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讀書讀后感通用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獲,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后感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教師讀書讀后感通用,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師讀書讀后感通用1
最近,利用空閑時間翻看了魏書生老師的《如何做最好的教師》,我不由地思考:我們老師和學生究竟應該保持一種怎樣的關系才最有益于學生的成長,才能成為最受學生歡迎的教師?
作為一名剛踏上工作崗位不久的女教師,因為年輕,因此相對來說和學生比較有共同的語言,容易和他們打成一片,成為知心朋友。很多學生也愿意把自己內(nèi)心平時不好向家長、同學訴說的想法跟我說,尋求我的幫助。這時候我也放下教師的身份,更像是姐姐一樣耐心地聽她們訴說,為她們出謀劃策。
或許正是因為這樣似朋友一樣的關系,也由于我自身比較文靜、溫柔的性格,只要不跨越我的底線,我不愿意向我的學生發(fā)火,也不會發(fā)火。然而在我踏上講臺的這三個多里,我的教師威嚴似乎慢慢受到威脅:課堂上總有那么幾個“調(diào)皮”的學生愛說話、愛做小動作,從而引起全班同學注意力的分散。教訓一番后,往往又會重演。課后練習還有個別學生抄抄應付了事。跟他們講道理、寫保證書,但似乎只能堅持幾天!
這些日子以來內(nèi)心有很多的困惑,而這些困惑都源自“心態(tài)問題”——究竟應與學生保持一種怎樣的關系?在面對學生時如何擺正自己的心態(tài)?我一直明白,只有處理好了這些問題,教學才能變得從容,教育學生時才能處事不驚。
看了魏書生老師的`《如何做最好的老師》一書,收獲很多。整本書中很多章節(jié)都隱含著討論了教師應該如何處理和學生的關系這一問題,像第六章節(jié)中引用馬卡連柯的觀點“教師要有高度的責任感”說明了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首先必須要有強烈的責任心。
教師是一個很特殊的職業(yè),它是一項良心活,許多工作很難進行準確量化評價,這就使得許多環(huán)節(jié)和工作只能憑教師自身的責任心去實施?梢哉f責任心是促使一名教師干好工作的動力,成為影響教師工作質(zhì)量、效率和成果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一名教師,一旦有了較強的責任心,就會成為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它能使教育教學過程中的不利因素化為有利因素,讓孩子真正感受到一種親近老師、敞開心扉、積極向上的情感氛圍,這對于孩子的發(fā)展是非常的有利的。
教師有強烈的責任心之后,就會自發(fā)地想學生之所想,急學生之所急。但僅僅有責任心還不行,像書中第三章節(jié)中引用蘇聯(lián)蘇霍姆林斯基的觀點“教師,應是精神豐富的榜樣”。蘇霍姆林斯基是蘇聯(lián)優(yōu)秀的教育家,他創(chuàng)辦實驗學校,主張愛的教育。“在教師素質(zhì)的諸多因素中,對學生的奉獻之心、理解之心、平等之心、責任之心等教師非智力因素是第一位的”。教育對象的心靈絕不是一塊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經(jīng)生長著美好思想道德萌芽的肥沃的田地。因此,教師的責任首先在于發(fā)現(xiàn)并扶正學生心靈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芽,讓它不斷壯大,最后排擠掉自己缺點的雜草。如果我們用成人的冷漠去對待孩子的真誠,那么一切“語重心長”的教育都無濟于事。對于那些讓人頭疼的孩子教師更用“科研”的眼光去看,把教育上遇到的每一個難題,如班集體建設、“后進生”轉化、作弊等等,都當作科研課題來對待,把每一個“難教兒童”都當作研究對象,心態(tài)就平靜了,教育也從容了。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日常教學中多關愛學生一點,即使是批評和處分也建立在關心熱愛學生的基礎上,體現(xiàn)出對學生的真誠與希望。當學生感受到老師對自己的關心和愛護時,他們會更“傾心”于老師,更樂于接近老師,更愿意接受老師的批評教育。所謂的“親其師,信其道”就是這個道理吧?梢娪酥袗凼侨绱说刂匾,經(jīng)驗告訴我們當面對有困難的學生時,這種現(xiàn)象更是明顯。
為此,書中還引用了蘇聯(lián)教育家贊科夫“做一個富有激情的教師”、盧梭“教師必須了解學生”、狄德羅“教師要有豐富的情感”等人的觀點。
當然,教育并不是有了愛就有了一切,教育之愛絕不是遷就縱容學生,絕不是放棄嚴格要求和嚴肅的紀律。教育中真正的愛,意味著對學生的成長以至未來一生的負責,因此這種愛必然包含著對學生的嚴格要求,乃至必要的合理懲罰。而我現(xiàn)在所缺少的就是對學生跨越規(guī)則后的懲罰。往往在學生犯了一些錯誤后,當他們主動來承認錯誤,態(tài)度真誠時我就心軟,而對于一些小錯誤懲罰能免則免。殊不知對于一些不自覺的學生,往往就是看穿了我這一弱點,錯誤屢次再犯,一再地試圖跨越我的底線。俗話說,“不以規(guī)矩,不成方圓”。萬事還是需要規(guī)則。尤其是對于初中學生,自我約束、自我制約力還比較差,需要一些規(guī)則來警戒他們什么行為是不允許的,什么行為是要受到嚴厲懲罰的。而規(guī)則的制定,教師要和學生一起商量制定。
教師讀書讀后感通用2
認真拜讀了魏書生老師寫的《如何做最好的教師》一書,使我受到很多啟迪,對自己的身份也進行了深入思考,如何做一名好教師?怎樣讓學生喜歡自己的課?我認為上好每一節(jié)課,讓每一節(jié)課都精彩,都成功,能適應不同學生的發(fā)展需要,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獲得成功感。而要做到這些,關鍵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要想把所有學生的積極性都調(diào)動起來,只有從改革課堂教學入手。
生物學家達爾文成長的事例給了我們極大地啟示。達爾文小時侯是一個“平庸的孩子”,但他對大自然卻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并以較大興趣去野外觀察、學習和采集標本……從而對人類作出重大貢獻。“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爸挥小焙弥、”樂之“方能有高漲的學習熱情和強烈的求知欲望,方能以學為樂,欲罷不能。學習興趣是推動學生積極學習的直接動力。學生只有對所學課有濃厚興趣,才能積極主動和富有創(chuàng)造性地去完成學習任務。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我認為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1、教師要用微笑來贏得學生的微笑
古人云:”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學生喜歡這位教師,就相信老師講授的'道理,愿意學習老師講授的知識,自然就會對老師講的課表現(xiàn)出濃厚的興趣,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愛屋及烏“,就能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學生如果不喜歡,甚至害怕這位老師,要想他們對這位老師所授的課感興趣是很困難的?梢,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必須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對老師的親切感,創(chuàng)造一個師生心理相容的良好環(huán)境,那么怎樣才能建立良好融洽的師生關系呢?答案很簡單:就是如何做最好的教師要真心愛學生,因為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就是俯下身來與學生平等相處,建立朋友式的師生關系。
2、教師要真情對待學生,關心愛護學生,尊重學生
自尊之心人皆有之,學生也是如此,而且要多鼓勵,多引導,相信他們的潛力,切實幫助他們不斷提高,教師只有讓學生感覺到該任課教師對他們是關心的,是愛護的,是尊重的,他們才會喜歡你,只有師生關系融洽,和諧,學生的興趣就會引發(fā)。因此,平時我也注意了這一點。比如:課間時間,我都會以朋友、姐姐的身份走到學生中間,與他們聊天、談心,聆聽他們的心聲,詢問他們的學習生活各方面情況,盡我所能幫他們排憂解難,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消除他們對自己的畏怕、顧慮。經(jīng)過自己的努力,學生還是比較喜歡我的,許多學生課間都愛找我聊天,有一些心事或生活中碰到什么事或問題也會找我談心,找我?guī)椭、解惑?/p>
二、課堂上多鼓勵、表揚,讓學生對學習有信心
我認為課堂上一個很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就是:老師多用贊美性評價,一串串溫馨評語既鼓足孩子們樂于參與的信心又讓他們的內(nèi)心溫暖!給學生們創(chuàng)設一種平等、自由、民主的學習氛圍,時時處處尊重他們的人格和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例如”你看她說的多好!“”xx同學很自信,能舉手回答問題“。”某同學這節(jié)課表現(xiàn)的最棒,回答問題三次“,”同學們聽聽,xx同學今天的表現(xiàn)比上節(jié)課還好,努力吧!老師永遠支持你“,”大膽地說出來,勇于發(fā)言,展示更完美的自我“等等。
三、教學內(nèi)容生活化,讓課堂漫溢真情實感
偉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生活即教育!安娬{(diào):”教育要以生活為中心,沒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
教學過程要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避免空洞說教,使理論知識融入生活中去,這樣才能使學生信服,覺得學有所用,從而激發(fā)學生興趣,增強學生情感體驗,使教學過程充滿情趣和活力。所以,我上課會很注意聯(lián)系學生生活實際,舉一些與學生生活緊密聯(lián)系的通俗易懂的事例來教學,或讓學生自己來舉例,談認識、體會。這樣學生就會覺得知識就在我們身邊,是與我們息息相關的,學習興趣就會提高。
四、”放收自如“,讓課堂充滿色彩。
”放“是指不要怕孩子暴露問題,要解放孩子的身心,要尊重學生的思維成果。一些看似錯誤的回答也可能蘊含著創(chuàng)新的火花,教師不要輕易否定學生在深思熟慮的基礎上的答案,不要把教材上的結論強加給學生,要允許學生對問題有獨特的見解。”收“是指在尊重孩子多種答案的基礎上,還要引導他們推敲出盡可能完美的答案。
總而言之,新課改的靈魂是要挖掘、發(fā)揮和發(fā)展學生主動性、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教師組織教學必需貫徹這一”靈魂“精神,搞好師生互動活動,當好學生學習同路人的角色,保證在課堂上師生一起主動積極地活動,師生之間展開直接地、面對面地交流與對話,學生才能獲得真實情感、鮮活的知識,并獲得人格的陶冶與健全。所以,今后我們在課堂上要變教師的”一言堂“為師生的”眾人說“。變教師的”獨白式教學“為師生”對話式教學“。這樣,既有助于學生主體的凸現(xiàn),又有助于新型師生關系的培育。讓師生都成為科學的主體,從而實現(xiàn)師生在互動中共同探討、研究、切磋、互補、交流,使課堂成為一個思想碰撞、心靈交匯的搖籃,成為一個互相合作、共同體驗的空間。進而打造激情有效的”美麗課堂。
【教師讀書讀后感】相關文章:
教師讀后感05-15
教師讀書心得07-03
致教師讀后感10-14
《給教師建議》讀后感10-12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02-27
《致教師》讀后感10-23
有效教師讀后感06-04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07-02
做最好的教師讀后感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