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通海曲陀關 -資料
曲陀關在今通?h河西以北30華里,是元代“臨安元江車里等處宣慰司都元帥府”的所在地,這是當時設立在滇南的最高軍政機關,
玉溪通海曲陀關
。元代蒙古族的都元帥阿喇帖木耳曾經(jīng)駐治此地。? 牐牼疤?《云南圖經(jīng)》說:“曲陀關,一日萬松營,河西縣北20里,其頂平衍,中有甘泉38穴,400條崗環(huán)抱,茂林蔥翠,南望山光水色,奇勝莫比。”明代天啟《滇志》中也說:“元帥府,在縣(河西)北三十里,夷名曲陀關,又日萬松營,元至元二十年(公元1283年)建;蕬c、延民間人物繁盛,市肆輻輳”,這說明距今700年以前,曲陀關確實是一個繁華的軍事要塞。
在曲陀關半山腰上,有口水井叫“馬刨井”,常年四季,噴珠吐玉,水源旺盛,清澈見底。傳說當年忽必烈?guī)ьI蒙古族大軍征戰(zhàn)來到這里,險峻的山道上荒無人煙,軍困馬乏,無水可飲,行軍非常困難。正在無法可施的時候,忽必烈騎的高頭戰(zhàn)馬在懸崖上揚蹄嘶鳴,馬蹄不斷地在地下翻刨,塵土飛揚,不一會兒,馬蹄刨出了一個小凹塘,泉水滾滾而出,供人馬飲用,這就是“馬刨井”的來歷。由于渴中得水,激勵了軍心,蒙古族的騎兵“日奪三關,夜占八寨”,取得了勝利。
至元二十年(公元1283年)建的曲陀關,開初是“臨安廣西元江等處宣慰司兼管軍萬戶府”,到元代末期,已升格為臨安元江車里等處宣慰司都元帥府。元代立在曲陀關的`一塊《都元帥辦府修文廟碑記》說:“云南去京師萬里,諸彝雜處,叛服不常,必威之以兵則久安而長治”,這就是在曲陀關建立元帥府的目的。
阿喇帖木耳老家原住蒙古,元至正二十年(1360的年)奉命調(diào)任云南“宣慰司總管”,后來被特授為元帥府都元帥,他帶領著山東、江蘇 、浙江、河北、 山西 、陜西的“一十五翼”兵馬鎮(zhèn)守曲陀關,管轄著四境百戶、千戶及萬戶府,
資料
《玉溪通海曲陀關》(http://www.szmdbiao.com)。還倡導建立過學校,他老死于職守后,由他兒子檀襲其父之職為都元帥。檀從小英俊敏捷,長大后精于騎射,還特別愛好文學,常邀文人講論經(jīng)史。他在曲陀關建立臥龍寺、武安王廟,綠化駐地,在帥府周圍種了許多松樹,親自種桃千余株,每年桃花盛開的季節(jié),許多文人學土到此觀賞,被后世稱為“帥府桃林”。元人在《曲陀關元帥府》的詩中吟道:陽關形勢扼新興,百騎飛來如建瓴。
三面山春通海白,一天風掃似峨青。
朝廷里戰(zhàn)三軍樂,官府無私百姓寧。
聞說元戎不好武,新詩吟滿半山亭。
據(jù)《敕接宣慰司總管始祖阿喇帖木耳蒙古右施》墓志講:“緣大明肇興,元祚祚以終,公盡節(jié),謚忠勇。”檀可能是在與明軍作戰(zhàn)中寡不敵眾,戰(zhàn)死或者自殺的。悠悠往事70O年,曲陀關地名依舊,換了容顏。當時曾“為商旅輻輳之地”,早在“明初廢于兵燹”,F(xiàn)在的曲陀關是通?h河西鎮(zhèn)的一個鄉(xiāng)。全鄉(xiāng)有關上、關營、甸苴壩、杜家營、河頭、張家營、小寨等 7個自然村,共 680余戶,3000多人。叢山峻嶺之中種植了梨樹、桃樹、蘋果、板栗、山楂等果木1000余畝。而元朝時代蒙古軍隊的后裔,則已經(jīng)隨著杞麓湖水的下降,遷到鳳凰山下定居,他們就是現(xiàn)在的云南蒙古族,聚居在河西鎮(zhèn)新蒙鄉(xiāng)。
曲陀關原有“帥府地”、“帥府桃林”、“臥龍祠”、“鎖井”、“千戶營”、“百戶營”等遺址,但早已被開墾成田園。
【玉溪通海曲陀關 -資料】相關文章:
1.玉溪通海秀山資料
5.玉溪溶洞 -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