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欣賞的作文10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根據(jù)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欣賞的作文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欣賞的作文 篇1
我讀書,我快樂;我讀書,我智慧;我讀書,我幸福。
在放暑假的時候,媽媽帶我去芝罘區(qū)清華書店看書,買書。媽媽帶我走進了清華書店的二樓,當我看到第一眼的時候,“哇!書的海洋,我可以看個夠了!蔽遗d高采烈的說。我第一本看的是《不一樣的語文故事》,我看了一下,覺得不太好看,我又選了一本別的書,我看好了《笑貓日記》《轉動時光的傘》這兩本書,我拿著這兩本“寶貝”書捧到了媽媽面前,問了一下:“媽媽,我可不可以買這兩本書呢?”
媽媽把書拿過來看了一下書皮,又翻開了里面的頁,說:“可以買!蔽腋吲d極了,我又去看下一本書,我看見了《淘氣包馬小跳》,然后我就坐在了一個搖椅上看了起來,時間慢慢過去了,這時媽媽來叫我,說該回家了,我依依不舍的把這本書放了回去,到了樓下買了幾支筆,這才戀戀不舍的`離開了清華書店。
今天,我可真快樂,因為我懂了:書是人類知識的源泉,只有努力看書,才能讓這源泉的水開通。
欣賞的作文 篇2
我們的學校坐落于郴州市開發(fā)區(qū)。我們學校是全國優(yōu)秀的民辦學校。這里環(huán)境優(yōu)美。有一排排高大而雄偉的教學樓,有無論一年四季都很美的小花園,有功我們們做操且十分寬闊的操場,有鳥兒傳出動聽聲音的百鳥園,有可以避雨的文化長廊,還有可以舉行校運會的田徑場。
我們美麗的校園一年四季都十分迷人。
當春姑娘來臨的時候,大地脫下了銀白色的衣裳,花兒露出了甜甜的笑容,當然那迎春花也在龔迎春姑娘的到來;小草兒也迫不及待的鉆出地面,想看看這美麗而溫暖的世界。那一年一度的'元旦節(jié)也被春姑娘吸引住了!到這時,那些小朋友和學生們可高興了,因為學校會在這種盛大的節(jié)日舉行一個活動!
當炎熱的夏天來臨,各個興趣小組都在為六一兒童節(jié)做準備,我們學校有鋼琴、羽毛球、乒乓球、舞蹈、古箏、武術、健美操、書法、版畫、油畫棒、手工、籃球、小皮球、電腦等興趣小組!
當秋風颯爽的秋季來臨時,秋天,那建軍節(jié)使我們的心情。那石榴樹的葉子有的還是那么綠,有的已經(jīng)發(fā)黃了,還有的已經(jīng)落在地上。書上的花兒不見了,代替他們的是一個個快成熟的石榴。那些成熟的石榴就像一個個撅著小嘴的胖娃娃都裂開了小嘴,向人們報告豐收的喜訊。
當寒風刺骨的冬天來臨時,大地穿上了銀白色的羽絨服,冬天那圣誕節(jié)學校會給每個人買許多零食,還會弄新年晚會哦!
我愛我的學!餍菍W校。
欣賞的作文 篇3
自然中的四季是美麗的。春天發(fā)芽,夏天茂盛,秋天收獲,冬天休養(yǎng),我們這個世界因有四季而豐富多彩。
春是一位畫家!皶钥醇t濕處,花重錦官城!碑斘乙髡b這句詩時,春天的美景仿佛就在一張紙上,一只畫筆在勾勒出春的輪廓:桃樹開出艷麗的花朵,農(nóng)民種下新的水稻,小草鉆出黝黑的土地,柳樹吐出新的枝條。春天是一年的起點,“一年之計在于春”,處處生機勃勃,在地里播下希望的種子。
夏是一位藝術家!暗净ㄏ憷镎f豐年,聽取蛙聲一片!被鸺t的太陽高懸天空,特別炎熱耀眼,弄得大伙兒都不敢出家門,但是蟬兒卻忙得不亦樂乎,每時每刻都在放聲高唱。夜晚,憋在家里一天的人們都出來乘涼。人們來到廣場,跳舞,唱歌。在田園,山上,自然的任何一個角落,動物們也不甘落后,它們聚在一起,舉辦森林交響樂會,青蛙、蟬成為了主角。
秋是一位自然科學家!按悍N一粒粟,秋收萬顆子!鼻锸鞘斋@的季節(jié),農(nóng)民們都在收獲稻谷,田野里一片繁忙的景象。秋風瑟瑟,稻田豐收,樹葉紅得似火,天空藍得如海,秋的美景無處沒有這位自然科學家的功勞。
冬是一位攝影家。“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卑籽┌}皚,銀裝素裹,大地仿佛都披上了一件白外套,她悄悄地攝下冬的'潔白與寥廓,她用鏡頭留下冬天永恒美好的記憶。
自然的四季是迷人的,四季來自自然,自然受四季的影響而豐富多彩。自然更是神奇的,還有許許多多的美景、現(xiàn)象,等著我們去發(fā)現(xiàn),探索。
欣賞的作文 篇4
聽一段音樂好像在讀一本書,感受一個人一生中的苦辣酸甜。在陽光明媚的下午,手抱一杯熱茶,靜靜地聽著音樂發(fā)呆,感受一下音樂中的美妙真是最好不過了。
無論是從前韻味十足的音樂,還是如今種類繁多的音樂都使我如癡如醉。
品味一首輕音樂,全身心放松于其中。像品嘗甜蜜的棉花糖,軟綿綿的,入口即化。婉轉悠揚的旋律,溫柔似水的意境,不知多少次,我在這甜蜜的音樂中睡去。glassmoon的《雨后的天空》總是讓我幻想著:一個美好的午后,自己從睡夢中醒來,匆忙做完作業(yè),跑回家的路上,看到雨后的天空出現(xiàn)了彩虹,陽光燦爛,自己心中充斥著陣陣暖意,忽地為自己說了聲加油……輕音樂的美好總是讓人奔向光明。
一首經(jīng)典的粵語老歌使我內心平靜。BEYOND的《海闊天空》讓無數(shù)次想要在困難面前放棄的我打起了信心。成長的痛苦都要經(jīng)歷,不管是理想海闊天空,還是職業(yè)海闊天空,都要堅持!敖裉煳液估锟囱╋h過,懷著冷卻了的心窩飄向遠方。”人世間的冷暖自知,即使遭受各種不幸,也要“原諒我這一生不羈放縱愛自由!
鄭智化的'《水手》也教會我,在人生中,我們我們像一條條小舟,遨游在社會的大海中,隨時會遇見風浪,所以“風雨中這點痛算什么?”跌倒了,爬起來,擦干眼淚,昂首挺胸向前走,只為了自己的理想。謝謝那無數(shù)首帶給我心靈安慰的老歌,它們的地位固不可撼。
跟隨時代的潮流,我也開始慢慢接觸Hiphop。A妹的《Badtoyou》召喚起我內心Hiphop的靈魂,全身的熱血沸騰,按耐不住舞動的靈魂。從前我覺著Hiphop只是一群黑人臟話連篇的說詞,雖然讓我聽到搖頭晃腦。后來才了解到Hiphop是一種很真實、很酷的文化。它不矯揉造作、不虛假、不虛勢。我漸漸地喜愛上了它,來源于生活的作詞讓我驚嘆不已,酷炫又燃爆的旋律讓我喜愛不已,就這樣,Hiphop活在了我的心中。
音樂的美妙在我心中不言而喻,也多希望自己在美妙的午后欣賞著自己喜歡的音樂,感受下他們酸甜苦辣的人生,品味自己的人生。
欣賞的作文 篇5
沒有了藍天的博大,但有了白云的悠然,它就是最真的,沒有了梅花的幽香,但有了野花的淳樸,它就是最善的,沒有了江河的奔騰,但有了小溪的執(zhí)著,它就是最美的。那么作為小學生的我們,什么時候才能像白云、野花、小溪一樣欣賞自我呢
落日晚霜,霜葉秋林需要欣賞;晚風殘月,敲窗冷月也需要欣賞。欣賞高山,會在高山的巍峨中找到強悍和凝重;欣賞大海,會在大海的澎湃中感悟到氣質與洗禮。
以前,在班級里,我是同學的好伙伴,是老師的好助手,只要班上有什么事情都是由我來操辦。一天,老師把我叫到辦公室跟我說,學校給我們班一個任務,在下周一得升旗儀式表演,是有關于感恩的。我回到班上,給同學們布置了一個小作業(yè),回家上網(wǎng)查有關感恩的課本劇,詩句。第二天交給我,第二天同學們把查的資料交給我,我選好了,便交給老師,老師說升旗手,主持人我不用擔心,老師自己選。我立馬去找音樂老師幫我們班編排舞蹈。最后我們班順利完成了學校交給我們的.任務,老師說這次,功勞的就屬你了。老師這些話說的我心里暖呼呼的。
我不是那風,刮過就停,我不是那雨,下過就晴,我不是那霜,飄忽不定,我不是那云也不是那電我只是那欣賞自我用創(chuàng)新思想欣賞自我的學生。
我欣賞自己,不代表我孤芳自賞,而是我對生活的憧憬;我欣賞自己,不代表我目下無塵,而是我對快樂的向往。
欣賞自我,是風起云涌時乘風破浪的勇氣;欣賞自我,是百轉周折后仍會胸有成竹的信心。沒有一個人是完美的,“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不用去刻意磨平自己的棱角,去發(fā)展自己的特點,去展示自己的風采!不要蜷縮在陰暗的角落里,打開天窗,外面仍有一片澄澈的藍天。朋友們,欣賞自我,會讓你與快樂同行,相信你自己是最棒的!
欣賞的作文 篇6
每星期六早晨,我都要去看望外婆,陪外婆說說話。
外婆總是先給我吃一個甜甜的饅頭,還給那個饅頭撒上些肥肉什么的。然后我就摸摸外婆收集的樂器。
一個星期六的早晨,我問:“外婆,您最喜歡哪種樂器的聲音?”
外婆笑著說:“你猜猜看!”
“是不是您當老師時用的那把吉他?”
“不是,再猜猜看,但它確實讓事實讓我想起了許多美好的事情!蓖馄耪f。
“是不是這架古箏?”
“不是,再想想!蓖馄耪f。
“是不是放在魚缸上的那個小提琴?”
“也不是,雖然它聲音好聽,但也不是我最喜歡的樂器聲。”外婆像個老頑童一樣說。
我把外婆的樂器都看了一遍,有吹的.、有彈的,有……
“太難猜了!”我說,“快告訴我吧,您最喜歡的是哪種樂器聲?”
外婆抱住我,緊緊地把我摟在懷里,她說:“我最喜歡的是你每個星期六早晨彈的鋼琴聲。”
我笑了,親了一下外婆說:“這也是我最喜歡的樂器聲!
欣賞的作文 篇7
有兩個人看同樣一株玫瑰花,其中一個人說:“玫瑰花的枝干上長滿了刺。”而另一個人則說:“不,那些長滿了刺的枝條上都開滿了美麗的花!币苍S有人要問,同樣是一株玫瑰花,為什么兩個人的看法會截然不同呢?答案很明顯:欣賞。第二個人正是用欣賞的眼光看待玫瑰花枝條上的刺,她才能看到長在枝頭上艷麗的花朵。
如果發(fā)現(xiàn)是一朵嬌艷的花,那么欣賞就是花瓣上晶瑩的露珠;如果發(fā)現(xiàn)是一株挺拔的樹,那么欣賞就是枝頭上誘人的果實;如果發(fā)現(xiàn)是一塊巨大的深藍色夜幕,那么欣賞就是夜幕上閃光的星光?傊,光有發(fā)現(xiàn)是遠遠不夠的,我們還要去欣賞,才能看到真正的價值。
東漢末年是一個戰(zhàn)火連天群雄爭霸的年代。正所謂亂世出英雄。然而這些英雄們,如果沒有“伯樂”的欣賞,又如何能夠盡情展示自己的`文韜武略呢?那些亂世中具有遠見更有膽識的政治家們,都有一雙會發(fā)現(xiàn)和欣賞的眼睛。諸葛孔明,在未出茅廬之前,他只是一介布衣平民,躬耕于南陽,若沒有劉備對其才華的發(fā)現(xiàn)和欣賞,進而三顧茅廬,又如何能夠使他“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經(jīng)綸濟世之才得以展示呢?正是因為劉備的欣賞和重用,也才使得諸葛亮樂為其鞠躬盡瘁,成就了一番大事業(yè)。
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沒有伯樂,即便是真正的千里馬,也會被埋沒,和尋常的馬沒半分區(qū)別。只有伯樂對千里馬的欣賞和肯定,千里馬才能真正發(fā)揮它的價值。
梵高懂得欣賞在別人看來平淡無奇的向日葵,才能將其刻畫得如火一般妖艷奪目;歐陽修懂得欣賞林壑之美,宴酣之歡,山水之樂,所以才得醉翁之美稱;藝術家們懂得欣賞那微微一笑的蒙娜麗莎,才使其成為無價之寶,為蒙娜麗莎的微笑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蕭何懂得欣賞韓信的才干,向劉邦極力舉薦他,才成就了漢高祖劉邦的千古霸業(yè)……
欣賞是一種態(tài)度,更是一種高度。欣賞能夠使你發(fā)現(xiàn)與別人不一樣的東西,發(fā)現(xiàn)更加有價值的事物。欣賞是對被欣賞的事物的尊重和肯定,同時又是對自我的提升。欣賞是一個很秉的東西,它總能在不經(jīng)意間拉近彼此的距離,摩擦出智慧與愛的火花,迸濺出可貴的價值。
欣賞是智者的態(tài)度,卻無法為庸人所領悟。如果懂得欣賞,就不會有辛棄疾“馮唐易老,李廣難封”的感嘆;如果懂得欣賞,就不會有屈原投身汩羅江的悲壯;如果懂得欣賞,就不會有發(fā)現(xiàn)了交流電的特斯拉不被肯定最后抑郁而終;如果懂得欣賞……
用欣賞的眼光去發(fā)現(xiàn),讓心靈鋪出香花滿徑。
欣賞的作文 篇8
世界上有各種各樣花,有的生長在陸地上,有的生長在水里,有的生長在山林里……。各種花代表著不同的意義,比如說:玫瑰代表愛情、銀杏代表高貴、郁金香代表華麗,但在萬花中,我最喜歡的是荷花,同時也是最欣賞荷花。
自古有人云:“荷花屬于出淤泥而不染。”荷花雖然生長在水泥之中,但是卻是潔白無暇,沒有任何泥土可以得了玷污它。如同是一個出生在于苦難中的小姑娘,雖然生活很艱苦,但是卻非常有修養(yǎng)道德。
荷花很像蘆葦,這兒一群,那兒一簇,總是成群結隊。像一個個胸有成竹的賽船隊伍,個個昂首挺胸的浮在水面上,撐自己的小綠船。微風中她們翩翩起舞;狂曬中她們努力展放;暴雨中她們連成一片抵抗著。
荷花的顏色偏淡,最常見的`只有4種:白、紫、紅,其中較深的只有紫色。它的顏色極為樸素、單調、不高貴。但是我還是非常欣賞它,欣賞它的樸實無華、默默無聞、無私奉獻。
大家都知道荷花一身是寶,從根到頭都有用處,它可以做藥、可以做食物等等。
這就是我為什么喜歡、欣賞荷花,它的品質、性格、外表都是那樣普通,那樣純潔。就像清潔工人那樣的默默。它讓我懂得了:
原來,什么都可以那么的普通。
欣賞的作文 篇9
我非常喜歡我爸爸。
我的爸爸長相一般。他的頭圓圓的,像一個圓圓的大皮球似的,雖然他今年都四十一了,但看起來很年輕,額頭上整齊的頭發(fā),一根銀絲都沒有,一頭的黑發(fā),像涂了一層黑油漆似的。耳朵大大的,像《西游記》里的佛祖一樣大,他的鼻子高高的,像一座小高山似的,他的眼睛大大的,眉毛很深,他上身穿著西服,下身穿著黑褲子,顯得很帥的樣子。
我的爸爸很愛看書,一天到晚抱著一本厚厚的書。有一次,媽媽叫爸爸拿一張紙,爸爸一動不動,還在那里看書。我想:爸爸一定看入迷了。叫他吃飯,他走過來,只見他手里拿著一本書,吃飯也看書。我可不學習爸爸吃飯看書的'壞習慣。
爸爸非常愛我,記得有一次,我的手被小貓的爪子抓破了,爸爸心里很難過,幫我止住了我的血。我爸爸對我很好,我很喜歡我的爸爸。
我的爸爸不愛勞動,記得有一次,爸爸正在看電視,媽媽叫爸爸幫她洗衣服,爸爸非要我和他一起洗,我說:“你自己洗,我還要寫作業(yè)!卑职终f:“你幫我一下吧!蔽揖筒焕戆职至耍@個爸爸多不愛勞動啊!
我很喜歡我的爸爸。
欣賞的作文 篇10
今年的春節(jié),母親是在泰安過的。
為減輕她心靈的漂泊感,從節(jié)前購買年貨到過節(jié)時的禮儀習俗,我們都盡量注意去適應老人傳統(tǒng)的習慣。坐在客廳聊家常的時候,我也會想辦法找些陳年話題,幫著母親去撿拾那些清苦卻溫馨的歲月記憶。
按照妻子開玩笑的說法:有具備大學校長身份的兒子xx,研究員職稱的兒媳婦做飯,再加上哈佛大學博士的孫子視頻請安,我們接待老太太的規(guī)格應該還算可以,估計她這次多過幾天沒有問題。
實事求是的說,因為我們的努力,母親的心情一直很愉快。除夕的時候,老人家一直堅持著看完春晚,等我放過了鞭炮,擺上供品,上好香,她面對泰山磕了個頭,才去睡覺。
初三的時候,三弟和三妹一家都過來吃飯,老太太自然很高興。初四初五氣溫上升,天氣比較暖和,她一個人出去,到小河邊轉了轉,看了看整個大院的環(huán)境。回來和我們聊起自己的所見所聞,也表露出少有的主動開朗的神情。
抓住這一機會,我就勸她,現(xiàn)在住宿條件好了,至少住到過了十五再換地方。她聽后還是過去那句話:來過個年就行了,不能多住。再繼續(xù)勸說,她便不置可否地答應著:到時候再說吧。
初六那天,妹妹和妹夫又過來了,說是來接母親去他們家。按照過去的習慣,母親換了地方,就不再回來了,到三妹、三弟家住幾天,接著就會回老家。
“不是說好在這里多過幾天嗎,怎么今天就來接了?”我問三妹。
“過多少才算多哎,這就不少了!比眠沒回答我的話,母親急忙就把話頭搶了過去。
我明白了,看來初三聚會時,老太太早就私下把來接她的日子給三妹說好了。早晨吃飯的時候,我們還勸她過了元宵節(jié)再挪地方呢,誰知她早就排好了自己的行程。妻子有點不高興,認為早飯聊起挪地方的事兒,老太太一點信息都未透露,好像跟我們隔一層似的。
我告訴妻子,老太太就這性格,別跟她計較了。以前一直都這樣,我們又不是不知道。除非在自己的老家里,其他任何地方,即使是住在自己的子女家,她都覺得缺乏生活的歸屬感,不踏實。找不到心安理得的感覺,人自然就待不住。
我曾經(jīng)專門就這個話題給母親交流過,問她干嗎到哪里都是住不安穩(wěn),過幾天就想走?她的解釋是,在哪里都不如自己在老家里坦然、隨便。
“那有什么不坦然的,又不是別人家,自己養(yǎng)大的子女,給你養(yǎng)老不是應該的?”
“兒子是親生的,那兒媳婦呢,人家又不歉你的,干嘛要伺候你!彼且馑,人老了干什么都不行了,住誰家里都是個累贅,“人家對你好那是面子,掏里子說,你就是個負擔,人心里得有數(shù)。別人咋樣我不知道,反正時間一長,我心里就犯嘀咕!
母親說的“面子”,我理解就是指那些處于表面的抽象道理,譬如孝敬老人、贍養(yǎng)父母等等;她所說的“里子”,則是指感受、直覺等情緒方面的東西。事實確也如此,很多的時候,大道理誰都會講,然而要把道理真正熔鑄到情感里,卻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
說到底,母親之所以不管到哪里都待不住,過幾天就想走,就是想在別人還沒產(chǎn)生厭煩情緒的時候,自己見好就收,免得把關系搞僵了,連累了各家的小日子。
正是因為母親有這個想法,在父親去逝后,關于她的生活安排,我們曾經(jīng)提出兩個方案讓她選,一是在三個兒子家輪流過,二是住在一個兒子家,采取一人出力大家出錢的方式。最后她都沒同意,依然堅持自己一個人住在老家里。為了防止過年過節(jié)的時候,我們兄弟姊妹都往回跑,她才答應春節(jié)到三個兒子家里輪流過。
父親去逝后的第一個春節(jié),母親是在我們家過的。那時候我們還住在文化路,樓層比較高,上下也不方便,過了春節(jié),就同意她搬到了三妹那里了。母親在三妹家住了幾天,便回了老家。
針對母親到誰家里都過不安穩(wěn)的心態(tài),我們曾經(jīng)多次勸說,都效果不佳。把道理掰開了打碎了,一點點地給母親分析,到最后她還是那句話:到哪里都不如自己在老家隨便。
實在無話可說了,大家就挨家逐戶地給她找榜樣:“你也學學前門的大娘,你看人家,不管對哪個孩子,都是理直氣壯的!
“各人有各人的品性,你們也別勸了,我學不了。”母親堅持說:“如果像××××似的,到最后惹得誰也不喜,那日子過個什么勁兒!蹦赣H說的也是實情,由于觀念上的差別,她身邊的老人里,在婆媳關系甚而母子關系的處理上,矛盾不斷甚至鬧得不可開交的例子,不在少數(shù)。“你們也別讓我犯難,我自己在家里,沒有任何顧慮,過著舒坦。”
不管自己如何辛苦,也不愿麻煩別人,母親這脾氣,到老都沒有任何改變,包括對自己的兒女。今年又該到我們家過春節(jié),她早就告訴過我,過了臘月二十三再去接她,不能太早了。湊巧我妹妹妹夫臘月二十二回老家有事,母親為了讓我省一趟,就自作主張跟著他們過來了。
我們嘉和的宿舍有個小院,進出很平坦,居室里也很寬敞,母親也覺著很方便。原來想這次能夠多過幾天的,哪知道她仍是不改老主意,春節(jié)一過,就準備挨家點個卯意思意思,便打道回府。
臨出門,看到我愕然不解的表情,母親悄悄給我說:這樣熱乎乎、香甜甜地走,正好。
說到底,她還是怕時間長了相互之間產(chǎn)生厭煩情緒,再處起來就沒意思了。
母親的這種心態(tài)與性格,是多少年獨特的生活環(huán)境和文化積淀形成的,不是你講道理就能夠讓她轉變的。既然如此,看來我們要盡孝,遵從她的意愿就變得至關重要了。
春節(jié)期間,中央電視臺的“新春走基層”欄目,曾在各地就“什么是孝順”進行采訪,受訪者紛紛從不同的層面和角度,談了自己的看法。給我的感覺是,凡是講得到位的,都是貼近生活實際遠離空洞概念的大實話。
落實到生活實際中的孝順,真得是要因人而異。因為盡孝不只是讓老人在物質上得到滿足,更重要的還要感受到精神上的充實。讓孝敬達到身與心的和諧統(tǒng)一,應該是最高的追求境界,而能讓老人感受到一種順心如意的快樂,比什么都重要。
再具體來說,不同領域不同層次不同文化背景下走過來的老人,身心需求是不一樣的,難以用抽象空洞的大概念來一概規(guī)范。像母親這樣的性格,自己忙碌一輩子,到自己該享清福的時候了,反而怕麻煩別人,甚至親生骨肉伺候她,她都心有不安。這是與她的處世哲學直接相關的。
從本質上說,一個人的文化水平高低,與識字多少甚而識不識字沒有直接關系。無論思想認識、思維模式是復雜還是簡單,最終抵達的,都是一種哲學境界。母親的哲學,也即她對生活的基本看法,她為人處事的基本原則,以及過日子當中體現(xiàn)出的價值觀念、行為準則等等,已經(jīng)凝結為一種基本信仰和人生態(tài)度,不可能隨著幾句解言勸語所改變。
如何認識母親的哲學,我這幾天一直在想這個問題,想來想去,我覺得放在母親身上最恰當?shù),是“慎獨”兩個字。
當然母親不識字,從小也沒受過私塾的教育,不可能知道語出《中庸》的“慎獨”有什么深切含義。但這并不耽誤她受“慎獨”思想的`影響熏陶,在獨特的生活環(huán)境里,逐漸形成自我的人格修養(yǎng)。表現(xiàn)在言語行為中,概括起來那就是:依理順情,無愧于心;以身為范,慎獨寡言。
就我所了解的母親,以上十六個字,放在她身上,恰如其分。
我父親弟兄三個,一直沒有分家,母親嫁過來,不但上有公婆,每天還要面臨著三兄弟所形成的微妙關系。在這樣的家庭里,她要想做一個好女人,贏得全家人的尊重,就不但要做到勤勞善良、吃苦耐勞,還必須以身為范、忍讓寡言。不論人前還是人后,首先想著別人,無論大事還是小情,都抱著自己吃虧的原則。一句話,寧愿委屈自己,也想辦法讓別人心里得到平衡。多少年來,母親就是這樣安身立命的。
久而久之,便形成了母親剛強、自尊、忍耐、內斂的個性。在“天下熙熙,皆為利來”的大環(huán)境下,要沉下心來維持好一個家,就必須舍棄自身很多的現(xiàn)實利益,以追求心理上滿足的方式來平衡自我。慢慢地,便逐漸形成了母親不善或者更準確的說是不屑于空泛地表述,而以實際行動昭示眾人的秉性。無論對誰,她都會省去空洞俗套的表白,堅持著自己認定的那個理兒,甚至有時會表現(xiàn)出一種不容商量的執(zhí)拗。
我早看出來了,母親生活的動力,很大程度上來自于用自我犧牲所換來的那種內心的自豪感。上個世紀的六十年代,是我們國家最困難的時期,這個階段,恰恰是母親操持著一個大家庭,供養(yǎng)著三叔讀完高中,成為我們村里第一個大學生。三叔在山東醫(yī)學院還沒畢業(yè),放假回家,就有村里人來找他看病。每每這時候,我就會從母親臉上看到最興奮最欣慰的表情。
到70年代末,我畢業(yè)成為一名大學教師,再后來弟弟也上了大學參加了工作,在這每一個生活轉變的節(jié)點上,母親都會品嘗到人生的滿足與欣慰的感覺,只是她不便得瑟不善表達,而悄悄地把自我安慰深藏在心底。對于自己一輩子的付出,母親沒有更多的奢望,只要大家都顧家,都想著她,都過得好,這就足夠了。
母親的這種人生追求看似平凡,實際上卻體現(xiàn)了很高的境界,從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上講,它也達到了尊重需求甚而是自我實現(xiàn)需求的心理層面。
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村里婚喪嫁娶,要請主事的人,父母往往都是被邀請的對象。被邀請主持管理紅白事務的人,在我們老家被稱之為總理。好多的時候,父親是男總理,母親是女總理,老兩口各指揮著一幫人,共同運籌著別人家的紅白喜事。我們家在當?shù)氐妮叿莶⒉桓撸改改苡羞@樣的待遇,足以說明他們在村人心里的地位與威信。我經(jīng)常這樣想,父母共同接受了邀請,當老兩口晚上倚著床頭為主家籌劃事務的時候,是不是有點開常委會的感覺?!
總之,長此以往,老太太被眾人抬得越高,就越不好意思找梯子下來了。年紀越大,她只好越不能掉以輕心,寧愿繼續(xù)苦自己,也不能有損于自我的尊嚴。這樣,辛苦自己,成就別人,也就慢慢成了一種做人的境界,一種行為的習慣。
這種習慣和脾氣結合在一起,表現(xiàn)在對待自己孩子的身上,也就形成了一種任性。從我們的角度看,母親過得有些太認真,太刻板,太不隨性了,然而它既然成了一種秉性,要轉變也難,這是沒辦法的事情。
我所概括的依理順情、無愧于心,以身為范、慎獨寡言,體現(xiàn)在母親身上,完全是出于生活中的自然,成了她生命的一種純然表現(xiàn)狀態(tài)。不論什么情況下,都能夠始終如一,這就形成了“慎獨”的高境界。
“慎獨”的根本在于“慎心”,這一點從母親身上表現(xiàn)得特別明顯。認準了那個理兒,就心有所主,無論別人怎么說,都不改變主意,換個角度說,再大的誘惑擺在眼前,都不為所動。
前年的時候,嘉和的宿舍剛收拾好,我們請母親來新家過中秋。她來了,過得也很高興很欣慰,可是只過了一周多的時間,就嚷嚷著該回老家了。我私下悄悄問她為什么,她說在這里時間長了,耽誤兒媳婦上班。自己年紀大了,啥忙也幫不上,整天等吃坐喝的,心里不舒服。
我和妻子好勸歹勸,說她在這里一點都不麻煩,平時吃什么還是吃什么,這么大的房子,能有個老人住著說說話,多好啊。
“你想想那天晚上,彭市長兩口子散步看到你,還很眼熱我們呢。說都退休的人了,老母親還這么壯實,多幸福啊!
母親卻說:“別糊弄我了,誰不撿好聽的說。再怎么說,我在這里只能是個累贅!
別管你怎么勸,她心里守著的都是自己的老主意。母親的哲學很簡單,很樸實也很具體。遵從自我的感受來選擇生活方式,只有在自己那一畝三分地里,她才能找到腳下有根的感覺:心有所依,情有所寄,踏實從容,心里坦然。
離開故土她就有一種飄泊感,就是住在親生兒子家里,“慎獨”意識也會轉化為一種自律情態(tài),約束著自我的一言一行。每次來這里,母親都會專門交代:你們吃什么,我就吃什么?此~肉都不吃,一天早晨妻子給她多煮了幾個鵪鶉蛋,好說歹說,她只吃了兩個,剩下的要我們兩個分著吃了。而且事后還不忘提醒說:千萬不要再給她專門做飯了,早晨吃雞蛋就行,多煮那幾個鵪鶉蛋,讓她心里不好受。
我們家平時吃水果就多,假期里就更不用說了,按妻子的說法 ,吃水果不但要日常化,關鍵是還要多樣化。蘋果、柑橘、梨子、柚子等等,每天都會洗上滿滿兩小筐。讓母親吃,她說冬天不敢隨便吃東西,不是這個太涼,就是那個上火。沒辦法,我就會把香蕉剝好親自陪著她吃。第二天,再拿兩粒金桔給她,告訴她這是止咳的,讓她沒理由拒絕,她才不得不吃。
妻子吃水果的時候,也不能總是自己吃,有時讓讓她,她總是那句話,你吃你的,不用管我。端幾顆草莓給她,她最多也是只拿一兩顆,意思意思就算了。妻子回到餐廳小聲問我:老婆婆是真不愿意吃,還是謙虛啊?我只好回答,你都問過她了,意思到就行了,謙虛不謙虛就別管了。她有自己的想法,順著她才是明智的。
晚上睡覺前,她端著洗腳盆出來倒熱水,我跑過去提起暖瓶幫她倒上,想順便給她端到臥室里,她態(tài)度堅定、甚至有些不耐煩地告訴我:“你甭管!我自己能端。”
老太太,就這么任性!
從慎心開始,嚴謹自律,慎始慎終,這可能就是“慎獨”的精髓吧。這種精髓表現(xiàn)在生活中究竟會怎么樣,我從母親身上好似感受到了。在一般情況下,她自己能打理的事情,就不愿去麻煩別人。她內心里向往著一個心神自由的能動性世界,只要是自己還能夠親力親為,就不愿意別人去破壞它。我只能這樣來理解。
母親是一個在大家庭里熬出來的“成功”女人。而她的成功完全是以自我的犧牲精神,超強的自我消解委屈的能力換取的。嫁到我們家后,先送走了追求精致生活的公公,又伺候生病臥床的婆婆,好幾年如一日。老人都不在了,還要為丈夫、大伯哥、小叔子打理日常的吃喝穿戴,加上撫養(yǎng)自己的孩子,這不但需要吃苦耐勞的精神,而且更需要堅強的毅力。特別是在農(nóng)村合作化以后,女人需要和男人一樣去地里干活,收工回家,男人能夠休息了,可母親還必須圍著窩臺忙前忙后,五冬六夏,年復一年,日復一日,沒有“慎獨”的自覺意識和犧牲精神,是堅持不下來的。
到現(xiàn)在我都還記的,一家人吃飯改善生活,蘿卜燉草魚,家里所有人每人一條,可吃飯的時候,母親分到最后總是沒有自己的,因為她根本不把自己算在內。八月十五吃月餅,每家只能分得一斤,用刀切開,每人一片,弟妹們拿在手里高興地跑出去了,誰也不會想到母親自己從來吃不到,最后只是把切掉的月餅渣放進嘴里。還有端午節(jié)煮雞蛋,等等,凡是按人頭分的稀罕東西,她總是把自己排除在外。盡管她的高風亮節(jié)沒有得到過任何人的肯定和贊美,她也沒有抱屈過。
隨著年紀的不斷增大,我有時候就在想,母親一生遵從著“慎獨”的哲學,她是不是需要刻意地抑制著自己的種種欲望,甚至有時候會有意地壓抑著自我?最起碼,在考慮問題的時候,母親會將自己的行為放置于大環(huán)境、小環(huán)境中反復衡量,進而設身處地的多為別人著想,以盡可能的滿足對方心理作為處理事情的依據(jù)。
母親的哲學的偉大,表現(xiàn)在她年老以后,則更值得欽佩。
老一代人吃過的苦,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事實。所以我們看到有不少的人,會很容易把自己的委屈當成資本,借助歲月的積累編織成長長的繩索,一旦時機成熟,便用它對親人進行道德綁架,以此來達到心理的平衡。體現(xiàn)在現(xiàn)實中,便形成了兩代甚至三代人之間的嚴重矛盾。在進行社會文化道德評價的時候,我們的一些所謂理論工作者,也往往會到傳統(tǒng)論理道德里去找依據(jù),要求新時代的人去上演舊的“故事”。
母親沒有文化,但她從自我的人性體驗出發(fā),明白這是不可取也是不可能的。
母親也會回憶過去,也會講當年自己做兒媳做妻子做母親所受的艱難,但她從來都只是感嘆,不會埋怨,更不會想著通過下一代來自我找補。有時候妹妹們會給她開玩笑,說你看你,小媳婦的時候只會伺候人,現(xiàn)在自己熬成婆了,卻開始怕兒媳婦了。母親聽了也只會說:那是什么時候,這是什么時候。
我覺得就這一點,母親就比那些滿肚子文化的衛(wèi)道士們有見識的多。
越到后來我越才發(fā)現(xiàn),我的一些秉性,更多是從母親那里遺傳來的。那種隱忍、內斂,那份緣之于骨子里的自尊,那種情愿委屈自己也不會多作解釋的沉靜心態(tài),成就了自己,也限制了自身。有時候名利就在眼前,哪怕送出個媚笑,躬一下腰或者伸一伸手,就能得到。但就是超越不了內心里的那份自尊。作為熔鑄于血液里的生命元素,你就是喊一千遍戰(zhàn)勝自我,關鍵時刻還是依然固我。這樣的秉性,限制了客觀外在很多應該得到的東西,別人看起來有點可惜,可卻也更好地維持著整個生命的平衡,因為到什么時候都無愧于心,所以人的內心永遠輕松。
總之,我們面對的是一個省事的母親。她的自我苛刻,她的沉靜隱忍,她那寧愿委屈自己也要讓別人高興的品性,在長久的歲月里逐漸凝固成不給別人找麻煩的性格脾氣。作為一種母愛,它是靜默深潛的,難能可貴的。可當我們自身足夠強大的時候,就不再注意細細體味隨著年老越來越處于弱勢的母愛了。我們會自覺不自覺地從自我出發(fā),按照自我的需要來實踐所謂的孝道,甚至很多時候將行孝變成了自我心理的滿足過程,把老人當成了純粹的自我實現(xiàn)的載體。一旦自己的行為得不到迎合,還會對老人產(chǎn)生誤解,甚至在心理上生發(fā)出某種程度的怨氣。
這種帶有自以為是的霸道之孝,一不注意,往往就會出現(xiàn)在生活中。真是值得每個人認真反思。
初八的時候,因為帶著母親去醫(yī)院看眼睛,我們中午又聚集在三妹家里吃飯。提起了除夕的春晚,聊起來才知道,母親陪著看了整整一個晚上,實際上什么也沒看懂。她只是覺得過年了,心里高興,所以堅持到12點之后才去睡覺。
我問母親:那一個冬天里,老太太們都去你那里看電視,每天一坐就是一屋子,你們看什么?
她說:“放碟,看戲!
怪不得一次電視上放往年的小品《打工奇遇》,母親很興奮地給我說:那不是趙麗蓉嗎!原來,她們那個時代過來的人,心里也有自己的明星。這里的生活環(huán)境再好,也沒有她所希望的那種人文環(huán)境。她熟悉的人文環(huán)境在老家,在那個住了幾十年的村子里,離開得太久,她的內心就會找不到感覺,就會不適應。
正因此,我堅定了這樣的想法,隨母親的心愿,她愿意什么時候來,什么時候回去,都隨她。
正月十六那天,我和妻子把母親送回了老家。當她走進自己家門的那一刻,看著她的背影,滿文軍《懂你》那深情的傾訴之聲,在我心中騰躍而起:
你靜靜地離去
一步一步孤獨的背影
多想伴著你
告訴你我心里多么地愛你
一年一年風霜遮蓋了笑顏
你寂寞的心有誰還能夠體會
是不是春花秋月無情
春去秋來你的愛已無聲
把愛給了我把世界給了我
從此不知你心中苦與樂
多想靠近你
告訴你我其實一直都懂你
把愛給了我把世界給了我
從此不知你心中苦與樂
多想靠近你
依偎在你溫暖寂寞的懷里
【欣賞的作文】相關文章:
最新欣賞的作文 欣賞的作文01-24
欣賞獅子欣賞尊嚴 -作文10-12
欣賞獅子,欣賞尊嚴作文10-10
欣賞作文10-15
欣賞的作文08-08
欣賞作文09-07
欣賞的作文07-31
欣賞作文11-05
欣賞作文05-07
欣賞的作文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