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初中作文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人與自然初中作文匯集
人總認為自己是大自然的主宰,本文卻告訴我們,人是“自然的懷抱”中的孩子,任性地毀壞母親的健康,到頭來害苦的是自己。唯有懂得愛護,才能幸福生活。對我們所關注的對象,跳出圈子來看,也是一種行文之道。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準備的人與自然初中作文,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人與自然初中作文】
誰是生命的主宰?人,還是大自然?
有人說:“世界上假如存在神,那么神便是天上的主宰,而人類則是地球的上帝。”自然。世上不存在神,那些神明論也都是人們虛構出來的,那么人類就是世上的主宰嗎?
人類是最高等的動物,人有思想,感情,有著低等動物所沒有的智慧,人類能發(fā)明制造出幾乎他們想要的一切。人有感知與判斷能力,能夠分析世間的美,萬物的理,事物發(fā)展的規(guī)律。人在其它低等動物眼中真的是至高無上的,對人類,它們既羨慕,又畏懼。
人類的科學技術也是不斷進步的,也試圖憑著自己的智慧改變本不能也不可能改變的大自然。人類的野心太大,想要凌駕于大自然之上。在他們眼中,他們本該是無所不能的,以致能決定一切。他們也在為主宰自然,主宰地球作準備,肆無忌憚地破壞阻礙他們的事物。大自然也曾一次次地警告,人類還是執(zhí)迷不悟。
大自然的怒火是無情的,足以焚毀一切。讓你在痛苦中煎熬,讓你第一次感到恐懼,也開始后悔人類的無知與可笑。
人類抵抗不了大自然給予他們的懲罰,這是一種屈服。最高等動物也只能跪伏在大自然面前,生命的主宰,地球的.主宰,便是大自然。
人類總認為自己與自然是并列關系,其實不然,人類還不夠資格。人與大自然只是包含關系,而且是自然包括人類。人只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或者是微不足道的一小部分,又或者更少。所以,假設哪一天出現(xiàn)了比人類更高等的生物,我也不會感到奇怪。
另一方面來說,人類是產(chǎn)生于大自然的,是由森林中的古猿進化而來的,只是人類總將自己與自然對立起來。人類在大自然的各個區(qū)域里生存下來,依靠著大自然存活并發(fā)展。等到一個人漸漸年邁,直到死去。人們總希望他的靈魂還在世間飄蕩,自古祭祖就是這樣的一個例子。但從本質上講,人死后無非是成為泥土或其它植物的養(yǎng)料?偟膩碚f,人生于大自然,最后也會歸于大自然,這只是生物循環(huán)的一個過程。除了生前遺留的精神財富,或是造福于人類的各種技術,總之,除了生前的貢獻還留在世上,便沒有其它超出實際的意義了。
別把自己當做上帝,人最多是上帝的臣民罷了。我們沒有資格掌控自己的生死,一切都是按照事物的正常發(fā)展規(guī)律進行的,每種生物或非生物都是充當循環(huán)鏈的一部分,人類也的確有很多智慧結晶,但我們自己又何嘗不是大自然的產(chǎn)物呢?
【篇二:人與自然初中作文】
人是大自然創(chuàng)造的奇跡。世人離不開大自然的庇護。但是,隨著現(xiàn)代科技的發(fā)展,人類開始破壞大自然,地球上出現(xiàn)日益嚴重的生態(tài)問題。
自然創(chuàng)造了人類,孕育了人類。她是人類的母親,她一直關心`愛護著自己的孩子。她包容人類一次又一次的錯誤。她一直默默的付出。她希望有一天人類會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并努力去挽回。她明白,她明白人類這樣下去,終究會受到懲罰。她不想,也不忍心看著人類受到懲罰。于是她極力掩飾著人類的罪行。同時她也等待著,等待著人類覺醒的一天。
而人類卻不知道母親的痛苦和等待。仍然傷害著母親。只想著怎么從母親那里謀取更多利益。人類大量開采煤炭、石油、天然氣以及其它礦物,留下了無數(shù)礦坑,這不僅破壞了母親原有的面貌而且也使母親失去了健康。此外,人類還破壞了植被。因為人類的亂砍亂伐,使樹木大量減少。原來是樹林成群的地方現(xiàn)在已建起了高樓大廈;有的人甚至在山中建起了工廠。森林大面積減少,這使各種野生動物瀕臨滅絕。也因為人類的破壞,使沙漠越來越多,沙塵暴也越來越頻繁。以前的寧波是個寧靜的城市。而前不久,沙塵暴竟然也襲擊了這里。這是向人類發(fā)出的警告。因此我們多要植樹造林,防止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使沙塵暴得到很好的控制。
人類盲目利用大自然的各種資源。人類的盲目使自然發(fā)生了巨大變化。如羅布泊,過去那里是廣闊、美麗、充滿生機的湖泊,那周邊是牛馬成群,綠樹環(huán)繞,河流清澈的生命綠洲。而現(xiàn)在變成了一片死寂的荒漠,胡楊林成片死亡,寸草不生、一望無際的'戈壁灘,溪流也干枯了。那里夏季氣溫高達70攝氏度。天空中不見一只鳥,沒有飛禽敢于穿越。
更過分的是人類不僅把自己處理不了的垃圾藏到母親體內。還把工業(yè)污水排入母親的血管內,母親的血液被污染了?扇祟悰]想過:母親的血液都被污然后該怎么辦?人類將怎么生存?
大自然不是祖先留給我們的,而是從子孫那里借來的。讓人類一起保護大自然,愛護人類共同的家園。讓我們的子子孫孫都能看到一個清新綠色的,生機勃勃的世界吧!
【篇三:人與自然初中作文】
大自然是我們的朋友,我們應與它和諧相處。
一位女大學生張欣用自己兼職賺來的350元買下一只被貶賣的省級保護動物豆雁。有人問她這樣做值得嗎?她回答:值得,錢花了能再賺,但鳥兒殺了就沒有了。
我覺得我們人類應該與自然和諧相處,因為人與自然環(huán)境是存在相互作用的,彼此聯(lián)系,共同構成了人與自然系統(tǒng)。人類的活動會改變自然,自然也會影響到人類的生存發(fā)展。
就比如說某地的'居民環(huán)保意識強,不亂扔垃圾,而且每天都有人及時清掃,所以這個地方的空氣非常好,讓人感到特別舒服。而另一個地方的居民環(huán)保意識薄弱,每天丟的垃圾也不及時清理,讓這個地方成了一個垃圾場,算是臭不可聞的了!人與自然就得有個和諧,假如這個和諧被打破時,自然就會影響到人類的生存!
我們假如不與自然和諧相處,而去破壞自然,那我們人類將會遭到自然對人類的報復!社會和諧賴于人與自然的和諧。無限制的驚奪自然,會造成資源的枯竭、森林的破壞和減少、土地的退化、荒漠化和沙漠化、水資源的減少和污染,最終會導致人類生產(chǎn)和生活環(huán)境的惡化。
【篇四:人與自然初中作文】
關于人與自然的作文
嗡嗡嗡——嗡嗡嗡——我愛砍樹,砍樹是我的天職。我哼著自編的“嗡嗡曲”,扭動著鋒利的身軀將身上的尖刺嵌入樹干中,看著樹絕望倒下和動物驚慌逃走的身影,我咧開布滿銹跡的嘴“嘿嘿嘿”地獰笑著。我的輪子碾過枝頭還泛著青綠的.小樹,大笑著追趕驚慌的小動物……在我眼里這一切都那么有趣,那么令人快樂……
突然,一只身體精廋的小動物擋在我面前,毛發(fā)直立,露齒咆哮,在它剛硬的身體里,我仍能看到那無法遮掩的恐懼,畢竟,它那么小……它在為什么而挺身擋在我面前?不管了,沖過就是了!后面還有一顆大樹沒被我砍倒呢!就在我冒出這個想法的一剎那,一陣電擊般的痛感從身體一閃而過,接著面前一片漆黑……
當我再次重見陽光時,我像經(jīng)過了x腦一般茫然了。我面前站著的那個大家伙不就是我自己嗎?那我呢?我下意識低頭看了看自己:油污中一個恐懼的影子看著我,毛發(fā)倒豎……瞬間我感受到那小動物靈魂中的痛苦:失去家園失去親人,不顧一切地保護樹洞中孩子,雖然恐懼但不好退縮……我愣住了,我之前做了什么?我是不是錯了?……
又是一陣電擊般的痛楚,我再次面對那棵樹與那只小動物時,我們都沉默了……
環(huán)顧四周,樹枝一大片一大片鋪在地上,縫隙間隱約還卡著幾只死亡的小動物……這就是我腦海中的快樂嗎?這就是我來到這個世界上的目的嗎?我呆呆地望著被我毀了的森林,永久地沉默了。
【篇五:人與自然初中作文】
同學們,除了貓、狗、兔,你們還真正見過、真正了解過哪些動物?你們知道金絲猴嗎?你們知道麝嗎?你們知道相思鳥嗎?你明知道《愛在山野》這本書的主人公——黑麂嗎?
《愛在山野》寫了這樣一個故事:作者劉爺爺為了尋找黑麂,去往重陽嶺,途中見到了“長腳的蛇”,觀看了“豬蛇大戰(zhàn)”,還偶遇了相思鳥。在重陽嶺上,劉爺爺找到獵人小張,并和他一起開展了尋找黑麂的行動。為了找到黑麂,他們曾月下狩獵、找糞粒、研究麂的“宣言”、下吊弓……最后,劉爺爺和獵人小張發(fā)現(xiàn)了三只黑麂,還成功捕獲了一只。
原來,在重陽嶺上有著不少的黑麂,只一冬天就能捕到三、四十只!可現(xiàn)在,當?shù)厝松仙骄尤灰恢缓邝涠家姴恢!曾?jīng)的那片山林樹木茂盛,動物繁多,如今那片山林樹木少了,河流淺了、窄了,多了開墾的田地。云豹、毛冠鹿、黑熊、鬣羚都已經(jīng)隱匿到更為荒僻的深山,華南虎與梅花鹿已多年不見蹤影。為什么現(xiàn)在沒有茂盛的樹林?為什么現(xiàn)在沒有繁多的.動物?
不僅是重陽嶺,其他地方的環(huán)境也越來越差。三十多年前,四川的若爾蓋濕地美麗而壯闊,讓人心潮澎湃?墒侨嗄暌院,濕地大面積退化成草原,沙化、鼠害嚴重。最發(fā)人深思的是,在這里拍攝紅軍過草地的電視劇的時候,竟然無法找到足夠深的沼澤,只好人工制造。為什么濕地會退化?誰是兇手?
【篇六:人與自然初中作文】
古話說:“順其自然”是指我們要遵從自然規(guī)律,萬事不必強求。然而我們對大自然卻嚴格得近乎苛刻,仿佛她是我們手中一枚棋子,身邊一個女仆,呼來喚去,無所不從。但我們卻忘了:大自然是個偉大的生命,是生命就會有力量的爆發(fā)。于是現(xiàn)在,我們不得不開始收拾自己一手造成的殘局,品嘗自己親手栽種的苦果。瞧!在沙塵暴的肆虐中掙扎抱怨的人們不正在承受著大自然的懲罰嗎?把自作自受送給人類,實在不算過分。
我曾沉醉于燈紅酒綠、紙醉金迷之中,對大把的鈔票和滿街的精品心存向往和崇拜,總覺得上帝造物無非是讓人類用來享受的,大自然的奉獻舍我其誰?我也曾渴望陶醉在碧波萬頃皓月當空清風送香的自然美景之中,貪婪地呼吸和享受著這充滿生機的一切,并覺得沒有什么時候比此時更心安理得,F(xiàn)在想來,那時的我簡直是個無賴,懷著一顆被物欲充斥的心,用一雙骯臟的手去挖掘掠奪屬于自然的一切,且不知休止。既然如此,我又有何資格希望明天依然有藍天白云,鳥語花香;又有何面目對著千瘡百孔的`自然,要求她許我個未來!
于是,我開始懷疑:像我這樣的人太多,多得自然都來不及她善意的警告,多得她不得不甩我們個響亮的耳光——黃土高坡上的慘淡荒涼,珍禽異獸的紛紛滅絕,人類疾病的到處傳播。其實,這何嘗不是我們自己在打自己耳光呢?
其實,大自然并不那么難以相處:他是個溫順恭良的母親,能給我們無微不至的關懷和無私無盡的貢獻,只期盼作兒女的盡些基本的孝道,使之安養(yǎng)天年;她是個披肝瀝膽忠誠以待的朋友,能給你誠心誠意的幫助和發(fā)自肺腑的勸戒,只希望你以一顆平等真誠的心待她;她又是一個愿報我們以瓊瑤的戀人,不必你百依百順,更不會恃寵撒嬌,只要求你給予她基本的尊重和支持。
這就是自然,一個像母親,像朋友,像戀人一樣實實在在陪伴在我們身邊的自然,她以那么博大的胸懷包容了我們的幼稚和無知,又以那么堅強的毅力和我們相濡以沫度過了一段段艱難的歲月。難道,這無休止的攫取,掠奪,喪失人性的物欲追求就是我們對她的報答嗎?
不是,當然不是。
因為我們已經(jīng)清醒,我們敢于摸著自己的良心發(fā)誓:相信我,大自然,我會許你一個未來——光輝燦爛的明天!
【篇七:人與自然初中作文】
中央三臺每天傍晚的《動物世界》,是我最喜歡的節(jié)目之一。在唯美的大自然里,那些精靈們出生、成長、死亡。我們人類說“民以食為天”,其實,地球上的其他生物,又何嘗不是以食為天?它們視“食物”為畢生的追求,甚至會為了一餐食物,在與敵人的博斗中喪命。
相比之下,人類何其幸運,在物種的競爭中,我們的祖先憑借聰明才智,學會了使用工具,從而進化演變成為了地球的主宰者。我們用足夠高的智商,建立起地球上從未有過的物質文明,因此我們再也不會衣不蔽體,更不會食不果腹。
發(fā)展物質文明,無可厚非。也正是物質的.繁榮昌盛,讓我們生活的臺階上了一階又一階。可是我想,我們在發(fā)展中,是否也應該學會深思呢?煤礦的開采,我們獲得了煤,那瓦斯氣呢?它令人聞風喪膽,避之不及,因為它是煤礦里的隱形殺手,導致過無數(shù)人喪命。其實,瓦斯是一種跟天燃氣成份極為類似的可燃氣體,理論上,是能把它變廢為寶的,F(xiàn)階段,我們在根本沒有技術將煤和瓦斯分開的前提下,肆意妄為的挖掘煤,卻詛咒瓦斯的危害?墒窃{咒,是否是對我們自己愚昧的諷刺呢?
我們的口號是:要可持續(xù)發(fā)展。這樣的發(fā)展,是可持續(xù)發(fā)展嗎?
中國能源網(wǎng)上報導,地球上已探明的石油,天燃氣,煤儲量,按照現(xiàn)有的速度開采下去,分別還能開采40年,50年,110年,那以后呢?我們該怎么辦?
于是,生物燃料成了人類寄希望于擺脫能源枯竭的束縛的一根救命稻草。伐林種豆,僅僅一個開始,亞馬遜森林一半已被毀壞,成千上萬種生物被滅絕,這才換來了巴西王國在全世界引以為傲的生物能源發(fā)展契機。可是,這樣的發(fā)展,是否也只是杯水車薪呢?
我們的地球母親需要這樣的文明嗎?人與自然,就像火與水,火能把水煮開,但是,水也能把火澆滅。人與自然之間,需要和諧相處,恰到好處。我所說的,絕不是無病呻吟,也并非杞人憂天,這確實是當今全球動態(tài)平衡發(fā)展中的一個事實,而且與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
我們個體很渺小,就如大海里的一滴水,沙漠里的一粒沙。也許,我們不是科學家,不能站在科技前沿,無法幫助同胞們找到替代能源。但是我們同樣能關注能源問題,因為只有去關注,才會自律。我們能從切身做起,盡量節(jié)約生活里的每一點能源,做一個環(huán)保主義者,為地球做力所能及的貢獻。因為大自然賦予我們的這些不可再生資源總有枯竭的一天,到那時候,不管你是水還是沙,生活都將回到最初,一切歸于零。
【篇八:人與自然初中作文】
幾十年前,地球是一個活躍著生命的精靈,這里有美妙的大氣層,有冷暖適宜的氣候,有清新濕潤的空氣,鳥獸魚蟲上演著自由的生活,花草樹木散發(fā)著醉人的芳香,那濃濃的綠蔭給人以撫慰和舒暢……能說,這便是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篇章了。
然而,隨著經(jīng)濟的日益發(fā)展,人類將越來越多的污染拋給了哺育他們的'成長的母親——自然。黑煙籠罩的天空中不見了鷹擊長空的雄姿,污濁不堪的河水終結了魚翔淺底的身影,與日俱增的人口使城市變得臃腫不堪,各種現(xiàn)代化的機械爭著吵著要主宰這個世界。
終于有一天,大自然負荷不了如此的傷害,他發(fā)怒了。于是,氣候變異,水土流失,溫室效應,臭氧層空洞,水資源短缺,沙塵暴,非典等接踵而至。人類終于領略了它的報復,于是人類開始思索人與自然不和諧給他們帶來的危害。
所幸的是,已經(jīng)有一些明智的國家政府和人民,在為自己幸福生活努力奮斗的同時也在為子孫后代做著長遠打算。于是有人提出了要對自然資源珍惜,要使人與自然達成和諧,要走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道路。其實,兩千多年前韓非子就給人類留下了“不涸澤而漁,不焚林而獵”的古訓,用到今天這個生態(tài)危機四伏的社會,它更是要警鐘長鳴不絕于耳。它告訴我們對水、對森林、對魚蟲鳥獸、對一切的自然資源的利用都要持長遠的有所保留的態(tài)度。因為自然和人類一樣是個有限的生命體,而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
和諧是鳥兒那堅硬的翅膀的,沒有了它,人類再也無法飛翔;和諧是汽車那提供動力的發(fā)動機;沒有了它,人類再也無法奔馳;和諧是帆船那種伸展的白礬;沒有了它,人類再也無法沖浪。所以,我們要攜手讓和諧永存,保衛(wèi)我們美麗的家園。
【人與自然初中作文】相關文章:
人與自然初中作文6篇05-07
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初中作文04-28
人與自然初中作文(6篇)05-07
人與自然初中作文(匯編6篇)05-07
初中初一作文550字:人與自然05-07
人與自然作文09-14
人與自然作文04-30
人與自然作文05-04
人與自然的作文06-24
人與自然作文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