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老師的讀后感
林老師的讀后感2011-01-12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我讀《花與劍》林蔭宇
人類自古以來,就有著連綿不斷的遷徙:原始部落為了尋找水源或為了便于狩獵,或為了躲避自然災(zāi)害,人們擎著火種在山水間跋涉。自從有了國家之后,或因發(fā)現(xiàn)新大陸,或為擴大領(lǐng)地而大舉遷徙,開發(fā)新版圖。也曾有因政治罪案被流放邊塞;因戰(zhàn)亂災(zāi)禍而四散逃亡。近代因謀生闖關(guān)東;下南洋。約半個世紀前,為接受貧下中農(nóng)再教育,大批青年從城市向農(nóng)村遷移。當下,則為了發(fā)展,從農(nóng)村向城市、從山區(qū)向平原、從內(nèi)陸向臨海、從國內(nèi)向海外大批移居或入籍移民。具體到個案,那更是千種萬般。曾多次有人問我:"你是哪里人"?我回答:我出生在天津,4歲遷到上海,17歲來北京讀大學(xué),在北京就業(yè)成家居住了整整51年,但我的祖籍是福建泉州南安縣,我填履歷表"籍貫"一欄從來都隨父母寫"江蘇鎮(zhèn)江"。我到底算北方人?還是南方人?我算北方人,但我的口音中帶著明顯的江浙腔。我算南方人,但我的衣著、口味已不喜江浙人的俏式與甜膩。我的姓氏是典型的福建兩廣的大姓"林"。同樣,對那些漂泊海外幾十年的華人,他們的文化尋根與身份確認有著更多的痛苦與困惑。在臺灣向大陸開放旅游之前,我就曾先后去臺灣七、八次,在臺北開學(xué)術(shù)研討會或客座任教,在臺中阿里山上排戲,尤其是2000年至2001年在臺灣大學(xué)任教一年期間,接觸者眾多,上至市政要人、議會議員,下至種茶農(nóng)民、普通大學(xué)生。同某些老年人--他們1949年離開大陸時已是青年、2001年已約古稀之年--交談時,他們保留著五十年前的鄉(xiāng)音,又夾雜著臺灣的俚語;他們回憶起家鄉(xiāng)山東、陜西、揚州…的小吃和說起臺灣的特色食品一樣地嘖咂稱羨,滿溢溫情;正所謂"老少離家老大回,鄉(xiāng)音無改鬢毛衰",泛漾著淡淡鄉(xiāng)愁與濃濃的戀鄉(xiāng)之情。但是,當談及兩岸之間、藍綠之間,他們便黯然了,顯得十分困惑:在臺灣生活了近五十年,我究竟算臺灣人?大陸人?…那些旅居海外十幾年、幾十年的華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已經(jīng)完全與當?shù)赝麄円泊嬖谥瑯拥睦Щ螅何宜阄鞣饺?東方人?讀馬森先生的劇本《花與劍》,我感悟到的正是這種情愫:一個六、七歲離家、旅居海外20年的游子回到家鄉(xiāng)尋找父親的墳--尋找自己的"根"。年輕人弄不清他面對著的是母親?父親?他心里愛的是"丘麗葉"?"丘利安"?--丘麗葉與丘利安只不過是父親與母親、海外與家國的象征。那個冥冥中與他糾纏不清的"鬼",自稱自己的一半是他父親,一半是他母親;"鬼",也就是年輕人的"心魔"告訴他,他一半是海外游子,一半是家國之子;"鬼"--"心魔"又回答他的疑問:他既不愛父親也不愛母親,他既不愛居住多年的他國也不愛生他的故鄉(xiāng),他既不愛丘麗葉也不愛丘利安。他沒有愛!這等于說,他既不是海外游子也不是家國之子,他什么都不是!他沒有家,沒有國,他什么也沒有!他沒有家,沒有國,沒有愛人,沒有身份,他什么都不是!他為此痛苦,為此怨艾和恚憤。他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誰?自己的路到底在哪里?盡管劇本舞臺指示寫道,舞臺上"有燦爛的晚霞",我卻感受人物的心境與戲劇氛圍是嗚聲幽咽,日曚冷清…
【林老師的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寫給林老師的一封信03-10
寫給林老師的一封信02-23
林亭詠,林亭詠張九齡,林亭詠的意思,林亭詠賞析 -詩詞大全03-13
林亭寓言,林亭寓言張九齡,林亭寓言的意思,林亭寓言賞析 -詩詞大全03-13
聽林老師示范課心得體會09-14
桃花林作文03-09
意林的句子11-30
桃花林作文03-09
林夕的語錄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