那就讓我們帶著這些印象和了解把這篇文章齊讀一遍。
多媒體顯示:
2.齊讀課文,要求:(1)讀準字音
(2)以導游的身份,讀出對風景名勝——醉翁亭的欣賞和贊美。
注:此環(huán)節(jié)的目的在于組織學生落實字音,并初步感受醉翁亭的自然美和人文美。
三、朗讀探究
剛才同學們朗朗的讀書聲,讓我想起了許多古文鑒賞家對《醉翁亭記》的評價,他們說:“《醉翁亭記》讀起來,朗朗上口,錯落有致,極富音韻美”。你們認為本文的音韻美表現(xiàn)在什么地方?
多媒體顯示:活動二:走進錄音棚
1.自讀課文,思考:本文的音韻美表現(xiàn)在什么地方?
【《醉翁亭記》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醉翁亭記》翻譯10-16
醉翁亭記原文及翻譯09-18
《醉翁亭記》習題及答案10-29
《醉翁亭記》原文及翻譯07-15
杞人憂天教學設計07-27
《位置》的教學設計03-25
花臉教學設計08-09
《詠柳》教學設計08-20
《匆匆》教學設計08-07
養(yǎng)花教學設計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