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也是一種“出力”哲理的故事
日本北海道大學(xué)進化生物研究小組,曾對黑蟻群的活動進行過觀察,
管理故事:“懶惰”的黑螞蟻
。他們把90只螞蟻平均分成三組。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大部分螞蟻都很勤快地尋找、搬運食物,少數(shù)螞蟻卻整日無所事事、東張西望——那就是“懶螞蟻”無疑了。有趣的是,當生物學(xué)家在這些“懶螞蟻”身上做上標記,并且斷絕蟻群的食物來源時,那些平時工作很勤快的螞蟻表現(xiàn)得一籌莫展,而“懶螞蟻”們則“挺身而出”,帶領(lǐng)眾螞蟻向它們早已偵察到的新的食物源轉(zhuǎn)移,
管理資料
《管理故事:“懶惰”的黑螞蟻》(http://www.szmdbiao.com)。原來“懶螞蟻”們把大部分時間都花在了“偵察”和“研究”上了。它們能觀察到組織的薄弱之處,同時保持對新的食物的探索狀態(tài),從而保證群體不斷得到新的食物來源。
真相大白了。“懶螞蟻”其實并不懶,只是作用不同罷了。故事的哲理
簡單地評價勤與懶,有時會流于膚淺!皯形浵仭眰兦趧拥氖悄X,費的是心。組織在用人時,既要選擇腳踏實地、任勞任怨的“勤螞蟻”,也要任用運籌帷幄、對大事大方向有清晰頭腦的“懶螞蟻”。無論勤螞蟻、懶螞蟻,能在需要的時候解決問題,就是好螞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