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小班幼兒生活自理能力培養(yǎng)的教案(通用13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靵韰⒖冀贪甘窃趺磳懙陌!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班幼兒生活自理能力培養(yǎng)的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班幼兒生活自理能力培養(yǎng)的教案 1
【活動意圖】
小班的幼兒由于年齡小,生活自理能力較差,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鞋子掉了、鞋粘扣開了、穿反鞋等情況。出現(xiàn)這些情況時,幼兒如果不能及時整理好鞋子或求助于老師,就很有可能出現(xiàn)絆倒、摔倒等意外事故。因此,教育幼兒懂得在鞋子掉了、鞋粘扣開了、穿反鞋時可能發(fā)生危險,知道在鞋子不舒服時要求助于老師,并能離隊整理,增強幼兒的安全防患意識是非常重要的。
【活動目標】
1.懂得在活動中鞋子掉了、鞋粘扣開了、穿反鞋時,可能會有危險。
2.知道鞋子不舒服時要及時告訴老師,并知道離隊整理。
【活動準備】
1.一雙幼兒穿的鞋子。
2.多媒體教學資源:《寶寶和小鞋》的`相關(guān)圖片資料。
【活動過程】
1.教師說謎語《好朋友》,請幼兒猜謎語。
謎面:兩個好朋友,見面不分手,要來一塊來,要走一塊走。如果穿對了,它們頭靠頭,如果穿錯了,它們把頭扭。
提問:請小朋友猜一猜,這個謎語說的哪兩個好朋友?(謎底:鞋子)
幼兒猜出謎語后,教師出示一雙幼兒穿的鞋子,請幼兒一起學說謎語。
2.教師和幼兒做游戲,引導幼兒感受鞋子不舒服時會給自己帶來的危險。
(1)游戲《請你跟我這樣做》。讓幼兒感受掉鞋、穿反鞋、鞋粘扣松開時腳丫走路不舒服的感覺。
玩法:教師以鞋寶寶的口吻說:“請你跟我這樣做。”同時將自己的鞋分別以穿反鞋、鞋粘扣松開、掉鞋等樣子穿鞋、走路。小朋友們接著說:“我就跟你這樣做。”模仿老師的樣子去做。站起來走走試試,穿這樣的鞋子走路感覺會怎樣?
(2)組織幼兒說一說:這樣的鞋子穿起來舒服嗎?穿著這樣的鞋子走路有什么感覺?會發(fā)生什么危險?
(3)教師小結(jié)
當出現(xiàn)掉鞋、鞋粘扣開了和穿反鞋時,腳丫走起路來就會覺得不舒服,還有可能出現(xiàn)絆倒、摔倒等危險。
3.引導幼兒知道鞋子不舒服時要及時告訴老師,并學習離隊整理。
。1)請幼兒說一說:鞋子沒穿好,小腳丫感覺不舒服時你會怎么做呢?可以請誰幫幫你呢?如果我們在排隊走的時候,你的鞋不舒服了,馬上蹲下來整理,會不會有危險?應(yīng)該怎么做?
(2)教師小結(jié)
在我們走了之前,要先檢查自己的鞋粘扣是不是粘好了,兩只鞋子有沒有穿反。如果走路的時候感覺鞋子沒穿好,小腳丫不舒服了,要趕緊停下來,離開隊伍,再把鞋子穿好,還可以趕快告訴老師,請老師來幫助你。
4.學說兒歌《寶寶和小鞋》。
(1)教師根據(jù)兒歌內(nèi)容自編動作,一邊表演一邊朗誦兒歌。附:兒歌
寶寶和小鞋
小紅鞋,腳上穿。
粘扣松,掉路邊。
回頭找,反著穿。
小鞋急,大聲喊。
“穿反啦,有危險!
寶寶換好鞋,露出小笑臉。
。2)引導幼兒跟隨教師邊表演邊學習朗誦兒歌。
【活動延伸】
告訴家長不要給幼兒穿過大、過小或系帶的鞋子,以免幼兒走路時因為鞋子不合腳發(fā)生危險。
【活動反思】
在活動中,幼兒的生活能力得到了鍛煉,進一步學會了穿鞋子。在幽默的兒歌中知道了:穿反鞋有危險;換好鞋,露笑臉。知道在鞋子不舒服時要求助于老師,增強了幼兒的安全防患意識。
小班幼兒生活自理能力培養(yǎng)的教案 2
教學目標:
1、在聽聽、念念、做做的過程中,了解穿衣服的基本方法。
2、嘗試用正確的方法穿衣服,有一定的自我服務(wù)能力。
教學重點:
通過熟悉兒歌,了解穿衣服的方法
教學難點:
用正確的方法穿衣服
教學準備:
1、幼兒已掌握領(lǐng)子、袖子、拉鏈等各部分的名稱。
2、每位幼兒都穿均前襟對開、有拉鏈有領(lǐng)子的衣服,事先請大班的兩個孩子幼兒作好準備
3、穿衣的步驟圖片4張(分別為兒歌中穿衣服的4個動作)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引發(fā)興趣
1、觀看大班和小班幼兒穿衣比賽
師:今天請來了大班的小朋友,他要和我們。1)班的弟弟妹妹進行穿衣服的比賽,我們小朋友來當裁判員,看看誰得第一名
2、討論:為什么他穿衣服的動作這么快?(方法不一樣)
3、請大班的幼兒再次演示,邊穿衣服邊念兒歌
師:我們請大班的姐姐再給我們表演一遍(邊穿邊念)原來他是按照兒歌里的順序穿衣服的,所以這么快。
二、感受交流
1、集體欣賞兒歌(出示圖片)
師:剛剛姐姐穿衣服的時候還配上了一首好聽的兒歌名字叫《穿衣服》那我們再來聽聽《穿衣服》的兒歌是怎么樣的?
2、變念兒歌變根據(jù)兒歌內(nèi)容出現(xiàn)相應(yīng)的圖片(出示圖片:捉領(lǐng)子、蓋房子、小老鼠鉆洞子,吱溜吱溜上房子)
3、討論交流
師:一共有幾張圖片呢?那我們一張一張看,到底怎么穿呢?謝老師也想學,你們一起幫我看看到底怎樣穿衣服?
4、重點交流:
。1)第一張圖片捉領(lǐng)子,師:怎么捉領(lǐng)子,領(lǐng)子朝上,兩只小手抓住領(lǐng)子,我們一起來捉領(lǐng)子
。2)第二張圖片蓋房子,師:蓋房子,怎么蓋呢?蓋那里?(肩膀上),我來試試翻個跟頭蓋在頭上,就像蓋房子一樣
(3)第三張圖片小老鼠出洞子,師:小老鼠在哪兒呢?(小朋友的小手就是小老鼠)手伸進袖洞,這個動作象什么呀?(小手象小老鼠,袖洞象老鼠洞)
。4)第三張圖片吱扭吱扭上房子,師:怎么上呢?(讓小嘴巴閉緊,鼻子往下拉;做朋友,抱一抱,抱得緊緊的,就做了好朋友,這樣就吱扭吱扭上房子)
5、鼓勵幼兒根據(jù)圖片內(nèi)容一起變做動作邊念兒歌(重復幾次)
三、游戲體驗
1、鼓勵幼兒看步驟邊念兒歌邊穿衣服,比比誰穿的'又快又好
重點引導
2、個別指導 教師及時幫助個別有困難的孩子
四、延伸活動
午睡起床幼兒穿衣服時引導他們要按照兒歌里的穿衣順序進行
教學評析:
教學方法使用得當,將枯燥的穿衣方法通過兒歌的形式,借助穿衣的四個步驟圖片,將孩子推在前面,通過圖片引導幼兒自主發(fā)現(xiàn)穿衣的方法,教師形象化地語言激起幼兒主動學習穿衣服的欲望,如“拉拉鏈”這一步的兒歌“吱扭吱扭上房子”拉拉鏈是四個步驟中最難的,幼兒很難掌握這個動作,通過形象化的語言使幼兒積極嘗試拉拉鏈的動作,如“耳朵豎起嘴巴閉緊,聽見了沒有?”幼兒邊說邊積極嘗試拉拉鏈的動作。幼兒在邊念兒歌邊操作,了解了穿衣服的正確方法,每個小朋友都積極嘗試,充分調(diào)動了幼兒學習穿衣的積極性。
小班幼兒生活自理能力培養(yǎng)的教案 3
【活動設(shè)計】
現(xiàn)在的孩子在家中多數(shù)是獨生子女,自理能力本身就很差,為了讓孩子們知道自己已經(jīng)長大了,也該自己學習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了。在寒冷的冬季里,孩子們來園時都穿來了外套,我借助這些外套鼓勵孩子們學習穿脫衣服,從而提高孩子們的自理能力,我便精心設(shè)計了這節(jié)課。
【活動目標】
1、學習故事中小老鼠遇到困難自己動腦筋,想辦法,不麻煩別人的自立精神。
2、學習自己穿脫衣服。
【活動準備】
外套每人一件、《小老鼠學穿衣》幻燈片、《貓和老鼠》里老鼠幻燈片。
【活動過程】
一、組織幼兒觀看動畫片《貓和老鼠》中的老鼠幻燈片,激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1、小朋友,今天我邀請了一只小動物來我們班做客,想知道它是誰嗎?那你們喜歡它嗎?為什么?
教師小結(jié):動畫片中的小老鼠杰瑞,很聰明、機靈,做事情喜歡動腦筋,想辦法,所以,我們大家都喜歡它。
2、可是,今天我們還請來了一只小老鼠,這只小老鼠最怕冬天了,小朋友猜一猜,它為什么最怕冬天呢?
小朋友的猜測對不對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這只小老鼠到底為什么最害怕冬天。
二、結(jié)合幻燈片讓幼兒理解故事。
1、出示第一張幻燈片進行提問:
。1)小朋友,看小老鼠是在哪里呢?
。2)小老鼠在家里干什么呢?它在那里坐著干什么?發(fā)什么愁?
。3)那小老鼠為什么不出去玩呢?
。4)外面下雪了,那外面有沒有小動物呢?
2、出示第二張故事掛圖。
(1)小朋友,你們看一下,這張圖上有什么?
。2)小老鼠在干什么呢?它旁邊是什么?
。3)它在用袋子干什么呢?
。4)它套進去了嗎?
3、出示第三張幻燈片。
。1)它現(xiàn)在套上了嗎?
。2)對,小老鼠沒套上還急出了一身汗。這個時候小老鼠會怎么做呢?
師:小老鼠到底請沒請別人幫忙呢?我們一起來看下一張。
出示第四張故事掛圖。
(3)小老鼠找人幫忙了嗎?
。4)它是怎樣套上的呢?
。5)對,小老鼠沒有找別人幫忙,自己想了個好辦法把袋子套上了,那小朋友知道小老鼠為什么要給尾巴套上袋子嗎?
。6)哦。小朋友冷的時候怎么辦呢?
。7)所以,這個袋子就是小老鼠尾巴的衣服。
(8)請幼兒為故事想個好聽的名字。
三、故事好聽嗎?下面老師再把故事完整的的講述一遍。講述完后提問:
1、故事講完了,小朋友能告訴我小老鼠為什么最害怕冬天?那穿衣服的.時候小老鼠請沒請別人幫忙?那它是怎么做的呢?小老鼠想了個什么好辦法?
2、請幼兒為故事想個好聽的名字吧!
四、學習穿衣服的方法,鼓勵幼兒自己穿衣服。
1、對,小老鼠真聰明,自己想了個好辦法給尾巴穿上了衣服。那小朋友害怕冬天嗎?
2、小朋友為什么不害怕冬天?對,我們不害怕冬天,因為我們有衣服,并且我們自己會穿衣服。我們還喜歡曬太陽,喜歡在戶外玩耍,所以冬天我們不怕冷。
3、那小朋友,現(xiàn)在我已經(jīng)準備好了衣服,哪位小朋友能上來表演一下穿衣服?請個別幼兒上臺示范穿衣服。
4、小朋友,下面我們一起來穿衣服,穿好后一起到外面玩吧!
【活動延伸】
1、在區(qū)角中,讓那些不會穿衣服的幼兒再進行練習。
2、日常生活中鼓勵幼兒穿衣比賽。
小班幼兒生活自理能力培養(yǎng)的教案 4
教學目標:
1、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會做的事情要學著做
2、學習整理的兩種方法,即五品歸類及定時整理。
3、養(yǎng)成整理自己物品的好習慣,提高生活的自理能力。
教學重難點:
1、重點是培養(yǎng)學生具有良好的生活習慣和生活能力,培養(yǎng)自己的事自己做的主人翁意識和責任感。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視頻。
教學過程:
一、繪本導入——“亂作一團”的我們
1、選用繪本《亂作一團》作為趣味導入,內(nèi)容講到全家總動員,一起尋找小倉鼠一幕時戛然而止,引起學生的共鳴;如果不學會收拾房間,那么房間里真的會亂做一團,整個生活也會亂作一團哦!
2、尋找身邊的小伙伴:生活中,你有沒有遇到過類似的麻煩?大多時候,你總會找不到哪些小伙伴呢?這些“小伙伴”分屬于哪些生活場景?遇到找不到“小伙伴”的情況,你會怎么做?
3、展示課前收集到的同學日常生活中的整理情況的視頻和照片等。請學生說感受,引導學生進行簡單交流,并引導學生思考:在整理自己的物品時,哪些是需要扔掉的?哪些是需要分別進行整理的'?
二、模擬操作—“虛擬空間整理魔法”;
1、借助多媒體,呈現(xiàn)兒童的生活場景,包含客廳、臥;
2、分組隨機給予場景圖片,引導各小組進行合作交流;
3、集體交流;
三、趣味制作——“家務(wù)分配器”;
1、家務(wù)分配器的妙用;繼續(xù)讀繪本;
2、勤勞的小手動起來:制作“家務(wù)分配器”
小班幼兒生活自理能力培養(yǎng)的教案 5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懂得整理生活、學習用具的小要領(lǐng),鍛煉多方面的能力。
2.情感與態(tài)度
愿意嘗試自己動手。樂予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能體會到成就感。
3.行為與習慣
培養(yǎng)生活自理能力,培養(yǎng)基本學習習慣,能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4.過程與方法
在徒手操、個別示范中學習;在評比、鼓勵中糾正;在競賽、唱兒歌中鞏固;在表演中體驗、提高。
教學重難點
1.重點:
(1)培養(yǎng)生活自理能力,整理生活用品的能力。
(2)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
2.難點:懂得整理生活、學習用具的小要領(lǐng)。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事先調(diào)查一下班上學生生活自理的情況。
學生準備:家庭的相片。
教學過程
活動一:小雨和他的“小伙伴”
1.師:孩子們,我們升入一年級已經(jīng)有段時間了,相信你們認識了很多小伙伴,但是小雨呢?除了這些親愛的小伙伴以外,還結(jié)識了不少特殊的“小伙伴”,就讓我們一起去看看,他的“小伙伴”有哪些?(課件出示一些學習、生活用品)
2.生答,并列舉自己擁有的“小伙伴”。
3.師:這些“小伙伴”在我們的學習和生活中發(fā)揮了什么作用呢?
4.生討論總結(jié),并在全班交流。
5.師:看來大家對自己的“小伙伴”都很熟悉,那下面老師給大家出2個謎語,請同學們猜一猜,這是我們的哪個小伙伴?
6.師課件出示教材上面的2個謎語。
7.同學們一起猜一猜。
8.教師宣布謎底,對于猜對的小朋友給予表揚。
【設(shè)計意圖:引導學生明白“小伙伴”指的是什么,啟發(fā)學生發(fā)現(xiàn)這些“小伙伴”在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作用!
活動二:找不到“小伙伴”了
1.師出示視頻。(視頻展示一個小學生在雜亂的房間里找不到橡皮而急得滿頭大汗的情景)
2.師生共同觀看視頻。
3.師:看完視頻,同學們有什么想法?你遇到過類似的事嗎?當時的感受怎樣?
4.生分組討論。
5.師生共同匯報,全班同學一起交流。
6.師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呢?
7.生自由發(fā)言,師借機引導。
8.師:找不到“小伙伴”了很麻煩,但是正是因為我們的東西沒有條理,房間太亂,才造成我們找不到自己的“小伙伴”,同學們一定不要學視頻中的小男孩。要想不出現(xiàn)這樣的麻煩就得收拾好自己的物品,幫我們的“小伙伴,找到自己的家。
【設(shè)計意圖:以視頻的形式讓學生體會那種找不到物品的焦急,設(shè)身處地地理解這樣做的后果,幫助學生樹立養(yǎng)成愛整潔的好習慣!
活動三:送“小伙伴”回家
1.師:今天,老師給大家安排了一個游戲:送“小伙伴”回家,請同學們拿出你的愛心,幫幫我們迷路的“小伙伴”,把它們送回自己的家。
2.游戲安排:師拿出事先準備的各種生活、學習用品放在中間的桌子上,在這張桌子的對面安排2~3張桌子,這幾張桌子代表了這些“小伙伴”的'家,有生活用品、學習用品、衛(wèi)生用品等。
3.學生分組進行游戲,一組完成,大家用筆記錄下結(jié)果,物品回歸原位,下一組繼續(xù)進行。
4.最后比一比哪一組完成得又好又快,正確率高。
5.全班總結(jié)游戲結(jié)果。
6.師:這些物品都是我們的“小伙伴”,缺少了哪一個|我們的學習和生活都會受到影響,希望同學們能熟悉這些“小伙伴”,明白它們的家在哪里。
【設(shè)計意圖:以游戲的形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盡快熟悉這些物品的用處,以及應(yīng)該放置的位置,幫助學生明白這些物品的重要性,同時進一步養(yǎng)成愛整理的好習慣!
活動四:養(yǎng)成整理好習慣
1.師:我們今天認識了一些新的“伙伴”,也有些是老朋友也對它們有了一定的了解,并送它們回到了自己的家,這是一種很好的習慣。老師這里也有兩個小朋友,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兩個小朋友做得對不對?(課件出示:教材上的兩幅圖)
2.學生積極回答這樣做得對不對。
3.師:是呀,這兩個小朋友做得都不對,媽媽會整理,但是媽媽不可能幫我們一輩子,而且媽媽很忙,我們應(yīng)該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另一個小朋友說,等長大了我再自己整理,這也是不對的。小的時候沒有養(yǎng)成一個好的習慣,學會最基本的本領(lǐng),長大了也做不好。
4.師:其實,整理這些物品并不難,它也有一些小竅門,哪位同學平時做得比較好,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經(jīng)驗、竅門幫幫大家。
5.請事先準備好的同學介紹經(jīng)驗,其他同學注意學習,師尋機指導。
6.師生共同整理總結(jié)。
7.師:怎樣才能養(yǎng)成整理的好習慣呢?請同學們跟老師一起學習教材上的兒歌,學會怎樣養(yǎng)成整理的好習慣。
8.師生一起讀兒歌,并進行分析。
9.師:老師交給大家2個小竅門,一個是定時整理,整理好了畫個笑臉夸自己,一個是物歸原處,掌握好這2個竅門,你就能養(yǎng)成整理的好習慣。老師預祝大家都能養(yǎng)成這樣的好習慣,成為一個愛整潔的好孩子。
【設(shè)計意圖:通過兩幅圖片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凡事都要靠別人的思想是不對的,進一步啟發(fā)學生明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整理東西,要從小做起,增強學生養(yǎng)成整理好習慣的意識!
板書設(shè)計
讓我自己來整理
小雨和他的“小伙伴”
找不到“小伙伴”了
送“小伙伴”回家
養(yǎng)成整理好習慣
小班幼兒生活自理能力培養(yǎng)的教案 6
活動目標:
1、學習并掌握簡單的穿、脫衣服的方法和初步的生活技能。
2、培養(yǎng)生活自理能力和獨立意識。
活動準備:
1、請家長給幼兒帶一件和幼兒身上所穿不同款式的衣服來幼兒園。
2、鋼琴。
活動過程:
一、活動開始。
教師:喔喔喔,太陽出來啦。睡醒了,要起床了,我們要做些什么事情呢?
教師:起床以后我們要先穿好衣服,鞋襪,然后刷牙,洗臉,女孩子還要梳頭發(fā),現(xiàn)在請小朋友跟著老師的琴聲一起來做動作吧。
二、基本部分。
(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衣服的不同樣式,學習衣服的不同穿、脫的方法。)
教師:剛才我們在做游戲的.時候,是用什么動作表示穿衣服的?原來剛才穿的是一件需要紐扣的衣服啊。其實在生活中有著各式各樣的衣服,你們看看xx小朋友的衣服,再看看xx小朋友的衣服,不同的衣服是需要不同的方法來穿的。
教師:紐扣衣服先穿兩只袖子,然后將衣服穿到身上,從下往上扣扣子。
教師:套頭衣服先穿兩只袖子,在套頭。
教師:后面有拉鏈的衣服先按套頭衣服的方法穿好,再請老師或者是好朋友幫忙拉后面的拉鏈。
教師小結(jié):小朋友們都長大了,所以自己的衣服都要自己穿,明白嗎?
三、幼兒判別對錯。
教師:現(xiàn)在老師講一個故事,小朋友們說說他們做的對不對?小剛早上起床,看見媽媽正在做早飯,他就自己將外套、褲子穿好了,不要媽媽幫忙:紅紅的爸爸早上喊了好幾次紅紅起床,可是他就是不起床,最后紅紅終于起床了,但是他要爸爸幫他穿衣服,弄得爸爸手忙腳亂的。
教師:你們覺得誰做的對呢?為什么?如果是你?你會怎么做?
教師:小朋友們說的真好!我們要早點起床,自己的衣服。自己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而且還要幫爸爸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小班幼兒生活自理能力培養(yǎng)的教案 7
活動目標:
1、學習并掌握簡單的穿、脫衣服的方法和逐步的生活技能;
2、增強幼兒生活自理能力和獨立意識。
活動準備:
音樂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1、教師:小朋友,請你們說說自己每天起床之后都要做些什么事情呢?你們都是自己完成這些事情的嗎?
教師引導幼兒進行回答。
2、教師:那現(xiàn)在我們一起跟著音樂來做這些動作吧!
3、教師彈奏音樂,請幼兒做動作,如:刷牙、洗臉、穿衣服等。
二、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衣服的不同樣式,學習衣物的不同穿、脫方法
1、教師:剛才我們在做游戲的時候,是用什么樣的動作來表示穿衣服的呢?
請幼兒回答并小結(jié):哦,原來剛才我們穿的是一件需要扣紐扣的衣服啊。其實在生活中我們有著各式各樣的衣服。
2、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其他穿著不同樣式的衣服的孩子。并說一說他們的衣服都是怎么樣穿的。
3、教師逐一講解各種衣服的穿法。
紐扣衣服:先穿兩只袖子,然后將衣服穿到身上,從下往上。
套頭衣服:先穿兩只袖子,再套頭上。
后面有拉鏈的.衣服:先按套頭衣服的方法穿好,再請老師幫忙拉后面的拉鏈。
褲子:先套兩只褲腳,再拎褲腰。
4、教師講解脫衣褲的方法。
5、請幼兒用自己身上的衣服進行穿、脫衣服的練習,教師在旁邊指導。
三、教師講述一些情景問話,讓幼兒在判別對錯的過程中建立自主意識
1、教師講述事例:
老師認識兩個小朋友,一個是小琴,一個叫成成,小琴早上起床,看見媽媽正在做早飯,她就自己將外套、褲子穿好,不要媽媽幫忙;可是成成的爸爸早上叫了好產(chǎn)次成成起床,可是他就是不起來,最后成成終于起來了,但是他要爸爸幫他穿衣服,弄得爸爸手忙腳亂的。
2、教師:小朋友,你們說說小琴和成成哪個小朋友做得好呢?為什么呢?如果是你,你們又是怎么做的呢?
3、教師引導幼兒進行回答并小結(jié)。
4、引導幼兒回顧今天的活動學習的幾種穿、脫衣服的方法,并鼓勵幼兒回家后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小班幼兒生活自理能力培養(yǎng)的教案 8
活動目標:
1、學習并掌握簡單的穿、脫衣服的方法和初步的生活技能。
2、培養(yǎng)生活自理能力和獨立意識。
3、發(fā)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4、初步培養(yǎng)幼兒用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解決問題的能力。
5、探索、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準備:
1、請家長給幼兒帶一件和幼兒身上所穿衣服不同款式的衣服來幼兒園。
2、鋼琴。
活動過程:
一、活動開始。
老師:喔喔喔,太陽出來啦,睡醒了,要起床了,我們要做些什么事情呢?
(請幼兒舉手來回答)
老師:起床以后我們要先穿好衣服,鞋襪,然后刷牙、洗臉、女孩子還要梳頭發(fā),現(xiàn)在請小朋友跟著老師的琴聲一起來做動作吧。
。ɡ蠋煆棥吧钅7聞幼鳌痹诶蠋煹匿撉侔樽嘞,幼兒跟著老師一拍做一個動作,如:刷牙、洗臉、穿衣服等)
二、基本部分。
(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衣服的不同樣式,學習衣物的不同穿、脫方法。)
老師:剛才我們在做游戲的時候,是用什么動作表示穿衣服的`?原來剛才我們穿的是一件需要扣紐扣的衣服啊。其實在生活中有著各式各樣的衣服,你們看看XX小朋友的衣服,再看看XX小朋友的衣服,不同的衣服是需要用不同的方法來穿的。
老師:現(xiàn)在老師要教小朋友們幾種穿衣服的方法。
(1)紐扣衣服:先穿兩只袖子,然后將衣服穿到身上,從下往上系扣子。
。2)套頭衣服:先穿兩只袖子,在套頭。
(3)后面有拉鏈的衣服:先按套頭衣服的方法穿好,再請老師幫忙拉后面的`拉鏈。
老師:小朋友們都長大了,所以自己的衣服都要自己穿,明白嗎?
三、幼兒判別對錯。
老師:現(xiàn)在老師講一些發(fā)生在小朋友身上的事情,你們說說他們做的對不對?小琴早上起床,看見媽媽正在做早飯,她就自己將外套,褲子穿好,不要媽媽幫忙;成成的爸爸早上喊了好幾次成成起床,可是他就是不起床,最后成成終于起來了,但是他要爸爸幫他穿衣服,弄得爸爸手忙腳亂的。
老師:你們覺得誰做得好呢?為什么?如果是你,你會怎么做呢?
。ㄓ變夯卮穑
老師:小朋友們說得真好!我們要早點起床,自己穿脫衣服,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而且還要幫爸爸媽媽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四、活動結(jié)束。
小班幼兒生活自理能力培養(yǎng)的教案 9
活動目標:
1、培養(yǎng)寶寶手眼的協(xié)調(diào)能力以及手指小肌肉的訓練。
2、培養(yǎng)寶寶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
3、發(fā)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4、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5、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動準備:
活動室內(nèi)布置服裝展(懸掛扣子較大(較小)的衣服若干)。兩名教師(一名主教師,一名助教師。)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組織寶寶坐好,談話激發(fā)他們參與活動的興趣。
師:“寶貝們,今天老師要帶你們?nèi)⒂^服裝展,大家高興嗎?”
(高興)帶寶寶進入活動場地。
二、基本部分:
1、邊參觀,邊觀察。
教師:寶貝們,你們看,這些衣服都是什么樣的?組織寶寶討論后,引導寶寶回答:這些衣服都是扣扣子的。
教師:寶寶們看得真仔細,這些衣服都是扣扣子的。不過,它們的扣子都沒扣,老師想請小寶貝們幫忙扣好。
2、出示衣服,引導寶寶觀察扣子及扣眼,讓寶寶更進一步地了解紐扣。
老師:寶貝們,這些都是我們每天都要穿的衣服,你們看,衣服正面兩側(cè)各有什么?
寶寶:有紐扣和小窟窿。
老師:噢,寶寶真聰明,知道有紐扣和小窟窿。小窟窿有一個很好聽的名字叫扣眼。
老師:紐扣和扣眼本來是一家人,可是,老師不小心把它們分開了,請寶貝們想辦法幫他們重新組合在一起,好嗎?
寶寶:好。
老師:誰愿意來幫幫它?(指名讓一寶寶操作,在老師的幫助下寶寶完成了操作。)
教師小結(jié):
剛才這位寶寶幫老師把衣服上的扣子和扣眼重新組合在一起了,他完成的較好,不過,老師還有更好的辦法要教給你們。
3、主教師演示扣扣子的方法:一手拿扣子,一手扶扣眼,由里向外掏出扣子。助教師引導寶寶觀察扣扣子的方法。
4、寶寶練習操作。
(1)分給寶寶每人一件衣服,讓他們獨立練習扣紐扣,教師巡視糾正。
(2)寶寶練習扣好大扣子后,再扣小扣子,教師巡視糾正。
(3)扣扣子比賽。(可分組進行)
老師:小寶貝們都學會了扣紐扣,咱們來比賽一下,看誰扣得又快又好。(完成好的及時表揚,鼓勵操作差的寶寶。)
5、總結(jié)游戲情況。
寶貝們今天可真能干,這么多衣服都幫老師整理完了,而且做的又快又好。
三、結(jié)束部分:
表揚操作好的`寶寶。
活動延伸:
讓寶寶回家后繼續(xù)練習扣不同類型的扣子。
活動反思:
活動中幼兒都很樂意自己動手學習扣紐扣,大部分的幼兒都能完成任務(wù),目標基本達到。
以下是我的反思的幾點不足:
1、教師對個別幼兒關(guān)注不夠。
2、教師提要求的時候,應(yīng)該重點強調(diào)扣紐扣的時候要先將衣服放整齊,才不會導致個別幼兒扣錯。
通過自理活動的開展,讓幼兒在活動中得到了快樂,同時幼兒的動手能力也得到了提高,體現(xiàn)了玩中學。
小班幼兒生活自理能力培養(yǎng)的教案 10
【活動目標】
1、培養(yǎng)幼兒愛護鼻子的意識。
2、引導幼兒了解鼻子的作用,并學習擦鼻涕的方法。
3、激發(fā)幼兒的求知欲望,培養(yǎng)了幼兒的自理能力。
4、大膽說出自己對鼻子的理解。
【活動準備】
師幼共同搜集能引起幼兒興趣、有特殊氣味的生活用品。
【活動過程】
。ㄒ唬⿲氩糠
由添畫游戲?qū)牖顒樱撼鍪乱粡埼串嬐暾漠嬒瘛?/p>
。◣煟哼@是一為粗心的小朋友在參加畫展時畫的一幅畫,這次她沒有的講,因為她這副畫沒有畫完整,小朋友觀察一下,這幅畫上缺少了什么東西?并引導幼兒把畫添完整。
小結(jié):小朋友真聰明,這副畫缺少了鼻子,并教育幼兒平時做事情要細心,由此引出鼻子。
(評:以添畫游戲?qū),既能引起幼兒興趣,又能開發(fā)幼兒智力,展開想象,為什么不得獎?同時培養(yǎng)幼兒的良好習慣。引出課題,為下一節(jié)做好鋪墊。)
(二)活動部分
1、玩游戲:師幼共同玩游戲《看誰的本領(lǐng)大》,引導幼兒用各種器官去嘗試分辨事先準備好的各種物品的特殊氣味(醋、醬油、酒、水),勸說對的給予擊掌鼓勵。
2、引導幼兒根據(jù)以往的經(jīng)驗說一說,鼻子還聞到過什么氣味(臭味、甜味、燒焦味等)。
3、引導幼兒說一說鼻子的作用。
鼻子除了用來聞味,還有什么作用?
幼兒會說出:喘氣。教師給與相應(yīng)鼓勵。
舉例說明:人在感冒時鼻子容易堵塞,聞不到味,同時感覺喘不過氣來,那種滋味很難受,小朋友有那種感覺嗎?
幼兒會答:“有”。因此,我們要保護好自己的鼻子,不要讓他受到任何的傷害。
。ㄔu:舉例說明鼻子的作用,幼兒更容易理解,更能增強幼兒保護鼻子的意識。)
現(xiàn)在老師有個故事,小朋友想不想聽一聽是怎么回事?故事的`名字是《翹鼻子魯魯》。
。ㄔu:進一步增強幼兒保護鼻子的重要性。)
4、聽故事做討論:
老師有感情的講述故事,然后組織幼兒討論:魯魯做的對嗎?還有那些東西不能塞到鼻子里?幼兒自由回答,根據(jù)回答教師做補充。
小結(jié):保護好鼻子,不能亂挖鼻子,不要把東西往鼻子里塞,這樣做很危險也很不講衛(wèi)生。
。ㄔu:真實的故事情節(jié),說出了鼻子的重要性。通過幼兒討論,幼兒分辨是非的能力進一步得到提高,并引深到生活中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
5、叫幼兒正確擤鼻涕的方法:
與幼兒談話,通過上面的游戲小朋友已經(jīng)知道鼻子的作用很大,難免有時流鼻子,引導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有鼻涕時,不要亂抹,要用手帕或紙巾把鼻涕擦干凈,那么用手帕怎么擦鼻涕?
。1)幼兒自己用紙巾擦鼻涕。
。2)根據(jù)幼兒的表現(xiàn),講解擤鼻涕的正確方法,用手帕或紙巾按住鼻子,先按住一側(cè)鼻孔,輕輕擤另一鼻孔的鼻涕,再按住另一側(cè)鼻孔,輕輕一擤,擦凈鼻孔周圍的鼻涕。
。ㄔu:通過教幼兒擤鼻涕的正確方法,讓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并培養(yǎng)幼兒的自理能力。)
。ㄈ┙Y(jié)束部分
組織幼兒用正確的方法,學擤鼻涕,對動作正確的幼兒給與鼓勵。
(總評:形象直觀的授課方式,既滿足了幼兒的求知欲望,又培養(yǎng)了幼兒的自理能力,自護意識與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
小班幼兒生活自理能力培養(yǎng)的教案 11
活動目標:
1、了解襪子的特征,觀察一只襪子的色彩、圖案、大小,找到相應(yīng)的另一只。
2、初步學習穿襪子的方法,提高自理能力。
3、了解襪子對腳有重要的保護作用。
4、能夠?qū)⒆约汉玫男袨榱晳T傳遞給身邊的人。
5、體驗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歡快的音樂、襪子、若干泡沫墊
活動過程:
一、導入,尋找襪子好朋友
1、哎呦,老師的腳好難受呀,我們來看看他怎么了?
2、你看老師老是這樣,不是忘記這個,就忘記那個,真是羞死了,你們能幫老師找到襪子嗎?
3、你們先看看老師的襪子有什么特別的地方?什么顏色?什么圖案?大小呢?
4、請小朋友們幫老師找找。
小結(jié):原來襪子寶寶是雙胞胎,他們長得一模一樣,我們可以說他是一對襪子,也可以說是一雙襪子。
5、噓,老師好像還聽到哭聲,你們把鞋子脫了看看怎么了?原來是你們的襪子寶寶哭了,看好腳上襪子寶寶的樣子,然后把他們的雙胞胎弟弟妹妹找出來。
二、探索穿襪子的方法
1、看著這是誰?你發(fā)現(xiàn)襪子寶寶的身體上有哪些特別的地方?(有襪口、腳跟、腳尖等)
2、再看看你們的小腳,你能找出他和襪子寶寶的相同之處嗎?
小結(jié):原來我們的腳和襪子寶寶一樣,都有腳尖、腳跟。
3、襪子寶寶可想和你們成為好朋友了,我們來看誰的小手最能干,能把襪子寶寶穿到腳上,穿得又整齊又漂亮。
4、老師有一個好辦法可以讓你們又快又好的穿上襪子。仔細聽仔細看。
5、教師邊念兒歌邊穿襪子。
6、請一位小朋友來穿,一邊穿一邊說唱兒歌。
7、老師和小朋友們一起穿襪子。
小結(jié):原來有好辦法可以幫助我們又快又好的穿上襪子。
8、這么漂亮的襪子穿到腳上你有什么感覺?他對我們小腳有什么好處呢?
三、游戲:《穿襪歌》
1、今天我們穿著合適、溫暖、漂亮的襪子,我們一起邊說兒歌邊跳舞吧。
我們穿上鞋子好朋友一起去外面跳一跳吧。
活動反思:
我以提問的形式進入了這節(jié)課,整節(jié)課的內(nèi)容上下來幼兒的思路一直跟著我走,而內(nèi)容中,很多環(huán)節(jié)我沒有讓幼兒自己去嘗試,如:從開始游戲“襪子對對碰”的游戲中我沒有讓幼兒以款式、顏色圖案嘗試進行搭配,在這次的活動中還存在這很多問題,沒有考慮到很多問題就管自己上下來了,以后的教學中我會考慮獨到。
小班幼兒生活自理能力培養(yǎng)的教案 12
活動目標
1、親自感受,讓幼兒知道我們要穿大小合適的鞋。
2、在穿正鞋子后,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培養(yǎng)良好的自理能力。
3、在念兒歌過程中,學會穿鞋子。
4、讓幼兒知道愉快有益于身體健康。
5、能夠?qū)⒆约汉玫男袨榱晳T傳遞給身邊的人。
活動準備
1、爸、媽、嬰兒的圖片及線板、腳。
2、錄音機、磁帶(歌曲:《大鞋與小鞋》、歡快的音樂)、地毯。
3、各種大小的鞋若干。
4、幼兒會邊念兒歌邊脫鞋子。
活動過程
(一)脫鞋子
師:“今天,請你們跟小腳做做朋友,把你們的小腳露出來吧!”
“脫下這個鞋寶寶,脫下那個鞋寶寶,小腦袋靠一起,放在邊上多整齊。”
幼兒邊念兒歌邊脫鞋子,并放整齊。
。ǘ┩ㄟ^看圖、穿大鞋,知道要穿大小合適的鞋
1、看圖感知。
(1)展示大小的腳圖。
“瞧,這些是什么?”(腳)
“猜猜,這是誰的腳呢?”幼兒猜測。
(2)出示人像圖。
“我們來看看,你們猜的對不對?”“喲,真棒,猜對了,表揚表揚我們自己。”
。3)給寶寶穿大鞋。
“老師這兒有雙鞋子,我們給寶寶穿上吧!”讓幼兒說好不好。
2、幼兒穿大鞋。
“請你們?nèi)ゴ┐┐笮,試試舒服嗎??/p>
在“大鞋與小鞋”的歌聲中幼兒去穿大鞋。
“你的小腳會做什么?”(走路、跑步、蹦跳等)請幼兒分別做動作,感受穿大鞋后的不適。集中幼兒,腳跳舞、講感受。
小結(jié):穿上了大鞋,我們會摔跤,不方便,要穿大小合適的鞋子才舒服。
。ㄈ┐┬∨笥训男
1、試穿正好的`鞋。
“現(xiàn)在,請你去找雙合適的鞋子穿上,穿好了到教師這兒來!
檢查幼兒穿鞋情況,指出不合適的,并讓幼兒講感受。
2、邊學兒歌邊學穿鞋。
“請你們把鞋子脫下來吧!”幼兒邊念兒歌邊脫鞋!袄蠋熅幜艘皇状┬拥膬焊瑁覀儊磉吥顑焊柽叴┬。”教師指導!澳闷疬@個鞋寶寶,找到那個鞋寶寶,小腦袋,靠一起,小腳丫,鉆進去,鞋兒彎彎往里靠,兩邊搭扣扣扣好!
3、總結(jié):今天我們學會了穿鞋子的本領(lǐng),以后在家中你們的鞋子要自己穿,不要麻煩爸爸媽媽,相信你們都是能干的好孩子。
4、穿自己的`鞋子。
“現(xiàn)在請你們把這雙鞋脫下來,要邊念兒歌邊脫鞋,然后去穿上自己的鞋子吧!比一比誰最能干!庇變哼吥顑焊柽叴┬,老師檢查。
。ㄋ模┨。
“穿上了自己的鞋,舒服嗎?”讓我們高興一下,讓小腳同鞋子朋友來跳個舞吧!”
在歡快的音樂中腳跳舞。(踢、走、跑、跳、跺、蹦、彎、伸等。)
。ㄎ澹┗顒友由
繼續(xù)練習穿脫鞋子技能。
教學反思:
教學過程中,幼兒積極配合,認真嘗試,在自主練習里獲取了經(jīng)驗,又在集體練習里感受到了快樂和喜悅,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教學目標也得到了圓滿的完成。
小班幼兒生活自理能力培養(yǎng)的教案 13
活動目標:
1.掌握正確穿和脫鞋子、襪子的方法。
2.運用實踐,培養(yǎng)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
3.培養(yǎng)幼兒的嘗試精神。
4.鼓勵幼兒大膽說話和積極應(yīng)答。
活動準備:
1.大體操墊子10塊。
2.穿好鞋襪一雙。
3.舒緩的音樂一段。
活動難重點:
掌握正確的穿鞋和穿襪子的'方法。
運用實踐,掌握正確穿和脫鞋子、襪子的方法。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1.教師說謎語《鞋子》,請幼兒猜謎語。
謎面:兩個好朋友,見面不分手,要來一塊來,要走一塊走。如果穿對了,它們頭靠頭,如果穿錯了,它們把頭扭。
提問:請小朋友猜一猜,這個謎語說的好朋友是什么?(謎底:鞋子)
二、活動過程。
(一)學習正確穿脫鞋子的方法。
1.師:請小朋友把鞋子脫了,坐到墊子上玩游戲,引導幼兒爬一爬,滾一滾,跳一跳。
2.師:游戲結(jié)束了,請小朋友穿好自己的鞋子。
3.檢查幼兒穿鞋的情況,引導幼兒說出正確穿鞋的方法。
首先將兩只鞋頭靠頭,然后將兩只腳放在鞋子的后面,每只腳各穿放在前面的一只鞋子。
4.脫鞋后,鞋子應(yīng)該怎樣擺放?
還是要頭靠頭,擺一起,不能亂扔和亂放。
。ǘ⿲W習正確穿脫襪子的方法。
1.請小朋友把自己的鞋子和襪子都脫了,鞋子怎么放?襪子怎么脫?
脫襪子時,襪子不能反過來,那樣穿起來不方便,也不能亂扔,容易丟掉。
2.數(shù)一數(shù),左腳、右腳各有幾根腳趾頭?觀察一下,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3.正確的穿上襪子,檢查是否傳錯了,旁邊的小朋友幫幫忙。
。ㄈ┯螒
1.游戲規(guī)則:脫掉鞋子,趟過小河,爬過墊子
2.游戲結(jié)束,請幼兒再次穿好襪子和鞋子,教師檢查。
三、結(jié)束活動,放松身心。
1.小結(jié)。
師:(小朋友們坐到墊子上)小朋友們,我們不但學習了穿鞋、脫鞋和穿襪子、脫襪子的正確方法,還和軟軟的墊子做了游戲,你們開心嗎?你們現(xiàn)在會不會自己穿鞋和襪子呀?自己會不會整理鞋和襪子呀?從今天開始,小朋友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一個聰明懂事的好孩子,能做到嗎?
2.放松身體的各個關(guān)節(jié)。
師:(輕音樂)請小朋友躺到墊子上,休息一會兒,閉上眼睛,深呼吸!
(評析:柔軟的墊子與柔美的樂曲給幼兒創(chuàng)造了一個舒適的放松環(huán)境,使身心得到了充分的放松。)
反思:
小班的幼兒年齡小,自理能力較差,在家大多數(shù)都是父母包辦代替。為了培養(yǎng)幼兒的自理能力,我們開展了一系列的活動:如穿脫衣服、穿脫鞋子等,如果不是天氣轉(zhuǎn)熱,幼兒脫襪子,我們也沒有想到要讓幼兒學會穿襪子。所以教師要善于觀察,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抓住切機及時解決問題。
【小班幼兒生活自理能力培養(yǎng)的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培養(yǎng)自理能力作文06-27
幼兒園小班生活教案08-24
幼兒生活習慣的培養(yǎng)10-09
幼兒園小班生活與健康教案11-13
快樂幼兒園小班生活教案08-07
幼兒園小班進餐生活教案10-07
幼兒園小班生活教案模板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