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大學新生讀后感 《萬歷十五年》讀后感
大學新生讀后感:《萬歷十五年》讀后感
商學院季金宇
高中學習歷史學科大多是照本宣讀,將年表紀事粗粗背下,再加以隨機應變,就可以應付考試。這次閱讀《萬歷十五年》,還是第一次去了解歷史大家對一個王朝興衰的另類解讀。作者看似平淡的筆調(diào),勾勒出大明皇朝的由盛轉(zhuǎn)衰的歷程,將歷史的因緣變遷假借“萬歷十五年”這近乎沉寂于歷史長河中的一年來敘述。本以為如此艱深的歷史必然枯燥難懂,但在作者的筆下流淌出的文字卻能化腐朽為神奇,從一個獨特的角度將這段歷史寫活了。
皇權(quán)獨裁與文官集團的爭斗愈演愈烈,而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首輔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場中也不過起著緩沖潤滑的作用。張居正銳意改革,自他以強硬的姿態(tài)站在與文官機構(gòu)的對立面時,死后被清算的命運便無可奈何的注定。生前尚可憑借滔天權(quán)勢壓制住的反對黨們,在失去了制衡后死灰復燃,以抹黑前任首輔的方式鞏固地位權(quán)勢,將張居正推行的制度推到在地,并燒掉殘骸,一點不留;而繼任者申時行從張居正的下場中汲取教訓,以恕道待人,折衷調(diào)和的策略也不過是失掉了自己的立場,空耗了首輔在位執(zhí)政的有效時間罷了。
在一個以儒學道德為核心,由無數(shù)被灌輸儒家道德的文官們構(gòu)建起的王朝中,至高無上的皇權(quán)在“三綱五常”、“君君臣臣”等經(jīng)典中神化,以至于帝皇需要完全剔除個性與私欲,失去了作為一個普通人的資格。萬歷皇帝沒有與文官集團對立的決心,也不甘于成為文官政斗的傀儡,他的天性聰慧使得他過早看破官僚政治的黑暗與陰私,從一個勵精圖治的明君成為千夫所指的昏君;維持王朝穩(wěn)定的并非才干,而僅僅是一遍一遍重復儀式的誠心,但卻由此失了誠意,失去了文官的支持。
作者將張居正的強硬與申時行的中庸對比,又將萬歷皇帝與因數(shù)次忤逆文官而遭“明褒暗貶”的明武宗對比。封建王朝的穩(wěn)固與脆弱,堅不可摧與搖搖欲墜,讓讀者感慨而心生畏懼。封建王朝需要用同一思想牽制國民、管理社會、鞏固統(tǒng)治,任何一種不安定的因素都不得不加以剔除,由此加固森嚴的等級,而構(gòu)筑起這看似固若金湯的家國城墻的磚瓦。在摻和進了儒家仁愛忠君的大義里,也不免雜糅進了心照不宣的中飽私囊和結(jié)黨營私的禍心。
在萬歷皇帝消極不朝的幾十年里,這種制度仍如結(jié)構(gòu)精妙的齒輪,運轉(zhuǎn)如初!都t樓夢》中的探春曾評價賈府:“百足之蟲,死而不僵!被蛟S也可以形容這漸趨衰落的腐朽制度。后世的仁人志士為求改變而不惜血汗,從歐風美雨中汲取營養(yǎng),先學習器物,后學制度,是否在無形中也是在與這種依靠誠意的政治與社會結(jié)構(gòu)相對抗呢?而事實上,只有破除了思想的桎梏,才有改革成功的一天。
《萬歷十五年》給了我們一個新的視角,去看末世王朝中的各色人群,在尖銳的矛盾之中,窺見那恢弘森嚴的大明王宮在風雨之中剝落傾頹。
END
【大學新生讀后感 《萬歷十五年》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萬歷十五年讀后感01-30
萬歷十五年讀后感11-21
《萬歷十五年》讀后感05-19
萬歷十五年的讀后感04-26
萬歷十五年讀后感04-29
《萬歷十五年》讀后感01-23
萬歷十五年的讀后感02-10
《萬歷十五年》讀后感03-28
《萬歷十五年》讀后感12-29
萬歷十五年讀后感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