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化學教師個人總結自評
文章一:
本學年度,我擔任高一化學(3至7班共5個教學班)的化學教學,兼106班付班主任,兼高一化學備課組組長,化學科組長,F(xiàn)在就高一化學備課組和科組建設中,本人的工作作自我總結。
高一化學備課組是一個充滿活力的集體
高一化學備課組成員由詹海東和楊健敏老師、孔毅英老師組成。高一化學備課組,是一個團結奮進的備課組,各成員間通力合作,開展了一系列的教學改革工作,取得了明顯的成績,受到學校領導的肯定和學生的一致好評,F(xiàn)簡單總結如下:
一、有計劃的安排高一第一學期的教學工作計劃:
新學期開課的第一天,備課組進行了第一次活動。該次活動的主題是制定本學期的教學工作計劃及討論如何響應學校的號召,開展主體式教學模式的教學改革活動。
一個完整完善的工作計劃,能保證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和完滿完成,所以一定要加以十二分的重視,并要努力做到保質保量完成。高中化學新教材第一冊共分七章,第一學期完成前四章內容的教學,中段考到第二章。
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堅持每周一次的關于教學工作情況總結的備課組活動,發(fā)現(xiàn)情況,及時討論及時解決。
二、 定時進行備課組活動,解決有關問題
高一化學備課組,做到了:每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每個教案都能在討論中確定;備課組每周一次大的活動,內容包括有關教學進度的安排、疑難問題的分析討論研究,化學教學的最新動態(tài)、化學教學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等。一般每次備課組活動都有專人主要負責發(fā)言,時間為二節(jié)課。經過精心的準備,每次的備課組活動都能解決一到幾個相關的問題,各備課組成員的教學研究水平也在不知不覺中得到了提高。
三、 積極抓好日常的教學工作程序,確保教學工作的有效開展
按照學校的要求,積極認真地做好課前的備課資料的搜集工作,然后集體備課,制作成教學課件后共享,全備課組共用。一般要求每人輪流制作,一人一節(jié),上課前兩至三天完成。每位教師的電教課比例都在90%以上。每周至少兩次的學生作業(yè),要求全批全改,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解決,及時在班上評講,及時反饋;每章至少一次的學生實驗,要求全體學生認真觀察并記錄實驗現(xiàn)象,課后認真書寫實驗報告;每章至少一份的課外練習題,要求要有一定的知識覆蓋面,有一定的難度和深度,每章由專人負責出題;每章一次的測驗題,也由專人負責出題,并要達到一定的預期效果。
四、積極參加教學改革工作,使學校的教研水平向更高處推進
本學期學校推行了多種的教學模式,要使學生參與到教學的過程中來,更好地提高他們學習的興趣和學習的積極性,使他們更自主地學習,學會學習的方法。本學期分別安排了詹海東老師的名師示范公開課、中段考復習公開課,楊健敏老師的新教師上崗公開課。都能積極響應學校教學改革的要求,充分利用網(wǎng)上資源,使用啟發(fā)式教學,充分體現(xiàn)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
高一化學備課組,充分發(fā)揮每個備課組成員的聰明才智和力量,使高一化學的教學任務如期完成,并得到了學校領導和學生的一致好評和肯定。高一化學備課組,會再接再厲,創(chuàng)造更輝煌的成績。
五、以老帶新,互相促進,互相提高。
楊健敏老師是剛畢業(yè)的老師,是學校安排給我的“幫帶”對象。她在教學過程中能夠多聽老教師的課,多虛心請教老教師。楊健敏老師在一學期中聽課共計有53節(jié)以上,既有高一的,也有高二和高三的老師的課。楊健敏老師在教學中不斷成長,迅速成為一名受學生歡迎的好老師。
六、積極開展第二課堂活動,提高學生的化學意識
化學奧林匹克競賽組由詹海東老師負責,任務主要是提高學生的化學意識,在課堂教學的基礎上加以深化,使學生具備參加奧林匹克競賽的能力。每周五第8節(jié)為上為上課時間,內容包括化學興趣指引及學法指導、離子反應專項練習、氧化還原反應專項練習、實驗專項練習、基本計算專項練習、阿氏定律及其應用專項練習等。楊健敏和陳銀珠老師負責高一化學的興趣組活動,每周三第8節(jié)為活動時間,主要進行了:變色溫度計、晴雨花、制葉脈書簽、化學儀器介紹、暖袋和冰袋的制備等,內容豐富,很受學生歡迎。
文章二:
一、轉變教師的教學行為,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觀念
化學是自然科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義務教育階段的化學課程,可以幫助學生理解化學對社會發(fā)展的作用,能從化學的視角去認識科學、技術、社會和生活方面的有關問題,了解化學制品對人類健康的影響,懂得運用化學知識和方法去治理環(huán)境污染,合理地開發(fā)和利用化學資源;增強學生對自然和社會的責任感;使學生在面臨與化學有關的社會問題的挑戰(zhàn)時,能做出更理智、更科學的決策。
義務教育階段的化學課程應該體現(xiàn)啟蒙性、基礎性。一方面提供給學生未來發(fā)展所需要的最基礎的化學知識和技能,培養(yǎng)學生運用化學知識和科學方法分析和解決簡單問題的能力;另一方面使學生從化學的角度逐步認識自然與環(huán)境的關系,分析有關的社會現(xiàn)象。因此,在義務教育階段的化學教育應面向全體學生,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一般的發(fā)展。讓每一個學生以輕松愉快的心情去認識多姿多彩、與人類息息相關的化學,積極探究化學變化的奧秘,形成持續(xù)的化學學習興趣,增強學好化學的自信心;給每一個學生提供平等的學習機會,使他們都能具備適應現(xiàn)代生活及未來社會所必需的化學知識、技能、方法和態(tài)度,具備適應未來生成和發(fā)展所必備的科學素養(yǎng),同時又注意使不同水平的學生都能在原有基礎上得到良好的發(fā)展。
使學生初步了解化學對人類文明發(fā)展的巨大貢獻,認識化學在實現(xiàn)人與自然和諧共處、促進人類和社會可持續(xù)發(fā)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相信化學為實現(xiàn)人類美好未來將繼續(xù)發(fā)揮它的重大作用。要堅持“以人的發(fā)展為本”,必須關注學生的學習情趣,要從“師道尊嚴”的傳統(tǒng)觀念中解脫出來,逐步建立起“民主、平等、對話”的新型師生關系!皩υ挕辈粌H指師生雙方狹隘的語言交流,而且是指師生雙方各自向對方的精神敞開和彼此接納,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溝通。教師要將教材的情感因素、教師的教學熱情,學生的學習情趣融合并貫穿在教學的全過程中。在教學中要盡可能從學生的生活經驗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方法的實際出發(fā),制定學習目標。教學內容應當是源于學生生活的、適應未來社會生活需要和學生進一步發(fā)展需要的內容,應當擯棄哪些脫離實際、枯燥無味的內容。
化學教學要促進學生的自主發(fā)展,教師應當轉變教學行為,要將過多的“自我表演”的時間和空間還給學生,保證學生的合作學習時間,動手操作、思考問題、口頭表達、討論問題、發(fā)表見解都要到位。凡是學生能發(fā)現(xiàn)的知識,教師就不能包辦代替;凡是學生能獨立解決的問題,教師就不要多做暗示。一要提問,二要指點。而好的提問,“必令學生運其才智,勤其練習,領悟之源廣形,純熟之功彌深!币龅竭@一點,教師“宜揣摩何處為學生所不易領會,即于其處提問!眴栴}提出之后,要留給學生思考的時間。根據(jù)美國教育專家的研究,對學生的提問,在每個問題提出之后,至少要待三秒鐘之后才能指名回答。這樣做的好處有:學生可以回答較多的內容;更多的學生能夠主動而又恰當?shù)鼗卮饐栴};可以減少卡殼的現(xiàn)象;可以增強學生的信心;能夠提高遲鈍學生的積極性;
可以增多發(fā)散思維的成分;能夠減少以教師為中心的現(xiàn)象;學生可以舉出更多的論據(jù);學生能夠提出更多的問題;能夠增加回答的多樣性;能夠增強學生相互之間的影響。
二、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增強“學生是化學學習的主人”的意識
化學教學注意從學生已有的經驗出發(fā),讓他們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學的重要性,了解化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關系,逐步學會分析和解決與化學有關的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主動地體驗探究過程,在知識的形成、聯(lián)系、應用過程中養(yǎng)成科學的態(tài)度,獲得科學的方法,在“做科學”的探究實踐中逐步形成終身學習的意識和能力。有效的化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自主探索、親身實踐,合作交流是應該提倡的有意義的學習方式。教學中,我們應該注意創(chuàng)設良好的課堂教學氣氛,注重知識的生活性和實踐性;瘜W課題生活化,問題引入情景化是化學新課程的特色之一。在教學中,教師應結合生產和生活實際,設置一些問題情景,讓學生從情景中獲取信息,用化學思考方法去建立模型,然后進行解釋,應用和拓展。
要使學生在探索活動中,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化學知識、技能和方法,讓學生全身心地參與化學活動,經歷教學過程,從而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在課堂教學中,要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提倡科學探究與合作學習。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傾聽他人的發(fā)言,善于陳述自己的想法,勇于修正他人的觀點,勇于接受他人的意見并修正自己的想法。當不同見解難以統(tǒng)一時,應學會各自保留自己的見解。在進行科學探究與合作學習時,要有明確的目的,要有秩序地發(fā)表意見,要控制音量,不影響他人的討論。如果分小結活動,人員的組合要采取輪換制,使每個人接觸面廣泛。小組成員可以輪流代表小組發(fā)言,組與組之間可以隨機交流幫助。
三、改革對學生化學學習活動評價的方法,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發(fā)展
在化學教學中,應該改革過去傳統(tǒng)的只注重學習結果和學生的考試分數(shù),而忽視對學生的學習過程考查的評價方法。正如《化學課標》中提出的:“為每一個學生的發(fā)展提供多樣化的學習評價方式。既考核學生掌握知識、技能的程度,又注重評價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和實踐能力,還要關注學生在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方面的發(fā)展。在學習過程中,力求使更多的學生學會反思和自我評價。”在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學習過程評價,可采取學生自評、生生互評、師生互評的方法?山洺L岢鲱愃朴凇澳闶窃鯓酉氲?”“通過本節(jié)課學習,你有什么收獲?”等問題,來幫助學生認識自己,建立自信,表現(xiàn)自我。對學生的化學活動的評價應該包括評“知識與技能”和“思、情、意”。
知識與技能是最基本的教學目標,學生在探究化學事實的過程中,所取得的經驗和方法對學生來說是研究新的知積和技能的基礎!八、情、意”目標是指思考、情感和意識三個方面的目標。也就是說要對學生的化學思考方法,學生在參與化學學習活動時所表現(xiàn)的好奇心、求知欲、獲得成功的體驗、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以及質疑和獨立思考,勇于探索和創(chuàng)新的習慣評價。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化學意識、參與意識和創(chuàng)新意識。化學意識包括化學學科感、符號感、時空觀念、統(tǒng)計觀念、應用意識等;參與意識包括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主動性、積極性;創(chuàng)新意識包括創(chuàng)新的欲望、創(chuàng)新的素養(yǎng)等。
文章三:
初中化學相對高中高中來說要簡單得多,基本上是從反映生活中的各種現(xiàn)象出發(fā)。對于在校的初中生而言,學習化學的主要目的就是能靈活運用化學知識去解釋生活中的各種現(xiàn)象、去分析各種問題出現(xiàn)的原因,從而解決問題。這個難題可以通過運用相應的學習工具來解決,國家“十一五”重點規(guī)劃課題的成果 “vcm仿真實驗”軟件,提供了高度仿真的實驗環(huán)境,從搭建實驗器材、測試過程到記錄數(shù)據(jù)各個步驟和在實驗室實際操作情景完全一致。用 “vcm仿真實驗”反復操作實驗,觀察現(xiàn)象,熟悉各個化學實驗的要點。這也是近幾年化學中考命題的方向和趨勢。中考化學目前日益靈活,更趨向于學生的獨立思考,注重學生設計、探究的能力,在考題中實驗考點分量加重,實驗題型變化較過去變多。
化學是以實驗基礎,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及其變化規(guī)律的自然科學。在化學知識中,許多知識如化學概念、基本原理、元素化合物性質等,都是通過化學實驗而獲得的。因此,在化學學習中必須學會對實驗進行準確的觀察,并在觀察的基礎上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得出結論,從而把握化學知識。那么,如何正確觀察實驗、在實驗觀察過程中應該注重一些什么呢?
首先,應明確實驗目的,確定實驗觀察的重點。
設置課本實驗的目的在與實現(xiàn)某一學習目的,實驗目的決定了實驗觀察的重點。只有明確重點觀察的內容,抓住本質的現(xiàn)象,才能有效地觀察,有效地學習。如在初中化學〈序言〉課的實驗,所設置的幾個實驗都是為學生順利理解和掌握物理變化,因此,觀察的重點應放在反應前后物質是否發(fā)生質的變化,從而確定變化屬于物理變化還是化學變化。如鎂帶的燃燒實驗,觀察的重點是鎂在燃燒后的產物的性質和鎂帶有何本質的不同,確定反應是否新物質生成,從而判定該反應是否屬于化學變化。而不能僅僅留意實驗過程中的“發(fā)出刺眼的強光,放出大量的熱”這一非本質的現(xiàn)象。只有這樣,才能實現(xiàn)實驗的目的掌握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實質。
其次,明確觀察的要素和程序,全面、有序地進行實驗的觀察。
對于實驗,特別是一些過于復雜的實驗,往往存在多個實驗觀察的要素,實驗過程中必須全面、有序地進行觀察,才能實現(xiàn)實驗教學的目的,從而深入、全面地掌握化學知識。
那么,如何有序地、全面地觀察化學實驗呢?
第一階段(實驗前)觀察要素為:1、反應物的物理性質(如反應的顏色、狀態(tài)、氣味等);2、反應條件(如是否加熱、通電等);3、反應裝置(用什么作反應器具、裝置有何特點等);4、操作順序(如何組裝實驗裝置、添加藥品先后順序如何等);5、其他(如藥品的用量、實驗注意事項等)。
第二階段(實驗中)觀察要素:反應過程中的主要現(xiàn)象(如是否有顏色變化、是否有氣體生成、是否有沉淀析出、是否發(fā)光、放熱等)
第三階段(實驗后)觀察要素:1、是否有新物質生成?2、新物質的顏色、狀態(tài)、氣味、溶解性等;3、儀器拆分順序;4、儀器整理等。
隨著實驗的深入和知識水平的提高,越來越要求學生能夠深入全面地進行實驗的觀察,全面掌握化學知識。假如不能全面地進行實驗的觀察,往往會因為觀察的片面性而導致種種問題,如無法獲得全面的知識。更為嚴峻的是在實驗詳細操作過程中,可能回導致失敗或危險,如加熱固體藥品時,試管口為向下傾斜,導致試管破裂;用氫氣還原氧化銅實驗時,如果不遵循實驗前先通氫氣一段時間后再后加熱、實驗后先撤酒精燈一段時間后再撤氫氣的順序,必然導致實驗失敗和危險(爆炸)等。
第三、協(xié)調多種感覺器官。
實驗現(xiàn)象的觀察,往往不僅僅依賴眼睛觀察來完成。在很多實驗中,還需要借助手、鼻等感官。如第一章關于硫燃燒的實驗中,除用眼觀察之外,還需借助鼻聞(二氧化硫的氣味)、用手摸(摸集氣瓶感覺熱現(xiàn)象)等。只要這樣,才能全面獲得感性的材料。
【化學教師個人總結自評】相關文章:
師德考核自評總結(通用10篇)06-08
自評學生評語120句05-22
創(chuàng)建綠色學校自評報告(精選10篇)10-10
保密年度自查自評報告06-30
化學教師半年教學總結08-10
幼兒園平安校園自查自評報告(通用10篇)11-08
教師評課評語大全09-28
教師聽評課評語集錦07-01
教師個人總結及規(guī)劃12-31
英語教師評課評語(精選30篇)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