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回采工作面安全技術措施
該面回采時,采取在機巷布置排水管路、排水泵和在機巷低洼處設置環(huán)型水倉來進行強排水的防治水方案。
1、排水管路:在機巷鋪設2路Ф216mm(八寸) 和1路Ф108mm(四寸) 管作為專用排水管。專用排水管起始于機巷環(huán)型水倉,經(jīng)機巷、出煤下山到-550東翼石門水溝;每路Ф216mm(八寸)管都要預留兩個帶閘閥的四寸排水管專用接頭。另一路Ф108mm(四寸) 壓風管作為備用排水管。
2、排水泵站:排水泵位于水倉外口。
①、水泵選擇:由于機巷起伏較大,高差達30m,且水煤多,因此選擇:揚程不小于40.0m的污水潛水電泵。
②、排水能力:設置排水能力不小于300 m3/h排水能力(2臺30kw污水潛水電泵,2臺45kw污水潛水電泵)的排水泵站,進行強排水,同時備用1臺30kw污水潛水電泵和1臺45kw污水潛水電泵,以防水泵損壞更換。
③、排水泵站排水泵與排水管采用硬連接,其中2臺30kw、2臺45kw潛水電泵分別接在兩路Ф216mm(八寸)排水管上,1臺45kw潛水電泵接在Ф108mm(四寸) 排水管上,并安裝好控制閘閥。
3、水倉
方案一、施工環(huán)型水倉:從機巷EJ11點附近,以320°方位,施工小斷面泄水巷約80 m至老機巷E35+15m處貫通,與老機巷構成環(huán)型水倉。并在機巷EJ9點附近施工聯(lián)巷約20 m與老機巷貫通,便于回風和排水設備打運。見1311206工作面排水系統(tǒng)圖。
方案二、從機巷EJ11點附近,向巷道下幫擴幫施工長6m、寬2m、深1.5m硐室,作為臨時排水水倉。再在機巷拐彎處建立中轉水倉,從新機巷向原老機巷25m處施工聯(lián)巷,形成一個環(huán)形中轉水倉。
鑒于方案二在工作面涌水量大且仰采時,不利于排水,故優(yōu)先選用方案一。
在水倉進水口起,向來水方向,靠近巷道下幫施工長6m、寬2m、深1.0m沉定池,便于沉淀和清理煤渣作為排水水倉。
4、排水電源:排水泵站排水泵采取3路供電線路和電源,其中二路為專供電線路和電源。
5、排水線路:機巷排水泵站→出煤上山→-550水平11-2煤聯(lián)巷→-550東翼軌道石門水溝→-550水平東大巷。
6、其他措施
(1)、隨工作面開采推進,排水泵站向外低洼處依次移動;工作面仰采時,在工作面下口安設臨時排水泵站和水倉。工作面俯采時,在靠近工作面最近處的低洼處設置排水泵站和水倉;
(2)、在機巷備足排水泵、管路、開關、電纜、排水管接頭;
(3)、回采單位在采前編制專門的回采防治水安全技術措施、水害應急預案,與該面回采作業(yè)規(guī)程一并報公司審批、落實后方可生產(chǎn)。
(4)、回采單位在采前組織單位全體人員加強回采防治水安全技術措施、水情水害預兆、現(xiàn)場觀測方法、水害避災路線、水害應急預案等培訓和貫徹。
(5)、初次放頂期間,工作面要控制采高。加強礦壓觀測,超前預測預報初次和周期來壓;
(6)、采用專人維護排水管路和排水泵,并做好試運轉和維護記錄,設專人負責排水,并三班現(xiàn)場交接班,保證機巷排水能力。
⑺、施工單位編制環(huán)型水倉通風、瓦斯和其它有害氣體安全管理措施,確保安全。
附:1、1311206工作面排水系統(tǒng)圖 1:1000
2、1311206風巷水文地質(zhì)剖面圖 1:2000
&
上一篇:教育教學工作計劃及措施 下一篇:國有資產(chǎn)清查報告范文【回采工作面安全技術措施】相關文章:
回采工作面構頂措施04-29
淺析壁式回采工作面降塵方法04-29
采煤工作面過老巷安全技術措施04-30
回采管理制度04-17
施工安全技術措施的檢查方案05-06
何為保證安全工作的技術措施04-29
安全技術措施審批管理制度01-10
建筑施工中安全技術措施的編制及現(xiàn)場安全技術交底04-26
羅非魚越冬技術措施04-28
舊橋拆除工程施工中的安全技術措施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