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手絹兒去哪兒了散文
不知不覺地,手絹,那種四四方方的棉布制作的印著各色圖案的小手絹兒,已經(jīng)悄悄地淡出了我們的視野,估計也快離開了年輕人的記憶。
現(xiàn)在我還能夠看到的多是二人轉上那種大紅的帶著黃邊兒或圖示的絲絨手絹,雖然喜慶,但卻絕對沒有棉布做那種小手絹的娟秀清逸氣質。另外,就是那些看起來厚實的小方塊毛巾質地的手絹兒了。
想起小時候跟伙伴兒們玩得歡的丟手絹游戲,丟啊丟的,丟過了好幾代人的童年,我忽然以為是那個游戲預先給出了某種手絹必然丟了的暗示。
丟手絹兒是小朋友集體玩的一個游戲,我們常常在下課的時候在操場上或者放學后在家的院子里,圍成一個圈兒,一個小朋友拿著手絹兒開始在大家的身后往前小跑,隨機丟到某個小朋友的后面。蹲著的小朋友不準回頭看,只憑感覺判斷是否手絹兒丟在了自己的身后,有的注意力不集中的,被丟了手絹了,絲毫不知,還在那跟別人一起拍巴掌唱著“丟啊丟啊丟手絹兒,輕輕地放在小朋友的后面,大家不要告訴他,快點兒快點兒抓住他……”不知不覺地,丟手絹兒的小朋友轉了一圈兒又跑到被丟了手絹兒的身后,一下就按住了他,都被抓了現(xiàn)行,自然得淘汰出局了。那些被丟了手絹兒,卻及時發(fā)現(xiàn)的,起身撿起來手絹兒就跑,繼續(xù)做著丟的事情,而先前丟的人就蹲在剛剛騰出來的空位上蹲著了。如此循環(huán)往復,參與游戲的都累得滿臉通紅,冒汗了,也不顧得去擦,再沾上了被踐踏而飛來的泥土灰塵,樣子很狼狽,卻都十分開心。
實際上做丟手絹兒的游戲,不僅帶來了快樂,還鍛煉了身體,又鍛煉了反應能力,更教會了幼小的孩子們什么是集體主義和團結合作的道理。在貧困的年代,幾毛錢一個的手絹兒,我們也無法隨意地買,就把各自買的拿出來,互相顯擺和彼此欣賞。我見過的手絹兒,大多都是帶圖案的,還有白底帶各色細格子的,也有純白的。小伙伴或同學之間,互相送一個手絹兒,那得真是關系很鐵的。
那些棉質的手絹兒,圖案都是印上去的,第一次洗會脫色,再洗就不脫了。每次得到手絹兒,我都舍不得用它擦汗什么的,總是疊得方方正正的放在口袋或書包里。若不小心弄上洗不掉的頑漬或弄丟了扯破了什么的,我和其他人一樣,不說如喪考妣也會難過上好幾天的。
那時,與其說手絹兒是擦拭的工具,不如說是心愛的裝飾品更貼切。
記憶很深的手絹兒是畫著林黛玉等美女圖的,喜歡畫畫的我,每次見了這樣的手絹兒,都會死皮賴臉地借來,照著畫。我畫出來的畫,老師都說除了比手絹兒上的人胖了一些以外,還真挺像的。得到鼓勵的我,一直把這照葫蘆畫瓢的習慣堅持到初中畢業(yè),畫的畫有厚厚的一大本子,不幸的是,那個本子已經(jīng)因為保管不利而不在了。
記得,在我小的時候,村里的姑娘小伙子定情,還用手絹兒做信物呢。若是誰看見某男(女)把手絹送給了另一個某女(男),就基本可以斷定,他們是在搞對象了。成不成的那是緣分決定的,反正,已經(jīng)以交換手絹兒的方式宣布開始了。
手絹兒的功效還有一個是可以束頭發(fā),早些年,比較洋氣的姑娘媳婦的,用個白手絹兒或碎花兒手絹兒把頭發(fā)扎起來,那可是女人味道十足的時髦。這一點,看看那時的電影里的年輕女人的腦袋就知道了。
像這樣的棉布手絹兒,只存在于我從記憶里,真實的已經(jīng)丟了。想著從前的手絹兒,看著如今眼前的各種一次性紙巾,我不禁問:棉布做的手絹兒,都去哪兒了呢?
【手絹兒去哪兒了散文】相關文章:
今天去哪兒散文04-30
時間去哪兒了09-05
去哪兒了日記06-07
小熊去哪兒了06-28
時間去哪兒了作文09-19
孝行去哪兒了作文08-07
時間去哪兒了作文01-04
你去哪兒了作文01-28
鑰匙去哪兒了作文05-06
時間去哪兒了作文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