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家鄉(xiāng)風俗作文6篇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家鄉(xiāng)風俗作文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家鄉(xiāng)風俗作文 篇1
春節(jié)是中華人民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每個地方的春節(jié)風俗都有所不同,中國的風俗習慣又是什么樣的'呢?讓我來給大家講一個小故事吧!
很久很久以前,在十二月二十八日到正月二日,都有一個叫“年”的怪物,來到一個小村莊里傷害人民,今天是十二月三十日,那個怪物又來了,突然,來了一個商人,從手中拿出鞭炮,并點燃,然后鞭炮發(fā)出噼噼啪啪的聲音,“年”立刻跑掉了,人民高興極了,那個商人說:“怪物怕響聲和紅色的東西!闭f完這句話,那個商人就無影無蹤了。人們認真的想了想說:“春聯和鞭炮是紅色的!币匀藗兙唾I了這兩樣東西。每當那個怪物出現時,人們就點燃鞭炮,貼上春聯,怪物就被嚇走了。
這就是春節(jié)的風俗:吃水餃、放鞭炮、貼春聯等。這個小故事一直流傳至今。
家鄉(xiāng)風俗作文 篇2
都說“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拿我最期盼的除夕說,各地都會有自己的一套風俗,我們溫州自然也有一套獨特的除夕的方式。
早上起來,大門就已經忙著買菜了—魚、肉、年糕,多到目不暇接。菜場里也是人山人海,路上還能看到許多紅燈籠,一片紅火。接著便馬上開始“撣新”,也就是大掃除,讓整個家煥然一新,以此迎接新年。
到了下午,就是貼春聯了。許多戶人家都拿出準備好的新的紅對聯,換下貼了一年的老對聯,既是辭舊迎新,又給人一種美好的向往,與對新年到來的期盼和喜悅。
大概三四點鐘,豐盛的年夜飯就開始做了。先是準備十樣冷菜,拿出晾曬好的醬油肉和蒸好的鴨舌等,用紅色高腳碗盛,象征著“十全十美”和“步步高升”,并放上一片胡蘿卜,以示討彩。到了燒熱菜的時候,爺爺奶奶與父母便一齊開始忙活,燒魚的專門燒魚,煮肉的一心煮肉。且這熱菜也是很有講究的,寓意著“年年有余”“年年高”的魚或芋和年糕不必說,像紅燒肉,金針雞等通常也會出現在餐桌上。
五六點鐘左右,年夜飯也開始了。十個冷盤陸續(xù)端上,放在冷盤中間,而年糕則往往是第一個。菜上齊,那紅紅的'排骨和淡黃的咸魚飄散著兩種不同的香氣,讓人感到無比舒適。大人們也開始互相敬酒,祝賀對方“事業(yè)有成”“身體健康”等,小孩也在父母的催促下去敬了親戚長輩,一片喜慶熱鬧。
吃飽喝足,春晚也拉開序幕,一家老小坐在屏幕前凝神觀看,氣氛融洽,時不時還在群里發(fā)個紅包或是給遠親或是親友送祝福,讓喜慶通過網絡也能傳遞。
一個多小時,小孩們便坐不住了,跑去放起了鞭炮。各色鞭炮發(fā)出光芒和聲響,有的是“噼里啪啦”的炸出絢麗的火花,有的點起來沒有美麗顏色,但爆炸威力響聲卻非常大……與其說是在玩,不如說是一場小型煙花秀。
終于到了零點,鐘聲一響,四面都傳來震耳欲聾的爆炸聲與滾滾濃煙,而天上則是各色煙花。望著眼前的一切,大家都沉浸在長大一歲的喜悅中。
除夕活動也至此大致結束了,有的人睡覺,也有人守歲至天明,早上大家便又開始忙著拜年。
溫州的除夕別具一格,但他最吸引人的還不止于此,而是他的熱鬧,溫暖和美好的親情。
家鄉(xiāng)風俗作文 篇3
我家祖祖輩輩生活在上海,上海便是我的故鄉(xiāng)。上海的春節(jié),也更讓人難忘。而我最愛的,還是那甜甜的湯團。
大年三十的晚上,全家一齊包湯團,看春晚。糯米粉是現成的,用水一和,便是湯團的皮。那滑溜溜的皮,讓人不禁想起了那圓溜溜的湯團,在沸水里翻滾著,雪白的糯米皮在水中閃閃發(fā)亮。而那雪白中,又隱隱約約透出一絲絲灰色,那是黑洋酥的顏色,甜甜膩膩的感覺,似已在嘴里化開,給人無限的幸福感,這是讓幾代人都神往的景象。
在外公生活的那個動蕩的年代,包湯團,吃湯團,簡直就是無上快樂。新年來臨,家里拿出一年來辛苦勞動而得的糯米,用一個巨大的石磨來磨糯米粉。磨的時候,全家上下都在幫忙。力氣大的大人們汗流浹背地使勁磨,而小孩們干不了重活,就負責把糯米倒入磨盤。糯米通常都有好幾袋,還特別的重。但孩子們卻依舊不厭其煩地拿勺子一勺一勺認真地往磨盤里倒,想必是那一個個小小的,甜甜的湯團給了他們驚人的力氣和耐心。
磨完了糯米粉,便是做餡料。湯團的餡通常為黑洋酥和豆沙兩種。不過家里通常做的都是黑洋酥的餡。拿一只小臼,盛上滿滿一碗黑芝麻,再用一根極粗的小槌不停地搗,很快就能將其變成一碗黑糊糊。為了讓它有甜味,就放入白糖;為了讓它有黏性,就放入豬油。想來著一定是非常有趣的`事,只可惜現在的我并不能體驗這樣的活動。
準備好了湯團皮和餡料,便要開始包湯團了。先把皮捏成小碗狀,用筷子夾起一個搓好的“小煤球”,輕輕放入“小碗”,再把口封上,搓成一個小球,一個湯團就完成了。孩子們前兩步都做得很順利,但到了封口搓圓時,就叫人有些哭笑不得了。有人搓成了粗細不一的長條,有人捏成了橢圓,更有甚者,搓到一半,封口處裂開,餡全部漏了出來,便前功盡棄,只好重新來過。但誰也沒有哭鬧,反而笑聲連連。最后,大家都包出了自己滿意的湯團。那小小的,滑滑的一個,放在手上舒服極了。
盡管如今在這個快節(jié)奏的大都市里,已難找到當年全家包湯團的情景了。但我相信,在每個上海人心中,都會有這樣一幅祥和的畫面,因為那一個個小小的,甜甜的,滑溜溜的湯團,背后不僅蘊含著人們對家鄉(xiāng)的情意,還有那最真摯的愿望——團團圓圓,幸福安康!
家鄉(xiāng)風俗作文 篇4
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五一勞動節(jié),這讓我想起了中國的一些節(jié)日,其中令我感受最深的,就是重陽節(jié)。
關于重陽節(jié),有這樣一個傳說。從前,有一個人,是東漢的桓景。他的家鄉(xiāng)有一個怪物叫瘟魔,走到哪里哪里得瘟疫;妇暗母改溉旧狭宋烈,桓景為了救父母,他翻山越嶺,拜費長房為師,幾年以后,他身懷法術,費長房交給桓景一把降妖除魔的寶劍,還告訴他回家要給全村一片茱萸葉,一杯菊花酒,要讓全村人登高遠望,突然,瘟魔來了,桓景拿出降魔寶劍把瘟魔殺死了。
重陽節(jié)風俗
這讓我想起了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敝仃柟(jié)會勾起人們對家鄉(xiāng)的思念。所以,許多詩歌中都流露出重陽節(jié)思鄉(xiāng)的情感。重陽之日,家人團聚,王維卻遠離家鄉(xiāng)獨自一人,思念之情在詩歌中體現的淋漓盡致。
在每年的重陽節(jié)期間,我都沒有忘記學習。在學習關于節(jié)日的知識的同時,我學了國學,它教會了我怎樣做人!暗卤扔谏希扔谙隆,這些古人的.至理名言,指導著我們如何處事,如何學習,如何做一個德才兼?zhèn)涞娜恕N蚁,祖國會因為有了我們而更加發(fā)展壯大。
雖然這個小假期我沒玩很多,但我還是很快樂,因為我學了很多的知識,也懂得了傳統(tǒng)節(jié)日對于我們的重要性,我的收獲真的很大。
家鄉(xiāng)風俗作文 篇5
又是一陣淡淡的粽葉氣息縈繞在我的心間,雪白的糯米在光的照耀下如清泉般的在心靈上跳舞,裊裊的炊煙慢慢地散開……回憶起那個粽子包裹著的溫暖,宛如梔子花在指尖上綻開了。
我的家鄉(xiāng)在上海奉賢,端午節(jié)里,家家都會吃粽子。
以前,年幼的我不知道端午節(jié)是個什么節(jié)氣,只知道每逢端午節(jié)全家都會去奶奶家吃粽子。當我漸漸長大懂事后再一次提及端午節(jié),博學的老爸都會給我普及很多知識。還是穿越到戰(zhàn)國時期吧!相傳戰(zhàn)國時期有一位叫屈原的大人物,由于多次遭遇政敵的攻擊,被楚王流放,跳江身亡。后世為了紀念屈原,端午節(jié)就誕生了。最初粽子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到了晉代,粽子成為端午節(jié)食物,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
在我的記憶里,作為本地人的奶奶也是最擅長包粽子的——誰讓我嘴饞呢!我總是對奶奶包的肉粽和蜜棗粽子念念不忘,記得去年的端午節(jié),爸爸給我布置了一項特殊任務——包粽子。于是端午當天我?guī)е雍团d奮的心情早早來到了奶奶家,奶奶準備好提籃帶上我,從原材料開始準備。我和奶奶兩個人去家門口的`小河邊摘蘆葉,這是一大片的蘆葦地,在一片片的葉子中,我徹底迷糊了,到底什么樣的葉子才是最適合包粽子呢?奶奶邊摘邊告訴我,要挑選葉子上沒有黑點、沒有枯斑、甚至連一個小洞眼也不能有的新鮮翠葉。我于是跟隨奶奶的腳步,信心滿滿地開工起來。好不容易找到了幾片好葉子,可是被我摘下來的一瞬間就不小心碰壞了。奶奶轉過頭安慰我說:“阿妹,不要緊的,奶奶小時候剛開始摘蘆葉也這樣,摘多了就有經驗了!蔽矣謬L試了幾次,總算摘得幾片自己還算滿意的蘆葉,回頭一看奶奶已經摘滿了一籃子。我熱得滿頭大汗,脫下外套剩下短袖T恤了。
回到家中,奶奶便去廚房淘米,洗粽葉。我也就在灶臺邊,心不在焉地玩起稻草來。奶奶邊準備材料邊幫我披上脫掉的外套。
“奶奶,您材料準備好了沒有?”我焦急又無奈地喊道!昂昧耍禳c來吧!”我興奮地蹦了過來,只見奶奶嫻熟地把一張張粽葉卷起來,做成一個小尖錐裹成三角狀,然后先放一把米墊底,再夾一個蜜棗放進粽葉里,隨后用手抓一把米灑在餡上,再把米壓密實平整,最后就可以翻折粽葉把預留那段的粽葉蓋在米上,這樣鼓鼓的粽子就成型了?墒窍氚岩粋粽子裹起來可真不容易,奶奶騰出一只手抽了圍兜里的一根線,一頭用牙齒咬住,另一頭就開始在粽子上繞來繞去,還沒看明白情況,眨眼間就包好了。第一個粽子就這樣誕生了。“我也要包!”說罷,奶奶教了我一個小妙招,一卷、一放、一壓、一裹,不一會兒我就在奶奶這位“粽子專家”的指導下成功完成了包粽子的任務。
家鄉(xiāng)風俗作文 篇6
在我的家鄉(xiāng)有許許多多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比如:春節(jié)、端午節(jié)、重陽節(jié)……每個節(jié)日都有傳統(tǒng)的風俗習慣。
春節(jié)的腳步聲離我們越來越近了,而在春節(jié)里,我們的習俗就可以裝上一籮筐。年三十的晚上,親朋好友都會回家,大家團聚在一起,吃著美味的食物并且互相聊天。吃完晚飯,我們小孩便可以拿著炮仗到外面盡情的玩,而大人們則是在房間里打牌,看電視,玩手機。直到很晚,我們才上床睡覺。年初一早上,我早早的便起了床,喝一碗香濃甜美的棗子湯,暖暖身子,喝完棗子湯后,那震耳欲聾的鞭炮聲回響在耳邊,新的一年就在這爆竹聲中開始了,這種場面使我想起了王安石的元日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加上這一句詩的熏陶,春節(jié)的氣氛是不是更濃了呢?伴隨著一聲聲祝福語中,新年的拜年環(huán)節(jié)開始了,我和爸媽一起去串親戚。這也是我最喜歡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因為每當此時,我的腰包便變得鼓鼓囊囊的。到了晚上,天空中便會綻放出一朵美麗的煙花,真是五彩繽紛!看后真讓人覺得其樂無窮呢!這就是我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你們的家鄉(xiāng)是怎樣過春節(jié)的呢?
接著就要將家里的被褥床單衣服什么的全部洗干凈,將屋前屋后也要收拾妥當,做到窗明幾凈,干干凈凈迎接新年。二十五開始做饅頭,饅頭的面要發(fā)酵,發(fā)酵的時間就可以準備饅頭餡,餡有很多種,我家一般都喜歡坐糯米肉丁餡的,青菜肉丁餡的,豆沙餡的',平安菜餡的,還有芝麻餡的,F在想來家里的饅頭真是香,真好吃,比外面買的包子有嚼勁多了。
二十八左右開始帖對聯和福字,不知幾何起,福字都是倒帖著了。好像以前媽媽解釋倒著帖,就是福到了。現在的對聯一般是買現成的,手寫的少了。記得小時候在家,每年的對聯都是自己寫的,因此小時候是特盼著過年的,除了好吃好喝外,就是自己的虛榮心會得到極大的滿足。
大年三十這天,基本就是在家做吃的,為晚上的年夜飯準備,殺雞宰羊,煨湯燉肉,涼菜熱菜準備一大桌,晚上一邊看春節(jié)聯歡晚會一邊享用。我們家是一大家,每年我們兄弟姐妹都會聚在一起吃團圓飯,都是用一個大圓桌來吃飯,伴著晚會上的相聲小品的哈哈聲,年味氣氛十足。
我們家一般在年夜飯中途的時候就去放煙花爆竹,我們兄妹幾個都會搶著放煙花,點著了放孩子手里,看誰的煙花放得高,放得遠,好開心。晚上會一直看春節(jié)聯歡晚會守歲,等新年鐘聲敲響的時候去放鞭炮,然后爸媽打牌,爺爺奶奶會去準備芝麻桿放在門邊,門檻那兒還會放一根木材,有些比我們大的孩子,就斗地主,把瓜子當錢,可有趣了。到了十二點的時候,奶奶就會開始準備湯圓了!
然后就是吃早點,一般就是棗茶加各色點心,去村里給長輩拜年。
從初幾就開始拎著禮物走親戚,親戚如果多的話,要一直走到十五元宵節(jié)才能算結束。
這就是我家鄉(xiāng)的習俗!我是四川人!
【家鄉(xiāng)風俗作文】相關文章:
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精選】07-11
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精選)07-09
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精選)07-16
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經典)09-30
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精選]10-13
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經典]10-14
(經典)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11-05
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經典)10-24
(精選)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07-25
作文家鄉(xiāng)的風俗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