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參觀上海世博會作文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參觀上海世博會
參觀上海世博會 (中國大學網(wǎng) unjs.com) 參觀上海世博會 自今年5月1日,中國2010上海世博會開幕以來,我一直想去參觀、游覽,遲遲決定不下來,待買好8月19日10點02分去上海的火車票后,懸著的心終于放了下來!我事前打算請上海胞兄作導游,但他回電告知:“我們一家已去過兩次,不再奉陪,你自已去闖世博會吧!”既然如此,我只好獨自去闖了。在赴滬之前,外孫嘉俊曾跟我說起過:學校老師已向大家布置作業(yè),要求每位同學,在家長的帶領(lǐng)下,去上海參觀世博會一次。除此之外,參觀后還有其它任務:1.寫一篇作文,2.畫一幅世博會圖畫。另外,我也要寫一篇雜記,這是后話。照此說來,我這次去上海不可,一來可以參觀游覽;二來順道走親訪友。 一.進場 8月19日,我們二人在杭州城站火車站乘坐D5658次動車,前往上海南站。正午到站,當天就在閔行區(qū)莘莊鎮(zhèn)的二哥家住了下來。第二天(20日)一早,準備停當,祖孫二人興致勃勃地乘世博公交專線車。因各地參觀者眾多,車站里人滿為患,坐車要排隊,而且成長龍陣,乘客們在烈日下打著陽傘仍酷熱難熬。但見站立不要排隊,隨時可以上車,為節(jié)省時間趕赴展場,我們選擇站隊上車。9 時許,到達上海世博會現(xiàn)場。在世紀大道周邊,人山人海,都是各地趕來參觀的游客。從后灘入口的各地旅行社特別多,且都是開著大巴過來的。導游們舉著五花八門的領(lǐng)隊旗幟,分外招眼,這也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各地蜂涌而來的散客也不少:有成雙成對的、有攜老帶幼的,有獨往獨來的。我憑身份證在世博會售票處,購得一老一小兩張優(yōu)惠門票:六十歲以上老人和小孩,票價一律100元。憑票進場時,鐵柵欄把人們隔成九曲十八彎,加塞兒插隊甭想!到了入口處,安全檢查更是分外嚴格。男女安檢員個個盡心盡職,游客進場尤同上飛機一般。安檢員手拿監(jiān)視器,在每個人身上,前前后后、左左右右、上上下下地檢查一遍。我們也無一例外,隨身的背包、帶去塑料袋(盛水用的空瓶和擦臉用的毛巾),都沒有放過,均一一驗視,確認無誤后,才通過放行。 二、參觀 凡是參觀過上海世博會的親朋好友,都告訴(傳遞)給我一個同樣的信息:參觀上海世博會必須排隊,特別是熱門館(如日本、沙特、澳大利亞、美國、英國、法國館等),多則排六小時、四小時,少則排兩小時,一天下來,沒有幾個館可以參觀。太陽底下曝曬,大家都很乏力。記得常州好友沙正華,參觀世博會后,寫了一首寶塔詩,他用電子郵件發(fā)給我,倒蠻有意思的,題目叫《看世博》: 一個字,累; 兩個字,受罪; 三個字,全排隊; 四個字,不看后悔; 五個字,看了更后悔; 六個字,排不上的館美; 七個字,看與不看都后悔; 八個字,上海人請你溜溜腿; 九個字,愛爾蘭的啤酒就是貴; 十個字,沙特阿拉伯館時間太費; 十一個字,看不到頭密密麻麻蠕動隊; 十二個字,插隊者眾人的鄙視下很慚愧; 十三個字,如果恨一個人就請他去世博會; 十四個字,綠色通道彰顯文明關(guān)懷殘疾弱者; 十五個字,健康人端座殘疾車義務陪同無障礙。 我也心血來潮,回了他一首打油詩,題目叫《逛世博》: 中國人,軋鬧猛; 到上海,觀世博; 西洋鏡,大家看; 晚進去,早出來; 逛一圈,兜兜風; 拍張照,留個影; 犯不著,動肝火; 有勁道,多瞧瞧; 沒功夫,少跑跑; 人與人,不一樣; 人比人,氣煞人; 想得通,心就寬; 想不開,死活該; 三字經(jīng),我現(xiàn)編; 聽不聽,全由你! 這次進場,我們眼見為實,用“走馬觀花”四個字,來形容參觀世博會,洽如其分,證明他寫的寶塔詩基本沒有錯,不是亂說的。之前,我雖然沒有到過世博會現(xiàn)場,但道聽途說,加上每天收看電腦信息,憑感覺寫的打油詩,也基本符合情景。20日這天,我們早上8時出門,到晚上8時回家,足足化了12個小時。由于思想上早有準備,為自已留了一手:排隊人多的館不去,排隊人少的或者干脆不要排隊的館,走進去看一遍,蕩一圈。這樣下來,居然跑了八九個外國館。如非洲聯(lián)合館的安哥拉館、歐洲聯(lián)合館的馬爾他館、美洲聯(lián)合館的危地馬拉館等。 安哥拉館是我們進場參觀的第一個外國館,祖孫倆在安哥拉館漂亮的國旗前互拍留影;危地馬拉館無紀念圖章可蓋,館內(nèi)卻有土著婦人用彩色水筆繪的瑪雅彩圖,每次要價人民幣10元,3-4厘米見方的彩圖替代蓋章,向她求畫的游客為數(shù)不少,一天下來,少則幾百元,多則上千元可進賬,一個世博會下來,老婦人快成老富婆了。在厄瓜多爾館入口處,有世博會志愿者在分發(fā)該國小國旗,外孫上前要了一面,一邊走路,一邊揮動,好不開心;在多米尼加館設的商鋪里,外孫還買了一只紅藍交錯十字圓形紀念章,別在衣服上,沾沾自喜。 世博會場館內(nèi),到處熱浪滾滾,一路走去,酷熱難擋。好在有噴霧設施降溫,能給人們帶來一絲涼意。外孫年紀小、體力差,他時不時地找蔭涼處休息,這樣就放慢了參觀速度。我們饒有興趣地登上高架步道,舉高臨下,舉目眺望,一路走去好象檢閱一般,各國場館的外貌盡收眼底,風景這邊獨好!沿著高架步道,我們一路走到中國館的附近,在世博軸巨大的遮陽篷下,我們以雄偉的中國館為背景,拍照留影后,再乘電梯進入中國館參觀“中國省市聯(lián)合館”。館內(nèi)安裝大型中央空調(diào),十分涼爽,疲勞頓消。我們先后在甘肅、陜西、新疆、貴州等館停留參觀游覽。由于陜西館和新疆館有歌舞表演,看的人比較多。其它館大多是音像(視頻)展示,我們邊看邊走。貴州館的影象比較深,排隊進門參觀,發(fā)現(xiàn)該館的整座木結(jié)構(gòu)建筑,不用一只鐵釘,顯示能工巧匠的手藝與智慧;陜西館有唐明皇和楊貴妃的蠟像展示,形象十分逼真,拍照的人特別多,我給外孫也拍了一張;維吾爾族同胞新疆舞跳得特別好,特別帶勁,可惜跳的時間太短,游客們余興未盡,只得依依不舍退場。 三、收獲 2010年8月20日,是上海世博會開幕第112天,當天進場參觀人數(shù)是455400人。第二天(8月21日)世博會公布的參觀人數(shù)為500000人。如果按照每天400000人計算,世博會舉辦期間的184天,共計有400000人×184天=73600000人(次)參觀。9-10月是世博會參觀井噴期,每天參觀人數(shù)可以達到500000人,這兩個月不會少于30000000人,兩項相加,上海世博會參觀總?cè)藬?shù)可突破1 億大關(guān),這是最保守的數(shù)字。 這次參觀世博會,有不少收獲。第一次參觀世博會,我是帶著新奇的眼光去看世博會,去看新事物的;幸運的是,我在不出國門的情況下,能領(lǐng)略異國風情,了解風土習俗,與世界上一百多個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不同膚色、不同風俗的國際友人親密接觸。 我是一個集郵愛好者,我要用郵品將上海世博會記錄下來,定格下來。出門前,我準備了一只旅游紀念封,貼上了一枚中國郵政2010年1月21日發(fā)行的《上海世博園》“中國館”特種郵票,另外,我還攜帶一本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發(fā)行的《參展國郵票集》(被郵人們稱之為集郵護照)備用。這次參觀世博會,我還打算到列支敦士登館去現(xiàn)場采訪。記得2005年5月18日這天,我參加由杭州市集郵協(xié)會組織赴浙江諸暨楓橋舉辦的“中國——列支敦士登公國聯(lián)合發(fā)行《繪畫作品》特種郵票首發(fā)式”。當時心想:有機會去列支敦士登旅游,那該有多好。∥以谏虾J啦⿻,向志愿者打聽列支敦士登館,他們指點我:該館設在歐洲聯(lián)合館里,我按圖索驥,很快找到了列支敦士登公國館,真是高興得不得了。于是,我在該館用幾萬張不同郵票拼成的山水圖畫前合影,又化35元人民幣,在該館所設的郵票專賣柜上,選購了一枚由該國郵政發(fā)行的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觀潮圖》小型張。我們還一同觀看該國的經(jīng)濟和文化錄像,別有一番情趣。在世博會郵政所里,我為外孫填寫上海世博會紀念封時,問郵政所工作人員:這里的郵政編碼是多少?他們異口同聲地回答:201051——是上海世博會開幕的日子,這是一個既響亮,又好記的郵政編碼。我為杭州郵友許明明,蓋好了50枚自制世博會“雙花封”(郵花和火花)郵政日戳;該所存有挪威館、阿曼館、巴基斯坦館、波蘭館、羅馬尼亞館、俄羅斯館、沙特阿拉伯館、新加坡館、西班牙館等9枚館場戳可蓋,我是“踏破鐵鞋無處覓,得來全不費功夫”,郵政工作人員幫我在帶去的《參展國郵票集》本子上加蓋9枚館場戳,我如獲至寶,高興而來,滿意而歸,不亦樂乎! 汪海清寫于2010年8月24日23時 。ㄞr(nóng)歷庚寅年七月十五日·六十四周歲生日)【參觀上海世博會】相關(guān)文章:
參觀上海世博會作文04-23
期盼上!笆啦⿻04-26
上海世博會的作文04-17
參觀世博會作文02-05
參觀世博會作文02-04
上海世博會有感04-26
游上海世博會作文04-13
去上海世博會的作文04-12
游上海世博會作文09-14
上海世博會志愿者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