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宮課堂第二課直播觀后感
認真品味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收獲不少吧,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觀后感了。現(xiàn)在你是否對觀后感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天宮課堂第二課直播觀后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天宮課堂第二課直播觀后感 篇1
中午吃完飯回來,陳老師給我們放了一個視頻,視頻的擺設非常奇特。到處都是把手,里面還站著三個人。
咦?這是什么?我懷著疑惑的心理繼續(xù)往下看,才知道原來這是天空課堂。是三個人在太空中的生活,今天這堂課是給我們講科學知識有多有趣。
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乒乓球可以在杯子裝停留,并且不動。亞平老師讓正在看直播的同學在玻璃杯中到一半的水,然后把乒乓球放進水中,把浮起來的乒乓球用手指往下按,再松手。乒乓球全都扶起來了。于是亞萍老師也在杯子里倒水,固定住之后,就用棍子把乒乓球往下壓,再一松手,發(fā)現(xiàn)乒乓球停留在水中,不上也不下,不會像在地球上乒乓球一樣浮在水面,而是留在了杯子中央不上也不下,不動了。我頓時驚訝萬分:乒乓球怎么不上來了呢?難道牛頓說的地心引力失效了?但是當聽完亞萍老師的話以后,我就不這么驚訝了。原來太空中是沒有地心引力的,所以乒乓球才不會浮上來,我點了點頭,心想:原來是這樣!
看完這個科學小實驗之后,后面也有一個小實驗吸引了我的眼球。放大鏡還能這樣做?在太空中,水是不能在正常杯子里的,所以他們喝的`是純凈水,并且裝在袋子里,還插了一根吸管。亞平老師用手擠出來了一點水,水成了一個個小水珠,不會掉落在地上,非常神奇。接下來,還有更讓我覺得新奇的東西。只見她拿了一個圈,放入水中做出了一個水鏡,從水鏡的對面看里面的東西,是放大并且倒著的。亞平老師說這是凹透鏡的原理。兩面都是水,還是橢圓形狀的,就形成了放大鏡。
等看完了天空課堂的第一堂課,我不禁感慨道:“原來科學還能這么有趣啊!"
天宮課堂第二課直播觀后感 篇2
3月23日下午3:40,政和路小學全體師生準時觀看了《天宮課堂》第二課。我們在湛藍色的地球上也能清晰地見識到遠在太空中的神舟十三號宇航員空間站中的實驗。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當屬“太空冰雪”實驗了。它實在是太有意思啦!看了這些實驗,我不禁感嘆太空的奧妙及科學的神奇!
在“冰雪實驗”中,王亞平老師先是拿出一袋裝有“過飽和乙酸鈉溶液”的'袋子,然后把里面的溶液擠了出來,那些溶液并沒有落下來,而是漂浮在了空中,像極了一顆純潔明亮的水晶球,美麗極了!然后王亞平老師又拿出了一根沾有“結晶核顆!钡男∧竟鳎巴低怠迸隽艘幌履莻液體球,液體球“嚇”壞了!趁著它正在“驚嚇”中,結晶核顆粒順勢把它的液體穩(wěn)定狀態(tài)!那個液體球就毫不知情的變成了一個“冰球”,雖然它看上去是個“冰球”,但是它卻是個冒牌貨,因為它還有溫度。哪有冰球是有溫度的呢?所以,它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冰球,而是一個長得像冰球的“熱球”!這是為什么呢?王亞平老師給出了我們答案,原來是因為乙酸鈉溶液在溫度較高的水中的溶解度比較大,很容易形成過飽和溶液,在這種溶液里只要有一丁點兒的結晶顆粒就能迅速打破它的穩(wěn)定狀態(tài),結出大量晶體,同時還會釋放出大量的熱量,所以它才會成為“冒牌冰球”。
這個冰雪實驗只是天宮課堂中有趣實驗的冰山一角,我也想體驗一下吃掉飄在空中的水珠是什么樣的感覺。那該是多么有趣呀!但我現(xiàn)在的知識儲備是根本沒法帶我飛上太空的,我現(xiàn)在需要學習更多的科學知識,多多鍛煉身體,在不遠的將來,我也能飛向太空,完成我的航天夢!
天宮課堂第二課直播觀后感 篇3
每個人都有自我的夢想,我也不例外。我的夢想是駕駛自我設計的飛船去遨游太空,到月球上漫步,到火星上和火星人踢足球……
記得上幼兒園的時候,爸爸送我一架遙控飛機,我開心極了。飛機機身是銀灰色的,有一對寬寬的機翼,很酷。白天,我把它拿到操場上玩,看著小飛機忽上忽下在空中自由地飛翔,我想要是我能坐在飛機上駕駛著飛機,那該多好啊!
晚上,我做了一個夢。夢見自我長大了,正在一艘宇宙飛船的駕駛座艙內。我仔細檢查著每一個儀表,一切正常。當我坐在駕駛座的時候,聽到廣播傳來塔臺同意起飛的命令。我按下啟動鍵,拉起操縱桿,眼睛不停地盯著各種儀表,飛船騰空而起,直上云霄。地球上的景物變得越來越小了,漸漸地有點看不清楚了。突然眼前閃著一道紅光,不一會兒,飛船就沖出了大氣層,來到了茫茫的太空,眼前的景象變得太讓人著迷了。深藍色的背景下,有無數(shù)閃著藍光的星球。我選擇自動導航駕駛,開始運行飛船的各種設備,這時,飛船外艙蓋緩緩打開,露出了一大片電視墻,開始播放關于地球的各種信息,用各種語言,經(jīng)過不一樣的.聲波向外星的生命問好。
正當我在忙著操作設備,導航屏幕提示,飛船已經(jīng)接近火星了。忽然,透過舷窗,我看到有一架外星球的飛船飛來,里面坐的可能就是傳說中的火星人,我用各種方式和他們打招呼,他們好象都聽不懂,但表情很友善。之后,一陣急促的警鈴響起,電腦屏幕閃著一排紅色的大字:能量不足,請盡快返航!我心里一驚,醒了過來,桌上鬧鐘在響個不停。原先是一場夢。
我一向記著這個夢,相信我經(jīng)過努力學習各種科學知識,長大了,能夠自我設計一艘真正的宇宙飛船,去探索浩瀚的宇宙。
天宮課堂第二課直播觀后感 篇4
“天宮課堂”推出了!中國空間站首次太空授課活動,于近日面向全球進行直播,空間站作為國家太空實驗室,也是重要的太空科普教育基地,蘊含著得天獨厚的豐富教育資源,對激發(fā)社會大眾特別是青少年弘揚科學精神、熱愛航天事業(yè)具有特殊優(yōu)勢。
20xx年6月20日,航天員王亞平在聶海勝、張曉光協(xié)助下進行首次太空授課,全國6000余萬中小學生觀看授課直播,產(chǎn)生巨大社會反響,在一代人心中播下追逐航天夢想的種子。
神舟十三號航天員乘組進駐空間站組合體后,社會公眾特別是青少年對中國航天員再次進行太空授課充滿了期待。
據(jù)悉,“天宮課堂”將結合載人飛行任務,貫穿中國空間站建造和在軌運營系列化推出,授課將由中國航天員擔任“太空教師”,以青少年為主要對象,采取天地協(xié)同互動方式開展。
天宮課堂第二課直播觀后感13
今天學校組織我們統(tǒng)一觀看了《天宮課堂》。“太空教師”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三位宇航員在中國空間站為我們帶來了一場精彩的太空科普課,這是中國空間站首次太空授課活動!疤战處煛蓖鮼喥较冉o我們介紹了他們航天員的生活場景,以及他們在失重的環(huán)境里的運動器械。老師為我們制做了一個水球,在我們平時的印象里,水是液體,不能成型?墒堑搅颂眨磺薪杂锌赡。在一個圓環(huán)里,不斷往里加水就會形成一個水球。像水晶球一樣晶瑩剔透。
透過水球我們還能看到,倒立縮小的像。這就跟我們的物理知識聯(lián)動了。再往水球中央注入空氣,使它形成一個氣泡。這時再觀察,就會看到外面的水球是成倒立縮小的像,而中間的'氣泡就會成正立縮小的像,十分神奇。這次的“天宮課堂”讓我真實的了解到了太空的情況。這次的學習激發(fā)了我們對科學的興趣!
天宮課堂第二課直播觀后感 篇5
奮斗是圓夢的翅膀。一代代航天人在航天“試驗田”中勤懇耕耘,心有天地經(jīng)緯、腳向浩瀚天宇,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艱苦奮斗,在反復試驗求索中砥礪前行,在精益求精攻關下追求卓越,敢闖難關、勇開新路。一個個航天員在嚴格系統(tǒng)全面的訓練中學經(jīng)驗、強本領,飛天遨游、出艙行走需要扎實的功底,需要他們具備過硬的心理素質和強健的體魄,寒來暑往的刻苦訓練讓他們擁有超強的意志力與自信心。為了偉大的航天事業(yè),航天工作者與航天員,將艱辛與曲折作為事業(yè)發(fā)展的“階梯”,以志氣鍛造骨氣,以骨氣厚積底氣,在接續(xù)奮斗中實現(xiàn)航天事業(yè)更高水平的創(chuàng)新與突破。
從“神一”的發(fā)射成功到“神五”“神六”“神七”的宇宙之行,中國的載人航天事業(yè)成果豐碩。在“追夢”的`道路上,每一次都是全新的征途,每一次都是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當然,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難度也造就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魯迅先生曾說:“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路是由雙腳踏出來的,是一步一個腳印開拓出來的。從1956年中國航天事業(yè)發(fā)展至今,自力更生、自主創(chuàng)新是發(fā)展中一以貫之的堅持,是推動航天事業(yè)發(fā)展壯大的核心競爭力。走前人沒走過的路自然少不了彎路,闖前人沒闖過的關也必然少不了挫折,成為先驅,方能成為先鋒,唯有敢闖,才能闖出新天地,搶占“新高地”。
偉大事業(yè)孕育著偉大精神;赝教焓聵I(yè)發(fā)展史,無論是“東方紅一號”的成功發(fā)射,還是神舟系列載人航天工程的重大成就;無論是北斗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的全面建成,還是“嫦娥”奔月與“天問”探火,從大膽設想到成功實踐,無不彰顯著中國與時俱進的航天實力。中國的航天事業(yè)從艱難起步到艱辛跋涉再到取得輝煌業(yè)績,在浩瀚太空中留下的是中國身影、中國足跡,在航天事業(yè)的發(fā)展道路上留下的是中國精神、中國力量。這種精神與力量必將引領著14億中華兒女萬眾一心齊奮斗,激蕩起磅礴偉力,奮進新征程,逐夢新時代。
天宮課堂第二課直播觀后感 篇6
九天攬月,談笑凱歌。人類對太空的向往和探索從未止步。身處太空,浩渺蒼穹看似壯美遼闊,實際卻無時不挑戰(zhàn)著航天員的心理和生理極限,他們面臨和經(jīng)歷著很多驚心動魄的瞬間。他們卻挑起科普重擔,為我們設計、講解了有趣的空中課堂,讓深奧的天文、物理知識在他們的講解下變得妙趣橫生、通俗易懂。
這堂課,航天員為我們演示了失重狀態(tài)下的飽和液體結晶現(xiàn)象,還通過液橋實驗,演示了失重環(huán)境下水的表面張力作用,以及失重環(huán)境下水油分離現(xiàn)象會消失等等,令人嘆為觀止。
北京冬奧會吉祥物“冰墩墩”也出現(xiàn)在太空課堂中。王亞平將“冰墩墩”吉祥物拋出,它并沒有像在地面上一樣掉落,而是保持原有運動狀態(tài),沿著原來的運動方向“飛”了出去。這是空間站微重力環(huán)境最直觀的體現(xiàn)。
“天宮課堂”不僅向我們傳遞了科學知識,也向我們展現(xiàn)了中國航天的科技實力和科研精神。運載空間站入軌的長征五號火箭,曾因發(fā)射失利歷經(jīng)了900余日的“歸零”工作,裂縫、振動、振喘,細小之處卻牽動長五全身上下。故障它在那里,但又不在那里,焦灼,無力。且笑當年我也曾嘗試探求失利之因,奈何飛控數(shù)據(jù)姑且得出發(fā)動機故障的結論,只得作罷。未曾預料,毫厘之間的`一道裂縫,卻能將成功與失敗遠隔萬里。失利,歸零,復飛……
因為中國航天所做的一切,穹宇成為了中華文明的一部分,當航天員們穿越“天宮”與我們交談時,這激勵我們加倍努力,為地球帶來和平與寧靜。這是中國的“土星五號”,這也是中國的“阿波羅計劃”。
嶺上松如旗,抉疏鐵石姿。這已不僅是“我們的征途”,也是我們的征途。
【天宮課堂第二課直播觀后感】相關文章:
天宮課堂第二課直播個人心得11-24
《天宮課堂》太空直播授課作文11-01
天宮課堂第二課直播觀后感11-15
天宮課堂第二課直播觀后感03-04
天宮課堂第二課心得02-20
天宮課堂直播心得體會(精選20篇)10-13
天宮課堂第二課觀看感05-31
天宮課堂第二課直播觀后感2篇02-16
天宮課堂第二課直播觀后感9篇11-30
天宮課堂第二課直播觀后感(6篇)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