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飛地散文
一
中山有一條不知名的小村,它位于“三角地帶”,此三角不是黑三角、金三角,而是由三個鎮(zhèn)區(qū)的飛地組成的一個特殊地理位置,2003年版之前的中山地圖上就標有某某鎮(zhèn)飛地。飛地的意思是距離一個鎮(zhèn)的自然劃分區(qū)域很遠的地方有一塊地或一條村是屬于這個鎮(zhèn)區(qū)的,像一塊用力拋出的石子,拋物線所落的地方,就叫飛地,取其意像飛出去一樣遠。2003年之后,中山就取消了飛地,將其劃分到就近鎮(zhèn)區(qū),這一劃,劃出了許多故事。
八十年代,我們的小村,寧靜得像一幅畫:一條蜿蜒的河,一排清秀的竹,民風淳樸,夜不閉戶。小村又像一座孤島,四面環(huán)河,在村口有一條水泥船,接送村民渡到河的對岸,跟外面的世界聯(lián)系。如果追溯到更遠一點,村口的那條水泥船也沒有,村民只得繞半條村遠,到鄰村村口去渡船過河。
小村確實小,全村男女老幼一個不漏才不過800人,直到現(xiàn)在,有少無多,甚至還比不上人家的一間工廠人多。800人里除老減幼,剩下的主要勞動力不足1/3,因此小村看起來比鄰村的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相對落后一些,因為小村的樓房比鄰村的樓房少,因此有些三姑六婆農(nóng)閑時就坐在竹蔭下討論:小村的人比鄰村的懶惰,找媳婦要找鄰村的。其實不然,鄰村是大村,如果按比例來說,其實也差不了多少,不過三姑六婆的話題是不會止息的。
小村雖小,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小村有自己的小學、村支部,該生產(chǎn)學習的生產(chǎn)學習,一切法律條文該宣傳落實的宣傳落實,不會因小而陷入無政府狀態(tài)。
小學在村口,一條林蔭小路從主村路下來,長約80米,學生上體育課的100米測驗就是用這條校道,一個個從路的另一頭餓狼撲食一樣沖進校園,沖到半個校園才夠100米。校園由兩排瓦房組成,到我上小學時,瓦房已變成了危房,西南角的教室猶為明顯,一到暴雨臺風就不用上課,必須將學生轉移到安全的教室,學生是比較開心的,因為不用上課,但家長就擔心得不得了。因此學校是備受村民關注的,除了安危之外,還寄托著美好的愿望——望子成龍望女成鳳,讀書就是最好的出路。
1988年秋,由鎮(zhèn)政府出資,樓高為三層,長度為6個教室的教學樓落成,耗資10萬,沒攤收村民一分錢,結束了村民們擔驚受怕的日子。村民們拍手稱快,感激得無以言表。
二
回到小村的懷抱工作是一個偶然的機會,其時我已外出參加社會工作,小村要招收老師。參加家鄉(xiāng)建設是我們畢業(yè)時曾經(jīng)彼此訕笑的一句豪言壯語,估不到我踐行了“豪言壯語”,成了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準確來說,是代課老師。代課老師不入編制,等同于合同工,代遇是公辦老師的一半。媽媽說,好。當然,我沒有說不好。
對于剛參加工作沒多久的我,覺得一切都新鮮有趣。我曾經(jīng)的小學老師成了同事,亦師亦友;和學生們一起很快樂,我在教室里度步,聽他們朗朗的書聲,窗外一片片燦爛的菜花,一畦畦碧綠的菜田,偶爾聽到村民們大聲的說笑,常常惹我凝神;課余時間有時帶著學生到田基上散步,活動身心,邊走邊唱,歌聲在田野里繚繞、擴散;或者無所事事地在校園里溜達,看著學生們忘情地追逐。這樣的工作生活是平靜和諧的,我比較喜歡。
但新鮮感過后就覺得有種失落感,因為青春熱血和平靜安寧似有抵觸,小村的交通依然閉塞,最大的消遣就是看電視,最大的活動范圍就是從村頭走到村尾,暑假也懶得外出,閑暇時就看書寫字。小村枯燥的生活,讓我覺得有一種壓抑的郁悶無法排遣。那時,外來的老師一般都呆不久,因為太清苦了。但生于斯長于斯的我逐漸習慣了,比起祖輩的艱苦卓絕,寂寞算什么?
三
一九九七年真是不平常的一年,金融風暴,香港回歸。鄧伯伯卻沒來得及到香港看一眼就走了,舉國上下同悲。我們?nèi)@蠋熋C穆地站起來看完了2個多小時的追悼儀式,以示身臨其境和對鄧伯伯的高山仰止和無限哀思。
這一年,學校也迎來了致命的轉折。
1997年教辦下達了一份通知:對于“麻雀學!睂嵤╆P、停、并、轉。我們的學校是“麻雀學!碑斨械馁,全校師生不足70人。這個消息對小村來說無疑是驚天地泣鬼神的新聞,村民反響強烈。
鎮(zhèn)領導是經(jīng)過深思熟慮的,為了給邊遠農(nóng)村的孩子提供優(yōu)質(zhì)的教學條件和資源,同時又節(jié)省教學經(jīng)費。方案是有幾套的,一、整體遷移,像三峽移民一樣,將村民遷往鎮(zhèn)上一個指定的區(qū)域,為他們建設樓房及商鋪,以安定他們的生計和孩子的教育,原村的土地則無條件提供給鎮(zhèn)政府開發(fā)利用;二、村民在原地居住,學生則用兩臺大巴每天往返接送于村與校之間;三、與就近小學合并,由鎮(zhèn)政府劃拔教學經(jīng)費給所在學校,以維護正常的教學秩序。
經(jīng)過多方研究討論和聽取村民意見,方案一是比較震奮人心的,但政府的投入是一個天文數(shù)字;方案二,村民極力反對,理由是如果出了什么意外,小村的希望就完了。方案三,還有很多細節(jié)要斟酌,因為我村和鄰村不隸屬于同一個鎮(zhèn)區(qū),財政的劃分是一個問題,而且要在本村和鄰村的河面上架一座橋,那亦是一個不小的投入。
最后領導拍板了方案三,修了一條通往鄰村學校的路和在河面上架了一座橋,用了50萬元,每年由鎮(zhèn)財政劃拔3.5萬元給鄰村學校作為補貼資助,原學校的開支每年至少6萬元,等于每年至少節(jié)省了2.5萬元。這個數(shù)字對于一個村民家庭來說是大數(shù)字,但對于一個鎮(zhèn)的財政來說,可以說是微不足道。但對于小村來說,等于徹底地改寫了歷史——學校沒了。許多人和我一樣沒有了母校。
理由是很多的,發(fā)展是必然的,主觀感情是不可以阻擋的。但無論合并到哪里,我們都注定沒有了母校。錯就錯在,這么多年來小村沒有足夠的力量讓自己強大,這是誰的錯?
歷史回到1974年,我們的祖輩在村干部激動人心的鼓舞下,從大村扶老攜幼地來到這片邊遠、荒涼、落后的蛇鼠橫行的水莽之地開荒僻野,當時缺衣少食,記憶中那時的冬天特別冷,缺醫(yī)療缺教育,有什么頭痛腦熱的要到鄰村求醫(yī),小朋友是沒有幼兒園上的,七歲之前要跟父母下田。在這樣惡劣的條件下,村民仍然用驚人的毅力克服了重重困難,把這片飛地建設成“南泥灣”,村民幾乎用了兩代人的時間才可上繳公糧下可自給自足略有盈余?梢钥隙ǎ迕袷菍@片土地有感情的,兒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貧。但現(xiàn)在自己的學校結束了,小村也合并到鄰鎮(zhèn)鄰村,等于改名換姓了。我們是從我們的鎮(zhèn)區(qū)分支開來的,我們的兄弟姐妹親戚朋友也在這個鎮(zhèn),合并到鄰鎮(zhèn),連可憐的歸屬感也沒了。我們是有充分的理由強烈抗議的:難道我們兩代人的付出就那么不值一提了嗎?把我們當球一樣踢來踢去連起碼的獨立尊嚴也沒有。但我們也知,領導是盡心盡力了,我們也心領了。
1998年暑假,送走了最后一拔學生,學校關閉。蕭瑟的秋來臨,嶄新的學校在枯葉狂舞中寂靜至冰。2002年3月,小村亦合并到鄰村,實行財政統(tǒng)一,小村結束了自己的獨立自然村的歷史。學校則一直荒蕪著,成了一片荒地,荒草和蟲子在寂寞里唱歌。她曾經(jīng)成就了多少人的歷史,她的歷史卻無人參與。銹銹的鎖,鎖住了小村的獨立尊嚴。
若干年后,一次機緣巧合,我和當時在小村扶貧工作組的周隊吃飯,他問我哪里人,我說新二。提及舊人舊事,彼此話題投機,周隊說,那時我勸郭書記,不如將村財政的一部分錢獎勵給村干部吧,大家都辛苦了那么多年,反正合并之后小村的全部剩余也要貢獻出來。有好事者打聽到,當時我村的銀行存款比鄰村多出幾倍。
郭書記卻沒有這樣做,他的理由是,去到鄰村,村民則如養(yǎng)子,如果養(yǎng)子帶去一些錢,則養(yǎng)父養(yǎng)母或許會另眼相看,至少不會被看成一幫討債的。
聽罷,我肅然起敬。
【飛地散文】相關文章:
散文04-29
散文04-28
經(jīng)典散文06-23
秋水晨曦散文優(yōu)秀散文04-27
席慕蓉散文池畔經(jīng)典散文04-27
散文小記的抒情散文04-27
優(yōu)美散文10-22
經(jīng)典散文語句11-02
精選愛情散文06-08
秋天的散文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