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保山博南古道 -資料
中國境內(nèi)的三條絲綢之路(西北的路上絲路、南方的海上絲路和西南方的路上絲路)中,以西南方的路上絲路發(fā)展得最早,在公元前四世紀時便已開通,
保山博南古道
。這條絲路在漢代時稱為「蜀——身毒道」,蜀是四川,身毒是印度的古稱,既是指從四川出發(fā),經(jīng)過云南、緬甸直至印度的商路。盡管古道難行,古代的商旅卻在千難萬險中打通了這一條民間的貿(mào)易商道,利用馬匹、駱駝以至人力,運載著絲綢、布匹、瓷器、鐵器、漆器、茶葉等到印、緬各地,又攜回寶石、珍珠、海貝、琉璃等輾轉(zhuǎn)販賣。印度佛教境思路沿線傳播,撣(緬甸)人的樂隊和雜技在東漢時傳入洛陽宮廷,也是通過西南絲路上的永昌道與南亞各國進行文化交流的結(jié)果。
西南絲路從四川起步,分別走東南面的五赤道和西南面的靈關(guān)道,最后匯合于大理,從大理往西,經(jīng)過漾濞縣城,就進入博南山區(qū),
資料
《保山博南古道》(http://www.szmdbiao.com)。博南是公元1世紀開始沿用的縣名,治所就在今天的永平縣。這條山道是漢武帝于公元前105年前后下令開鑿的(當時稱為博南山道)。古道向西跨過瀾滄江,便進入保山地區(qū)。保山是古時的永昌郡、永昌府的治所,也是這一代絲路通過的主要地區(qū),所以「永昌道」便被作為這段古道的名稱了。站在瀾滄江邊,可見博南山與羅岷山絕壁對峙,旁有蘭津古渡,這是走永昌道的必經(jīng)之路,渡口附近有兩座橋墩,建有一座中國已發(fā)現(xiàn)的最古老的鐵索橋——霽虹橋。相傳那時候每天清早橋亭大門未開時,等候過橋的商旅、人馬以排成五、六里長的隊伍。今天,驛路上還留有深深德馬蹄窩,足以證明那時驛道上馬匹來往頻繁的程度。
【保山博南古道 -資料】相關(guān)文章:
安徽南屏 -資料06-01
天壇資料08-15
泰山資料10-20
苦難的歷程 -資料03-13
樹的故事 -資料06-01
梅花的品格資料11-14
成功語錄 -資料03-13
婚姻的天條 -資料06-01
黃河介紹資料10-07
襄樊旅游 -資料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