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潑墨大地,縹緲晨霧艷陽天散文隨筆
歲次更迭,跨年時分,一道入冬以來最強冷鋒匆匆掠過,天氣乍寒還暖,清晨霧氣凝重。大地氤氳,山形朦朧,露珠點點圓潤,葉面盈盈濃妝,猶如剛被雨絲輕撫一般,是那么的嫵媚,那樣的動人……
暮冬,臘月伊始,冷鋒過后,清晨的六點半,天空依然灰暗,不見旭日晨曦,只有陰沉景象籠罩。推開窗戶,凝神窺探,卻發(fā)現天空如晦不見藍天,而西側方向的臺灣海峽上空,更是烏黑一片。依據以往經驗,倘若清晨西邊天空烏云密布,則當天上午下雨的機率,必然大幅提升。
趕在這場可能的大雨即將來臨之前,我快步上樓察看頂樓的植栽區(qū)域,以作必要的排水因應。只是,當我抵達樓頂,順勢抬頭仰望天空,卻發(fā)現原本在室內所見那一片黑蒙蒙的天空景象,并非遮天蔽日的烏云,而是氤氳朦朧的濃霧。白霧隨風回蕩,景致撲朔迷離,位處南臺灣的高雄,已經好久沒有見過這樣的漫天濃霧了。
霧氣彌漫,能見度約僅兩百公尺左右,讓不遠之處的高樓房舍,類皆掩映于一片白茫茫的晨霧當中。濃霧高低有致,樓影虛實無常,在這一幅猶如國畫留白的寫意技法之中,恣意潑墨揮灑那人間縹緲的夢幻意境。此一場景氛圍,內心不禁興起了一股“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的悠悠情愫。只是,這里是真實境界中的凡塵大地,并非虛幻月亮里的天上宮闕。
宋代葛長庚的〈曉行〉詩,曾這樣詠道晨霧:“雨余花點滿紅橋,柳絮沾泥夜不消。曉霧忽無還忽有,春山如近復如遙。”宋人趙的〈早霧〉詩亦云:“山光全暝水光浮,數里霏霏曉霧收。露彩乍疑藏漢殿,日光不透掩秦樓!彼朴兴茻o,如虛如幻,此番大自然的映象杰作,就猶如新娘薄紗的委婉飄逸一般,讓人不由得隨之而心神蕩漾、意念馳騁起來。
蘇軾〈赤壁賦〉嘗云:“白露橫江,水光接天?v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睂φ沼谶@清晨的白霧大地,眼前處處迷蒙一片,真讓人有著一種“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神秘感受。因為,在這白蒙蒙的意象境界之中,那些蜿蜒曲折的小河,那些錯落有致的房舍,那些悅耳動聽的潺潺水聲,都早已被乳白色的晨霧所洗滌,一切似乎與印象記憶中的縹緲仙境,是那樣的相似,是那么的怡人。
南朝蕭澤〈詠霧〉詩云:“從風疑細雨,映日似浮塵。乍若轉煙散,時如佳色新。”中國民間俗諺亦云:“早晨有霧,晴朗如故”、“清晨濃霧重,天氣必久晴”。這些與晨霧有關的天氣諺語,類皆明晰指陳,如果清晨有霧,就表示當天一定會是一個晴朗的好天氣。而在我童年農村的記憶里,天氣幻化中的晨霧艷陽,似乎也總是如此鋪陳、毫無例外。
由于在晨霧彌漫之后,總是出現艷陽好天氣,因此一般人類皆將之順理成章解讀,認為清晨的起霧,乃是當天天晴的先期預兆。然而,如果深入探究,事實可能并非完全如此,應該是夜間的天空晴朗,才是造成清晨迷霧的主因。當晨霧散開之后,那原本的好天氣,也就自然而然地呈現出來了。因此,正確而言,應是天氣晴朗,然后才有了晨霧;而非有了晨霧,才造成了好天氣。
漫漫黑夜,大地經過長時間的冷卻,清晨拂曉時分,乃因之成為一天當中最低溫發(fā)生的時刻。由于溫度最低,飄游大地的霧氣,自然也最為濃烈。待太陽出來之后,地表逐漸變熱,下層空氣依勢上升,懸浮的霧滴慢慢消散,原野能見度漸漸提高。最后,云開霧散、驕陽露臉,溫柔的金色光芒遍灑大地,暑悶之氣也隨之而至。
無論是天氣晴朗造成了濃霧,抑或是濃霧散后的艷陽當空,大地的多樣幻化,的確令人稱奇。當然,此一大自然的神來之筆,也恣意地潑墨出了多樣化的大地景致,讓原本單純的晨霧、微風,不經意地展露出了無限潛沉的內蘊風華。宋代葛長庚〈水村霧〉詩,不僅描繪出了霧氣流淌的婀娜曲意,也讓人見識到了霧中場景的曼妙詩情,詩曰:“淡處還濃綠處青,江風吹作雨毛猩。起從水面縈層嶂,猶似簾中見畫屏!
晨霧氤氳漫如煙,群山縹緲幻仙境;日出霧散灑艷陽,萬水千山復現前。一樣的時空流轉,兩種不同的自然場景,幻化出了多樣化的大地風華。只是,究竟是天晴造成了晨霧,抑或晨霧鋪陳了艷陽,對于宇宙循環(huán)的運行律動而言,似乎都已經不是那么重要了。終究,我們所面向的大自然,本來就是無始無終、生生不息的。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面向靜寂境界,潑墨清澄心靈,期待能在這有形的晨霧與艷陽之間,靜心觀照那番無形的大地意境與人生哲理……
【潑墨大地,縹緲晨霧艷陽天散文隨筆】相關文章:
潑墨04-29
縹緲04-29
《潑墨荷花》教案04-25
幽邃縹緲青城山04-30
潑墨山水情04-30
潑墨紫(潑墨紫)04-29
晨霧08-25
晨霧04-30
晨霧05-02
又見艷陽天作文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