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徐斌談計算教學》讀后感
《徐斌談計算教學》讀后感 佛山市高明區(qū)滄江中學附屬小學 梁維民 計算教學是小學數(shù)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計算是教學的基本能力,是小學生學習數(shù)學必須掌握的技能。在徐老師的文章中,我借鑒了很多知識,對我的教學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學生的計算能力有了更大的提高。 文章摘錄: 1、感知粗略: 要進行口算,首先必須通過學生的感覺器官來感知數(shù)據(jù)和符號組成的算式。小學生感知事物的特點是比較籠統(tǒng)、粗糙、不具體,往往只注意到一些孤立的現(xiàn)象,看不出事物的聯(lián)系及特征,因而頭腦中留下的印象缺乏整體性。而口算題本身無情節(jié),外顯形式單調,不易引發(fā)興趣。因此,學生口算時,往往只感知數(shù)據(jù)、符號的本身而較少考慮其意義,對相似、相近的數(shù)據(jù)或符號容易產(chǎn)生感知失真,造成差錯。如一些學生常把“+”看作“×”,把“÷”看作是“+”,把“56”寫成“65”,把“109”當成“169”等等。 2、注意失調。 注意是心理活動對一定對象的指向與集中。注意的不穩(wěn)定和較差的分配能力是產(chǎn)生口算差錯的重要心理因素。小學生注意不穩(wěn)定,不持久,不容易分配,注意的范圍不廣,易被無關因素吸引而出現(xiàn)“分心”現(xiàn)象。在口算過程中,需要經(jīng)常注意或把注意同時分配在不同的對象上。由于小學生注意力所顧及的面不廣,要求他們在同一時間內,把注意分配到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對象時,往往顧此失彼,丟三落四。例如單獨口算6×8和48+7等口算題,大部分學生能算準確,而把兩題合起來時,算6×8+7,學生往往得45,忘記進位而造成差錯。 3、記憶還原。 記憶的目的不僅是信息的貯存,更重要的是能準確地提取。學生貯存信息的過程中,由于生理、時間、復習量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使得貯存的信息消失或暫時中斷,從而丟頭忘尾,造成“遺忘性差錯”。特別是連加、連減、進位加、退位減、連乘、連除等口算題,瞬時記憶量較大,如口算28×3時,要求學生能暫時記住每一步口算的結果,即20×3=60,8×3=24,并在腦中口算出60+24=84。而這類口算題出錯的原因,主要是中間得數(shù)的貯存與提取不完整或遺忘所致。 4、表象模糊—— 表象是感知向思維過渡的橋梁。從運算形式看,小學生的口算是從直觀感知過渡到表象運算,再到抽象運算。從小學生的思維特點看,其思維帶有很大的具體形象性,表象常成為其思維的憑借物。特別是低年級兒童,常因口算方法的表象不清晰而產(chǎn)生差錯。如一些一年級學生口算7+6、8+5等進位加法時,頭腦中對“分解”→“湊十”→“合并”的表象模糊,想象不出“湊十法”的具體過程,因而出現(xiàn)差錯。 5、情感脆弱—— 口算時,學生都希望很快算出結果。有些學生在做口算題時候,由于存在急于求成的心理,當數(shù)目小、算式簡單時,易生“輕敵”思想;而當數(shù)目大、計算復雜時,又表現(xiàn)出不耐心,產(chǎn)生厭煩情緒。口算時,一些學生常不能全面精細地看題,認真耐心地分析,更不能正確合理地選擇口算方法,進而養(yǎng)成題目未看清就匆匆動筆、做完不檢查等陋習。 強信息干擾——小學生的視、聽知覺是有選擇性的,所接受信息的強弱程度影響他們的思考。強化了的信息在學生的頭腦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同數(shù)想減得0,0和1在計算中的特性,25×4=100,125×8=1000等等。這種強信息首先映入眼簾,容易掩蓋其它信息。如口算15-15÷3,學生并非不懂得“先乘除后加減”的順序,而是被“同數(shù)相減等于0”這一強信息所干擾,一些學生首先想到15-15=0,而忽視了運算順序,錯誤地口算成15-15÷3=0。 6、思維定勢負作用—— 定勢是思維的一種“慣性”,是一定心理活動所形成的準備狀態(tài)。這種準備狀態(tài)可以決定同類后繼活動的某種趨勢。40÷60、450÷90、360÷40等題之后夾一道300-50,很多學生往往錯算成300-50=6。 我結合文中的理論知識和實際教學中學生計算情況來談談教學中具體做法: 一、正確處理學生計算中出現(xiàn)的錯題。 在我們的實際教學中,發(fā)現(xiàn)學生出現(xiàn)的錯誤都有相似的地方,每次錯誤學生會反復錯多次。教學中,我把每次的錯誤讓學生匯成一個錯題超市,讓他們進行系統(tǒng)改錯,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老師手中也積累了一些有用的錯題分析材料。 二、培養(yǎng)良好的計算習慣是提高正確率的保證。 不良學習習慣是發(fā)展計算能力的主要障礙。計算中,即使出現(xiàn)一些錯誤,如果有檢驗的習慣,也不難發(fā)現(xiàn)問題并自我糾正?墒牵3霈F(xiàn)計算錯誤的學生,偏偏沒有這種習慣。因此,為了保證學生計算能力及正確率的提高,就必須培養(yǎng)良好的計算習慣。 1、認真審題習慣的養(yǎng)成。 一看:看題目的運算順序怎樣,數(shù)字、運算符號有何特點。二想:根據(jù)題目的特點,尋找簡算途徑。三算:能簡算的則簡算,不能簡算的則按常規(guī)進行計算。 2、檢查、驗算習慣的養(yǎng)成。 要求學生把檢查、驗算作為計算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在做題時必須做到: (1)看算式中數(shù)字、運算符號有沒有抄錯?對號入座地檢查。 (2)看每步計算,算錯了沒有?可以復核一遍,也可以用逆運算驗證一下。后者可以避免思路重復,掩蓋錯誤。 (3)混合運算要“一步一回頭”,及時發(fā)現(xiàn)錯誤,防止錯誤“連鎖反應”。 因此,學生計算時要養(yǎng)成嚴肅認真小心細致的學習習慣,反對潦潦草草、單純追求速度、忽視準確的做法。【《徐斌談計算教學》讀后感】相關文章:
吳斌的作文11-29
“最美司機”吳斌作文11-10
談禮貌教學實錄03-06
談禮貌教學反思04-02
《談生命》教學反思04-08
談生命教學反思04-08
《談禮貌》教學反思04-05
測量力的大小教學設計 徐成友04-28
計算教學反思04-28
談“策略教學”的優(yōu)化策略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