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觀察日記》教學設計
時間過得真快,一天又過去了,相信大家都有不少體會吧,是時候寫好總結,寫好日記了?靵韰⒖既沼浭窃趺磳懙陌,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觀察日記》教學設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觀察日記》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引導學生學會觀察,并在觀察中有新的發(fā)現(xiàn)。
2、讓學生把自己觀察中的發(fā)現(xiàn)先說出來,再有條理地寫出來。
3、愿意將自己的習作讀給人聽,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
4、學會寫觀察日記,并養(yǎng)成寫日記的良好習慣。
【過程與方法】
采用啟發(fā)式和討論式教學,讓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地觀察,同時,讓學生說說自己觀察的事物的特征,及準備采用什么樣的句子,來使所觀察到的事物顯得生動、具體。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培養(yǎng)學生寫日記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
重點:培養(yǎng)學生觀察的興趣,讓學生養(yǎng)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好習慣。
難點:把自己平時觀察中新的發(fā)現(xiàn),或是觀察中發(fā)生的事具體、生動地寫下來。
教學準備:
教師:確定觀察對象,布置學生連續(xù)觀察。(開學初就進行布置)
學生:做好觀察記錄。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圍繞主題,把觀察中的新發(fā)現(xiàn)或觀察過程中發(fā)生的事情寫下來。
2、語言具體生動,觀察要細致,按照一定的順序寫。
教學重難點:
重點
引導學生運用本組作者的表達方法。
難點
把觀察的經過和自己的發(fā)現(xiàn)寫具體。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通過這一單元的學習,老師和大家一樣,漸漸發(fā)覺了觀察帶給我們的快樂。這節(jié)課老師想讓大家共同分享這份快樂。誰愿意把自己在課余觀察的快樂分享給大家?
二、指名試說,師生共同點評
著重從以下幾點入手:
1、觀察了什么事物,是怎樣觀察的?
2、有什么新的發(fā)現(xiàn)?
3、觀察過程中,什么事情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根據(jù)內容取題目
1、學生說題目,師整理。
2、你喜歡哪個題目,為什么?
四、明確寫作要求
討論明確:
1、注意把自己覺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深刻、深受感動的內容寫下來。
2、能不拘形式的寫下來,如果進行連續(xù)觀察,要堅持寫日記?梢赃x幾則自己覺得滿意的日記,認真的進行修改加工。作為一篇習作,題目可以用《觀察日記》,要注意日記的格式。
3、選自己喜歡的方式精心擬題。
五、學生起草,教師巡視
學生動手開始寫作文,教師巡視指導。
六、佳作引航
水仙花
3月16日星期五晴
半個月前,爸爸從花市買回一盆植物,說是水仙,挺漂亮的,我決心認真觀察它。
我仔細端詳,發(fā)現(xiàn)它與別的植物不同,不需要泥土,一盆清水加上一把雨花石就能養(yǎng)活它花。水仙花的底部比我的拳頭大一點,像一個大蒜頭,一層褐色的外皮裹著它潔白的“肚子”!八忸^”下面長著密密麻麻的白色根須,像老爺爺?shù)陌缀!八忸^”頂部分開五大個枝條,它們均勻地生長,枝條中間長出一枝筷子粗細的莖。
為了養(yǎng)好它,我去網(wǎng)上查找養(yǎng)水仙花的方法。天晴時,我把它端出去曬太陽,每隔兩三天就給它換一盆清水。
今天下午,我驚喜地發(fā)現(xiàn),水仙開花了。白色的花瓣圍成小喇叭的形狀,中間眾星拱月般圍著黃色的花蕊。湊上前去聞一聞,哇,一股淡淡的清香飄來,讓人舒服極了!
我看著眼前這水仙花,仿佛是從水中站立起來的仙女,冰清玉潔,一塵不染。怪不得水仙花有“凌波仙子”的美稱呢!
點評:這篇日記采用總分的結構介紹了水仙花。先寫買來水仙花,認識它,再寫它生長環(huán)境,詳寫了它的`外形特點,接著寫查找養(yǎng)花資料,最后寫水仙花盛開的樣子。本文描寫生動,巧用擬人、比喻等手法,寫出了水仙花的美麗。
板書設計:
寫觀察日記
明確習作要求動筆完成習作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自評自改、互評互改的鑒賞能力。
2、讓學生明白好作文是改出來的,掌握基本的修改習作的方法。
教學重難點:
重點
掌握基本的修改習作的方法。
難點
組織評議習作,修改習作。
教學過程:
一、指導評議內容及方向
1、同一事物,不同觀察,描寫角度的對比。
2、同一內容描寫,粗略與細致的對比。
3、優(yōu)秀習作的賞析。
二、自我修改文稿
1、自讀習作,初步修改。
(1)請學生大聲朗讀自己的習作,發(fā)現(xiàn)問題,進行修改。
(2)讀別人的習作,幫助同學修改。
2、指名讀習作,大家共同修改。
。1)選擇不同的內容習作,指名讀,師生評議。
評議要點:
、僬Z言是否通順,用詞是否準確。
②意思表達是否清楚。
。2)再次修改自己的習作。
3、展示臺。
推選好的習作進行展示。
(1)在小組內展示。
(2)在全班展示。
三、謄寫評價
學生謄寫作文,老師對本次作文進行總結評價。
板書設計:
寫觀察日記
自我修改認真謄寫
《觀察日記》教學設計2
一、單元整體分析
本組教材緊扣“細心觀察”這個專題,共編排了3篇精讀課文是:《花鐘》《蜜蜂》《玩出了名堂》,1篇略讀課文:《找駱駝》,1個語文園地(包括口語交際、習作、日積月累、寬帶網(wǎng)),內容豐富多彩。有的講對植物的有趣觀察和發(fā)現(xiàn);有的講對動物的細心觀察和試驗;有的講在玩耍中對物品的觀察與發(fā)現(xiàn)。課文滲透了在觀察中要用心思考、勤于動手,才能有所發(fā)現(xiàn)的意識。通過本組教學,初步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思想方法和學會正確的觀察方法。
本組教材體現(xiàn)了以專題組織內容、加強整合的編寫指導思想。前面有布置、中間有鋪墊、后面有拓展、交流。從中可以看出各種活動之間是相互聯(lián)系,密切配合的。在教學本組教材時,要把握好編輯意圖,加強整合的意識,落實教材要求。
二、教學內容分析
習作就是引導學生將課內外學習到的知識、方法,吸收到的經驗、養(yǎng)分,積累到的語言,內化為一種為了“自我表達和與人交流”的運用過程。而本次習作是圍繞本單元的主題“細心觀察”安排的,它是學習課文的延伸,又是口語交際的繼續(xù)。學生在課文學習中,一方面了解了豐富多彩的內容,學習了一些觀察方法,領悟了一些表達方法,一方面通過學習完課文《花鐘》后開展的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自己親身去觀察自己感興趣的事物,并寫下了觀察日記。又在學習了《玩出名堂》后寫下了自己玩中的樂趣或收獲。進而通過口語交際交流了觀察中的發(fā)現(xiàn),這些都為這次習作打下堅實的基礎。學生通過實踐活動直接而真實地獲取到了鮮活的'習作素材,通過課文的學習與自身的實踐習得了一些觀察方法和表達方法。這時指導學生習作學生便有料可寫,有法可循,學生自然樂寫,更能寫。
本次習作是寫一則觀察日記,所謂觀察日記就是用眼、耳、鼻、舌等多種感覺器官仔細觀察,體會各種現(xiàn)象,把觀察結果記錄下來。觀察日記的內容是多方面的,可以是自然現(xiàn)象,可以是植物的生長過程,動物的生活習性等等?梢詫懸淮蔚挠^察內容,也可以記錄一個階段連續(xù)的觀察內容。而且本次習作要求更是不拘形式,要求學生觀察自己感興趣的,寫自己最想寫的。提高了學生習作的信心與興趣。
三、學情分析
三年級第一學期處在從低年段向中年段過渡的階段,這時期的學生充滿好奇心,對周圍的一切有著強烈的求知欲望,小動物、小植物、一個新的玩具對他們都具有極大的吸引力。他們喜歡觀察,善于發(fā)現(xiàn)。可是他們的觀察不深入,不細致,且意志比較薄弱,觀察不能持之以恒,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的情況嚴重,加之本班學生屬于城鄉(xiāng)結合的性質,農村學生占了比較大的比例。他們的知識面比較窄,獲取信息的渠道也比較狹窄,故觀察的效果不佳。在寫作方面,學生剛從低年級的寫話過渡到中年級的習作,都有點畏懼心態(tài),他們的習作偏向于概括性表達,什么內容都寫,主次不分,像流水帳一樣。所以引導學生細心地、連續(xù)地觀察是重點。引導學生按一定的順序,詳略得當?shù)貙⒆约鹤钕雽懙、最感興趣的部分寫具體是難點。
四、教學策略
。ㄒ唬└鶕(jù)《語文課程標準》指出,第二學段習作“要讓學生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現(xiàn)自己覺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刻、最受感動的內容。”針對該要求擬定把培養(yǎng)學生的習作興趣和發(fā)現(xiàn)能力放在首位。在綜合實踐階段重點引導學生觀察自己感興趣的事物,以興趣激發(fā)學生觀察的熱忱,使學生在觀察中拓寬視野,增長知識的同時,拓寬習作的題材,使學生有話可說,有“料”可寫,讓學生處于一種輕松的心態(tài)中寫作。在習作階段重點引導學生寫自己想寫的內容,以興趣驅動習作,讓學生敢寫,樂寫。
。ǘ┳裱心甓瘟曌鲿r由說到寫再到說寫結合的思路,以多種形式讓學生把觀察中所見、所聞、所感、所想,按一定的順序,用生動活潑的文字記錄下來,讓學生在一種放松的心態(tài)下,做到“我口說我心,我手寫我心。”
五、教學目標
(一)引導學生選擇觀察中自己感興趣的,最想寫的部分內容按順序寫一則觀察日記。
。ǘ┮龑W生寫日記做到格式正確,內容真實、有新鮮感,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寫日記的良好習慣。
。ㄈ┮龑W生學會觀察,并善于發(fā)現(xiàn)新事物。
六、教學重、難點
(一)引導學生選擇觀察中自己感興趣的,最想寫的部分內容按順序寫。
(二)寫出觀察中的新發(fā)現(xiàn),把自己最感興趣的寫具體。
課前準備:
。ㄒ唬┙處煖蕚洌憾嗝襟w課件。
。ǘ⿲W生準備:1.預先布置學生觀察大自然,觀察生活,寫下觀察日記。2.準備實驗器材,給學生提供小實驗項目。3.引導學生閱讀相關的書刊、查閱網(wǎng)站解決觀察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
七、教學過程預設
回憶,重溫有趣的發(fā)現(xiàn)
創(chuàng)設通過闖關獲取“小小觀察家”的情景,引導學生回憶口語交際中有趣的發(fā)現(xiàn)。
【設計意圖:三年級小朋友勇于表現(xiàn),爭強好勝的心態(tài),創(chuàng)設通過闖關獲取“小小觀察家”的情景,然后設計讓學生回顧口語交際中的發(fā)現(xiàn),自豪地介紹。誘發(fā)出學生強烈的參與活動的興趣,激發(fā)了學生自信與自豪的情感,活躍了氣氛,輕輕地掀開作文在學生心中的神秘面紗,讓學生放下畏懼習作的心態(tài),樂于投進習作活動的中。為下一環(huán)節(jié)的奠定了堅實的情感基礎!
《觀察日記》教學設計3
一、教材和學情分析
本單元以“體會作者是怎樣通過仔細觀察,把動物的特點寫具體的,又是怎樣真實地表達人與動物之間的感情的”為專題,每篇文章的字里行間都富含細膩的語言和豐富的想象力,為我們展現(xiàn)了一個生動的世界。因此,本次習作應從現(xiàn)象入手,指導學生進行實際觀察,并能進行較長期的觀察活動,并通過指導提高科學觀察的效率。
五年級的學生已具備較高水平的觀察力,他們能夠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世界。本次習作能啟發(fā)學生用自己的器官去感知生活,用心去感悟生活,用自己的筆記錄生活,從而激發(fā)智慧與思維的火花。
二、教學目標
1、能寫出多篇觀察日記,并能夠記錄詳細,了解豆芽的變化規(guī)律。
2、發(fā)展鍛煉觀察能力、認知能力、寫作能力。
3、養(yǎng)成實事求是觀察記錄的習慣,掌握科學的探究方法,培養(yǎng)學生對事物、對生活的.興趣和對自然界的熱愛之情。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引入:
昨天我們已經預習了日記——《螳螂的啟示》,誰能說說:它和我們所寫的日記有哪些不同之處呢?(同一個寫作內容,卻由幾則日記共同組成)
這樣在一段時間內,圍繞同一個寫作內容,把觀察到的事物發(fā)生的變化通過幾則日記描寫出來,叫作連續(xù)觀察日記。
二、寫出第一篇觀察日記:
。、同學們,現(xiàn)在小黃豆就在你的手中,請你也把自己發(fā)現(xiàn)的記錄下來吧。(學生寫觀察日記)
。病⒃僮x《螳螂的啟示》,找出能體現(xiàn)作者觀察細致的語句,對比自己的日記,說說你的體會。
。场⒄埻瑢W們再審視自己的作文,加以修改,盡量做到觀察細致入微。再同學之間互相交換作文,提出修改意見,教師參與其中,并加以指導。
三、小結:
同學們,在剛才的過程中,你們都表現(xiàn)出色。是否這樣,就達到了寫觀察日記的要求呢?我們下節(jié)課再來繼續(xù)學習。
第二課時
一、引入:
同學們,經過了一周,你們的小豆芽一定又有了新的變化,今天我們就再次與它們相約,一起來分享你的觀察日記。
二、學會多種感官觀察與表達:
1、上節(jié)課我們知道了,寫觀察日記一定要像哨兵一樣細心。其實,只做到這一點還遠遠不夠。觀察還要全面,調動多種感官,從多個角度和層面來描寫。
看:眼睛看到什么﹖
聽:耳朵聽到什么﹖
觸:手可以摸到什么?
嗅:鼻子可以聞到什么?
味:舌頭是否可以嘗到什么?
另外,大家還要在全方位感知的同時輔以自己的感受:大腦里想到什么﹖心中感受到了什么?
2、小組交流觀察日記。
3、作品展示,交流收獲。
A、生上臺,展示PPT,圖文并茂,聲情并茂朗讀習作。
B、全班交流:XX同學的觀察日記,你最欣賞什么?
C、生發(fā)言,師相機點撥。
D、說說通過這次寫觀察日記,你有什么收獲?
總結寫作技巧。
4、師總結:能夠做到細致入微,并能從多方面對觀察對象加以感知,并記錄下來,再輔以自己的體會,就可以形成一篇優(yōu)秀的觀察日記了。
三、布置作業(yè)
修改自己的觀察日記,運用我們已學到的觀察方法,繼續(xù)觀察,寫出一組優(yōu)秀的觀察日記。
教學反思:
一位哲人說過:“這個世界不是沒有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边@節(jié)作文教學我努力地讓學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去發(fā)現(xiàn)、去感悟。整個教學體現(xiàn)如下特點:
一、以“范例”為線,引導學生初步觀察對比
本次習作是“學些連續(xù)觀察日記”,我緊緊抓住了“觀察”這一核心,精心設計教學流程。新課伊始,便直入主題,讓學生結合已有的日記書寫模式,“對比觀察”文本范例《螳螂的啟示》,從而讓學生初步感知什么是“連續(xù)觀察日記”,為后續(xù)的寫作做好鋪墊。
二、以“訓練”為核,教給學生觀察的方法
觀察能力是寫作的基本功。如何讓學生“會觀察”,“能觀察得全面具體”,特別是把觀察到的能有選擇、有趣味、生動地寫下來,絕非一日之功!我在教學中借鑒了 “全方位感知訓練”,讓學生充分運用口、耳、眼、鼻、手這五種感官,分別從味覺、聽覺、視覺、嗅覺、觸覺這五個角度去觀察小黃豆的變化,使學生有章可循,有路可依,他們在老師的訓練、指引下,學會了觀察的方法,使自己的觀察更趨于全面性、完整性,有了充分的感知、全面的觀察,寫作已不再是難事。
三、以學生習作為媒,引導學生總結寫作技巧。
通過學生習作PPT的展示,生動地再現(xiàn)了他觀察、記錄、完成習作的過程。同時從習作的字里行間,感受觀察的細致,合理的聯(lián)想更令人感動。為其他同學做了個很好的示范,此時,寫作技巧再加以總結,學生下一步的習作修改便有章可循了。
《觀察日記》教學設計4
所屬學科:小學語文
所屬專業(yè):小學語文教學
所屬課程:小學語文作文指導課程
適用對象:小學四年級學生
一、 教學背景
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課本的第二單元以“觀察”和“發(fā)現(xiàn)”為主題展開教學,在單元園地的習作中,要求四年級的學生對某樣事物進行連續(xù)觀察,并學習寫觀察日記。
觀察日記和學生以往熟悉的日記格式有一定的聯(lián)系,但又不盡相同,因此,如何指導學生在某個特定的時間內對某樣事物進行連續(xù)觀察,并成功寫出多則觀察日記是四年級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內容。
新課標要求語文的教學要注重學生的生活體驗,使學生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語文、學習語文,根據(jù)這一指導思想,我在本學期的教學中嘗試以“觀察綠豆發(fā)芽”為主題指導學生展開歷時一周的實驗,學生在實驗中借助表格和照片,收獲了觀察帶給他們的快樂體驗。但這不是我的最終教學目的,在觀察周記結束后,我又收集了學生拍攝的有趣照片,結合自己的教學思路,有效指導學生進行觀察日記的寫作。
觀察日記的寫作對于四年級的學生而言是個全新的知識點,尤其是日記格式的掌握是個難點,因此,我錄制了這次的微課《作文指導——學寫觀察日記》,力求讓更多的學生通過我的微課堂,了解觀察日記,充分調動學生的觀察興趣,并能用正確的格式寫觀察日記。這就是我教學此次微課的背景。
二、 教學目標
(一) 知識與技能:
1、 了解觀察日記的基本格式,并能用正確的格式寫作。
2、 了解觀察事物的步驟與方法,并詳細記錄觀察所得。
3、 了解描寫事物的基本方法,并能在寫作中加以運用。
(二) 過程與方法:
1、 能制作表格,并利用表格對觀察的過程做詳細記錄。
2、 能拍攝觀察照片,利用照片進行寫作。
3、 初步掌握觀察事物的基本方法,有效開展實驗。
。ㄈ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 通過實驗觀察,樹立熱愛科學的精神。
2、 通過學寫觀察日記,逐步培養(yǎng)寫作的興趣。
三、 教學方法
1、 實驗法:指導學生進行泡綠豆的實驗,并進行為期一周的連續(xù)觀察,實驗過程中能利用表格、照片進行有效記錄。
2、 電教法:教學過程中,教師充分利用視頻、音頻以及PPT的文字與圖片展示,再結合WORD文檔的佳作展示,為學生詳解如何寫觀察日記。
3、 講授法:教學過程中,通過老師生動的講授,為學生講解寫作的基本要點,并通過范文的講評進一步鞏固知識點。
4、 閱讀法:教師在講解過程中會通過朗讀學生佳作的方式,充分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和寫作興趣。
四、教學總結與微課反思
總的來說,這次錄制微課的過程還是比較順利的,最終呈現(xiàn)的教學效果也基本符合我設定的三維度教學目標。我認為我的微課《作文指導——學寫觀察日記》亮點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ㄒ唬 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合理。為了使學生能夠充分了解觀察日記,我設計了“講解日記基本格式——回顧觀察過程——學做觀察表格——學寫觀察心得——佳作展示——寫作錦囊提醒”這樣幾個環(huán)節(jié),環(huán)節(jié)設計合理,銜接無縫,能夠較完整展現(xiàn)寫作的基本思路。
(二) 教學語言生動活潑。我的教學對象是四年級的學生,他們的心智年齡還比較小,因此我在錄制微課過程中所運用的教學用語呈現(xiàn)活潑生動的風格,能較大程度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ㄈ 教學形式多樣新穎。四年級的學生腦部思維以直觀思維為主,因此我在教學過程中,較多地呈現(xiàn)出實驗過程中的所拍攝的'各種有趣圖片,力求給學生以直觀、感性的印象。但另一方面,寫作的教學又離不開文字的表達,因此我還設計了“佳作展示”這樣一種教學環(huán)節(jié),通過文字、修改符合以及教師的語言講解,為學生詳細介紹觀察日記的寫作方法。
(四) 教學方法合理。我在講授過程中運用了多種教學方法,最顯著的就是設計一個與學生年齡相符的卡通人物“小蘭”,由“小蘭”帶領學生一起學習,能夠較大程度拉近我和學生之間的距離。另外,為了方便學生做觀察記錄,我還設計了“觀察表格”以及“拍攝照片”這兩種教學方法,讓學生在記錄中有效回顧實驗過程。
當然,由于這是我第一次錄制微課,我的微課還存在著較多的缺點與不足,我認為不足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 微課時間把握不合理。一般而言,微課的錄制時間應該控制在十分鐘內,但我這次的微課錄制卻超出了幾十秒,因此我對授課時間的把握還不夠精準。
。ǘ 個別教學用語出現(xiàn)語病。由于錄制的過程稍顯緊張,因此有個別詞語的發(fā)音還不夠準確,另外,還出現(xiàn)個別用詞不當?shù)默F(xiàn)象,這是我要注意的第二個問題。
。ㄈ PPT中展示的照片還不夠美觀。這次的課件,我選用的是現(xiàn)實教學中我的學生所拍攝的真實圖片,由于學生年齡小,拍攝水平還不夠高,所以最終呈現(xiàn)的照片還比較粗糙。
以上就是我在錄制微課的過程中所顯現(xiàn)出的不足,當然,我的缺點還有很多,這就有待各位專家老師為我一一指正,謝謝!
很榮幸能夠參與此次微課堂比賽,通過制作課件,錄制課程,后期制作,文字反思,在這個過程中,我收獲了很多,也學到了很多的技能,包括教學技能以及信息處理技能,這對我個人綜合水平的提高有很大的促進作用。俗話說“學無止境”,作為一名年輕的教師,在微課探索的這條道路上,我還要鍥而不舍地學習,期待自己的進步!
《觀察日記》教學設計5
教學內容:
第一課時 生字教學和學習第一、二自然段。
教學目的:
1、學會課后田字格中的8個生字,會認雙橫線中的5個生字。
2、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掌握寫日記的格式。
4、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激發(fā)學生探究自然的興趣。
教學重點:
1、學會課后田字格中的8個生字,會認雙橫線中的5個生字。注意“窗戶”中的“戶”字在課文讀“hu”。
2、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1、掌握寫日記的格式。
2、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激發(fā)學生探究自然的興趣。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課件
教學過程:
1、猜謎。
個子不大,能量不小,團結互助,勇敢勤勞,能吃青蟲,會挖地道。你們一定觀察過螞蟻,誰來說說對螞蟻的了解?
2、導入。
揭題,學習觀察日記的寫法。
一、檢查預習情況,過三關。
第一關:認字關。
1點讀一類生字。
2、全班齊讀。
3、去拼音讀。
4、齊讀(順序打亂)
5、讀二類字。
第二關:認詞關。
1、開火車讀一類詞語。
強調“窗戶”的讀法。
2、指名讀二類詞語。強調“月餅”的“餅”也讀輕聲
第三關:讀句關。
1、 指名讀(我們在讀課文的時候要注意把字音讀準,句子讀通順,讀長句子要學會停頓,這樣就能讀好課文啦!)
終于闖關成功了,我們要為自己慶祝一下:“棒棒,我真棒!”
師范讀,思考:我在觀察什么?螞蟻在干什么?
二、學習課文第1自然段。
1、觀察一下有趣的螞蟻吧!指名讀?說說讀了這段話,你知道了什么?
“中午”交代了時間,“在窗戶下面”交代了地點,我發(fā)現(xiàn)了什么?(“螞蟻大軍”這四個字中,你能體會到什么?
這么多的螞蟻,你來讀!
多有意思啊,你來讀!
那可是螞蟻大軍呀,一起讀!
誰能模仿什么時間,我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來說句話?比如:早上,我在教室里干什么呀?引導(生)以后我們在寫觀察日記的時候也要學會首先交代時間、地點和事情,注意把句子說完整。
三、學習第2自然段。
(一)學習第1句話。
1、那么多螞蟻,它們是怎樣前進的呢?自由讀第2自然段,讓我們一起找一找吧!(指1名說并齊讀)(第一句話)你覺得這句話中哪個詞讓你感覺那是螞蟻大軍呢?(生答“近四米長!)
2、 “隊伍”找得真準,很多螞蟻排得整整齊齊的,我們稱它們?yōu)殛犖椤你來讀!
“近四米長”是多長呢?(老師目測)用手比劃,1米、2米、3米、4米,哇!也就是比黑板還要長,想象一下,螞蟻那么小,得有多少只才能排成這么長的隊伍呀?你來讀!
3、這么多螞蟻排成整整齊齊的隊伍前進,這就是(生:有秩序地前進)同學們,我們每天放學排路隊,只有幾十人都很難走整齊,可是今天看到成千上萬只螞蟻還能有秩序地前進,你有什么感受?(指多名讀)這么多螞蟻還能有秩序得前進,怎能不讓人驚訝,全班齊讀!
(二)學習第2、3句話
1、看到讓人感到驚奇的螞蟻大軍,我們愛觀察的小作者也感到非常地—好奇 ,小作者對螞蟻的什么感到很好奇呢?(很想知道螞蟻為什么能排長隊,為什么能有秩序地前進?)那你們覺得是什么原因呢?
到底誰說得對呢?讓我們和小作者一起去探究一下!
2、默讀第二自然段,請找出小作者出的難題,找到的同學告訴我。
3、作者為什么要擦了擦又放上幾塊小磚頭呢?貼板書(阻攔去路),對,小作者就是這樣想的,請你讀!(擦得它們暈頭轉向,找不到方向,請你讀;擋住它們的視線,讓它們看不見前面的同伴,齊讀)
貼板書: 擦 放
亂 繞 排
4、突然找不著同伴了,螞蟻是怎樣做的?指名讀。師生讀(生:螞蟻亂了一陣,但一會兒就、、)貼板書
你從“一會兒”體會到了什么?
這么快就能找到方向,真讓人驚訝,你來讀!
還能重新排成整齊的隊伍,太不可思議了,你來讀!
來,讓我們一起欣賞一下這精彩的一幕吧!
旁白
也就是說,樹葉和磚頭都阻攔不了螞蟻的'去路,它們很快就能找到前進的方向,這是多么令人驚奇呀!這么聰明的螞蟻,讓我們來讀一讀吧!
我出了一個難題,我好奇地(男生讀)螞蟻很快就解決了(女生讀)
全班齊讀
5、此時此刻,你想對小螞蟻說些什么呀?
為什么小螞蟻這么快就能繞過磚頭重新排好隊伍?真是奇怪呀!難道它們有自己的語言?螞蟻到底是怎樣傳遞信息的?小作者真想弄明白,我們也想弄明白,那就回去查查資料,我們下節(jié)課再一起交流!
神奇的大自然里有很多有趣的事,只要你們平時多觀察、多思考,就會有很多發(fā)現(xiàn)。
四、寫字教學。
1、下面我們來觀察這四個字,看你們有什么收獲,你記住了哪些字?是怎么記住的?
小結:我們可以通過“熟字加偏旁、熟字換偏旁。按結構、筆順”來識記生字。
2、仔細觀察這些字有什么特點?(都是左窄右寬的字)
像這樣左窄右寬的字,寫的時候要注意寬的那一邊要向窄的那一邊靠攏,現(xiàn)在老師就以“磚”字為例,具體講一講這種寫法。
3、范寫“磚”。(豎折撇要用紅粉筆強調)
“石”旁起筆低又窄,“專”字挨線略抬高,豎折撇要記牢,左右兩邊緊緊靠。這樣我們就把“磚”字穩(wěn)穩(wěn)地送到田字格的正中間。
4、學生臨寫,注意強調握筆姿勢和寫字姿勢。
請打開書99頁,描一個,寫2個。
品字。展示優(yōu)秀學生作品。說說好在哪里
五、作業(yè)。
仔細查找資料,弄懂今天的疑問,在下次課上說說你的發(fā)現(xiàn)吧!
16 觀察日記
擦 放
亂 繞 排
【《觀察日記》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觀察日記》教學設計(精選10篇)10-16
引用觀察物體教學設計12-17
日記教學設計11-19
《日記》教學設計11-24
觀察動物細胞的教學設計01-06
觀察日記教學反思(精選12篇)10-09
《日記》教學設計14篇11-24
《日記》教學設計(14篇)11-24
日記教學設計12篇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