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初三年級下冊語文課后古詩詞
【注釋】:
1. 從軍行:樂府《相和歌·平調曲》舊題。
2. 牙璋:調兵的符信,分兩塊,合處凸凹相嵌,叫做“牙”,分別掌握在朝廷與和主將手中,調兵時以此為憑。
3. 鳳闕:是皇宮的代稱。
4. 龍城:匈奴的名城,借指敵方要地。
5. 凋:此處意為“使脫色”。旗畫:軍旗上的彩畫。
6. 百夫長:指下級軍官。
【簡析】:
前兩句寫邊報傳來,激起了志士的愛國熱情。詩人并不直接說明軍情緊急,卻說“烽火照西京”,通過“烽火”這一形象化的景物,把軍情的緊急表現(xiàn)出來了。一個“照”字渲染了緊張氣氛!靶闹凶圆黄健保怯煞榛鸲鸬,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他不愿再把青春年華消磨在筆硯之間。一個“自”字,表現(xiàn)了書生那種由衷的愛國激情,寫出了人物的精神境界。首二句交待了整個事件展開的背景。
第三句“牙璋辭鳳闕”,描寫軍隊辭京出師的情景。這里,詩人用“牙璋”、“鳳闕”兩詞,顯得典雅、穩(wěn)重,既說明出征將士懷有崇高的使命,又顯示出師場面的隆重和莊嚴。
第四句“鐵騎繞龍城”,顯然唐軍已經(jīng)神速地到達前線,并把敵方城堡包圍得水泄不通!拌F騎”、“龍城”相對,渲染出龍爭虎斗的戰(zhàn)爭氣氛。一個“繞”字,又形象地寫出了唐軍包圍敵人的軍事態(tài)勢。
五六兩句開始寫戰(zhàn)斗,詩人卻沒有從正面著筆,而是通過景物描寫進行烘托。“雪暗凋旗畫,風多雜鼓聲”,前句從人的視覺出發(fā):大雪彌漫,遮天蔽日,使軍旗上的彩畫都顯得黯然失色;后句從人的聽覺出發(fā):狂風呼嘯,與雄壯的進軍鼓聲交織在一起。兩句詩,有聲有色,各臻其妙。詩人別具機抒,以象征軍隊的“旗”和“鼓”,表現(xiàn)出征將士冒雪同敵人搏斗的堅強無畏精神和在戰(zhàn)鼓聲激勵下奮勇殺敵的悲壯激烈場面。
詩的最后兩句:“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敝苯邮惆l(fā)從戎書生保邊衛(wèi)國的壯志豪情。艱苦激烈的戰(zhàn)斗,更增添了他對這種不平凡的生活的熱愛,他寧愿馳騁沙場,為保衛(wèi)邊疆而戰(zhàn),也不愿作置身書齋的書生。
譯文
報警的烽火傳到了長安, 壯士的心懷哪能夠平靜。 調兵的符令剛出了宮門,
將軍的騎士就直搗龍城。 雪攪昏天軍旗褪了彩色, 風狂刮的聲音裹著鼓聲。
我羨慕百夫長沖鋒陷陣, 誰還耐守筆硯做個書生。
賞析:
楊炯是初唐四杰之一,擅長五律,其邊塞詩寫得雄渾剛健,有《盈川集》。唐汝詢曰:“此盈川抱才不遇而發(fā)憤于從軍也,不平之感者,正以朝廷尊寵武臣,使窮深入,雖未免風雪之苦,而有茅士之封,是百夫之長勝吾輩矣。”
【評析】:
“初唐四杰”(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的從軍、出塞之作,表現(xiàn)知識分子立功邊陲的壯志豪情,慷慨雄壯,令人感動,對盛唐邊塞詩的高度繁榮和成熟,有一定的影響。楊炯的從軍行,是代表作之一。這首詩借用樂府舊題“從軍行”,描寫一個讀書士子從軍邊塞、參加戰(zhàn)斗的全過程。僅僅四十個字,既揭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動,又渲染了環(huán)境氣氛,筆力極其雄勁。
這首短詩,寫出書生投筆從戎,出塞參戰(zhàn)的全過程。能把如此豐富的內容,濃縮在有限的篇幅里,可見詩人的藝術功力。首先詩人抓住整個過程中最有代表性的片斷,作了形象概括的描寫,至于書生是怎樣投筆從戎的,他又是怎樣告別父老妻室的,一路上行軍的情況怎樣,……詩人一概略去不寫其次,詩采取了跳躍式的結構,從一個典型場景跳到另一個典型場景,跳躍式地發(fā)展前進。
如第三句剛寫了辭京,第四句就已經(jīng)包圍了敵人,接著又展示了激烈戰(zhàn)斗的場面。然而這種跳躍是十分自然的,每一個跨度之間又給人留下了豐富的想象余地。同時,這種跳躍式的結構,使詩歌具有明快的節(jié)奏,如山崖上飛流驚湍,給人一種一氣直下、一往無前的氣勢,有力地突現(xiàn)出書生強烈的愛國激情和唐軍將士氣壯山河的精神面貌。
初唐四杰很不滿當時纖麗綺靡的詩風,他們曾在詩歌的內容和形式上作過頗有成效的開拓和創(chuàng)新,楊炯此詩的風格就很雄渾剛健,慷慨激昂。尤其是這樣一首描寫金鼓殺伐之事的詩篇,卻用具有嚴格規(guī)矩的律詩形式來寫,很不簡單。律詩一般只要求中間兩聯(lián)對仗,這首詩除第一聯(lián)外,三聯(lián)皆對。不僅句與句對,而且同一句中也對,如“牙璋”對“鳳闕”,“鐵騎”對“龍城”。整齊的對仗,使詩更有節(jié)奏和氣勢,這在詩風綺靡的初唐詩壇上是很難能可貴的。
[關于初三年級下冊語文課后古詩詞]
【初三年級下冊語文課后古詩詞】相關文章:
小學四年級語文下冊課件古詩詞三首10-05
八年級下冊語文古詩詞練習題及答案08-19
小學語文古詩詞10-16
七年級語文《春》課后題及答案09-10
初中語文古詩詞鑒賞07-21
高中語文古詩詞(4)11-01
高中語文古詩詞(3)07-20
小學語文經(jīng)典古詩詞八十首10-10
語文古詩詞鑒賞10大規(guī)律10-31
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改進方向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