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国产日韩欧美视频,午夜精品999,色综合天天综合网国产成人网,色综合视频一区二区观看,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伊人色播,色综合久久天天综合观看

我們在北京大學聽李宗盛的盛行音樂講座課優(yōu)美散文

時間:2023-04-27 21:30:23 散文隨筆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我們在北京大學聽李宗盛的盛行音樂講座課優(yōu)美散文

  我是在二十歲之前考上北京大學中文系的。在我二十歲左右的年紀,有一天晚飯后在北京大學校園里閑逛,走到北京大學理教207教室和北京大學理教107教室窗口,看見里面擠滿了人,聽一個流行音樂的講座。這樣的情景在我的北京大學時代沒有什么特殊,幾乎天天晚上北京大學理教207教室和北京大學理教107教室都是這樣,講座的內容從西方哲學、文學、藝術,到其時正興的“文化熱”,到詩歌朗誦,流動的盛宴一般。就在我毫不為意地要走過去的時候,窗口傳出錄音機里的歌聲:

我們在北京大學聽李宗盛的盛行音樂講座課優(yōu)美散文

  我是一個愛情的少尉

  我前來攻占你心中的堡壘

  這個特別的聲音,阻止了我的腳步。從此我記住了這個人的名字:李宗盛。

  那個時候怎么會想到,我聽這個人的歌,會聽到今天,聽了將近三十年。而他自己,到現在寫歌的歷史,已經過了三十年。

  該感慨一句我們都老了嗎?是,確實是;但也不是,因為,“心里活著的還是那個年輕人”;然而還得說,是,因為畢竟不全是那個年輕人了。

  2019年我去了李宗盛“既然青春留不住”的演唱會現場。一直坐在看臺上沒有站起來過,心情基本平靜,不起波瀾。多少年來,這些歌都聽得太熟了,熟得像是親人。青絲白發(fā)間雜的李宗盛講《漂洋過海來看你》的青春往事,也早已可以輕松地自嘲,而未曾繼續(xù)下去的愛情依然溫暖感人。

  李宗盛最新的歌《山丘》,2019年寫的,55歲,回看人生,自我總結,沉郁卻也開朗,痛惜而又無悔。過到了中年的我,聽這首歌,多有呼應,偶有商量。

  “想說卻還沒說的還很多/攢著是因為想寫成歌/讓人輕輕地唱著淡淡地記著/就算終于忘了也值了!卑选跋胝f”的變成歌,這個“想說”很重要。如果沒有自己真正“想說”的,不論是寫歌,寫小說、散文、詩,還是寫學術論文,都算是瞎扯吧!跋胝f”是從哪里來的?是什么產生了讓人“想說”的沖動?李宗盛想說的,都來自他的生活,經驗,體會,他不會憑空變出一首歌來。我想想為什么李宗盛的歌可以聽這么多年,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他貼著生命經驗來說,來唱,他不回避生活中的麻煩、困難、挫敗,他實實在在地表達,不虛飾,不凌空,不高蹈。歌是這樣轉化而來的,有來處。這個瓦斯行老板的兒子從送瓦斯走來,一直知道自己是誰,從哪里來。寫歌、唱歌當然需要技藝,做了那么多年的制作人,那么成功的制作人,豈能不知技藝的重要,但最重要的前提,還是有想說的話,想敘述的故事,想表達的感受。

  第二個我想說的詞是“攢著”。生命經驗的積累和儲蓄,表達沖動的延遲和發(fā)酵,時間的沉淀和淘洗——不是大干快上,不是急吼吼。“攢著”是原始的積累財富的行為和習慣,土,笨,慢,F代社會早就訓練了借貸、融資、杠桿等新的思維和做事方法,這樣的思維和方法也早就超出了經濟和金融領域,改變著日常的行為和習慣。不過,我還是喜歡把“攢著”的話慢慢轉化成歌的那種歌曲。

  另外再補充一句,“攢”其實也是一種技藝,通過一定的時間長度才能日臻成熟的技藝。

  “說不定我一生涓滴意念僥幸匯成河/然后我倆各自一端/望著大河彎彎終于敢放膽/嬉皮笑臉面對/人生的難!逼椒踩说摹耙饽睢笔卿镐傅蔚危麑Α耙饽睢闭\懇,努力不懈,終于成流,而且是“大河彎彎”。要說李宗盛驕傲吧,他也真是驕傲,寫歌30年,也有了這個資格。但這個驕傲也是平凡人的驕傲,“說不定”和“僥幸”是平凡人的心理和口吻,有平凡人的警惕、孜孜以求和心存感念。要是我多說一句,我會說,也只有平凡人的驕傲,才是真正可敬的驕傲,他的驕傲從涓滴開始,是累積的,是踏實的。

  “嬉皮笑臉面對/人生的難”,是我最喜歡的一句。你得經歷多少,你得積存多少,你得明白多少,才能做到。在這個世界上活到一定歲數,“人生實難”自有深切的體會,有這個體會不難,哪一個中年人,哪一個中年以后的人,沒有體會呢?可是,光有這個還不夠,還得有個怎么面對的方式。這個方式也不是從道理上學來的,而是一個人從經驗里面煉成的。

  前幾年,三個老男人和一個相對年輕的男人——羅大佑、李宗盛、周華健、張震岳——組成縱貫線巡演,2019年1月臺北最后一場四個人唱《歸來》,觸動我的一句是“喜歡自己現在的模樣/心里有老繭臉上有風霜”——這個“喜歡”,與“嬉皮笑臉”通。

  “也許我們從未成熟,還沒能曉得,就快要老了/盡管心里活著的還是那個年輕人/因為不安而頻頻回首/無知地索求,羞恥于求救/不知疲倦地翻越每一個山丘!边^了年輕時代,不是年輕從生命中消失了,而是包含在現在的生命里,從外表看它不在了,可是它真的還在,這就是心里還活著年輕人。

  “羞恥于求救”,年輕時候或許只是出于自尊,但經歷多了,年紀漸老,就會越來越明白,在根本問題上,只能自己去解決,把自己該對自己承擔的責任推給別人或者期望于別人,是逃避,沒有另外的人能從根本上“救”了你!熬取睂趪乐氐奈C,但經歷多了,你就發(fā)現,年輕時候夸張為危機的,其實很可能不是什么危機,沒有什么大不了的。這也是快要老了的好——經過了,就不怕了。

  李宗盛唱歌,每一個字都很清楚,有人會說這不過只是個人發(fā)音的習慣和特性使然,我不完全認同。即便只是習慣和特性,也表明,每個字在他心里都很重,他不肯模糊,不愿含混,不會滑過去。他唱歌也像寫歌,一個字一個字都鄭重,他有篇短文叫《筆》,里面說:“我寫字極慢同時稍嫌太用力。以至于有時能聽見筆尖劃過紙的聲音。另外我也特別的依賴、迷戀鉛筆芯輾轉于紙張的感覺。那種粗糙、遲鈍、確實接觸,好像要把寫的每一個字都種在紙上一般。”對生命經驗中的點點滴滴,他也是這樣吧;對自己意愿的點點滴滴,他也是這樣吧。“涓滴意念”匯成河,當然不會是靠“僥幸”。

【我們在北京大學聽李宗盛的盛行音樂講座課優(yōu)美散文】相關文章:

盛行04-29

聽暖經典散文04-27

聽教育講座有感04-26

聽教育講座的心得04-22

-聽《The Honor and Responsibility》講座有感04-26

聽專家講座后的感想12-09

聽電商講座的心得04-28

聽家庭教育講座的心得11-08

聽老師講座心得04-26

聽家庭教育講座心得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