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新聞攝影技巧談
新聞攝影是根據(jù)新聞事件,運用鏡頭記錄下鮮活的客觀事實,并且能夠準確、生動地表達事件的中心意思,使讀者顯而易見地明白新聞要表達的含義。新聞攝影和藝術類的攝影不同,不需要運用夸張的手法表現(xiàn)主題,而主要是需要準確地反映出新聞事件的主題。
一、新聞攝影的特性。一是新聞照片在報紙刊物中起到的是畫龍點睛的作用,是攝影圖片和配圖文字有機結合而形成的,文字說明是新聞圖片的補充說明。新聞照片必須服從新聞的真實原則,新聞報道的內(nèi)容應該是真事真人,與此同時,表現(xiàn)這些內(nèi)容的畫面形象也必須是真情實景。新聞攝影照片的畫面形象應該是新聞現(xiàn)場情景有所取舍的攝影紀實。這些畫面形象應該是新聞攝影記者以現(xiàn)場觀察為基礎,通過選擇最有代表性的情節(jié)和瞬間攝取的。二是新聞攝影一定要服從新聞工作的原則,充分表現(xiàn)主題,充分發(fā)揮其形象報道的威力。畫面形象的衡量標準主要是觀點鮮明、內(nèi)容豐富,它不同于藝術攝影作品,其照片衡量的標準有所不同,不能強加給新聞照片,要區(qū)別對待。
二、優(yōu)秀新聞攝影的必備條件。一是充分的準備和安排。除突發(fā)事件之外,許多重大的事件不是突然發(fā)生的,是經(jīng)過了周密的安排才開始的,而且往往會持續(xù)一段時間,攝影師在拍攝重大事件之前有一定的時間進行準備,做好充分的準備是優(yōu)秀新聞攝影的必備條件。二是具備獨特的視角。每一件重大事件的發(fā)生,都會吸引許多攝影師到現(xiàn)場,若想讓自己的照片在眾多雷同的畫面中脫穎而出,就需攝影師具備獨特的視角,捕捉新聞焦點。三是預測事件的發(fā)生。好的新聞圖片依靠等待遠遠不夠,了解事件,觀察生活,具備新聞工作者的綜合素養(yǎng),在遇到突發(fā)事件時,能夠準確應對,才能掌控全局,充分做好攝影工作。四是保留最后一張膠片。為了不錯過有價值的鏡頭,有豐富經(jīng)驗的攝影師會讓相機內(nèi)始終保留著一張沒有拍攝的膠片,用數(shù)碼相機時,不能把存儲卡空間全部用完,以備不時之需。
三、新聞攝影的技法。要想拍好新聞圖片必須經(jīng)過刻苦學習、認真揣摩、長期實踐,積累豐富的經(jīng)驗。下面筆者談一談自己在攝影工作中的一些具體的拍攝感受。
一是選取合適的拍攝方位與角度。一幅好的新聞攝影作品是具有視覺沖擊力的,不同的拍攝角度和方位,直接影響著畫面效果。因此在工作開始前,要多了解一下拍攝主體,多觀察、多動腦,盡可能確定最佳的拍攝方位。例如會議攝影首先要了解會議的規(guī)模程度,提前進入會場調焦距、感光度、拍攝模式等。一般大型會議要選擇幾個點進行拍攝,包括會場中心靠近中間的位置,會場兩側前景、中景。還可以站在前排拍攝主席臺上的人物,若是表彰會,就要提前到主席臺的一側找好位置拍攝上臺領獎的瞬間。在人物眾多的會場要注意表現(xiàn)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的關系,注意抓拍參會人員,特別是有特點的參會人員,比如認真記筆記的等。
二是耐心抓拍選擇最佳時機。一般來講,新聞圖片要以抓拍為主,仰拍和俯拍可以在一定意義上能增強圖片的視覺沖擊程度,另一方面逆光和側逆光拍攝的圖片更能給人層次感與美感,而要體現(xiàn)大場景要用廣角鏡頭拍攝的畫面來表現(xiàn),要表現(xiàn)人物細節(jié)和豐富表情就要用中長焦拍攝的特寫鏡頭。但同時,選取拍攝方位和角度并沒有固定的模式可以遵循,相對于俯拍和仰拍,平視拍攝仍然是最容易和最常用也是讀者習慣接受的視角,生硬盲目地采用俯拍或仰拍等不同尋常的拍攝視角,有時會使新聞圖片產(chǎn)生畫蛇添足的負面效果。這就需要攝影記者大膽嘗試,認真思考,為后來的采訪拍攝積累更多的寶貴經(jīng)驗。
三是新聞攝影中使用攝影器材的技巧。在使用攝影器材時攝影記者還要注意以下四個方面的問題。一是根據(jù)情況選用連拍模式,現(xiàn)代相機每秒3張以上的連拍速度可以幫助你不遺漏精彩的瞬間;二是要選用一只廣角與中長焦兼?zhèn)涞拇笞兘圭R頭,這樣的鏡頭既可以滿足新聞攝影對鏡頭成像效果的要求,又可以使攝影記者不用頻繁更換鏡頭。三是盡量少用或不用閃光燈拍攝,避免圖片的畫面層次的損失;四是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量使用三腳架拍攝,這樣做可以大幅度地提高拍攝成功率,避免因相機晃動而導致畫面不實,使拍攝效果達到最佳水平。
【新聞攝影技巧談】相關文章:
面試談薪的說話技巧01-28
人文精神對新聞攝影的影響04-29
現(xiàn)場短新聞的采訪技巧04-29
從2000年高考英語談短文談閱讀技巧05-04
古典詩詞煉字技巧點滴談05-03
談閱讀專項細節(jié)題技巧05-01
考場作文開頭技巧例談04-28
談廣播電視英語新聞撰稿04-30
電視新聞編輯技巧與運用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