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 -作文
端午 -作文1
今天是中國傳統(tǒng)的端午節(jié),我們學(xué)校給我們放三天假.今天大人們非常的忙.他們有的.在包粽子;有的去農(nóng)貿(mào)市場;今天媽媽她們也放假了,爸爸他們也放假了我們大家都放假了.端午 -作文2
農(nóng)歷五月初五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佳節(jié)——端午節(jié)。在這一天,在祖國的每個地方都會舉行各種慶祝活動,如賽龍舟、吃粽子、掛艾草等。
賽龍舟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興起的。相傳,屈原投江后,人們?yōu)榱藢ふ宜,冒雨出動,爭相劃進茫茫的洞庭湖。此后,為了寄托哀思,人們蕩舟江河之上,才逐漸發(fā)展成為龍舟競賽。這不僅是一種體育娛樂活動,更體現(xiàn)出人們心中的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精神。龍舟船的大小因地而異,比賽是在規(guī)定距離內(nèi),同時起航。據(jù)說,比賽時,岸上人山人海,彩旗飄飄,鑼鼓喧天,江里萬箭齊發(fā),百舸爭流,龍舟全體隊員配合著船頭的鼓點,齊心合力,奮力搖漿向前。。。。。最先到達終點的當(dāng)然就是勝利者啦!想象一下,都覺得賽龍舟場面宏大,氣勢磅礴,如果有機會,我一定到現(xiàn)場去觀看比賽,如果可能的話,我還想上龍舟與其它船隊較量一番呢!
包粽子也和屈原有關(guān),百姓們怕江河里的魚吃掉他的.身體,就紛紛回家拿來米團投入江中,后來就形成了吃粽子的習(xí)俗。每年這個時候,爺爺都會買來粽葉、糯米、蜜棗和各種各樣的豆子,把糯米和豆子洗凈泡好,爺爺把粽葉平平地鋪在桌子上,將一邊輕輕卷成漏斗狀,在下面放上一層米和豆、再放三、二顆棗進去,然后用米和豆蓋好,用粽葉把口包住后用馬連草繩把粽子捆住。包出的粽子棱棱角角,十分耐看。我在一邊看著爺爺流暢的動作,真是佩服極了,也想學(xué)學(xué)這門手藝呢!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jié),人們?yōu)榱蓑?qū)邪避惡,家家都灑掃庭除,懸掛艾草。姥姥在這個時候也會到集市上買回艾草,放置在門后、床下,新鮮的艾葉會散發(fā)出一股股淡淡的清香,很好聞呢!雖然這樣做有些迷信的嫌疑,但是那是姥姥美好的心愿,她希望我們一家人都能身體健康,幸福地生活,我們怎么能拒絕她這樣衷心的祝愿呢?
又逢端午了,不管你會用什么樣的方式渡過,我都希望在這個美好的節(jié)日里,所有的人都能實現(xiàn)心里的愿望!
農(nóng)歷五月初五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佳節(jié)——端午節(jié)。在這一天,在祖國的每個地方都會舉行各種慶祝活動,如賽龍舟、吃粽子、掛艾草等。
賽龍舟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興起的。相傳,屈原投江后,人們?yōu)榱藢ふ宜,冒雨出動,爭相劃進茫茫的洞庭湖。此后,為了寄托哀思,人們蕩舟江河之上,才逐漸發(fā)展成為龍舟競賽。這不僅是一種體育娛樂活動,更體現(xiàn)出人們心中的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精神。龍舟船的大小因地而異,比賽是在規(guī)定距離內(nèi),同時起航。據(jù)說,比賽時,岸上人山人海,彩旗飄飄,鑼鼓喧天,江里萬箭齊發(fā),百舸爭流,龍舟全體隊員配合著船頭的鼓點,齊心合力,奮力搖漿向前。。。。。最先到達終點的當(dāng)然就是勝利者啦!想象一下,都覺得賽龍舟場面宏大,氣勢磅礴,如果有機會,我一定到現(xiàn)場去觀看比賽,如果可能的話,我還想上龍舟與其它船隊較量一番呢!
包粽子也和屈原有關(guān),百姓們怕江河里的魚吃掉他的身體,就紛紛回家拿來米團投入江中,后來就形成了吃粽子的習(xí)俗。每年這個時候,爺爺都會買來粽葉、糯米、蜜棗和各種各樣的豆子,把糯米和豆子洗凈泡好,爺爺把粽葉平平地鋪在桌子上,將一邊輕輕卷成漏斗狀,在下面放上一層米和豆、再放三、二顆棗進去,然后用米和豆蓋好,用粽葉把口包住后用馬連草繩把粽子捆住。包出的粽子棱棱角角,十分耐看。我在一邊看著爺爺流暢的動作,真是佩服極了,也想學(xué)學(xué)這門手藝呢!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jié),人們?yōu)榱蓑?qū)邪避惡,家家都灑掃庭除,懸掛艾草。姥姥在這個時候也會到集市上買回艾草,放置在門后、床下,新鮮的艾葉會散發(fā)出一股股淡淡的清香,很好聞呢!雖然這樣做有些迷信的嫌疑,但是那是姥姥美好的心愿,她希望我們一家人都能身體健康,幸福地生活,我們怎么能拒絕她這樣衷心的祝愿呢?
又逢端午了,不管你會用什么樣的方式渡過,我都希望在這個美好的節(jié)日里,所有的人都能實現(xiàn)心里的愿望!
端午 -作文3
我的端午情懷
今年的端午節(jié)又到了,在廣州超市里禮品盒的粽子和菜市場、街邊攤的粽子,有的黃燦燦、有的綠瑩瑩,肇慶大粽有兩斤重,潮汕雙拼小粽也就剛夠一兩。看著又光又亮的竹葉粽子,吃著那甜的、咸的,粘揪揪的粽子,勾起我對北方粽子的渴望和無限美好的回憶,因為那醇厚粽香和濃濃愛意摻合的味道早已滲入我的內(nèi)心深處。
我的家在北方,小時候我家吃的是供應(yīng)糧,糧站也只有端午節(jié)才按人頭供應(yīng)糯米,一年也只能吃上一次粽子,所以對粽子有一種特別的感情。北方的粽子和南方的粽子有些區(qū)別。那時,我們包粽子的葉子不是竹葉而是葦葉,每年快要過端午節(jié)了,我都和同學(xué)們一起騎自行車到離家20多里的郊外,有葦塘的地方去弄葦葉,不管寬的窄的都拿回來。每次去都不能讓家長知道,要找水淺的葦塘,因為去葦塘是比較危險的事,那時小,也不知道什么是危險,現(xiàn)在想起來還有點后怕。每次拿回來、洗一洗,嗮一嗮,疊好后便保存起來,到端午節(jié)前幾天便拿出來用。那時候吃的粽子,都是自己家里做的,北方的粽子是素的,因為糯米少,有時還要摻上一點大米,可以多包幾個。隨著生活越來越好,有時要放煮了快熟的紅豆,有時每個粽子要放一顆紅棗,那時候有一種伊拉克蜜棗非常甜,有時也代替紅棗放在粽子里。端午節(jié)的頭一天,就要泡糯米了,還要把葉子拿出來放到蒸鍋里蒸,把葉子上的蟲卵殺死。那葉片摸在手上,嫩滑嫩滑的,像摸在緞子上,舒服極了。我家是母親包粽子,她包的不大不小,煮熟后特別好吃。一切準備好,母親就開始包了。母親往往先選粽葉,葦葉都比較窄,包一個粽子要3-4片葉子母親先把葉片卷成一個漏斗狀用左手拿好,右手在盛水的米盆里把泡好了的一把米倒進“漏斗”里,一半時在中間放上兩個紅棗,然后再在紅棗上面放些糯米(離“漏斗”口還剩一小點距離),再把上面的葉片翻過來,再用大拇指和食指把粽葉捏一個小棱(為了多留些空間),把葉片頭扎好最后還要捆粽子,捆的“繩子”也是我們在野外采摘的馬蓮草。記憶中,捆包粽子母親兩手齊上不夠用,最后還要用牙齒幫忙。因為大部分都是頭一天晚上包,我們這些小孩,搗一會亂也就都去睡覺了。有時候鄰居家包完了也過來幫一下。母親和鄰居們包出的'粽子,個個都是非常標(biāo)準,秀氣可人,尤其是牢固。包好后父親把母親和鄰居們包好的粽子整齊地排在大鐵鍋里,水要沒住粽子,然后就開始燒火,等到粽子的淡淡的清香隨著白騰騰的蒸汽彌漫開來,糯米和棗香味飄出來時,粽子就熟了,這時基本天就快亮了。父親把煮熟的粽子撈出來放到黑色大的泥盆里,放上剛從井里打上來得涼水,這樣糯米就更粘了。這一幕刻在了我記憶的深處。
端午節(jié)的早上,天剛蒙蒙亮,我們兄妹四人早早地就爬起來,做的第一件事到大黑盆里拿粽子。記得那時我家為了端午節(jié)幾個月都看不到雞蛋。到了這一天,我們兄妹都能分到5個雞蛋。誰也舍不得吃。母親給我們分好雞蛋,口里說著“不急,不急,慢慢吃!”我們能不急嗎?盼星星,盼月亮,就盼望著這一天的早日到來。藏好雞蛋,便迫不及待的剝開粽葉,用一支筷子對著那雪白晶瑩的粽肉扎入,把粽子放在盛有白糖的盤子里輕輕一滾,然后慢慢的咬,口舌生津,不膩不粘,香氣泌入心間。那時,我們感到再也沒有什么比這一刻更幸福了。我們吃過糯糯得粽子,母親就讓我們早早的出去,說用端午節(jié)太陽沒出來的露水洗眼睛,會不得眼病,眼睛發(fā)亮。這時的父親和鄰居們一樣忙著插在郊外割來的艾蒿,插在門上,說是驅(qū)蟲避邪,保家安康。端午節(jié)的早上,母親總忘不了給我們手腕系五彩絲線,在衣襟上掛小香荷包。說是“香包掛胸襟,長大福隨身”。“手脖系五彩,鬼也拉不去”。這是北方很多地方的風(fēng)俗。
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歲歲年年端午情。如今雖遠在他鄉(xiāng),但家鄉(xiāng)的端午,始終歷歷在目。今天又逢端午,自己的心里油然而生一種樸素的思想,一縷純潔的情愫,一種濃濃的情意,仿佛又見母親包粽子的身影,又見到親鄰們過節(jié)時的喜慶和甜蜜!
端午 -作文4
在我的記憶中,對于端午節(jié)的印象只有那些老人們怎么也吃不完的粽子和艾草的腥味。
我們這個地方有端午節(jié)用艾草洗澡的習(xí)俗.每當(dāng)看見那被水煮透、葉面上泛著一層微薄的白沫的艾草,我的心里總是一陣麻意,更不用說那刺鼻的氣味。我每次用端午水洗完澡后都要背著父母用自來水再沖洗全身一遍。
粽子的制作早已偏離了傳統(tǒng)的軌道,看著一顆顆飽滿的紅棗或是碩大的豬肉夾雜在晶瑩剔透的糯米之間,早已把它當(dāng)成一種純粹的零食來看待。
記憶中的端午節(jié),也就這兩樣?xùn)|西了。
其實端午也無非這兩樣?xùn)|西。
剩下的?只是終得假期的歡樂和不異于平常任何假期的瘋玩。
生日
我比有些人幸運的一點是出生在農(nóng)歷的五月初四,我永遠都有充足的時間與朋友們慶祝生日。
當(dāng)然,這主要得感謝大韓民國端午祭申遺成功,刺激了Chinese政府將端午節(jié)定為法定假期。
我的生日一直都是男人的宴會,因為我每次請的女生都會有不同數(shù)目的人會因為不同的原因而缺席,這次又是如此,缺席的兩位女生都說得回鄉(xiāng)下過端午。于是,這次生日party只有兩個女生到場,更有趣的是其中一個“假小子”從不被我們當(dāng)女生看待,導(dǎo)致另一個成為我們集體捉弄的對象,就如餐后的抹蛋糕慣例,她成了最大“贏家”,這直接導(dǎo)致了她用了足足4分鐘呆在洗刷間洗去滿頭滿臉的奶油。
我是不愛喝酒的,父母也不允許,但我就是喜歡在一些特殊的`日子里去做一些犯禁的事。于是,我們在吃完生日蛋糕后集體跑到其中一朋友家里喝啤酒。
當(dāng)我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家時,才發(fā)現(xiàn)墻上的鐘已經(jīng)向我宣告黎明的到來。回頭想想,嗯,15歲了,可喜可賀!
疲憊
這幾天基本上都重復(fù)著打籃球、看電視、上網(wǎng)、寫作業(yè)、發(fā)短信,以及6個半小時的睡眠,諸如此類的生活。
總會有種這樣的感覺:即使用足夠安逸的姿勢躺在沙發(fā)上,也會覺得全身的骨頭像要散架;一旦呆在某處閉上眼睛,就會感覺被倦意淹沒。坐著累了,想站起來走走,又感覺全身的血液迅速上涌凝聚成一點,傳來一陣陣眩暈。
每個假期總是這樣,不把全身的負荷裝載到極限,總是會不知疲倦。
午睡對我來說意義不大,但在第三天下午我卻突然有了這個想法,雖然我中午從來沒睡著過。
打算是兩點準時起床,但我差點就睡了一下午。
當(dāng)時的情況是這樣的,我躺在床上已有一個鐘頭,始終無法入眠,突然頭腦中的思緒陷入空白,感覺身體內(nèi)有某種物質(zhì)在到處游走,不斷翻滾;意識漸漸失去,雙手開始發(fā)麻;手機的鬧鈴?fù)蝗幌肫穑曇魠s越來越輕,我試圖爬起,可怎么也無法控制自己。油黃的床單像是一個巨大的吸盤,將我牢牢地吸附在床上不能動彈。有那么一瞬間我甚至有種靈魂被卷入黑暗之中的怪異感。然后,我突然睜開了雙眼,滿頭大汗。
全身的意識漸漸恢復(fù),我開始不斷地安慰自己:只是太勞累了。
是啊,我差點就得昏睡一個下午。
手機
那臺被父母淘汰下來的Nokia2610成為了我這幾天接觸最多的東西。
晚上,通常是我閑得只能以無聊來形容的時間,看著電視里一個個跳來跳去的人物,我決定干點別的。
是的,我保證我從前發(fā)過的短信加在一起都沒有30條,而今晚卻發(fā)了52條,在心疼5.2元話費和過去的兩個半小時光陰之時,突然覺得自己真的很孤單。
但至少,作為平時不愿出門的“宅男”,我暫且找到了一點與外界溝通的辦法,而且是除網(wǎng)絡(luò)之外的另一種方法,并樂此不疲。
假期
假期其實有一個很重要的功能,那就是可以短時間中脫離在學(xué)校所要面對的煩擾,在毫無壓力的環(huán)境中,暫得偷生。
盡管一切都是在磨損自己。
祭
三天很快就過去了。
已然6月,又過了一個端午,又過了半年。
這種平凡的假期是無法用絢麗的詞藻來渲染的,僅以這篇淡若涼水的文章,記錄下又一次假期的浮塵,送走已經(jīng)過去的半年,祭奠在端午假期中耗掉的青春年華。
端午 -作文5
告別“鋤頭晃晃趁天晴”的忙碌四月,走進麥浪滾滾、香氣怡人的五月,一份如釋重負的愜意,一份享受天倫之樂的幸福油然而生。端午,一個記載時間的名詞,把遠古的風(fēng)俗交給一個個晝與夜的期盼;粽子,一個美麗的溫柔,包裹著一年又一年的沸騰。掛艾葉,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游百病,佩香囊……一項項濃郁的風(fēng)俗將我們?nèi)刍诙宋绻?jié)的彩虹里。
對于臉朝黃土背朝地的農(nóng)民來說,端午不是“風(fēng)雨端陽生晦暝,汩羅無處吊英靈”的感懷,不是“端午酒席消散盡,家家扶得醉人歸”的暢飲,不是“四角尖尖草縛腰,浪蕩鍋中走一遭”的簡單“粽子節(jié)”,而是辛苦勞作后的安然小憩,更是一份苦心經(jīng)營的心事和那若即若離的端午情結(jié)。
曾記否,手腕上戴著用五色線做的手環(huán),衣襟上縫著奶奶精心縫制的香囊包,在伙伴間炫耀不已;曾記否,帶著媽媽剛煮好的粽子,邀幾個伙伴,將勞累一季的黃牛牽出來,隨便往青草坡上一放,人卻早已竄進那清涼的溪水里,耍乏了,就吃那香甜可口的`粽子,太陽快落坡時,趕著肚皮圓滾的牛兒,哼著那熟悉的童謠回家。沒有老師之聲盈耳,沒有家庭作業(yè)之困擾,在香氣四溢的床上進入了夢鄉(xiāng)。隨著年齡的漸長,對端午文化的內(nèi)涵也日漸深遠,端午不僅是對“世人皆醉而我獨醒”的屈大夫精神的寄托,更是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和民間風(fēng)俗習(xí)慣的弘揚。
如今趕上這國家特定假日的“黃金”時段,看一看千帆競發(fā)、百舸爭流的龍舟賽,品一品別具地方特色的風(fēng)味小吃,逛一逛別具匠心的民間手工藝展,試一試“快樂大沖關(guān)”的刺激與風(fēng)險,是心靈的一次大解脫,更是精神世界的大享受。相信明天無論身在何方,端午這個五月的“狂歡節(jié)”都將在時代的春風(fēng)里展現(xiàn)別樣的風(fēng)采!
端午 -作文6
愛國的詩人屈原出了一個能夠富國強民的好主意,但是沒有被國王采納,反而被逐出宮中。他氣的不得了,跳下了汩羅江。當(dāng)?shù)氐臐O夫劃著小船去把竹筒里的米撒下汩羅江給屈原。后來,大家把盛著竹筒的米改為粽子,把劃小船改為賽龍船來紀念屈原。大家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才每年都過端午節(jié)。我們?nèi)叶挤浅>磁迩虼,我們家每年都過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的傳統(tǒng)習(xí)俗就是吃粽子。因此,我們家有一個名副其實的包粽子好手——我媽媽。所以每年過端午節(jié)的時候,我們?nèi)叶寄艹缘皆S多粽子。我媽媽常說:用蘆葦?shù)娜~子包粽子最香。所以,她用蘆葦?shù)娜~子來包粽子。她在包粽子之前,先做好準備工作:把蘆葦?shù)?葉子放在水里煮一煮,把準備好的糯米和棗分別洗一洗,準備工作就做好了。等蘆葦?shù)娜~子涼了以后,她就開始包粽子了。她先取三片葉子,把兩片葉子正著放,一片反著放,夾在中間,把這三片葉子卷成一個圓雉體的模樣,然后在里 面放上糯米,中間夾幾個棗,最后把葉子用線捆好,一個粽子就包好了。
她包得又肥又大,活像一個老佛爺在睡覺。等她把粽子包完后,把它們放在高壓鍋里蒸四十分鐘,再放三四個小時,使其入味后,就可以吃了!
雖然我媽媽包的粽子的原料極其簡單,但是包出來的粽子卻是香噴噴的。香得使你只要一聞到味,就會挑起你的食欲;只要你的餐桌前一有粽子,你就會大口大口地吃起來。所以,我每當(dāng)吃粽子時,總是吃得很多,可能是因為粽子太合我口味了吧!說到合我的口味,我也不知道我媽媽包粽子有什么“秘決”,每次包的粽子總是香噴噴的,吊人的胃口,使人饞誕欲滴,不得不吃得很多。
轉(zhuǎn)眼又到了端午節(jié),它除了讓人想起龍舟盛會以外,粽子的美味更令人神往,也是我夢寐以求的日子。我長這么大還沒吃過我家自己做的香噴噴的粽子,據(jù)我奶奶說味道好極了。自己做的粽子可以隨心所欲地加上自己喜歡的食物和配料。因此,今年我死纏爛打,軟磨硬泡,爸爸媽媽被我弄得沒辦法,只好同意了。
一切準備就緒后,我爸先將豬肉、香菇切成方塊,然后將豬肉放在鍋中炒制,加些事先準備好的調(diào)料炒出香味,才將豬肉撈起。接著,將香菇和事先泡制好的食物調(diào)好配料后一同炒熟,剩余湯汁炒以預(yù)先洗凈的上等糯米,至所有的汁都被上等糯米吸收進去為止,再放入剛才所炒的料一起拌勻。
接下來,該我媽上場了,我靜靜地站在一旁看。只見,媽媽取了兩張碧綠的箬竹葉子重疊在一塊,雙手抓住葉子兩端,輕輕向中心一卷,熟練地卷成圓錐形,放于左手掌中,右手用勺子舀了些剛才炒制好的餡料裝進圓錐形里邊,直到把圓錐形填滿了。這時,只見媽媽右手拇指和食指將葉子兩頭捏住輕輕向前一壓,再一個小的反剪,交于左手握牢不放松,空出來的右手拿一繩,一頭用牙齒咬住,一頭用右手拽緊,沿粽子腰間繞兩圈扎緊系牢。一個綠瑩瑩的粽子就大功告成了,看得我目瞪口呆。接著,媽媽繼續(xù)不厭其煩地包著,包著這有棱有角的小東西。
包好后,我爸把粽子放在鍋中去煮,并告訴我說:“這叫炕肉粽,炕肉粽的時間,一般是8小時,這樣肉粽才能出膠,香味四溢。”
我一聽暈了,還要這么久,我都快垂涎三尺,但也無可奈何,等吧,真是等到花兒也謝了……
等待中,我覺得粽子真是個有意思的小東西,只需用那么幾張碧綠的箬竹葉把糯米和餡料包起來,蒸煮一番,糯米和餡料就帶上了箬竹葉味兒,而且家里也彌漫著淡淡的清香。我真喜歡由粽子而帶來的這清香的味兒,也希望明年我家還能繼續(xù)飄著這清香的味兒。
端午 -作文7
端午節(jié)是每年的五月初五,在這天人們要賽龍舟、掛香袋、包粽子、、、、、,這天我跟小伙伴們自己動手來包粽子,過一個跟往年不一樣的端午節(jié)。
我們準備好:用水泡好的糯米、粽葉、線、餡料、鍋。我們?nèi)蔽溲b來到了同學(xué)家。
我們要開始大顯身手了,我們先看媽媽們的示范:先把粽葉的粗頭包成一個漏斗狀,放一半的糯米,然后在中間放上自己喜歡的餡,再把餡用糯米蓋住,然后把上面的粽葉襄下來捏住,再把多余的粽葉左一圈,右一圈、、、、、、直包到?jīng)]有粽葉為止,最后用線把粽子打個結(jié),就完成了。咦,很簡單嘛。我們異口同聲的說,接著輪到我們了。我們爭先恐后的拿來粽葉,我用了一大堆糯米,我又看了周圍同學(xué)的糯米都比我少,我又倒掉了一些,我以迅雷不及掩耳勢將粽子包完了,我包得近看像粽子,遠看像雷,我又看同學(xué)們,有的變成了迷你粽,有的變成了長條粽、、、、、、同學(xué)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大家都哈哈大笑起來,。唉,別看包粽子的步驟很少,但讓我們來包的確有難度。
我們將自己包好的'粽子,放到鍋里蒸,耐心等待粽子的香味,終于經(jīng)過一個多小時的煎熬,粽子出爐了,糯米和粽葉結(jié)合的香氣迎面而來,我們一擁而上拿來香噴噴的粽子品嘗起來,吃著自己的勞動成果,味道真是別有風(fēng)味。
快樂的時光總是那么短暫,又要跟同學(xué)們說再見了。經(jīng)過這次包粽子的經(jīng)歷,我對怎樣包粽子有了更深的了解。
這次的端午節(jié)真是開心又別樣。
端午 -作文8
今年是第一個把端午節(jié)列入法定節(jié)假日的一年。那么 , 你知道端午節(jié)有哪些習(xí)俗嗎?讓我來告訴你吧。
有食粽子、佩香囊、懸艾葉或菖蒲驅(qū)邪。有系長命縷、飲雄黃酒,還有賽龍舟……端午節(jié)起源于中國的春秋戰(zhàn)國時期,至今已有 20xx 多年歷史了,你聽說過端午節(jié)的傳說嗎?
端午節(jié)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起源的,他倡導(dǎo)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lián)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終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寫出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間》、《九歌》等不巧的詩篇,獨具風(fēng)貌,影響深遠,因而端午節(jié)也被稱為詩人節(jié)。公元前 278 年,秦軍攻破了楚國的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京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心放棄自己的祖國。于是在農(nóng)歷五月初五這一天,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后,抱著大石塊自投汩羅江而死。用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聽說屈原死后,漁夫們劃起船只,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把飯團、雞蛋等食物放入江中。聽說讓魚蝦吃飽就不會吃屈大夫的身體了,百姓們也投了許多食物。一位醫(yī)師倒下 了一壇雄黃酒,說是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后來怕蛟龍吃掉飯團 , 人們就用棕葉包起來,發(fā)展成棕子。這就是端午節(jié)的由來。
在很多節(jié)日里,它們都有很多傳說故事,同樣也很有趣!
端午 -作文9
當(dāng)!當(dāng)!當(dāng)!鑼鼓聲響了。我迫不及待地向救生衣堆跑去,拿起一件救生衣就穿上。
也許你會問:你這么緊張干什么呢?哈哈,其實我們是準備去賽龍船啦,而且是我自己劃龍船哦!
上了船以后,我充滿期待的心情坐在那兒,大人們把我安排坐在船尾,跟負責(zé)把舵一個大伯坐一起,他們大人居然沒有分配給我槳,哼!你們居然小看我,我很無聊得坐著。
爸爸他們用力地劃著,到了目的地,深潭口時,鑼鼓敲得震天響,大人們齊心協(xié)力用力劃著,龍船上下起伏,水都能從龍頭的嘴里吐出來,也有很多水滿到了船倉里來,把我的衣服和鞋子全打濕了。當(dāng)他們努力劃的時候,我也有點不好意思了,于是我用兩只刨式的`方法幫他們的忙。
在深潭口劃了兩個來回,去領(lǐng)了紅包我們就劃回家了。我們把龍船送到一個專門的倉庫供放,等到明年的端午,再來送他。
劃龍船真是累,明年我還想再上龍船!
端午 -作文10
端午節(jié)又叫端陽節(jié)、五月節(jié)、龍舟節(jié)、粽子節(jié)……
端午節(jié)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屈原是戰(zhàn)國時期楚國的大臣,他愛國愛民、才華橫溢。但是有人忌妒屈原,在楚王面前說屈原的壞話。楚王聽信了他的壞話,把屈原驅(qū)逐出了楚國。一心想要報效國家的屈原得不到國君的`信任,還被驅(qū)逐出了自己的國家,有家不能回,背井離鄉(xiāng)的他四處流浪漂泊,寫下了一首首愛國的詩篇。最終,在農(nóng)歷五月初五這天,憂國憂民的他悲痛地跳進了汨羅江。
端午節(jié)的習(xí)俗也是為了紀念屈原。賽龍舟是象征著人們劃船救屈原。用箬葉、葦葉包粽子是為了粘住蛟龍的嘴,不讓它傷害屈原。喝雄黃酒,也是為了讓蛟龍水獸喝暈了,不去傷害屈原。艾草與菖蒲是屈原喜愛的,還能驅(qū)蚊防病。孩子用五色絲線纏于手腕等處,是為了迷住蛟龍的眼睛,讓它看不到屈原。佩戴香囊,表示屈原的品德流芳千古。
現(xiàn)在我知道,每到端午節(jié),大人們給我們洗“草藥澡”,穿新衣,纏五色絲線,佩香囊……都是為了能夠避邪驅(qū)瘟,希望我們遠離傷害、健康成長,成為愛國愛民、報效國家的人。
【端午 -作文】相關(guān)文章:
端午風(fēng)俗作文05-05
端午見聞作文12-21
關(guān)于端午的作文08-11
憶端午作文04-25
話說端午作文10-14
端午情作文07-05
難忘的端午作文10-03
端午情思作文07-31
描寫端午的作文10-31
端午粽作文08-13