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古代歷史勵志小故事
勵志是一門學問,這門學問不管多厲害的人都讀不懂,學不精,進而形成一個獨立學科“成功學”。接下來是小編帶來的古代歷史勵志小故事,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古代歷史勵志小故事1
柳公權(quán)是唐代一位楷書集大成者,他的書法清勁挺拔、俊秀深厚、自創(chuàng)一格,人稱“柳體”。在他學書路上,曾有一位“無手”師傅對他的啟發(fā)很大。
柳公權(quán)小時候聰明過人,酷愛書法,寫得一手好字,他經(jīng)常在別人面前炫耀,總以為自己寫得已經(jīng)很好了。有一天,柳公權(quán)和幾個小伙伴舉行“書會”,一個賣豆腐的老人看到,覺得這孩子太驕傲了,便皺皺眉頭,說:“這字寫得并不好,好像我的'豆腐一樣,軟塌塌的,沒筋沒骨,還值得在人前夸嗎?”小公權(quán)一聽,很不高興地說:“有本事,你寫幾個字讓我看看!
老人笑了笑,說:“不敢,不敢,我是一個粗人,寫不好字。可是,人家有人用腳都寫得比你好得多呢!不信,你到城里看看去吧!
第二天,小公權(quán)起了個五更,獨自去了城里。一進城,他就看見一棵大槐樹下圍了許多人。他擠進人群,只見一個失去雙臂的黑瘦老頭赤著雙腳,坐在地上,左腳壓紙,右腳夾筆,正在揮灑自如地寫對聯(lián),筆下的字跡似群馬奔騰、龍飛鳳舞,博得圍觀的人們陣陣喝彩。
小公權(quán)“撲通”一聲跪在老人面前,說:“我愿意拜您為師,請您告訴我寫字的秘訣……”老人慌忙用腳拉起小公權(quán)說:“我是個孤苦的人,生來沒手,只得靠腳來混生活,怎么能為人師表呢?”小公權(quán)苦苦哀求,老人才在地上鋪了一張紙,用右腳寫了幾個字:“寫盡八缸水,硯染澇池黑;博取百家長,始得龍鳳飛。”
柳公權(quán)把老人的話牢記在心,從此發(fā)奮練字。手上磨起了厚厚的繭子,衣肘補了一層又一層。經(jīng)過苦練,柳公權(quán)終于成為我國著名書法家。
古代歷史勵志小故事2
宋代大書畫家米芾,與蘇軾一樣,也是中國古代賞石界最富傳奇色彩的人物。米芾喜歡奇石,簡直到了如醉如癡、如癲如狂的地步,故有“米癲”的戲稱。而“米芾拜石”的故事,則是對其癲狂的一個最好的印證。
米芾整日醉心于品石、賞石,以至于好幾次遭到貶官,一生宦途失意。一次,他新任無為州堅軍,初入州署,發(fā)現(xiàn)院內(nèi)立著一塊大石,形狀十分奇特,心中不禁大喜:“此足以當吾拜!庇谑,他立刻整好衣冠拜之。此后,他還稱這塊大石為“石丈”。過不了久,他又聽說河岸有一塊奇石,“狀奇丑”,便命令衙役將其移至州署院內(nèi)。米芾見到此石,大為驚奇,一時得意忘形,讓仆人取過官袍、官笏,設(shè)席跪拜于地,念念有辭地感嘆:“吾欲見石兄二十年矣!”這一段“米芾拜石”的故事,成為后世不少畫家的創(chuàng)作題材,更是他們一個津津樂道的話題。
無為州距靈璧石的產(chǎn)地不遠。米芾借近水樓臺之機,廣為搜集奇石,樂此不疲,還將所集之石一一冠以美名。米芾的上司楊次公聽說他在州署嗜石成癖,唯恐他弄石廢事,就去整言相勸。米芾面對著楊次公,從左袖中取出一塊奇石,只見“峰巒洞穴皆具,色極清潤”。不料,楊次公連一眼都不看。
米芾又取出一塊奇石,只見“疊嶂層巒,奇巧更勝”。楊次公去看,米菲在無奈之中,又從袖中取出一塊奇石,只見那是“盡天畫神鏤之巧”的'神品。這時候,米芾再不顧楊次公有何反映,仿佛受了委屈似的問道:“如此石,安得不愛?”此刻的楊次公,也好像被突然驚醒一樣,大聲喊道“非獨公愛,我也愛之!”說罷,從米芾的手中順勢奪過這一塊奇石,連頭也不回,馬上登車而去。
楊次公奪石,是沒收它以下屬“改邪歸正”,還是由于個人愛好而收藏起來?這件事情的最后結(jié)局,大家都不清楚。不過,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米芾并未因為楊次公的告誡而停止藏石的舉動。
米芾一生都癡迷于奇石。
[古代歷史勵志小故事]
【古代歷史勵志小故事】相關(guān)文章:
古代名人勵志小故事08-13
古代歷史小故事大全(通用30篇)10-23
古代歷史故事成語09-10
古代名人勵志小故事4則10-22
古代詩人的歷史故事_名人故事10-17
古代勵志故事09-28
古代勵志故事08-25
古代禮儀小故事11-01
古代道德的經(jīng)典小故事10-18
古代清廉小故事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