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晚照廣勝寺塔的散文
當(dāng)天邊那一輪紅日慢慢退去耀眼光芒的時(shí)候,紅彤彤的夕陽染紅了天空,映照出絢麗的霞光,一朵朵彩色云霞在天邊飛揚(yáng)。我身披著那一抹濃艷凝重的晚霞來到義縣老城西南隅的廣勝寺塔下,盡情欣賞這夕陽晚照下的廣勝寺塔。
廣勝寺塔原名嘉福寺塔,后因二十世紀(jì)八十年代廣勝寺經(jīng)幢出土而更名為廣勝寺塔。走近這座傳說惠妃幽于宜州期間資助或主持修建于遼乾統(tǒng)七年的廣勝寺塔,給我的第一感覺是它的雄偉高大,恢宏氣勢。廣勝寺塔高約四十二點(diǎn)五米,由塔臺(tái)、塔基、須彌座、塔身、塔檐、塔頂六部分組成,是一座典型的八角密檐式實(shí)心磚塔,呈平面八角形。塔身共十三級,坐落在一塊高約四米的夯土臺(tái)基上。
凝神注目廣勝寺塔,古塔上的磚刻浮雕技藝精湛,人物造型奇特,令人嘆為觀止。圍繞古塔,仰頭觀賞那八尊密宗坐佛均著寶冠,身披袈裟,手印不同,神采各異。主尊毗盧遮那佛(大日如來)頭戴五佛冠,面龐圓潤,嘴角上翹,面帶微笑,頸系瓔珞,身披袈裟,手結(jié)智拳印,坐于獅子座上。站立在蓮花臺(tái)上的菩薩,頭戴花冠,頸戴瓔珞,身披天衣,手持長莖蓮花。一對對飛天女神發(fā)梳花髻,頸系瓔珞,佩帶項(xiàng)圈,上身赤裸,手擎供品,足踏蓮花,腰系絲絳,下著長裙,飄逸的裙帶在空中伴云飛舞。
須彌座壺門內(nèi)磚雕伎樂天人吹、打、彈、舞俱全,形體姿態(tài)各異,雕琢的栩栩如生,活靈活現(xiàn)。鐘、磬、琴、瑟、簫、笙、竾、竽、塤、鼓、鼗、柷樂器俱備,好一個(gè)遼代雅樂儀仗的恢弘場面。樂舞人中有的腰際間置琴一架,雙手彈奏;有的呈站姿,雙手置于胸腹之間,撫一豎琴;有的人雙手上舉,似持橫笛吹奏;有的人持五弦琵琶,左手按弦,右手持鏟形撥片,彈性正濃;有的人雙手捧笙吹奏;有的`人雙手于嘴下部并攏,手持竽或塤之類的吹奏樂器;有的人在惠草云紋座上置放十七弦豎琴,雙手彈撥;有的人身邊一朵如意祥云從地上涌起,托起編罄一架,十四個(gè)編鐘分上下兩層,樂人手持敲錘,做敲擊狀;有的人雙手于頸部捧排簫,正在吹奏;更為奇特的是一孔壺門內(nèi)兩個(gè)孩童身披飄帶,憨態(tài)可掬。雙手抬一方鼓,一孩直立抬頭,一孩彎腰低頭。中間一大人,彎腰于鼓前,雙手緊握鼓錘,一手敲擊鼓面,一手高高揚(yáng)起,雙目緊盯鼓面,神情專注。
在通紅通紅的夕陽映射中,一群群舞者興高采烈,激情四溢。他們中有上身著對襟夾袍,下著長褲的舞者,裸露前胸,一腿直立,一腿彎曲,雙手置胸前,伴隨著雅樂節(jié)奏舞動(dòng);有頸系瓔珞,腰系絲絳的舞者,扭腰擺臀,曲膝翹腳,飄帶隨風(fēng)舞動(dòng);有一手前伸,一手上舉折臂,手持飄帶的舞者,正在迎風(fēng)而舞,舞姿優(yōu)美;還有上身著天衣,下著長裙,寬衣博帶,雙手結(jié)于腹部,直立于如意祥云之上的舞者,其飄帶靈動(dòng),線條流暢;更有全塔保存最完整、整體形象健碩雄武的一個(gè)力士頭扎絲巾,上身赤裸,頸部、腹部佩帶瓔珞,下身著戰(zhàn)裙,腕帶臂釧,身系飄帶,迎風(fēng)而舞,盡展威猛雄風(fēng)。
夕陽之下精雕細(xì)刻的牡丹花盛開,花瓣與花葉清晰可見,嬌艷欲滴。懸鈴伏獅屈身昂首,頸系寶鈴,鬃毛披肩,鬣毛上揚(yáng),肌肉外凸,張口怒吼,威武兇悍,氣吞山河。
塔剎上空,群鴿飛翔,恰與壺門內(nèi)樂舞人遙相呼應(yīng),翩翩起舞。懸鈴悅耳,猶與磚雕伎樂天人吹打合奏,曲調(diào)悠揚(yáng)。
夕陽西下,落日余暉為廣勝寺塔披上了一層金色的外衣,它金光四射,熠熠生輝。
【夕陽晚照廣勝寺塔的散文】相關(guān)文章:
小吳哥窟的夕陽晚照的散文01-26
且向花中留晚照散文12-08
經(jīng)典散文夕陽的余暉01-15
夕陽剪影散文04-09
灼熱夕陽散文12-09
橘子夕陽散文06-20
承天寺塔06-23
東寺塔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