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普通話測試的難點解析
普通話測試的難點都有哪些地方呢,我們趕緊看看吧,以下是CN人才小編搜集并整理的有關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測試的名稱、性質、方式
本測試定名為“普通話水平測試”(PUTONGHUASHUIPINGCESHI,縮寫為PSC)。
普通話水平測試測查應試人的普通話規(guī)范程度、熟練程度,認定其普通話水平等級,屬于標準參照性考試。本大綱規(guī)定測試的內容、范圍、題型及評分系統(tǒng)。
普通話水平測試以口試方式進行。
二、測試內容和范圍
普通話水平測試的內容包括普通話語音、詞匯和語法。
普通話水平測試的范圍是國家測試機構編制的《普通話水平測試用普通話詞語表》《普通話水平測試用普通話與方言詞語對照表》《普通話水平測試用普通話與方言常見語法差異對照表》《普通話水平測試用朗讀作品》《普通話水平測試用話題》。
難點解析:
送氣音和不送氣音
送氣音也叫吐氣音。發(fā)音是呼出的氣流較強的塞音或者塞擦音。如,p、ch等。相對于送氣音,不送氣音呼出的氣流就弱一些。如,z、g等。發(fā)送氣音時要注意收斂,否則氣流太強,會發(fā)出噪音。
翹舌音和卷舌音
翹舌音就是利用舌尖抵住硬腭前部這樣的阻礙發(fā)出的輔音,很多南方人把翹舌音當作卷舌音發(fā)音,但是普通話聲母是沒有卷舌音的,卷舌在普通話中只有兒化音才能存在。如,哪兒,這兒。
唇齒音和舌根音
這兩個音的發(fā)音方式是相同的`,但是發(fā)音部位不同。對于這兩個音,應該首先分清練習其發(fā)音部位,通過聽力輔助練習。
前鼻音和后鼻音
在一些地區(qū),普遍不分前后鼻音。但其實,前后鼻音不論是口形,發(fā)音部位,音色都有很大區(qū)別。發(fā)前鼻音時,發(fā)音部位靠前,口腔不能開得太大,以免氣流往后進入后鼻腔。發(fā)后鼻音時,發(fā)音部位靠后,讓舌跟與軟顎形成阻礙,產生后鼻腔共鳴。
翹舌音和平舌音
翹舌音和平舌音有一個共同點是舌頭整個呈現馬鞍形,即有兩個焦點,一個在前(舌尖與上齒齦),一個在后(舌面后部與硬腭),前高后低,舌面中部呈下凹形態(tài)。平舌音的第一焦點比翹舌音靠前,但第二焦點平舌音比翹舌音靠后。平舌音的舌面中部下凹度較淺,而翹舌音的舌面下凹度較深。
翹舌音和舌面音
翹舌音與舌面音的混淆主要發(fā)生在粵語中。要分辯這兩組音,首先要學會發(fā)音要領,它們的發(fā)音方法有相同之處,都是塞擦音,不送氣音,但發(fā)音部位不同。發(fā)翹舌音舌尖翹起后,頂住或靠近齒齦后部,而發(fā)舌面音的時候,舌面前部抵住或接近硬腭前部。
鼻音和邊音
鼻音和邊音的混淆主要發(fā)生在江淮地區(qū)的方言中。普通話中,輔音聲母n是一個純粹的鼻音,氣流全部從鼻腔通過。如果將n發(fā)成l,那時因為軟腭下降不夠,舌身收得比較緊,口腔阻塞部位封閉不完全,使部分氣流沿著舌頭兩側漏走了。而發(fā)l時,聽上去又有鼻化的色彩,則是因為軟腭提升不夠,舌身放的比較寬,致使鼻腔內有殘余氣流泄出。
音調
普通話中含有四個聲調:陰平,陽平,上聲,去聲。
陰平是指高平調。發(fā)音時,聲帶繃到最緊,始終沒有明顯變化,保持高音。陽平是中升調。發(fā)音時,聲帶從不松不緊始,逐漸繃緊,直至最緊,聲音由不低不高升到最高。上聲為降升調。發(fā)音過程中,聲音主要是表現在低音段1-2度之間,這是上聲的基本特征。上聲的音長在四個聲調中最長。
無法區(qū)分f與h
湘、贛、客家、閩、粵等方言都不能清楚辨別聲母f和h,北方方言、江淮方言及西南方言也存在f和h混讀的現象。在學習時首先注意f和h的發(fā)音,然后要清楚聲母f和h相對應的字詞。
可以通過練習繞口令加以區(qū)別,如:
風吹灰飛,
灰飛花上花堆灰,
風吹花灰灰飛去,
灰在風里飛又飛。
【普通話測試的難點解析】相關文章:
普通話測試的報名05-29
科目二與科目三考試難點盤點10-18
痛徹心扉成語解析06-22
不同凡響解析07-18
中元節(jié)的禁忌解析08-20
與感情有關的成語及解析11-07
新老GRE分數換算解析03-22
考研政治真題及答案解析09-06
高考病句類型詳細解析(2)03-27
清明節(jié)的謎語大全及解析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