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出自典故的成語
出自典故的成語1
下面是小編為您準備的出自典故的成語,供大家參考和借鑒噢!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后續(xù)精彩不斷,敬請關注!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楚辭》)
兼聽則明,倔信則暗。(《漢王符》)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左傳》)
避其銳氣,擊其惰歸。(《孫子》)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孟子》)
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宋朱熹》)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戰(zhàn)國策》)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后漢書》)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漢書》)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宋釋道原》)
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北齊書》)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后漢書》)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曹操)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禮記》)
千里之堤,潰于蟻穴。(《韓非子》)
天網(wǎng)恢恢,疏而不漏(《老子》)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湯賦》)
月暈而風,礎潤而雨。(《宋蘇詢》)
運用之妙,存乎一心。(《宋史》)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管子》)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曷冠子天則》)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新唐書》)
言之無文,行而不遠。(孔子)
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荀子》)
靡不有初,鮮克有終。(《詩經(jīng)》)
為者常成,行者常至。(《晏子春秋》)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詩經(jīng)》)
從善如登,從惡如崩。(《國語》)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曹操)
出自典故的'成語2
歷史故事成語:
戰(zhàn)國:
完璧歸趙(藺相如)圍魏救趙(孫臏)退避三舍(重耳)毛遂自薦(毛遂)負荊請罪(廉頗)紙上談兵(趙括)一鼓作氣(曹劌)千金買骨(郭隗)
諱疾忌醫(yī)(蔡桓公)臥薪嘗膽(勾踐)殺妻求將(吳起)驚弓之鳥(更羸)高山流水(俞伯牙、鐘子期)
秦:
一字千金(呂不韋)指鹿為馬(趙高)焚書坑儒(秦始皇)窮圖匕見(荊軻)懸梁刺股(蘇秦、孫敬)
漢:
一飯千金(韓信)四面楚歌(項羽)約法三章(劉邦)孺子可教(張良)背水一戰(zhàn)(韓信)破釜沉舟(項羽)手不釋卷(劉秀)金屋藏嬌(劉徹)
暗渡陳倉(韓信)十面埋伏(項羽)投筆從戎(班超)馬革裹尸(馬援)多多益善(韓信)老當益壯(馬援)蕭規(guī)曹隨(蕭何、曹參)無顏見江東父老(項羽)
三國:
鞠躬盡瘁(諸葛亮)三顧茅廬(劉備)煮豆燃萁(曹植)刮目相看(呂蒙)初出茅廬(諸葛亮)樂不思蜀(劉禪)七步成詩(曹植)言過其實(馬謖)
七擒七縱(諸葛亮)寶刀不老(黃忠)才高八斗(曹植)一身是膽(趙云)封金掛。P羽)單刀赴會(關羽)望梅止渴(曹操)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周瑜、諸葛亮)
晉:
入木三分(王羲之)聞雞起舞(祖逖)東山再起(謝安)洛陽紙貴(左思)草木皆兵(苻堅)鑿壁偷光(匡衡)狗尾續(xù)貂(司馬倫)
南北朝:
畫龍點睛(張僧繇)江郎才盡(江淹)
宋:
精忠報國(岳飛)東窗事發(fā)(秦檜)胸有成竹(文與可)
寓言故事成語:
坐井觀天井底之蛙刻舟求劍狐假虎威守株待兔揠苗助長葉公好龍自相矛盾掩耳盜鈴南轅北轍畫蛇添足濫竽充數(shù)亡羊補牢杯弓蛇影
買櫝
還珠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夜郎自大黔驢技窮杞人憂天
出自典故的成語3
〖鼠〗鼠目寸光鼠肚雞腸鼠竊狗盜投鼠忌器獐頭鼠目膽小如鼠
〖!脚9砩呱衽5缎≡嚺6ε腚u汗牛充棟對牛彈琴九牛一毛
〖虎〗虎視眈眈虎口余生虎頭虎腦虎背熊腰虎頭蛇尾虎落平陽虎穴龍?zhí)斗呕w山談虎色變如虎添翼騎虎難下為虎作倀與虎謀皮
藏龍臥虎狐假虎威羊入虎口狼吞虎咽龍行虎步龍吟虎嘯龍爭虎斗龍盤虎踞龍騰虎躍生龍活虎降龍伏虎
〖兔〗兔死狐悲兔死狗烹狡兔三窟鳥飛兔走守株待兔
〖龍〗龍騰虎躍龍飛鳳舞龍馬精神龍鳳呈祥畫龍點睛來龍去脈攀龍附鳳群龍無首降龍伏虎一龍一豬老態(tài)龍鐘筆走龍蛇龍?zhí)痘⒀?/p>
葉公好龍望子成龍車水馬龍人中之龍
〖蛇〗蛇蝎心腸畫蛇添足驚蛇入草龍蛇混雜杯弓蛇影牛鬼蛇神打草驚蛇虛與委蛇筆走龍蛇春蚓秋蛇
〖馬〗馬到成功馬不停蹄馬革裹尸一馬當先老馬識途汗馬功勞萬馬奔騰犬馬之勞萬馬齊喑一馬平川天馬行空快馬加鞭走馬看花
信馬由韁蛛絲馬跡兵荒馬亂人仰馬翻人困馬乏鞍前馬后人強馬壯猴年馬月青梅竹馬單槍匹馬招兵買馬心猿意馬懸崖勒馬千軍萬馬香車寶馬
指鹿為馬害群之馬厲兵秣馬塞翁失馬盲人瞎馬脫僵之馬金戈鐵馬
〖羊〗羊質虎皮羊腸小道羊入虎口亡羊補牢虎入羊群歧路亡羊順手牽羊
〖猴〗猴年馬月沐猴而冠尖嘴猴腮殺雞嚇猴殺雞儆猴
〖雞〗雞毛蒜皮雞鳴狗盜雞飛蛋打雞犬不寧雞犬不留雞犬升天聞雞起舞殺雞嚇猴殺雞取卵偷雞摸狗鶴立雞群小肚雞腸鼠肚雞腸
呆若木雞
〖狗〗狗急跳墻狗尾續(xù)貂狗仗人勢狗血噴頭犬馬之勞豬狗不如雞犬不驚兔死狗烹鼠竊狗盜狼心狗肺狐朋狗友偷雞摸狗畫虎類狗
關門打狗
〖豬〗豬突豨勇豬狗不如殺豬宰羊封豕長蛇鳳頭豬肚一龍一豬
〖鳥〗鳥盡弓藏笨鳥先飛如鳥獸散小鳥依人驚弓鳥飛禽走獸珍禽異獸衣冠禽獸鳳毛麟角鴉雀無聲燕雀安知鶴立雞群鶴發(fā)童顏風聲鶴唳
鶯歌燕舞草長鶯飛燕語鶯聲鵲巢鳩占鸚鵡學舌蜻蜓點水
〖獸〗困獸猶斗如鳥獸散人面獸心飛禽走獸珍禽異獸衣冠禽獸洪水猛獸狼吞虎咽狼心狗肺狼煙四起狼子野心狼狽不堪狼狽為奸
豺狼成性豺狼當?shù)酪侨胧衣暶墙灞P狼藉豺狼成性狐疑不決鹿死誰手中原逐鹿象牙之塔盲人摸象貓鼠同眠黔驢技窮一丘之貉管中窺豹
〖魚蟲〗金蠶脫殼蠅頭微利花飛蝶舞螳臂擋車魚躍鳥飛如魚得水獨占鰲頭井底之蛙甕中捉鱉蝦兵蟹將鷸蚌相爭如魚得水沉魚落雁
緣木求魚
數(shù)字成語:一:一言九鼎一心一意一馬當先一目十行一落千丈一舉兩得一如既往二:獨一無二三心二意三言兩語二三其德一分為二一清二白二三其德三:三顧茅廬三生有幸三長兩短三從四德三言兩語三令五申三長兩短四:四面楚歌四平八穩(wěn)四面八方四分五裂四通八達四海為家低三下四五:五谷豐登五臟六腑五湖四海五彩繽紛五花八門五光十色五體投地六:六親不認六神無主五顏六色六親無靠六尺之孤三頭六臂三姑六婆七:七竅生煙七嘴八舌七上八下七手八腳七情六欲七拼八湊七零八落八:八面威風八面玲瓏橫七豎八八方呼應八斗之才半斤八兩耳聽八方九:九牛一毛九死一生一言九鼎九霄云外九牛二虎三教九流三六九等十:十全十美十拿九穩(wěn)五光十色十惡不赦十萬火急以一當十十室九空百:百發(fā)百中百戰(zhàn)百勝百步穿楊破綻百出百折不撓百里挑一百無禁忌千:千載難逢千里迢迢千篇一律千鈞一發(fā)千方百計千變萬化千錘百煉萬:萬水千山千變萬化萬無一失萬眾一心千門萬戶氣象萬千萬紫千紅
出自典故的成語4
歷史典故成語背水一戰(zhàn)(韓信)完壁歸趙(藺相如)負荊請罪(廉頗)望梅止渴(曹操)四面楚歌(項羽)破釜沉舟(項羽)臥薪嘗膽(勾踐)紙上談兵(趙括)指鹿為馬(趙高)三顧茅廬(劉備)東窗事發(fā)(秦檜)如魚得水(劉備)退避三舍(重耳)初出茅廬(諸葛亮)圖窮匕見(荊柯)草木皆兵(苻堅)圍魏救趙(孫臏)退避三舍(重耳)毛遂自薦(毛遂)一鼓作氣(曹劌)千金買骨(郭隗)諱疾忌醫(yī)(蔡桓公)殺妻求將(吳起)驚弓之鳥(更羸)高山流水(俞伯牙、鐘子期)一字千金(呂不韋)指鹿為馬(趙高)焚書坑儒(秦始皇)懸梁刺股(蘇秦、孫敬)一飯千金(韓信)約法三章(劉邦)孺子可教(張良)破釜沉舟(項羽)手不釋卷(劉秀)金屋藏嬌(劉徹)暗渡陳倉(韓信)十面埋伏(項羽)投筆從戎(班超)馬革裹尸(馬援)多多益善(韓信)老當益壯(馬援)蕭規(guī)曹隨(蕭何、曹參)無顏見江東父老(項羽)鞠躬盡瘁(諸葛亮)煮豆燃萁(曹植)刮目相看(呂蒙)初出茅廬(諸葛亮)樂不思蜀(劉禪)七步成詩(曹植)言過其實(馬謖)七擒七縱(諸葛亮)寶刀不老(黃忠)才高八斗(曹植)一身是膽(趙云)封金掛印(關羽)單刀赴會(關羽)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周瑜、諸葛亮)
入木三分(王羲之)聞雞起舞(祖逖)東山再起(謝安)洛陽紙貴(左思)鑿壁偷光(匡衡)狗尾續(xù)貂(司馬倫)畫龍點睛(張僧繇)江郎才盡(江淹)精忠報國(岳飛)胸有成竹(文與可
出自典故的成語5
天涯海角常常被用來形容兩個人相距遙遠,這個典故還和唐朝大文學家韓愈有關呢。
韓愈兩歲時就死了父親,不久他的母親又死去。幼時依靠他哥哥韓會和嫂嫂鄭夫人過活。
韓會有一個嗣子(愈次兄介之子,出繼與長兄會為嗣)叫老成,排行十二,所以小名叫十二郎,年紀比韓愈小一點。韓會四十二歲的時候,因宰相元載的`事,貶為韶州刺史,不到幾個月就病死在韶州,這時韓愈只有十一歲,十二郎也很小。韓愈雖然有三個哥哥(會、弁、介),但都很早離開了人世。這時繼承祖先后代的,只有韓愈和他的侄子十二郎,兩個人零丁孤苦,相依為命,沒有一天分開過。
韓愈十九歲時自宜城前往京城,以后十年的時間中,只和十二郎見過三次面。當他正打算西歸和十二郎永遠生活在一起的時候,不幸十二郎就在這時死去了。韓愈知道了這消息,悲痛欲絕,寫了一篇“祭十二郎文”,叫建中備了一些時下的物品從老遠的地方去致祭他。
這篇祭文,一字一淚,令人讀來心酸。
祭文中有“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钡木渥樱笕吮惆阉瓿伞疤煅暮=恰边@句話,用來比喻極其遙遠的地方。
出自典故的成語6
患鼠乞貓
“患鼠乞貓”用以說明任何事情都有其兩面性,既有利也有弊。要抓住主要方面,不能因小失大。
此典出自《郁離子》:“趙人患鼠,乞貓于中山。中山人予之貓,善捕鼠及雞。月余,鼠盡而其雞亦盡。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無雞。夫有鼠,則竊吾食,毀吾衣,穿吾垣墉,壞傷吾器用,吾將饑寒焉,不病于無雞乎?無雞者,弗食雞則已耳,去饑寒猶遠,若之何而去夫貓也?’”
有一個趙國人擔憂老鼠為害,便到中山國去要一只貓。中山人給了他一只貓,這只貓善于捉老鼠,但也善于捉雞。一個多月后,這個趙國人家里的老鼠被貓捉完了,但雞也被貓吃完了。他兒子很憂愁,就對父親說:“為什么不把貓除掉呢?”
他父親說:“這個道理不是你所能知道的。我們的禍患在于有老鼠,并不在于沒有雞。有了老鼠,便要偷竊我們的'糧食,咬碎我們的衣服,弄壞我們的墻壁,破損我們的家具,這樣,我們就會挨餓受凍了,不比沒有雞更有害嗎?現(xiàn)在我們沒有雞,不過是不吃雞罷了,離挨餓受凍還遠著哩,為什么非要除掉這只貓呢?”
出自典故的成語7
食魚無反
“食魚無反”的本意是,吃魚的時候,不要把反面也吃光。
此典出自《晏子春秋》:“景公游于紀,得金壺,乃發(fā)視之,中有丹書,曰:‘食魚無反,勿乘駑馬!唬骸圃!如若言,食魚無反,則其臊也;勿乘駑馬,惡其取道不遠也!套訉θ眨骸蝗。食魚無反,毋盡民乎!勿乘駑馬,則無置不肖于側乎!’公曰:‘紀有書,何以亡也?’晏子對曰:‘有以亡也。嬰聞之,君子有道,懸之間。紀有此言,注之壺,不亡何待乎!’”
這段話意思是說:
春秋時期,齊景公巡視紀地(今山東壽光縣南),當?shù)乩习傩瞻褟牡叵峦诘降囊恢唤饓孬I給景公,景公叫人把壺蓋打開,發(fā)現(xiàn)壺里面藏有兩片竹簡,上面用紅漆寫著八個字:“食魚無反,勿乘駑馬!饼R景公說:“寫得真好!食魚無反,吃魚時吃了一面不要把另一面也吃光,可以防止魚腥太重;勿乘劣馬,因為劣馬不能走遠路!标虌雽λf:“您說得不對。‘食魚無反’,告誡后代的國君不要耗盡民力!‘勿乘駑馬’,是忠告國君不要把小人放在自己的身旁!”齊景公問道:照你的.意思,紀國的國君有此丹書,應該是很有遠見的人了,但是紀國為什么會在我執(zhí)政的二百多年前就被齊國滅掉了呢?”晏嬰回答:“紀國滅亡是有原因的。我聽說,賢明的國君,應把自己的主張寫在竹簡上,張掛在城門上、里弄口,讓全國的百姓都知道。而紀國的國君雖然有好的主張,卻把它藏在金壺里,埋在地下,這樣一來老百姓根本不知道,所以紀國除亡國之外,還有什么選擇呢!”
應該說,晏子由“食魚不反”而引申到為君之道,首先是心里要裝著百姓,關心百姓疾苦,自己有魚吃也要想到百姓是否食有魚(余),從而戒奢從儉,輕徭薄賦,讓人民休養(yǎng)生息,過著安定的日子;二是要用好官吏,任用忠誠正直之士,懲治邪惡奸佞之徒;三是要認真去做,不能貪圖安逸,荒廢政事,這些都無不具有儆戒意義,尤以第一條處理好君與民的關系為治國之根本。
出自典故的成語8
虛堂懸鏡
“虛堂懸鏡”比喻只要存心公正,自能洞察是非。
此典出自《宋史·陳良翰傳》:“陳良翰字邦彥,臺州臨海人。早孤,事母孝。資莊重,為文恢博有氣。中紹興五年進士第。知溫州瑞安縣,俗號強梗,吏治尚嚴,良翰獨撫以寬,催租不下文符,但揭示名物,民競樂輸,聽訟咸得其情;騿柡涡g,良翰曰:‘無術,第公此心如虛堂懸鏡耳!
這段話意思是說:南宋大臣陳良翰,字邦彥,臺州臨海(今浙江臨海)人。少年時喪父,非常孝順母親。性情莊重,寫文章很有氣勢。在宋高宗(趙構)紹興五年(公元1135年)考取進士,做溫州瑞安縣(今浙江瑞安縣)知縣。當?shù)孛耧L以強悍耿直聞名,官吏治民崇尚嚴厲;而陳良翰卻用寬厚的方法對待百姓,催繳租稅時不下達命令,只是宣布各種東西的名號物色,老百姓高興地爭著繳納,審理訴訟案件也公正嚴明。有人問他用的`什么辦法,陳良翰說:“沒有什么辦法,只是存心公正,洞察是非,就像在空堂里懸掛鏡子一樣!
出自典故的成語9
馬不入廄
此典出自《后漢書·張奐傳》:“使馬如羊,不以入廄;使金如粟,不以人懷!睎|漢時期,有一個人叫張奐,字然明,敦煌淵泉(今甘肅安西縣)人。漢桓帝永壽元年(公元155年),出任安定屬國都尉。他剛到任的時候,南匈奴派兵七千多人侵擾鬧事。張奐兵少,就聯(lián)合東羌人,打敗了南匈奴的軍隊,南匈奴七千多人全部投降,邊界一帶平安無事了。
出自典故的`成語10
天無二日
此典出自《漢書·高帝紀下》:“天亡二日,土亡二王。皇帝雖子,人主也;太公雖父,人臣也。奈何令人主拜人臣!”
劉邦做了皇帝,建立了西漢王朝,有一次回櫟陽看望他的父親。他五天拜見父親一次,非常恭敬和孝順。父親的家令勸告劉邦的父親說:“天上沒有兩個太陽,一國不能同時有兩個國君;实垭m然是你的兒子,卻是一國之主;你雖然是皇帝的父親,卻是陛下的大臣。怎能叫皇帝朝拜大臣呢!這樣做,就會使皇帝的威信很難樹立起來!睆哪且院螅瑒钤賮戆菀姼赣H的時候,他的父親就拿著掃帚,直往后退,以示對劉邦的恭敬。劉邦大吃一驚,馬上彎下身扶住父親。父親說:“皇帝是一國之君,萬民之主,怎能因為我破壞了天下應有的`法度!”為此,劉邦十分贊賞家令說的那番話,賜給他黃金五百兩。不久,劉邦下一道詔書,尊稱自己的父親為“太上皇”。
“天無二日”的意思是,天上沒有兩個太陽,比喻一國不能同時有兩個國君。
出自典故的成語11
取道殺馬
此典出自《呂氏春秋·用民》:“宋人有取道者,其馬不進,倒而投之溪水。又復取道,其馬不進,又倒而投之溪水。如此三者。雖造父之所以威馬不過此矣。不得造父之道,而徒得其威,無益于御。人主之不肖者有似于此。不得其道,而徒多其威。威愈多、民愈不用!
這段話意思是說:
宋國有個人著急趕路,但是他的馬不肯前進。他便把它趕入溪水,淹得它奄奄一息。這樣連續(xù)反復三次,然而那匹馬還是不肯前進。就算像造父那樣最善于駕馬的人,他用來威懾馬的手段也絕不會超過這個宋國人了。他沒有學到造父駕馬的技巧,只是一味地仿效造父馭馬的.威嚴。這對于駕馬,是沒有絲毫益處的。那些昏庸的國君同這宋國人有什么差別啊!治理民眾,沒有正確的方法,只知采用各種嚴刑。結果,嚴刑越厲害,民眾越不會服從。
在《呂氏春秋·用民》中用宋人的故事是想類比統(tǒng)治人民,批評那些不講究正確方法而濫用嚴刑峻法的政治現(xiàn)象。再進一步說,做任何事情都要講究方式方法和策略,盲目照搬教條都不能達成預期目標。
【出自典故的成語】相關文章:
包含歷史典故的成語故事09-14
出自西游記的成語和歇后語03-21
三十而立是什么意思成語典故01-09
讓簡歷“秀”出自己10-19
葉公好龍的典故07-11
出自林夕的愛情語錄07-05
姜子牙的歷史典故06-30
程門立雪的典故10-23
孝心的經(jīng)典故事06-06
頤和園的歷史典故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