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憶春節(jié)》作文九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那么,怎么去寫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憶春節(jié)》作文9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憶春節(jié)》作文 篇1
每年,在大雪紛飛的時候,山南海北、四面八方的游子都會不約而同地趕回家,歷盡千辛萬苦,親赴一年一度迎春的盛會,只為了一份親情、一種溫暖、一場團聚、一次歡慶。那是中華民族世代相傳的最古老、最隆重的節(jié)日。
春節(jié),是中國人最濃郁、最美麗的鄉(xiāng)愁。
春節(jié)的帷幕,是從農歷臘八那天緩緩拉開的。
吃過臘八粥,人們便開始緊鑼密鼓地置辦年貨。小時候,每當春節(jié)臨近時,我像個跟屁蟲似的跟在父親身后,隨著如織的人流穿行在市場和商店中。父親不時地從口袋里掏出一張紙來,看看預先在上面寫好的要買的東西。無論走在大街,還是小巷,你都會從人們懷里抱著的衣服鞋襪,手里提著的雞鴨肉魚,或籃子里裝著的食品糖果里,感受到沁人肺腑的那種濃濃的年味。
臘月二十三過小年,那是春節(jié)的一次熱身。每到這一天晚上,我都會屁顛屁顛地幫著父親把上一年接來的灶王爺的`神像,從廚房的墻上請下來,然后到室外擺上糖瓜等供品,父親虔誠地點上香火,點響幾個“二踢腳”,送灶王爺上天“述職”,俗稱“辭灶”。傳說灶王爺是玉皇大帝派到人間來探查世情的。人們用熬熟的麥芽糖制成糖瓜,“賄賂”灶王爺,拜托他“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期盼著來年風調雨順,五谷豐登。
掃過房子,便開始準備年飯了。比如殺雞、燉豬頭、灌臘腸啥的。臘月二十八、二十九兩天,家家戶戶都要蒸棗饅頭、蒸年糕、炸面魚、炸套環(huán)、炸丸子、炸魚什么的。傳統(tǒng)習俗里,講究饅頭要蒸兩三鍋,能吃到正月初五六,才算圓滿。
夢里尋你千百度,春節(jié)終于姍姍來遲。孩提時代,我年復一年地扳著手指數日子,熱切地期盼著除夕夜的到來。
大年三十,無疑是春節(jié)的高潮。人們辛辛苦苦忙碌了一年,只為了這一天。雖然那時家里很窮,但童年時的春節(jié)是我一生的胎記,鐫刻在我心里,成為我最幸福、最快樂、最美好的記憶。記得十一二歲我就能幫母親剁餃子餡,準備年夜飯了;下午還要幫父親貼年畫、貼春聯(lián)、貼“!弊。全家人忙得不亦樂乎,屋里屋外透著迎接新年的喜慶氣氛。
傍晚,人們要在案桌上供上仙逝祖輩們的牌位,擺上雞鴨魚肉、點心水果等供品。年夜飯前要點上香燭,祭天地,祭祖宗,接財神爺、灶王爺……祈求祖先和神靈的保佑。這不是迷信,而是民族的傳統(tǒng)年俗。
當大盤大碗的菜肴和熱氣騰騰的餃子擺上桌子時,年夜飯就開始了。全家老小圍坐在一起邊吃邊說,邊喝邊笑,大家頻頻敬酒,相互祝愿,其樂融融,其情綿綿。
“哎喲,我吃出錢來了!”父親愜意地說。他常常第一個從餃子里吃出硬幣來,大家便興高采烈地舉起酒杯祝賀父親:“恭喜發(fā)財!”這也是全家人共同的心愿。隨后有人從餃子里吃出棗、吃出糖、吃出花生……其實都是事先包進餃子里的,旨在慶賀大家新年有個好彩頭。這是一年中最豐盛、最溫馨、最令人留戀的家宴。
室外鞭炮聲聲,煙花騰空四起,硝煙味彌漫著夜空,夾雜著孩子們的歡笑聲,交相輝映,神州大地沉浸在春節(jié)熱烈歡快的氛圍里。
爆竹無疑是春節(jié)鐘情的歌者,它肩負著神圣的使命,散發(fā)著濃烈的年味,一如雄雞報曉的啼鳴,它是報春的驚雷,是春節(jié)交響曲最出色的號手。
吃完了年夜飯,便開始“守歲”。除夕之夜非同尋常,“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守歲”是古往今來的文化傳統(tǒng),是辭舊迎新最古樸最溫存的守望。全家人團聚在一起,喝著茶水,吃著瓜子、水果,抽著煙,拉著家常,徹夜不眠,以待天明。其實,話里話外人們說的都是對過去歲月的回顧,對美好未來的向往。
“守歲”時,我和弟妹們會心滿意足地換上新衣服,喜形于色地站到鏡子前打量自己;父親滿面春風地分給我們壓歲錢,而壓歲錢一定是父親精心準備好的嶄新的鈔票。那個開心勁簡直無法用語言來形容。
不過,小時候我和弟妹們“守歲”,往往熬不到天明,便脫下新衣服疊得整整齊齊地放在枕邊睡去。
現(xiàn)代社會為除夕夜賦予了新的形式和內容。始自1983年的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為億萬家庭所喜聞樂見,電話、短信、微信、微博等溝通方式也早已融入到人們的生活里。
大年初一清早,人們便踩著一地花花綠綠的炮屑紙,給長輩和親友拜年去了。人人穿著新衣,臉上掛滿微笑,到處張燈結彩,一派節(jié)日景象!斑^年好!”的問候聲,不時地從街頭巷尾、這里那里傳來。
幸福的時光總是美好而短暫的。仿佛新年才剛剛開始,眨眼工夫,初二晚上或有的地方初三早晨的送年儀式便悄然而至。按照傳統(tǒng)習俗,吃完送年的餃子,就算送走了新年。小時候我總感覺新年的禮儀太過倉促,還沒盡興呢,就把新年送走了,心中不免有些失落。
其實,古人對新年的安排蘊含著深意。
走娘家,便是春節(jié)習俗里最溫馨、最甜蜜、最崇高的日子,正如一位學者說的,那“是一個巨大的人倫美麗”。
正月初三,已經出嫁的女兒,要趕在送年后,帶著丈夫和孩子回娘家,給父母拜年,答謝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回報老人家的風雨艱辛。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如今,我和老伴已經做了姥姥、姥爺,童年已成為我們遙遠的回憶。我們有兩個女兒,每到這一天,“姥姥、姥爺”不絕于耳,一家人歡聚在一起,暢所欲言,談笑風生,盡情享受著天倫之樂。
傍晚,我們戀戀不舍地將女兒、女婿、外孫女們送到門外,在揮手告別那一刻,我突然隱隱地感到,世上所有的愛都是為了相聚,唯有父母的愛是為了分離。我敢說,那是任何愛都無法比擬的最博大、最無私、最深沉的愛。
綿延不斷的鞭炮聲,一直延續(xù)到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
可以說,元宵節(jié)是行將結束的春節(jié)的又一個高潮,然而無論多么熱鬧,也難掩人們對告別春節(jié)的不舍。春節(jié)像陳年老酒一樣醇香、醉人、綿長。元宵節(jié)則是人們對春節(jié)留戀的咀嚼和回味。
時代在變遷,不變的是真情。這些古老的春節(jié)習俗,浸透著純樸的民風,蘊含著民族的智慧和情感,彰顯著人們的精神寄托和生命追求。幾千年中華文明積淀下來的這些文化基因,早已滲透到我們炎黃子孫的血脈里。
《憶春節(jié)》作文 篇2
窗外,鞭炮聲噼里啪啦地響起,年來啦。關于年的記憶也隨之蘇醒,鮮活地飄蕩在眼前。
4歲,過年是個麻煩事
4歲時,過年很可怕。媽媽說:“正月不剃頭,剃頭死舅舅。”所以,年根底下,我必須去剃頭。理發(fā)師給我圍上一塊大布,拿一把小刀在脖子后刮來刮去,很嚇人,我就哭。媽媽則使勁地用手按著我,我更怕,更使勁地哭。等到剃完頭,圍在前面的布都濕透啦。
大年三十,我要跟著奶奶守歲,很困,卻不讓睡覺。
年初一,媽媽帶著我給長輩拜年,要跪在地上磕頭,跪得膝蓋疼,還要走很多路。
最開心的是拿紅包,但是只有幾塊錢是屬于我的,其余的.都裝進啦媽媽的腰包。
7歲,義務勞動發(fā)獎金
7歲那年臘月底,跟著媽媽給姥姥掃屋,打掃衛(wèi)生。媽媽說,每擦一扇窗戶給1毛錢。我和表妹爭著擦,擦啦五六扇窗,我喜滋滋地去領工資,拿著掙來的錢,心里樂開啦花。可是媽媽不讓花,回家后又替我收啦起來。
10歲,我的紅包哪兒去啦
10歲那年年初五,奶奶家來啦一大堆人,有兩個姨奶奶,3個姑姑,5個哥哥。我左一個右一個地要紅包,可沒一個給的,最后屁股上還挨啦媽媽一腳。媽媽的眉毛擰成一個大疙瘩,訓斥我:“10歲的大小伙子,還要紅包,羞不羞?”我哭啦。奶奶心疼我,便背著媽媽,偷偷地塞給我10元錢。于是,那一年我第一次收啦紅包沒給媽媽;丶液,嚴嚴實實地藏起來,可惜,后來卻找不到啦。
12歲,你能拿著鞭炮放嗎
10歲左右我愛上啦放鞭炮,年年纏著媽媽買鞭炮,買一堆才罷休,放得不亦樂乎。往往是還沒過年就把鞭炮放完啦。那時候愛逞能,老在別人面前用手拿著鞭炮放,嚇得大家直往后躲,我便哈哈大笑,像是打啦大勝仗。12歲那年初三,我當著所有小朋友的面,將一個炮仗拿在手里,用香點著,卻沒響,我想看看怎么回事,剛縮回手,啪的一聲,炮仗響啦,炸得我跳啦起來,手指頭黑啦一片。從那以后,我再也不敢拿著鞭炮放啦。
……
噼里啪啦的鞭炮還在響著,過年啦,我又長大一歲,F(xiàn)在,我不要紅包也不要鞭炮,能跟爸爸媽媽和和美美、團團圓圓地一起過年,比什么都好!
《憶春節(jié)》作文 篇3
春節(jié),是我們中華民族最重大的、最歡樂的節(jié)日。家家戶戶忙著貼春聯(lián)、買年貨、吃餛飩和湯圓,人人都沉浸在歡樂的氣氛中。我們家也不例外,人人都忙得不可開交,準備過春節(jié)啦!
一大早,我便被那接連不斷、震耳欲聾的鞭炮聲給“叫醒”了。
傍晚時候,當最后一絲絲陽光逝去后,星星當空照,晚上的歡樂絲毫不亞于白天,千家萬戶都歡歡樂樂、熱熱鬧鬧的。我、爺爺、姑姑、媽媽、爸爸,一家人高高興興地圍坐在一起,桌上擺放著美味佳肴,不禁讓我們想起這一年中我們曾經付出的艱辛和汗水,想著想著,爺爺便嘮起了一些趣事,大家聊著,其樂無窮……時間在不知不覺消逝。
團圓飯吃完后,我們開始守歲了,大約7點多,我們期盼的《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開始啦!這《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精彩紛呈,且年年不同,今年的節(jié)目中有優(yōu)美婉轉、跌宕起伏的美曲,有扣人心弦、驚心動魄的表演,有神秘莫測的魔術……這些節(jié)目看得我目不暇接。
當我們看得入神時,被“轟”的一聲嚇了一跳,向外看去……啊?不知不覺已經12點了呀!爸爸在外面放五彩繽紛的煙火呢!五顏六色的煙花在空中綻放,有的宛如一把把巨大的花傘撐了開來;有的像一條條金色的巨蛇,一邊吼叫著,一邊朝著天空騰飛;有的像一朵朵爭奇斗艷的花朵,競相開放;有的好似仙女下凡,翩翩起舞,臂挎花籃,采摘鮮花,懷抱琵琶,輕撥銀弦,還有的宛如一朵朵菊花,花瓣細而長,不一會兒,空中便出現(xiàn)了“流星”、“雪蓮”、“珍珠”、“瀑布”……讓人賞心悅目,煙花把原本枯寂的夜空裝飾得熱鬧非凡。大家都出來了!小區(qū)里廣場上人山人海,大家有說有笑,一起度過了美妙、熱鬧的春節(jié)。雖然已經深夜了,但是,歡樂讓我興奮,讓大家精神抖擻,沒有一絲絲睡意。
春節(jié)讓我們真快樂,回想著一年就這么快地過去了,來年一定要活得更精彩!不禁想起了詩句“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弊屛覀冇涀】鞓,忘記煩惱吧!一年又一年,外公外婆就是這么變老的;一年又一年,我們就是這么長大的。新年總有新的希望,新的.目標,新的收獲,新的一切……
春節(jié)記憶作文范文3
童年就像那晴朗的夜空,而童年發(fā)生的事,則像是夜空中那閃亮的星星。不管是讓你高興的,還是讓你憂愁的,經過歲月的淘洗,都將成為你腦海中那美妙的樂曲,讓你無法不被它吸引。而最吸引我的還是過年時發(fā)生的趣事。今年,我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還有堂妹一起回老家——萊州過年。
農村過年時很熱鬧,家家戶戶包餃子,掛紅燈,有時還會有大戲看。在這里可以放炮仗,可以和小妹妹爬窗戶去另一個房間,可以和爸爸堆雪人,要知道,這里的雪下得可厚了呢!還可以和讀中學的小叔一起_:“飯不好吃!”然后去買冰激凌或雪糕吃,并且還和店主砍價,買了很多氣球,吹得嘴都快腫了。而最讓我高興的是還是正月初三那天放炮仗的事。吃完晚飯,大人們就張羅著要放炮仗,我聽了自然高興得不得了。我們幾個小孩就開始自己籌劃了,我們“私藏”一個打火機、一根蠟燭,免得到時候沒有火用。開始放了,有用手拿著放的,有放在地上放的、還有掛在曬衣繩上放的,這些煙花我都叫不出名字,它們在四周劃出一道道美麗的弧線,引得圍觀者不時發(fā)出一陣陣贊嘆聲。
我們小孩在放焰火棒,還把焰火棒插在堆好的雪人上,火光四射,非常好看。這會兒爸爸可忙壞了,一會兒點火放焰火,一會幫幫我們,一會兒又扛起攝像機——他想把這個令人高興的時刻記錄下來。這里多美。好髁恋奶炜,火花在四周飛起,舞蹈,然后消失得無影無蹤,不時還能看到別人家的焰火,大家的笑聲也出奇的悅耳。我們小孩看到大人們放漂亮的焰火,當然也不肯善甘罷休,一心要和他們比比看,我們用煙火棒在地上燙字,心想:“你們放得再好,第二天就看不見了,我們的燙字還可以存上一段時間呢!”可是到了第二天字卻也看不見了,還是沒有比過大人,現(xiàn)在想起來都不是特別服氣,唉!誰叫他們是大人呢?好看的焰火,小孩也不會放呀。不管怎樣,農村的新年還是讓我懷念了好一陣子。童年,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刻,經常發(fā)生一些讓我們回味無窮的事,我們應該把握住這美好的時刻,不讓童年留下任何的遺憾。
《憶春節(jié)》作文 篇4
奶奶家的大年三十,濃濃的年味籠罩在這座城市,喜氣洋洋的笑臉,家家的鞭炮聲沖破啦云霄仿佛在告訴每一個人:過年啦!
貼春聯(lián)是必不可少的一道程序,爺爺看著自己的書法掛在門上,覺得倍兒有光彩。
家家都忙得不亦樂乎,有做菜的,包餃子的等等。雖說大年三十店鋪每開門,但是步行街里還是有很多各形各色的人搞著各種各樣的活動。小孩子們也不例外,過年玩得那叫一個起勁,我們的`耳朵輪流接受著各家鞭炮的洗禮。
除夕夜,全家人圍坐在餐桌旁,吃著團圓飯,我們又長大啦一歲,舉杯祝福著長輩,每個人打心眼里高興,洋溢著幸福,這是只有在過年時才能看到的,獨有的風景線。
看春晚已成啦每年吃完團圓飯后的一種習慣,看著舞臺上輕松談話的主持人,想到的是說的有多好,而是幻想起他們精心排練時的場面。
守歲已經不像小時候那般覺得是煎熬啦,午夜的鈴聲響起,我剎然松開啦手中緊抱著的孔明燈,在那黑漆漆的夜晚中,孔明燈散發(fā)出最亮眼的光芒,絢麗多彩,那燈晃晃悠悠,每家每戶此時都見證啦孔明燈的亮麗,孔明燈拌著年夜的鐘聲,拌著震耳的鞭炮,承載的孩子們對新年的盼望,父母給予自家兒女的期望,緩緩飛上啦天空。而我也帶著甜甜的新年夢想,進入夢鄉(xiāng)。
轉眼間,正月十五到啦。俗話說:正月十五鬧元宵。奶奶家包湯圓,那湯圓飽滿,在燈光的照耀下格外游人,使人忍不住咬上一口。
春節(jié)在不經意間過完,在接下來的本命年中,我可要像筍那般節(jié)節(jié)高!
《憶春節(jié)》作文 篇5
駕祥云門接福;狗吐瑞氣戶迎春。告別了雞年,我們又迎來了狗年。時間飛逝之快,今年的春節(jié)已經到來。
除夕之夜踩氣球
“啊,姐姐你別踩我鞋子啊!”只聽見氣球“啪啪”的爆炸聲,妹妹雙腳用力踩氣球,如果沒猜到就使出全身力氣洪荒之力,非把氣球踩爆不可!我也不例外,喜歡踩紅氣球,希望20xx年全家過日子紅紅火火,吉祥平安!鞍!甜甜妹妹你踩到我的鞋子啦!”
大年初一搶紅包
下紅包雨嘍!一大早,外公外婆在大廳的空中吊了10根繩子,線上有許多小紅包,有大的,有小的,有花的,有紅的,五顏六色。搶紅包一開始,大家瘋狂嗨起來,都一個勁地往上跳,跳起來,把紅包搶下了。紅包線低的地方給妹妹們搶,我來到高處掛紅包的'地方,兩腿一蹬,雙手使勁朝一個紅包抓去,終于拿到了。我萬分驚喜,小心翼翼的打開一看,有兩塊,收獲不錯,看到哥哥和妹妹們已經收割了10多元,也繼續(xù)瘋狂搶紅包。
正月初二放煙花
晚上,我們坐在凳子上,抬起頭看湛藍的天空中飛舞的煙花,大地靜極了,遠處的鄰居已經開始放煙花了,我們也不例外。只聽見嗖嗖聲,穿過電線,在深藍的夜空中,展開了美麗的畫卷。五彩繽紛的煙花,有的像鐵花飛濺,有的似麥浪滾滾,有的好比金雨陣陣,有的仿佛銀花朵朵,有的恰似紅燕飛舞,有的宛如孔雀開屏。望著五彩的禮花,我們歡聲笑語,開心極了。
春節(jié)悄悄地來到人們身邊,帶來了喜氣,福氣,還有那合家團聚的機會。春節(jié)又悄悄地離去,我們要整裝待發(fā),以精神煥發(fā)地氣質去迎接新年的一年吧。
《憶春節(jié)》作文 篇6
春節(jié)是一個除舊迎新的節(jié)日,在這一天里,人們會全家聚在一起,一邊吃著熱騰騰的餃子,一邊聊著家常事,全家人有說有笑的,可真是其樂融融!
去年春節(jié)是一個令我難以忘懷的日子,那天的場景至今仍令我歷歷在目……
早上,我在"噼噼啪啪"的鞭炮聲起了床。一起床,我就感覺有一股暖流圍繞著我,這股暖流來自于人們的熱情和新年的熱鬧。上午,我和媽媽去買了幾副對聯(lián)、幾張"福"字和一卷長長的鞭炮。回到家后,我和媽媽就熱火朝天地干起了活來。我們在門上、窗戶上都貼上了"福"字,門上還有有一幅對聯(lián):"龍騰祥云門接福,蛇吐瑞氣戶迎春。"因為去年是蛇年,所以窗戶上還貼了一些關于蛇圖像的.照片。
中午,爺爺、奶奶、爸爸、媽媽……一共十三口人都聚到了一起。我們是三個人圍著一張桌子坐下來,吃著可口的佳肴,說著溫馨的話語;孩子們有的三五成群在一起玩,有的正在狼吞虎咽地吃飯。這種氣氛十分和諧!
到了晚上,也是最令人激動的時刻到了——要放煙花啦!只見一朵朵五彩繽紛的煙花直沖云霄,突然散開來,煙花真的變成了花朵兒,有的形狀像牽牛花,是個喇叭;有的形狀像牡丹花,正在努力綻放自己的花瓣……
這就是我的春節(jié)回憶,它們是美好幸福的!
《憶春節(jié)》作文 篇7
猶如豬兒渴望睡覺,猶如白鴿期盼藍天,猶如麥苗等候返青,我也無時無刻不在盼望著春節(jié)的來臨。
翹首東望,新春招手,寒冬隱退。春風帶著歡笑,溫暖了整個大地。我伸開雙臂,敞開心扉,讓春風肆意。和煦的春風,在叢林間回旋,報春的鳥兒飛出了小窩,傳遞著新春的喜訊,仰望天空,湛藍碧透,明媚的陽光,喚醒冬眠的'大地,春天從解凍的河水中“叮咚,叮咚”而來。
春風回蕩,萬象更新,生機盎然,滿院春光,出門見喜,迎來陣陣歡快的笑聲。新春的節(jié)奏已經悄然降臨,大街小巷,迎春的對聯(lián)已經貼上了門框,紅火的“!弊肿哌M了千家萬戶。孩童們脫下舊衣裳,穿上了新裝,喜上眉梢;老人們享受天倫:福至雙親在眼前,孫男嫡女膝下繞,其樂融融。老老少少歡聚一堂,笑看芳草溪岸柳綠花紅,耳聽鞭炮震震響遍四方。春風蕩漾,萬物生輝,駿馬奏凱,祥豬降臨!
站在新年這一雪白的起跑線上,向著明天,向著東方那輪冉冉升起的紅日,我緊緊握著手中的鞭兒,甩響那新年的第一聲:豬年,你好!
《憶春節(jié)》作文 篇8
春節(jié)是中國人特有的傳統(tǒng)節(jié)日,象征著新春的開始,代表著團圓,是中國人最重視、最隆重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我記得小時候,一到過年,大人小孩都露出幸福的笑容,春節(jié)味很濃。但隨著歲月的消逝,春節(jié)味道似乎越來越淡了。
記得小時候,只要快過年了,家里大人們就開始忙活了。甚至從臘八開始,只要吃過臘八粥,大人們就要為過年做準備了。淘麥子,打面(即把麥子磨成面粉)為蒸饅頭做準備。買菜如:大蔥、蘿卜、白菜、粉條、等等。最主要的是每家都要買上幾十斤的豬肉,因為平常人們是不舍得吃肉的,所以過年了要過過肉癮。總之,不管在忙什么大人們就是沒停過,而且每次逢集必去。每次去必要買東西,稱之為“辦年貨”。 差不多臘月二十以后,人們就開始蒸饅頭、炸丸子等為過年準備了。小時候,鄰居之間都會互相幫忙,也有幾家和在一起蒸饅頭、炸東西的。因為每家都要蒸好多饅頭、炸好幾樣吃食,所以鄰里之間幫來幫去直到臘月二十九才能忙完。我最喜歡家里蒸饅頭的時候了。奶奶、嬸嬸及鄰居在我家要忙碌一整天。早上她們要和面,以保證面能發(fā)酵。看著好幾盆的面團由小變大、由瘦變肥,真有一種難以言表的喜悅。中午她們還要再翻動一下面,以利于發(fā)酵。午飯過后她們就要開始做饅頭了。她們有人分面團、有人整形、有人包餡??忙的不亦樂乎。而我們小孩子就在旁邊搗亂,爭著要面團,有時還會挨訓的?粗粋個飽滿的包子被整齊的放在篦子上、一個個圓圓的饅頭像一排排士兵筆直的站立在案板上。還有棗饃、口袋饃、油燈饃、大饃??不過我最喜歡的是油燈饃,蒸熟后,在里面倒入一些香油,用一根棉線,用火就可以點著了,就像油燈一樣閃著耀眼的紅光。等香油熬完燈滅了,就可以吃香噴噴的油燈饃了。我們小孩子會比誰的“油燈”亮的最久,誰的最香、最好吃。那是我們過年常玩的游戲,也是蒸饅頭時我們最期待出鍋的饃。婦女們忙著做各種饃,男人們要一直待在廚房燒鍋,蒸熟一籠籠的饅頭。小孩們則各人手拿一個饃,一邊玩耍一邊吃。我記得那時我們打賭看誰吃得最多,結果我吃了六個包子加饅頭、堂弟竟然吃了七個,小妹也吃了五個,鄰居家的小男孩也吃了七個。我們是從中午吃到晚上且一邊玩一邊吃所以才能吃那么多的。直到晚上各種饅頭才算蒸完。大人們也都累了一整天。
接下來就是炸各種東西了,有:馓子、丸子、油果子、油條、麻葉??這也要幾家人的幫忙,也要忙活一整天。我們小孩子只可以吃,是不準待在廚房的。因為大人們怕小孩子亂說話,如說“少了”,大人就認為說“油”了很多,認為是不吉利的。諸如此類的話是最忌諱的。所以最好的法子是不讓小孩子待在廚房。
貼春聯(lián)也是很受人們重視的。那時候還沒有賣印刷的春聯(lián)的,所以每家每戶貼的多是自家手寫的,也有找寫字好的代替的。那時我家的春聯(lián)都是爸爸寫。盡管我爸只上過小學,但他寫的字還是很好看的.。大概是怕字太難看貼出去被人笑話,才刻意練習的吧。我當時看爸爸寫,就想我也要好好練字,等我大了我就可以寫春聯(lián)了?梢宰寔戆菽甑娜硕伎纯次业摹昂米帧保菚r我會聽到父母說那時誰誰寫的,然后鄰居們夸獎一番,而
我躲在一邊偷偷的樂。一般,都是二十九寫春聯(lián),年三十早上貼春聯(lián)。吃過午飯是不允許再貼的,因為只有家里有人去世了才在下午貼一種純色的紙,有紫色的、白色的、綠色的等。好像每年貼的不一樣,要貼滿三年,即親人去世后三年,才能換上大紅的春聯(lián),這個我不太懂。
年初一,人們會起得很早。小孩子也是興奮的睡不著,外面還是一片漆黑呢,小孩就到處跑著拜年了。拜年,那可是真真實實的磕頭。有的大人會逗小孩子說:磕得不響不算。于是童真的孩子們牟足了勁磕一個響響的頭,大人這時又會心疼了;琶鸷⒆油麄兌道镅b瓜子、花生糖果等好吃的,最主要的是壓歲錢。孩子們會一家家的拜年,摸著漸漸鼓起來的口袋,數著兜里漸漸加厚的錢,甭提多高興了。
而現(xiàn)如今呢?春節(jié)味變得越來越淡了,有時都過完年了還感覺年還沒過呢。饅頭不蒸了、馓子不炸了、春聯(lián)不寫了??若要問這怎么過年呢,一個字“賣”。錢多了,人懶了。年初一,也不起早了,拜年也不磕頭了,問為什么會這樣呢,說那已經out了。春節(jié)味淡了,人情味也漸漸淡了。
我還是喜歡小時候的春節(jié),忙碌的春節(jié),充滿節(jié)日味道的春節(jié)。我記憶中的春節(jié)還是那么美、那么吸引我。
《憶春節(jié)》作文 篇9
記憶中,那伴著紛紛揚揚的雪花,側耳傾聽,新年的腳步,一個個閃亮亮的日子,讓我輕笑。
白天,到處洋溢著一派喜慶的氣氛!只見家家戶戶都張燈結彩,門前倒貼著春聯(lián),陽臺掛著紅燈。老老少少,男男女女穿著節(jié)日的盛裝,打扮得煥然一新,扶老攜幼走親串鄰去拜年。大街上也是張燈結彩,熱鬧非凡,人們臉上個個都洋溢著笑容,一派紅紅火火熱鬧的景象。這時也自然是孩子最快樂的時候,伙伴們跑東家串西家,既可以得到長輩祝愿的紅包——壓歲錢,又可以盡情地玩!拔睔g聲笑語漫遍了大街小巷。
到了傍晚,婦女們在廚房里為年夜飯而不停的忙碌著。一番折騰后,家家戶戶桌上都擺滿了美味:常常順利的豬大腸,團團圓圓的魚圓肉圓,年年有余的魚肉,如意菜黃豆牙……熱氣騰騰,溫馨撩人。一家人團團圓圓,津津有味地吃著,老伯、爸爸舉杯暢飲,一唱一和,媽媽姐姐們笑瞇瞇的雙眼變成了兩條縫,一家人都是滿面春風,其樂融融。吃過晚飯 ,全家 圍著電視一起看春晚,看著一個個穿著喜慶的人影或笑或鬧。夜幕早已降臨,遠處偶爾會有鞭炮聲響起,零零落落,等待著新年鐘聲的敲響。
經過漫長的等待,快到12點了,我變得有些坐立不安,直直的盯著鐘面,激動人心的時刻要到了:我們隨著主持人一起倒數:“十、九、八……二、一、零!”這時候,“當當當”那似乎是不情不愿的鐘聲終于響起!與此同時,我的`嘴角揚起一個大大的弧線,大喊“過年了!”隨著新年的鐘聲,全家人都奔下樓點鞭炮。剛下樓,一陣寒風吹過,我不禁一個哆嗦,“好冷!贝藭r“噼里啪啦”忽然一陣響,開始放了!鞭炮聲聲震耳欲聾。“嘣嘣嘣” 煙花緊接著一聲巨響升到了半空中,一瞬間爆炸了,那爆炸的煙花,像是一朵朵美麗的花在空中展開了笑臉,又像無數的明亮而璀璨的流星,各式各樣,五光十色,把天空點綴得格外美麗。
原本漆黑的天空,取而代之的是漫天紛亂耀眼的煙花。焰火繽紛奪目染透碧空,與五顏六色閃爍著的霓虹燈交相輝映。煙花和爆竹合奏。正如元代趙孟
【《憶春節(jié)》作文】相關文章:
憶春節(jié)的作文11-01
《憶春節(jié)》作文08-11
實用的《憶春節(jié)》作文08-11
【精選】憶春節(jié)作文五篇11-09
精選憶春節(jié)作文五篇11-08
精選憶春節(jié)作文7篇11-16
精選《憶春節(jié)》作文10篇01-20
《憶春節(jié)》作文三篇01-22
【精選】《憶春節(jié)》作文三篇01-23
【精選】《憶春節(jié)》作文四篇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