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設計師的少即是多
過去幾個月當中,我一直在馬德里的一家創(chuàng)業(yè)公司的設計團隊當中任職。我的主要工作是為他們的一款主要應用產(chǎn)品進行重設計,這其中確實遇到了不少挑戰(zhàn)。我們每天都會問自己同樣一個問題,那就是怎樣在保證功能性與吸引力的同時盡可能的對產(chǎn)品進行簡化。
每輪迭代,我們都會解決掉一些矛盾,然后再回頭看看以前的版本,就會覺得從前的體驗真是噩夢,看上去也不怎么漂亮。不錯,我們是在進步。
作為設計師,我們不斷的尋找著能夠簡化產(chǎn)品的創(chuàng)新方式。我們希望自己的設計方案能使產(chǎn)品用起來更有效率,更具功能性,當然,也要更順眼。畢竟,我們是設計師。
扁平化設計的爆發(fā)將極簡風格推到了設計領域的最前線。讓事物保持簡潔自然是好的,我絕對是簡潔風格的粉絲。清晰、符合直覺的界面總是可以贏得用戶的青睞。
為用戶設計,而不是為你的身份
然而有時,我們會沉迷于為自己的“設計師”身份進行設計,而用戶卻成為次要的了;我們傾向于讓同行拍手稱贊,卻忽視了能否讓用戶豎起拇指稱贊產(chǎn)品。那些現(xiàn)實世界中的產(chǎn)品設計師們會告訴你,漂亮的外觀并非你需要考慮的最首要的問題。
除非你是個超級趕時髦的人,否則你肯定會使用一些看上去不那么好看的應用。為什么會這樣?你不也是設計師嗎?實際上,我們會使用這樣的產(chǎn)品,正是因為它的功能可以體現(xiàn)出自身的價值。同樣,我們自己的產(chǎn)品也應該能良好的表現(xiàn)出它的功能性,而不僅僅是漂亮的外觀。
我自己用的記賬應用肯定不是同類產(chǎn)品中UI最漂亮的,它也不扁平,但確實非常好用,非常有用,幫我節(jié)省了大量的時間。
觀念:設計優(yōu)先于功能
我們在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這種設計理念的體現(xiàn),尤其是在Dribbble上。那簡直就是UI忍者們的技能秀。我并不覺得這里有什么不妥,但當這些美妙的顏料被涂抹在實際產(chǎn)品上的時候,就會產(chǎn)生一些問題。你在Dribbble里看到的那些令人饞涎欲滴的界面有多少是真正可用的?現(xiàn)實當中有多少實際用戶會像設計師所預料的那樣對界面產(chǎn)生劇烈的反應?
觀念:功能優(yōu)先于設計
對于設計師來說,“功能優(yōu)先于設計”的言論必定是失禮的。我們會對丑陋的字體大喊著“不!”,卻可以為很多看上去很漂亮但有悖于諸多可用性原則的iPhone應用拍手叫好。
很多新手設計師,從入行開始就一直身處扁平化的世界里。他們會認為扁平風格才是真正的設計,任何有悖于扁平原則的東西都是錯的。實際上,從視覺角度來講,扁平風格正是現(xiàn)實世界當中的物體概念在數(shù)碼界面中的抽象體現(xiàn)方式;而如今的很多設計師似乎越發(fā)偏離了這一要領,錯誤的認為某種設計要么是對要么就是錯,錯誤的認為我們的工作只是落實某種圖像風格而已。
然而實際上,我們的工作是創(chuàng)造服務與產(chǎn)品來幫助眾人;我們的工作是把東西做的稍微好一些,用起來更有意思、更有效率一些。實現(xiàn)這些目標的方法涉及到很多方面,雖然我不愿這樣講,但相比于堅實的整體用戶體驗及功能性而言,界面的漂亮程度確實是相對次要的。不然我們?yōu)槭裁催要提倡通過MVP來驗證假設并進一步雕琢產(chǎn)品?
關于界面中的視覺引導
如今人們都知道“內容優(yōu)先”的重要性了,這沒錯。沒了內容,我們的設計就只是一層空洞的外殼而已。
我個人的顧慮在于,作為設計師,我們的一些工作也許會對內容優(yōu)先的原則起到一定的破壞作用。那些力求極簡的界面很容易讓用戶失掉重要的視覺線索。
一個比較常見的例子就是移動應用當中的“漢堡包菜單”(抽屜式的側邊菜單,其圖標形式類似于三層漢堡),這種設計模式也慢慢的在桌面端的網(wǎng)頁設計領域普及開了(例如Uber的網(wǎng)站)。一個曾經(jīng)屬于移動端的、用于在極其有限的屏幕規(guī)格下體現(xiàn)“內容優(yōu)先”的解決方案,現(xiàn)在被越來越多的用在了它的作用域之外。(例如Uber的網(wǎng)站,無論瀏覽器窗口的尺寸怎樣調整,導航元素都是被隱藏在漢堡包圖標背后的,所以這并非是某種響應式設計策略的體現(xiàn),我想這也是原作者提出質疑的主要原因 譯者注)
在桌面端網(wǎng)頁當中使用漢堡包菜單會顯得很時尚嗎?在如此廣闊的可視界面當中刻意隱藏重要的導航元素,這種方式是經(jīng)過驗證的嗎?這樣的設計方案就是在強迫用戶:
必須到某個地方去尋找一些他知道本該在這里看到的東西(導航)。
必須花時間繞路才能完成一個本該相當簡單的任務。
這樣做無異于在不需要設置障礙的地方立起一道門(想想過去那些炫酷的Flash動畫加載頁面)。
這種刻意隱藏重要界面元素以突出“更重要的內容”的方式,所破壞的卻是“用戶優(yōu)先”的原則。內容再重要,界面再漂亮,如果沒人愿意再來使用和瀏覽,那么又有什么意義呢?
當我們努力想要移除界面中的一些元素以降低復雜度時,最好認真的想一想自己的理由究竟是什么。我們真的是為了增強用戶體驗嗎?或者只是為了迎合潮流,削尖腦袋希望能夠成為“扁平化”、“極簡化”大潮當中的一分子?
[設計師的少即是多]
【設計師的少即是多】相關文章:
畢業(yè)面試化妝:少即是多11-09
小暑養(yǎng)生 少動多靜10-05
處世秘訣:少承諾多贊揚_為人處世11-10
防中暑需多喝淡鹽水 午間少外出11-19
寶寶夏天出汗多尿少是什么原因11-09
“四多一少”幫你快速增加飽腹感08-06
工資少,年終獎多,可有保障?08-08
朋友少的人容易感冒?多聚會增加抵抗力08-12
困境即是賜予的哲理故事08-24
經(jīng)典語句:心靈的寧靜即是幸福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