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我們的生活檔次在不斷的提高,但是我們的健康質(zhì)量卻在不斷的下降,飲食不科學對于我們的身體造成了潛在的威脅。而中醫(yī)的許多藥材就可以對我們的身體進行調(diào)理改善,下面為大家介紹一下黑藁本。
【別名】蕨葉白芷、巖林、巖川芎、野川芎、打不死
【來源】藥材基源:為傘形科植物蕨葉藁本的根。
【原形態(tài)】多年生草本,高30-80cm。根莖細長,結節(jié)明顯,黑褐色。圓柱形,中空,具細條紋;~及莖下部葉具長葉柄,葉柄長15-20cm,基部擴大成鞘;葉片輪廓卵形,二至三回羽狀全裂,羽片5-7對,長圓狀卵形,小羽片3-5對,卵形,末回裂片倒卵形至扇形,長約1cm,寬約0.5cm,不規(guī)則齒狀淺裂,裂片先端具小尖頭,脈簡化為鞘狀。復傘形花序頂生或腋生頂生或腋生,直徑5-7cm;總苞片8-10,線形;傘輻12-20,長2-3cm,小總苞片6-10,線形;萼齒不明顯;花瓣白色,倒卵形;花柱基圓墊狀,花柱2,向下反曲。分生果橢圓形,長約5mm,寬約3mm,背棱濕著突起,側棱擴大成翅;每棱槽內(nèi)有油管3,合生面油管6;背棱顯著突起,側棱擴大成翅;每棱槽內(nèi)有油管3,合生面油管6;胚乳腹面平直;ㄆ8-9月,果期10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2400-3300m的林下、草坡、水溝邊。
【性狀】性狀鑒別 根肉質(zhì),有粗大分枝,表皮黑色,有特殊香氣。
【化學成份】根含細辛醚(asaricin),丁香色原酮(eugenin),去甲丁香色原酮(noreugenin),香柑內(nèi)酯(bergapten),鐮葉芹二醇(falcarindiol),阿魏酸(fernlic acid),棕櫚酸(palmitic acid),硬脂酸(stearic acid),β-谷甾醇(β-sitosterOl)和胡蘿卜甙(daucos-terol)。
【性味】味辛;苦;性溫
【功能主治】疏風發(fā)表;散寒止痛。主感冒;頭痛;風濕痹痛;腰痛;胃痛;跌打腫痛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6-15g;或泡酒。外用:適量,研粉敷。
【摘錄】《中華本草》
經(jīng)過上文對于黑藁本的介紹,我們對于黑藁本有了詳細的了解。在生活中我們可以更多的了解黑藁本的特質(zhì),充分的利用它的藥用價值為我們的生活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